正文 第124章

作品:《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坤宁宫。

    玉荣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她是真忙碌着,因为朝堂上的事情皇帝现在都懒得管了。她这一位皇后自然就要多操劳一二。

    更甚者说,玉荣还想着老三司马贤上位呢。目前就是皇帝在考查儿子的紧要阶段。这等时候,玉荣可是盯得紧。她恨不能下面的人也是盯得紧紧的。

    总归在老三司马贤没有入主东宫前,玉荣觉得她不敢松懈的。毕竟,人倒在最后一步的,那松一口气就是没笑到最后的,可有不少的前车之鉴。

    玉荣小心眼谨慎的习惯,可谓是在宫里培养起来的。多年的生活习惯,已经刻入了骨子里。

    “娘娘。”

    秋兰来禀了话,那脸上还是满面的喜色,她说道“雍郡王府、安郡王府皆是报喜来了。雍王妃王妃、安郡王妃皆怀上了子嗣。”

    玉荣一听这等消息,当场就是乐了。她笑道“可巧着,这一对妯娌倒是一起怀上了。好,好,这等好消息是本宫听着最欢喜的事儿。”

    玉荣是真高兴。

    瞧瞧,老三眼瞅着就可能上位,要入主东宫。此时能得了子嗣,这是天大的喜讯。这表明了后继有人。

    对于一个上位者而言,在封建时代,家国天下的背景下。一个继承人能安了下面的人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秋兰,赏。按着宫中的旧规,加厚一倍的赏到雍郡王府、安郡王府。”玉荣特别的高兴,她笑道“开了本宫的库房。记着给雍郡王妃、安郡王妃再是单独的挑了头面首饰,一人赏了八套。”

    “本宫可记得,本宫当年生了老三、老四时,皇太后赏了本宫的。本宫如今再是转赐给老三媳妇、老四媳妇,这也是好喻意。”玉荣笑得高兴。

    秋兰一听了主子的吩咐,自然是当场应了话。

    玉荣这边高兴了。

    她又是想到了通天阁的皇帝。于是,本来准备用了晚膳的玉荣,那是唤了人备撵。

    她准备亲去通天阁跟皇帝报一报喜讯。

    通天阁。

    打从废太子后,皇帝乐意在通天阁修仙。又或者说,皇帝现在对于玉荣的信任,到了一个挺高深的程度。

    如果不是确定皇帝没换人,玉荣有点儿受宠若惊了。

    毕竟皇帝什么人

    玉荣对于这一位枕边人还是了解的,最是看重权利的。如今这般的洒脱,真是让玉荣意外的。

    “娘娘,您里面请。”

    李公公在皇后跟前,那是挺巴结与奉承的。总归,李公公是一个会看了眼色的人。

    “嗯。”玉荣轻轻颔首。

    对于李公公的态度,玉荣是亲切的。不看僧面看佛面,这一位在皇帝跟前侍候的,加之这些年李公公待玉荣的态度挺不错。

    玉荣觉得皇帝身边有这么一个心腹也不错。

    也不碍了她的事儿嘛。

    “恭请圣安。”

    玉荣福了一礼。皇帝抬头,瞧了一眼后,才是招招手,道“梓橦,朕与你夫妻之间,不必掬礼。坐。”

    玉荣笑着谢了一话,然后,走上前坐了皇帝近前的小榻上。

    玉荣笑道“我刚得了宫外的消息,老三媳妇、老四媳妇都是报了喜讯,来年雍郡王府、安郡王府都是要添丁进口。这等喜事知道后,一时情绪激动,这不就是来与圣上分享一下快乐。”

    “想一想,当年的两孩子多小的一团团。”玉荣还是比划了一下,那小小婴儿的模样。又是笑道“现在老三、老四一眨眼了,就要当父亲了。”

    “老三媳妇、老四媳妇有喜了。这确时乃是喜讯。”正统帝也是同意这话的。此时,皇帝穿着道袍。

    有没有世外高人的形象

    玉荣瞧着是没有的。皇帝这形象更多的,还是一种想超脱,想骗自己修仙快乐吧

    可真能得到心灵上的解脱吗

    玉荣有点儿小怀疑。

    不过,玉荣不介意皇帝继续他的快乐修仙大业。

    皇帝掌权少了,玉荣掌权就多了嘛。这天下至尊的权柄,玉荣能分享了,哪怕累,她还得多说有一种成就感,也有一种隐隐的舒坦。那是一种权力的美妙味道。

    很美味,很快乐。

    总之,让人享受着,就觉得年青二十岁不止。

    “我差人准备去赏了。这不,还来圣上这儿,圣上可得赏了雍郡王府、安郡王府。”玉荣笑道“您赏了,也是给两座王府添了喜庆。”

    “朕是得赏,重重的赏。”

    正统帝同意了这话,还是挪了目光,瞧着李公公说道“李善,听着你家女主子的话了,去开了库房,按着皇家规距的添了三层,赏了雍郡王府、安郡王府。”

    “诺。”

    李公公应了话。

    “李善,你且等等。”玉荣唤要去吩咐事儿的李公公。她笑道“圣上,您可小气儿了。才添了三层我都打算添了一倍的。咱们皇家还缺了一点子养了孙儿辈的钱财不成”

    “”

    正统帝听着这话,还是沉默了一下。然后,他笑了,说道“罢,罢,梓橦你这般一讲倒显得朕真是小气一样”

    “李善,你也听着话了,去,加赏一倍。”正统帝对心腹大伴吩咐了话。李公公乐呵呵的笑着应了话。

    对于王府的赏。

    帝后二人的态度一样,都是给了重赏。

    玉荣笑道“圣上,这等喜事儿,是给皇宫添了喜庆。”

    玉荣的目光在正统帝的身上打了一个转儿,又道“就是您这儿,可得换一换膳食的方子。我听着御膳房的讲,圣上近日爱食了素斋”

    “清静日子过了,倒是食些素斋,也是修身养性。”正统帝笑着说了话。这是真还是假这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

    正统帝这般说着话,目光挪了皇后的身上。他又道“梓橦是关心朕”

    玉荣点点头,她回道“自然关心圣上的身子骨。都说平衡之道,方得长久。我就是觉得圣上一直食素,未免太寡淡一些。”

    平衡之道,也是营养之道。在玉荣看来,什么事儿做着过于偏重一边,那突然来一个走火入魔的。

    皇帝听了此话,笑道“看来梓橦在朝堂上行事,也有些火候了。这平衡之道从你的嘴里讲了,朕听着你行事妥当。朕啊,也得躲躲懒。”

    玉荣听了这话,那是心头一跳。

    她笑了,说道“圣上真躲懒”

    “我还以为了,我这是忙碌一阵子。等着圣上觉得老三能与圣上分忧了。到时候,我陪着圣上一起修仙问道了”

    玉荣是试探的话。

    拜托,她现在快乐无边,在权利的美妙滋味里,一点儿也不想醒来的。

    当然,顾及了皇帝的感受。玉荣的人设不能崩。所以,她也挺辛苦。

    总之,解语花,贤后美名什么的,也是人生的枷锁啊。

    “免了,免了。朕一直知道梓橦你是一个俗人,大俗人。你当初不写朕讲什么大俗即大雅。”正统帝摆摆手。

    正统帝此时还真不是试探。

    而且依着正统帝的心思,他比起儿子更信任了妻子。

    可能是废太子留下的阴影。更可能是他的父皇与他一样啊,都是废了当初心心念念的太子。

    这成了皇帝心中的一块伤疤。

    当初立了长子时,没哪一个做父皇的是会为了有一天废了儿子,废了自己培养的储君。

    只能多明移世易。

    一切都是让人无奈的改变。

    正统帝的目光在此时盯向了皇后。

    他的眼中全然的认真,他道“梓橦,朕是信任你的。你不必担忧什么,这世道里朕若论了信任谁除了你,不会再有第二人。”

    “”

    玉荣愣在当场。

    玉荣看着皇帝的目光,二人对视了。玉荣读懂了正统帝眼中的信任。越是如此,玉荣心头慌慌的。

    玉荣能信任皇帝吗

    帝后之间的信任,其时跟薄纸一样,那是一戳就破的。

    以往玉荣就是给自己带了面具,她在演戏,拿出了生命在演戏。演着演着,她真觉得她是一朵解语花,一位贤后娘娘。

    至于对皇帝的感情

    抱歉,熟了一点。

    从最初的舔狗与偶像,到现在的左手与右手。

    这真真是熟悉的,太熟悉了。

    可皇帝现在的目光中,玉荣看懂了一些情绪。

    那是脉脉温情。

    能信吗

    凭着皇帝以往的记录,那是渣得一个明明白白。

    玉荣心头想咽下口水。

    她只有一个念头,她家皇帝没被人穿了吧

    “我不负了圣上的信任。”

    玉荣良久后,她执了皇帝的手。然后,她低了头,似乎在看了皇帝的手,用了一种坚定。

    实则,她在掩了自己眸中的光。

    她怕她的情绪不过关,让皇帝瞧出来一些什么。

    到底舔狗与偶像,那是有距离感的。

    毕竟,偶像一旦走下了神坛,挺破坏了那一种高高在上的神秘感啊。

    而情人、爱人、心上人,那感觉又不同。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皇帝是什么人在宫中长大的,不缺了心眼儿。

    玉荣就怕了,她的演戏不过关啊。

    “”玉荣能做的,就是说了真话。

    她表达了自己真正的情绪。因为假的,也是骗不了皇帝这等心眼儿多疑的。

    “”正统帝伸了手,突然揽了玉荣到怀里。

    玉荣顺势就是依偎了过去。她不拒绝了皇帝的这等亲腻态度。

    这下子好了。

    可算了掩盖了眸中的神彩。

    八成,不,应该是十成不会穿邦了。

    “梓橦,朕得你为后,朕觉得是朕这一辈子没做错的一件事情。”皇帝开口了,说道“朕知道你的意思,你想老三早些入主东宫。这没错。”

    “只是朕有担忧啊,老三不经历练的,这早早入主东宫于他而言未必是好事。东宫储君的位置太高,一旦踏上了那一步是没有退路的。”皇帝这时候的心情激荡。那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皇帝是关心了儿子。

    同时,皇帝也是在意了面前的皇后。

    废太子的死,其时,皇帝是真的受了打击。

    那是儿子,还是他培养的继承人。可以说,在一众的女子里,太子是真的不同的。

    现在一切变了。

    而皇后重要吗

    不如说,这成了皇帝突然在情感上发现的一根稻草,说做重要吧

    它是目前唯一的。

    因为其它的女人没有一个能进了皇帝的心。

    不是那些女子不美,不是那些女子不好,天下美人何其多

    以天下奉养帝王,帝王身边最不缺的就是美人。

    而想走近了皇帝的内心,还是一位爱权,多疑的帝王的心。

    那是需要机会的。

    恰巧的时间,恰巧的出现,那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错过了,那便是永远的错过了。

    玉荣现在就是遇上了这么一个机会。

    可问题在于,正统帝突然心悦起来他的嫡妻,他只是在受伤后,想让另一种情感来填补了他的空虚。

    玉荣一直是配合皇帝演了,皇帝想要的戏。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这一场戏唱来下,皇帝入了迷。

    而玉荣呢

    玉荣一直很冷静,她只是一个旁观者。或者说,她的角度在一个旁观者上。

    抽离这演员的情感时,玉荣很到位。

    她一开始与皇帝之间的相处,那就是偶像与舔狗。这一种关系,还是玉荣给自己设定的角本。人生一辈子的角本。

    她不会逾越。

    她不会让自己犯了错,以免走上了历朝历代后妃们的错误处境中。

    玉荣给自己立了一辈子的人设。

    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了她的一幅面具。

    至于真正的玉荣是什么样子

    重要吗

    反正没人想揭开看一看。玉荣自个儿午夜梦回里,她翻着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

    若让玉荣论了她的人生,以一种植物来表白自己。

    那么,便是竹。

    只简单的一句话,竹无心,便不自伤。

    玉荣走得出,她人生的一场戏。

    偏偏一直渣得明明白白的正统帝入戏了。

    嗯,挺尴尬的。

    应该配合的演出,玉荣配合了。

    可她就怕哪时候,万一接不住皇帝戏码,那怎么办

    这一晚。

    皇帝心情不错,晚膳后,还是与皇帝散散小步,一直回了坤宁宫。

    皇帝兴致好。

    可次日,玉荣醒来后,秋兰惊了一跳。

    “娘娘。”秋兰是惊呼出了声。

    “怎么了”玉荣问了一句。秋兰讷讷无言,她只说道“圣上今个儿早早起来,还不让奴婢们打扰娘娘,说是让娘娘好好的歇一歇。娘娘,您可是太辛苦了”

    玉荣纳闷了一下。

    “本宫不辛苦,只昨个儿晚有点儿失眠。”玉荣是真失眠。

    她昨个儿没睡好,完全是皇帝突然间改了风格,这从多疑的反派霸道风格,向着腻腻歪歪的谈情说爱里发展,玉荣有点儿遭不住。

    这画风突变的。

    玉荣接受无能。

    可等着玉荣坐了梳妆台前时。

    玉荣懂了秋兰的为难了。

    玉荣看到了自个儿的眼睛周围,那是在在的黑眼圈。好明显啊。

    这

    玉荣懂了秋兰的话,她肯定误会什么了。

    其时,玉荣心说,昨个儿晚她跟皇帝真是纯粹的睡觉,一张榻,二人还是分了锦被的。

    可瞧着秋兰的话中语气,一定误会了什么。

    可玉荣跟皇帝是合法夫妻,她当然不能辩解什么,这不是越辩解,越是掩饰吗

    再说,帝后和睦,这是吉祥之兆的。

    于是,这一日,玉荣的妆容化的有点儿浓。

    宫里气氛好。

    宫外的王府里,气氛也是非常的好。

    雍郡王府、安郡王府皆是得了宫里的赏。

    雍郡王妃韦氏那是非常高兴的。

    一时间,她连着管了王府的府务,都是稍稍的下放了一些权力。

    为的什么

    当然是听了陪嫁嬷嬷的话,那是以腹中的皇嗣为重。毕竟,这可是头一胎,而腹中的皇嗣,才是雍郡王妃一辈子的依仗。

    “王妃,韦府那边儿递了贴子。老太太、太太明个儿就会登门来探望了王妃。”陪嫁嬷嬷说了喜讯。

    出宫了,对于雍郡王妃而言,那便是见了娘家人更容易。

    当然,顾及了体面,这容易里,也有一个分寸的。

    如今嘛,就是正大光明的。毕竟,她可是怀了皇嗣。

    “嬷嬷,给四弟妹那儿的贺礼,可是送去了。”王妃笑问了一句。

    “王妃放心,安郡王府上的贺礼,已经送去了。”陪嫁嬷嬷笑回了话。脸上也是欢喜的。她说道“安郡王妃还是回了赠礼。也是加了王妃您的喜讯。”

    雍郡王妃点点头。

    “真真巧,我与四弟妹一起怀上了。这孩子可真是会撞了时间,瞧瞧,一下子就是让宫里的父皇、母后听着双喜临门的消息。”

    雍郡王妃觉得这一等消息,自然也是喜事。妯娌皆是怀上了身孕,这本来就是喜上添喜的。

    “是极,是极。瞧着宫里的赏,皆着寻常更是丰厚。”陪嫁嬷嬷也是同意了自家王妃的话。这等高兴的时候,肯定捧了自家的王妃。

    毕竟,王妃怀了身孕,那心情好,利于养胎。

    次日。

    雍郡王妃见了娘家人。

    韦老太太、韦大太太见着雍郡王妃。

    这是见了礼。

    “臣妇见过王妃娘娘。”

    “祖母、母亲,我如何受得你们的礼”雍郡王妃亲自上前,搀扶了祖母。至于韦大太太则是陪嫁嬷嬷亲自搀扶了。

    “你们快快请坐。”

    雍郡王妃笑着说了话。

    “王妃,礼不可废。”韦老太太倒是严肃的说了话。可说罢后,也是笑了。

    韦大太太全程陪了笑容。

    等着落坐后。韦老太太说道“府上一得了王妃有喜的消息,便是满府上都高兴。王妃这一胎最最要紧。我和你母亲商量了,也是写了一份册子,上面要紧的地方都是一一写明了。”

    韦老太太当然在意了王妃韦氏的身子。

    这一胎,可是韦府的希望。毕竟,雍郡王可是有望入主东宫的最有力人选。皇后娘娘一些举动可没有掩饰半分的。

    韦府人又不傻。

    哪怕看不懂皇家的暗示。

    想一想,一旦韦王妃生下了雍郡王的嫡长子。那么,这妥妥就是未来东宫的太孙殿下。

    有一个前题,就是这一胎最好是一位皇孙。

    韦老太太就是在佛前求了话。也是许了愿的。莫说韦老太太盼着,韦大太太也是盼着女儿好。

    “谢谢祖母一片心意。”

    雍郡王妃笑着说道“我心中最是明白的,祖母、母亲一直最心疼了我。在一众的姐妹里,我可让妹妹们吃了酸味儿。”

    “你啊。”韦大太太笑了,说道“你这话说的,让你们妹妹酸一酸。你现在这一胎,可也得吃一吃酸味儿。”

    韦王妃一听,也是笑了。她捂嘴,笑得开心。

    韦老太太瞧着孙女高兴,也是笑的高兴。

    祖孙三辈说些话。

    这韦老太太、韦大太太说的最多的,还是王妃安胎的事儿。

    至于朝中的事情

    韦老太太没提,韦大太太也没提。有些事情,彼此还是有默契的。

    倒是最后,眼瞧着时辰一点一点过去着。

    韦王妃是邀请了祖母、母亲一起用了午饭。

    一家子亲人,这用的自然是香。

    等着饭罢,又是消食时。

    韦老太太才是小声的提了一话,道“王妃,你在王府里一切皆安。府上也是放心。只有一事儿,还得您拿了主意。那便是您这不方便与王爷同房了,一些事情您不妨早早的计较起来。”

    “也不是让王妃你多心了。只处在你这位置,有些事情预则立,不预则废。”韦老太太当然知道,这话一说了,必是不讨喜的。

    可这孙女的位置是王府的嫡妻,眼瞅着,将来还可能是太子妃。

    太子妃,那未来还有一条路,便是中宫娘娘。

    这等身份,一个贤惠的美名必需要。

    “祖母、母亲。”雍郡王妃瞧出了祖母、母亲眼中的担忧,她笑了。她说道“你们放心吧,我与王爷是琴瑟和鸣。可我也没有一人独霸王爷的心思。”

    早在嫁进皇家前,雍郡王妃韦氏那受到的就是名门闺秀的教育。

    更甚者说,皇家的儿媳妇一个贤名必需要。那么,她不介意给自己披了一层美名的。

    至于说捏酸吃醋的

    雍郡王妃韦氏还真不会的。她可得了母后的话,只要她不出手害了王爷的子嗣。那么,王府一切由得她做主。

    雍郡王妃有底气。

    底气在于她腹中的这一胎。还有王爷与她交的底。

    王爷的意思,便是瞧过了废太子的为难。

    因为非是嫡子出身,到底还是被局势逼迫,最后走入了绝境中。结果也是丢了性命,落一个废太子的名声。

    雍郡王不想自己儿子将来也是兄弟阋墙。所以,嫡长子解决问题,也算得一个法子。

    对于侧妃

    雍郡王司马贤要说多宠爱,不存在的。

    他只是按了皇家的规距行事。若者说,哪怕是王妃在雍郡王的眼,也只是他的嫡妻。

    雍郡王司马贤的眼中,只是朝堂、差遣。

    旁的他都是忽视了许多。

    又或者说,把全部的精力全在朝堂上。这后宅里自然全权的托给了王妃。

    信任,这是这一对从夫妻目前在相互学习的。

    “我盼的,就是这一胎能诞下了王爷的嫡长子。至于王府里的诸位妹妹,我皆能容得下。”雍郡王妃肯定的给了一个答案。

    她的目标是做贤妻。

    又不是做了雍郡王的心上人。一生一世一双人

    安郡王妃有那一份命,至少,目前四弟、四弟妹在雍郡王妃的眼中,是这般模样。

    要问她羡慕吗

    也许有吧。

    可更多的,却是觉得自己的人生更不错。

    往上爬,入主东宫,未来更是入主中宫。

    那才是雍郡王妃的目标。

    那么,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雍郡王妃就没有觉得有什么难受的。

    “王妃想得通透,这般便是好。”韦老太太笑了。

    “母亲,瞧瞧,我就说,咱们韦氏的女儿一定是好品姓,性情最是宽厚,待人待事不会目光短浅。”韦大太太这时候夸了自家的女儿。

    “嗯,王妃是你生的,万般好,也是学了你这为娘的。”韦老太太当着王妃的面,也是夸了儿媳妇。

    韦大太太觉得脸上有光。

    雍郡王妃听了这话,也是笑了。她知道的,祖母这般做法,也是盼着一家子人和睦。

    这在雍郡王妃的眼中,没什么不好的。

    这一日。

    下差早了一些的雍郡王,倒不是躲了差事。

    而且母后那边有话儿,赐了一些好药材,给了王府。

    他这从乾清宫出来,自然想着一天的差遣也是没其它的事情。干脆早些回去。毕竟,提着母后的赏,再去衙门瞧着不妥当。

    至于让奴才先拿回王府

    雍郡王也懒得打发奴才。为何

    因为他能与四弟一起走走,兄弟二人难得的,一起从乾清宫出来。

    这般兄弟二人散散心的日子,可不太多。

    “瞧着时辰早,四弟,去茶栈小坐片刻”司马贤提议了。

    司马礼的目光挪了挪。

    这兄弟二人是骑着马,从宫里出来。这会子,司马礼拉了一下马缰绳,然后,他点点头。这算得同意了。

    去茶栈喝茶。

    自然寻了雅间。

    马匹有小厮牵走。

    二人进了茶栈,在二人雅间落坐后。

    待店小二送了茶点,便是打发了侍候的人手。

    至于随行的侍从们,也是在雅间外面厚着。

    喝茶

    倒没甚心思。

    司马贤只是目光望着四弟,他发现,他许久难得与四弟单独的相处。

    “四弟,这般的时光,明明觉得还是昨日,又突然让我觉得咱们兄弟之间,好像许久没坐了一起品一品茶。”

    司马贤笑说了一话。

    “”

    司马礼端了茶盏,在手中把玩了一下。

    然后,伸了手,食指在茶盏里,轻轻的沾了茶水。他伸手,在桌上写了字迹。

    司马礼写着兄弟甚忙碌,弟不好打扰。

    司马贤瞧着这字。

    他愣了一下,然后,笑了。

    “四弟,兄弟之间,哪来什么打扰之说”雍郡王司马贤摇摇头,他道“其时,我盼着四弟你打扰一二的。”

    司马礼又写着何来此说

    雍郡王司马贤便是亲自拿了茶盏,与弟弟倒了一盏新茶。

    至于司马礼手中的,那肯定伸手沾茶水写字了,便不好再饮的。

    “四弟,父皇、母后对我期盼良多。我其时心中有愧。”雍郡王司马贤的目光盯紧了兄弟,他说道“真论了咱们兄弟之间,谁更是出色”

    “谁人都赞了我这做兄长的。为何不外乎我身体健康,不像四弟你生有哑疾。”司马贤打开了四弟的心中一道伤疤。

    有些话,开了天窗,才能讲一个明白。

    “可四弟你都甘心一辈子就做一个富贵闲人”雍郡王司马贤说道“你莫为了骗别人,最后骗了你自己。”

    在朝堂上,雍郡王司马贤只是一个新人。

    天家皇子的身份,看看高贵,实则真被人挂得高高在上。那么,想做事时,根基有点儿虚浮的。

    心腹培养,不是一朝一夕。

    一切需要时间。

    而为了破除太子大哥留给自己的心结,雍郡王司马贤想拉拢了四弟,想兄弟齐心,一起当差。

    对于四弟的避闲,雍郡王司马贤不是看不懂。

    而他关于这等事情,也与母后提过。

    母后的态度更明白,一切看他的做法。

    毕竟,雍郡王司马贤未来要入主东宫。一位堂堂储君,连自己亲兄弟容纳下的心胸都无

    又如何做了未来的天子。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

    雍郡王司马贤知道的,他的兄弟是有真本事的。那么,何必遮遮掩掩。

    特别是四弟有先天的缺陷。

    一个对自己的东宫储君之位,连半分威胁都没有的兄弟,这都容不下。

    雍郡王司马贤觉得他怕是东宫的储君,不做也罢。

    “”

    司马礼沉默了片刻。然后,他沾了茶水,再是写着清闲日子过久了,习惯了。

    这话说的,真够无赖的。

    雍郡王司马贤也是笑了。

    “我也羡慕了四弟、四弟妹你们之间的逍遥。可四弟,哥哥真得再问一问你,就不乐意操劳一下,给哥哥帮衬帮衬”

    雍郡王司马贤的语气也变了,带上了兄弟之间的亲切和善。

    司马礼摇摇头。

    他的态度很肯定。

    司马礼写着四哥,逍遥日子的快乐,弟弟满足,一生如此,足矣。

    司马礼摆明了,他就做富贵闲人。

    功名与我如浮云。

    能怎么办

    这是自己的亲兄弟,还能打死不成

    最后,雍郡王司马贤带着一些羡慕,又带着一些无奈的。

    这一场兄弟之间的谈话。

    雍郡王司马贤显然没能达成了他的目的。

    倒是司马礼在走出了茶栈后,没急着回了王府。

    他还去了一家有名的酒楼,去沾了一道酒楼里的名菜,然后,让人装了食盒里。这是带回王府,给自家的王妃尝一尝新鲜。

    这一道江南菜,可这一家酒楼新推的菜色。

    总之,有一点子的新鲜劲头儿。

    安郡王府。

    安郡王妃武秀秀瞧着王妃归来,那是欢喜的。

    瞧着新鲜的江南美食,她是流了口水的。

    她是提了笔,在纸笺上写着王爷,我若痴肥如猪,如何再得君之欢心

    安郡王司马礼亲自给布了筷子。

    他与王妃对坐,一起享受美食。

    当然,安郡王司马礼不忘记回了话。他写着胖瘦皆是你,本王心悦你。

    这等情话一出来。

    武秀秀差点儿脸红。可这夫君就爱调戏人。

    奈何她还吃这一套。

    可以说,这等纸笺上的话,夫妻二人都是习惯了。

    司马礼不能讲话。

    她在他的面前,与他就是写了书信。

    她陪他一起,一起在纸上描绘了他们的世界。

    其时,这般静静无声,也是一种美,一种生活的美。

    习惯了,二人的世界,就是寂静的。

    一片详宁。

    “”

    司马礼不忘记了,给他的王妃亲自夹了一块肉食。

    武秀秀咬一口,重重的咬一口。

    那等小动作,在司马礼瞧来是一种可爱,是一种心动。

    他笑了。

    夫妻二人的互动,自然是温馨的。

    京都,皇宫,通天阁。

    皇帝修仙的地方,这可谓是皇帝最新的寝宫。

    孙太医这一位皇后的嫡亲舅舅,一直是皇帝信任的太医。

    治了皇帝的头疾,还是颇有疗效。

    至少,现在皇帝是信任了这一位。

    “孙太医,朕问你,安郡王的哑疾真不能治好”皇帝这问话,问的很认真。

    “圣上,安郡王的哑疾,皇后娘娘一直在意的。也是多翻寻问了臣,让臣想一想法子,多翻一翻古籍能否借了古法治疗。”孙太医表示他很无奈啊。

    他是太医,那也是民间的所谓神医。

    这术业有专攻。

    再则说,这都多少年后,他才进宫做了太医。这郡王那是早的留了的后遗症。

    孙太医是凡人,他真不是神仙。

    皇后心疼儿子,哪可能没问了孙太医,这四皇子的病有没有得治

    孙太医只能说,他的医术有限。

    “臣能力有限。圣上,怕还需要另请名医。”孙太医只能表示了,另请高明吧。

    他真不敢胡乱伸手。

    这安郡王可是皇子,哪怕皇后是他的亲外甥。那又如何

    皇家的事情,没把握的不敢掺合。

    当初进京都,那是为了搏富贵。

    富贵现在有了,何必冒险

    孙太医现在小日子美滋滋,可不是当初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