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作品:《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耿府上。

    耿余氏见着从国子监归来的夫君,她盈盈一礼,笑道“恭喜国舅爷,贺喜国舅爷。”

    “往后咱们府上也是勋爵人家。”

    耿余氏跟夫君耿诺打趣道。

    耿诺听了这话,那是哈哈大笑起来。

    “咱们夫妻同喜,同喜。”

    耿诺当然是心头欢喜。

    他在国子监里一听着诏旨,那就是赶紧的告假回府。

    读书

    哪还有心情啊。

    这心不静的。

    倒底归府来安宁。

    “夫君可给母亲请安了”

    耿余氏问道。

    “未曾。我归来,这怎么也得洗漱一翻,再换一身衣裳后去正院。”

    耿诺回道。

    “我侍候夫君。”

    耿余氏笑着说了话。

    “哈哈哈”

    耿诺笑了,道“自不拒绝了美人心意。”

    夫妻二人打趣了话。

    说是耿诺沐浴,最后,倒成了一场鸳鸯浴。

    等待夫妻二人都是重新收拾一翻。

    然后,夫妻二人一起去了正院。

    耿武氏见着儿子、儿媳来了。

    她是高兴的。

    “老二,你回府了。”耿武氏满面笑容,显然是高兴见着了亲儿子。

    “母亲,儿子一得了姐姐的喜讯,知道咱们府上要出了一位皇后娘娘。心实在静不下去,于是,跟跟讲师告了假,归府来议了此事。”耿诺在母亲面前不讲假话。

    府上要出一位皇后娘娘。

    他成了国舅爷,那哪还能静下心

    特别是等着正式的立后大典,祭告天下。

    按着皇家的规距。

    他亲爹耿老爷会得封爵。他家就会成为皇亲国戚。

    这等能继承的爵位。

    这意味着他这一个耿府的嫡子,将来就是妥妥的继承人。

    耿诺这一位二少爷能不上心吗

    “这是府上的喜事。你回府也好,也好。”

    耿武氏显然听着儿子这般讲,也觉得儿子归来是好事。

    莫说耿诺欢喜。

    耿武氏也是心头欢喜的。

    想一想,成了国丈夫人。

    这得了诰命加身,而且,还是承恩公夫人的未来美誉。

    耿武氏想一想,心里美滋滋。

    这屋中,只要是耿府的主子。

    不管男主子,还是女主子,全是欢喜。

    要说有谁稍稍欢喜少一点

    可能就数了小武氏。

    小武氏的夫君耿谨是长子。

    可他是庶子。

    这未来做了世子的,自然不是她的夫君。

    可到底出一位皇后娘娘。

    她的夫君也是堂堂国舅。到底这身份还是让小武氏开心。

    这些欢喜。

    一屋子自己人,自然都能说开了话。

    “这也是府里有天大的造化,能出了一位皇后娘娘。”

    耿武氏嘴里喃喃了话。

    “如今的造化是大。”

    小武氏也是附合了一句。

    此时,屋中都是自家人。

    侍候的丫鬟们给打发了出去。

    小武氏就说些心底话。

    小武氏道“儿媳就是想着一件事情。母亲,二弟,弟妹,娘娘入主中宫,三皇子、四皇子就成为了中宫嫡子。可东宫的太子殿下却不是嫡子出身。这”

    小武氏这是提醒。

    同时,这话也点醒了耿武氏。

    “立嫡立长。太子是好运道,当初以一个长字成为东宫。”

    耿武氏心里愤愤不平。

    这不平了,自然是为了三皇子。

    “如果当没册立东宫。现在应该册立的就是咱们三皇子了。”

    耿武氏说了心中的实话。

    这话一出来。

    像是给水里滴了火油,那是份外显眼。

    “这确实是一处碍难。”耿余氏说道“咱们娘娘心胸宽广。三皇子殿下有寿康宫的太后娘娘抚养,也是心性豁达。可东宫的太子殿下未必就能容忍了嫡出的弟弟们。”

    自古天家无小事。

    耿余氏还是担忧了起来。

    这天家的富贵是惹了人眼。

    可同样的,这天家的皇权争夺,也是非常残酷的。

    “圣上既然会册立姐姐为继后。那么,圣上一定有什么打算。”

    耿诺在此时开口。

    “对,对,老二这话在理。”

    耿武氏忙是说道“一定如此。”

    “圣上在意了皇后娘娘,说不一定呢,这对东宫太子有什么不满意的。三皇子殿下的将来不可预测。”

    耿武氏这站的位置,那就是妥妥的跟自己的立场一样。

    一定是站在三皇子这边的。

    那是立嫡派。

    “母亲、嫂嫂、夫君,咱们不必想太多。府上有父亲做主,大哥亦是在官场上走动。许是官场上的事情,父亲、大哥更知详情。不若待父亲、大哥归府后,由母亲提一提东宫与中宫之间的尴尬情况。”

    耿余氏提了一话。

    “老二媳妇,你这话在理,在理。”

    耿武氏觉得亲儿媳就是一个懂理的。这不,这提议很好。

    天下的妇人,就没有不巴望了婆家越来越好的。

    儿子嘛,自然越成器越好。

    在耿武氏眼中,她的夫君耿老爷是一门心思想光耀门楣的。

    这在大机会面前,岂会不心动

    当晚。

    耿府。

    耿老爷、耿大爷都归来。

    夕食罢后。

    一家子人谈话。

    这时候,女眷们是留了耿武氏这边。

    至于男子

    耿老爷把两个儿子喊到了书房里谈话。

    书房中,小厮上了茶。

    然后,耿老爷留了心腹把门,就是把侍候的全部发打下去。

    “你们母亲跟我提了几句,老二媳妇的提点意思。”

    耿老爷开门见山的说了话。

    “父亲,立嫡立长。这东宫立了长,现在却有了嫡出的皇子。咱们府上的位置怎么站,都应该站在了皇后娘娘和三皇子后面。”

    耿诺很清楚的。

    他读书吗

    那是跟大哥比起来,还是算得平平无奇。

    真不是自谦,而是事实。

    如果读书上,那是有自知之明。

    那么,耿诺就想着走了荫官。

    荫官,那也得有资格啊。

    成了国舅爷,妥妥的资格到手。

    耿诺想的,就是也做官,就是有了权利。

    荣华富贵

    耿诺还是享受过的。

    哪怕不是最顶尖的一小摄。

    可到底也是官宦家的少爷嘛。

    耿诺想的,就是留一个好官声,将来给子嗣留一些福祉。

    当然,若可以的话,耿诺还是想超越一下大哥耿谨。

    “你这话跟你媳妇一个意思。”

    耿老爷回一句。

    “是,儿子儿媳是夫妻一条心。都是想着皇后娘娘好了,三皇子好了,府上才会更好。”耿诺表了心迹。

    “嗯,是这么一个道理。”

    耿老爷同意了。

    在官场上做官。

    哪有多少清白可言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如果想清静自个儿,那么,就别想干实事。

    想干实事,想留了好官声,想给老百姓做真正的能耐事。那么,不光是需要和光同尘,同样的,也是需要靠山。

    没靠山

    真有功劳,你也未必能捞着。

    要知道,顶功什么的。

    哪朝哪代少了

    这想升官,就得运道。

    运

    那除了自己的好运,还得有家运,有幸运。

    家运,自然就是家族的支持。

    幸运,就得上头看到你的付出。

    若不然,做再多的事情,传不到上头

    老百姓夸了的青天大老爷,那也不能升官。

    耿老爷这些年里,能升官,一路升的顺顺利利。

    耿老爷就是有靠山,他的靠山是皇帝。

    皇帝为何信任他

    除了他真给皇帝办事,听了天子的吩咐。

    那等把忠心耿耿是摆在了台面上外。

    最主要还是他的女儿是后妃,是得宠,有皇子的后妃。

    耿老爷可是一个清醒的官老爷。

    若不然,他坐不到今天的位置。

    有本事,有靠山,有运道的,才可能平步青云。

    没本事,有靠山的,很可能坏事。还可能牵连自己人。

    至于有本事,没靠山的,一般情况下是爬不上高位的。除非那本事大过天去,又或者偶尔得了上头某些人的欣赏。那么,咸鱼翻身,还是有可能的。

    “只是咱们府上想得多,想得深。这还要看看宫里的娘娘如何想”

    耿老爷说的认真。

    “至于你说的,三皇子嘛”

    耿老爷沉默了片刻。

    三皇子可谓是耿府未来的指望。

    从前三皇子是庶出,耿老爷对这一个外孙的期望,自然就是一位亲王,又或者一翻镇藩的藩王。

    现在不一样了。

    对于这一位变成了嫡出的外孙,耿老爷心中的野心苗子,也像是被二儿子的话给点燃。

    想一想,寒家出身的耿氏一族,真出一位真龙天子

    光想想,耿老爷就是压不住的身子要颤抖。

    这是激动的。

    “三皇子年岁还浅啊。”

    耿老爷倒是觉得外孙应该争。

    一位嫡出的皇子不争。

    现在不争,有能力不争。

    等什么时候争

    等尘埃落定,那还争什么

    因为曾经什么都没有过。

    又或者说,耿府的富贵没到顶儿呢。

    耿老爷对于最上层的那一种富贵荣华,还是满眼羡慕的。

    “父亲,您既然讲三皇子年岁还浅。不若就是等一等,缓一缓。”

    耿谨说道“妹妹被册立为皇后,这里面许还有什么咱们府上还没看懂的。也许搁一搁,再是瞧些明白,再是请宫里的娘娘示意。咱们府上再动一动,也不迟。”

    大儿子这般讲了。

    耿老爷听后,颔首。

    “你的话有理。”

    耿老爷也同意了长子的看法。

    “那等你们母亲给宫里递牌子。到时候,且看宫里如何讲。”

    耿老爷拿定了主意。

    这不忙着着急。

    三皇子年岁小,这真要争了,还要等了将来。

    耿府上有诸多的想法。

    同样的,跟东宫有关的人,也是有诸多的想法。

    东宫的属官幕僚是换了一批的。

    当初的那一批,在二皇子殇了时,让正统帝清洗过一回。

    能剩下的,自然是太子的死忠党。

    太子最近吃得不香,睡得不安。

    可以说,太子真的心绪难宁。

    要说什么家族靠山,太子没有的。

    太子的娘家,傅才人可是宫人出身,若不然,不会是生了皇帝的长子,还是一个小小才人,才嫔位都不得。

    太子能上位,借是慕容氏的光彩。

    当然,也是占了一个“长”子的名头。

    太子的伴读里。

    要说太子关系最亲近的

    自然是他母族的表哥。

    太子的身边,两个伴读。

    一个是慕容氏一族的出身,一个是傅氏一族的出身。

    前一个是正统帝给指的。

    后一个是太子求的,就是为了给母族抬一抬出身。

    太子的伴读。

    等着东宫登基后,那伴读的官位,前程,可是妥妥的青云直上。

    慕容伴读是慕容家的公子。

    不是嫡枝,是侧枝的少爷。

    在家中,那也是娇贵着养大。

    在跟了太子做伴读后,倒是吃过一些苦头。当然,这宫中也是锻炼人的。

    太子若是功课不足。

    先生要罚,肯定不会罚了皇帝的儿子。

    这罚的自然就是伴读。

    伴读嘛,替太子挨了手板子,这些都是常事儿。

    好在太子的功课确实不错。

    伴读们挨板子的时候并不多。

    慕容伴读与傅伴读这二人,在宫里相处久了,倒是相处出来一些同窗情议。

    二人是一条心,在家族的殷殷期盼下,自然是盼着太子前程更上一层楼。

    “殿下,您最近可是哪不舒服”

    傅伴读小心寻问话。

    他真不是因为替太子挨了手板子,而觉得手心太疼了。

    而是真担心太子。

    太子是他的指望,是他家族的指望。

    太子就是哪一处不舒坦,家族里都得翻一翻天。

    慕容伴读今个儿不在。

    因为病了,所以,告了假在家里休养。

    于是,太子身边伴读的就是舅舅家的表兄。

    “无碍。”

    太子笑回了一句。

    可傅伴读的眼中,太子的笑容总有些勉强。

    “殿下,您乃是储君,你的安危最重要。小臣建议可否延请一位太医,给殿下您诊一诊平安脉”

    傅伴读求了话。

    太子听着表哥这般讲。

    心头一软。

    “依表哥之意。孤会延请一位太医的。”

    心病嘛,还需要心药医。

    太子知道自己的病因,他就是憋在心里口难开。

    东宫。

    太医给太子请了平安脉。

    太子真没病,就是有心里压力太大。

    于是,造成了失眠。

    这失眠了,自然就是引了一些精神不足。

    太子的身体如何

    傅伴读,以及太子身边的侍候的,那是人人关注。

    太医给开了安神入睡的方子。

    太子用了,效果不错。

    午后,就是小憩了一些时辰。

    傅伴读跟太子身边的亲信太监问了话。

    “公公可知道殿下为何失眠”

    傅伴读很关注,对太子的太监问了话,也是塞了好处的。

    “傅家少爷,您是知道的,打从那一位得了圣旨后,殿下就是睡眠差了许多。”

    小太监指了永寿宫的方向。

    傅伴读不傻,全懂了。

    “殿下在宫里不容易,往后要公公多帮衬。”

    傅伴读拱手,对着小太监一礼。

    “傅家少爷,您太客气了。奴才是得了殿下的信任,才在宫里有一点体面。殿下好,奴才们才能好。殿下这儿,奴才一样是忠心殿下。”

    小太监知道自己的富贵在哪儿。

    可问题在于,这皇帝要立后。

    这事情太大,这真的不是小太监们这些奴才能干涉什么的。

    只能说,在小太监看来。

    太子殿下,这太不容易了。

    傅伴读的心情也是沉重的。

    他是太子的表哥,傅家的靠山就是太子。

    可以说,傅家想崛起,就看了傅伴读的前程。

    可傅伴读做为傅家能推出来的最耀眼一人,这指望的还是东宫太子。

    傅伴读想着,等慕容兄弟回了上书房时,也许要跟他商量商量

    被傅伴读思念的慕容伴读。

    这一位是真病了

    才不是。

    是有族里的长辈们,这是传达了意思。

    让他的父亲、母样,需要他这一位太子伴读病了。

    慕容家族这些年在太子身上投了多少心血

    不存在的。

    可以说,只是正统帝给太子加的光环。

    要说慕容家多站了太子

    也不存在的。

    还不如说,没法子推脱时。

    就是推了一个旁枝出来顶锅。

    现在,连旁枝这儿,也是缓一缓。

    这些做法,只是不想碍了宫里继后的颜面。

    这慕容家族在继后跟前,也是想巴结巴结的。

    “母亲,儿没病,这还要装到什么时候”

    慕容伴读心里不爽利。

    他的性子是直接的。

    这喜欢讨厌,倒是爱憎分明。

    这一位旁枝的慕容太太对于儿子的求情。

    那只轻轻摇摇头。

    “你现在病着,不能进宫。也免得给太子殿下过了病气。”

    这真是睁眼说瞎话了。

    瞧着,还说的一本正紧。

    在屋内。

    装了养病。

    实则无聊的紧啊,慕容伴读都快要装不下去了。

    “”

    慕容伴读瞧着母亲的脸色,只能无奈了。

    慕容国舅的府上。

    慕容国舅最近很忙的。

    慕容国舅可不知道族人这般的小心。

    那等两头都顾的做法,慕容国舅不知道。

    毕竟,人心啊,最难测。

    等慕容国舅得知了消息后。

    族老们的一些做法,慕容国舅自然是撤消了。

    在慕容国舅看法。

    天子吩咐的事儿,天子让慕容家要站了一些人手在太子的后面。那么,就不可能让一些人退后的。

    至于旁枝

    旁枝嘛,压上去堵一堵又何妨

    无论输赢,慕容家族都承受的起。

    于是,有了慕容国舅的吩咐。

    慕容伴读就是带着高兴的神彩,那是在亲爹亲娘的担忧中,去了皇宫继续伴读生涯。

    “这孩子啊。”

    旁枝的慕容太太是不舍得儿子。

    可族里有了决断,也不是她一个妇人能说什么的。

    特别是他家老爷也同意了。

    对于小儿子啊,慕容太太也无奈。这孩子就是一根筋儿。,,,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