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5、第55章

作品:《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寿康宫。

    昭贵妃在与皇太后谈了话。

    “姑母,儿还要等,继续等,可圣上那儿一直没给一个消息。眼瞧着,又是一年了。等来年就有大选。万一”

    昭贵妃是心慌慌。

    昭贵妃可怕着,这宫里再多添了新人,她这等旧人就更不得宠了。

    “万一又如何”

    皇太后的目光是盯向了昭贵妃。

    “天子要立继后,那得天子开金口。”皇太后说了此话,目光盯紧了昭贵妃,说道“倒是你,哀家想问问,你有没有什么想吐露给哀家的秘密”

    “啊。”

    昭贵妃愣了一上。

    “哀家喜欢聪明人,却不喜欢自作聪明的人。”

    皇太后又讲了一句。

    昭贵妃听了,神色飘了飘。

    显然,昭贵妃有点儿心思。

    在宫里,让皇太后给磨了磨,昭贵妃也懂了一些事儿。

    昭贵妃清楚的知道,皇太后在后宫的经营时间久,皇太后想查了一些事情,那是很容易的。

    “”

    昭贵妃倒底没抵住皇太后的注视,她是挪了视线。

    这便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算是露了行迹。

    “唉。”

    皇太后一声叹息。

    “你为何出手说说吧。”

    皇太后简单的寻问了话,问的简单,可语气太淡漠了。

    昭贵妃忍不住的打了寒颤,昭贵妃赶紧抬了头,她说道“姑母,儿就是”

    “就是不甘心。”

    昭贵妃鼓起了勇气,说出了她的心底话。

    “你是堂堂的贵妃,一心奔着贤名,奔着做了继后的人。你有什么不甘心多少人一辈子在后宫挣扎,都比不过你今天享有的一切。你有什么资格不甘心”

    皇太后是把手中的花盏,一下子摔了。

    “哗啦”声响。

    那是摔在了昭贵妃的跟前地板上。

    “哀家提醒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皇太后的话,说的像是一声惊雷,那是惊住了昭贵妃的一片心海。

    “姑母,我没直接动手。是有人愿意的投效,是她们自己愿意出的手。”

    昭贵妃在辩解。

    “你蠢。”

    皇太后指着昭贵妃的脸,那是骂了一句。

    “若是有人给你收拾,你当你,真的万般干净,

    把一切都甩到其它人的头上”皇太后是冷哼了话。

    哪怕现在的明确证据是没有。

    可皇家的事儿,有多少是真要证据的。

    怀疑,谨谨是怀疑,很多时候就已经结了仇。

    后宫无缘无故的去竖敌,这是蠢人。

    至于天子那儿,皇太后看得更清楚啊,正统帝亦是一个理智的君王。这一位真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想事情。

    那么,证据重要吗

    天子认为是你,那就是你。

    “姑母,是她们自己动的手,是她们心生嫉妒。跟儿没有关系。”

    昭贵妃想甩锅。

    “”

    皇太后叹息一声。

    “记住你的话,你没出过手,往后,自己做事前,先想想清楚。”

    皇太后给侄女交待了话。

    “一定听姑母的。”

    昭贵妃赶紧的应了话。

    “你一直针对了裕妃,真只是嫉妒”

    皇太后有点不相信。

    “不全是。”

    昭贵妃承认了。

    在皇太后跟前,这摆开了,她也不藏了心思。

    “说说吧。”

    皇太后再讲了一次。

    “”

    昭贵妃是抿了抿唇,她想了片刻后,才说道“从哪说起呢可能从进宫时,耿婕妤就得了姑母你的扶持,她占用了武氏一族的后宫资源,那时候,儿就有些不舒坦。”

    “不过,有姑娘的教诲,儿知道自己不能小肚饥肠。”

    昭贵妃表示曾经的一些小情绪,她克服了。

    “可后宫里,圣上就四位皇子。裕妃就生了俩,她占一半。她有什么本事,能占了这等天大的福份”

    昭贵妃说了这话时,语气带了酸意。

    “由妒生痴,由妒生怨。”

    皇太后叹息一声。

    “是。”

    昭贵妃承认了。

    “往后不可伸手到皇嗣身上。若有下一次,谁都救不了你。”

    皇太后说的认真。

    昭贵妃低了头,她应了。

    这一对姑侄谈了话,等着一场谈话结束了。

    昭贵妃表明了态度时。

    武嬷嬷进殿中禀了话。

    “裕妃娘娘求见。”

    这一个消息,还是惊住了昭贵妃。

    真巧,这说了裕妃,裕妃就来了

    “快请裕妃进来。”

    皇太后跟武嬷嬷吩咐了话。

    武嬷嬷应了,于是,退出了殿中。

    不肖片刻,玉荣进了殿内。

    “妾参见皇太后,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平身。”

    皇太后摆摆手,虚扶了一下。

    玉荣谢了话,又对昭贵妃福了一礼。

    等着落了座后。

    皇太后关心的说道“哀家瞧着,你这孩子,这几日是轻减了不少。四皇子啊,还是你这母妃费了心思的。”

    “妾是礼哥儿的母妃,自然盼着他好。”

    玉荣就是说了实话。

    “嗯,你很好。”

    皇太后夸了话。

    “妾来,是有一事想求了皇太后。”

    玉荣不省了话,这时候,奔了主题。

    “哦。”

    皇太后挑挑眉,有点小惊讶的样子。

    “你往日可不爱求人,这一回求了哀家,哀家自给你一个体面。说说吧。”皇太后的态度和蔼。

    玉荣笑了,说道“妾谢皇太后的一份慈心。”

    玉荣不客套了,也是说了来意。

    说起来也简单着,就是娘家的嫡母在礼哥儿周岁时,已经进宫一趟。

    如今玉荣又想见一见娘家人。

    这不,就想求了皇太后。

    倒底是宫妃,总频繁的宣了娘家人进宫,总归招了人眼。

    特别是现在的宫权在皇太后这儿。昭贵妃掌了宫权的事儿,那是今年开秋时。

    入了秋,在昭贵妃病了一小回时。

    正统帝把宫权收揽了上来,然后,交给了皇太后。

    于是,玉荣想召了娘家人进宫,这自然来皇太后这里报备了。

    “这点子小事,哪用得你专门求一求”

    皇太后笑道“你也是一宫主位,这点子事情,你自个儿递了牌子,不会有人拦了。”

    皇太后摆摆手,对于这等事情,倒看得开。

    说到底是一宫主位娘娘的嫔妃,这想见了家人,比着下面的小嫔妃们,这确实宽松的不少。

    “妾谢太后娘娘的恩典。”

    玉荣又谢了话。

    此时,玉荣的目光,还是挪到了昭贵妃的身上。

    这话头儿,自然也是挪到了昭贵妃这儿。

    “妾近日轻减些,总觉得脸蛋儿也是粗糙了不少。”玉荣说这话时,自个儿觉得有点假。身为宫妃,哪可能缺了保养

    现在嘛,就是自谦虚一下。

    “妾瞧着,昭贵妃娘娘是保养的好,若问了不认识

    的,一准儿认为妾要比昭贵妃娘娘大了十岁。”

    玉荣就是随口一讲。

    虽说,她确实比昭贵妃大了一点点,也就那么两岁。

    “裕妃妹妹,你就是爱说笑。”

    昭贵妃听了玉荣的话,那也是捂嘴笑了,说道“本宫哪有那般年轻就是裕妃妹妹你瞧着,也是年青的紧,跟花骨朵儿一样,还美貌佳人,二八年华。”

    玉荣听了,就是笑了笑。

    这吹捧嘛,彼此之间都心里数,谁信了谁傻。大家就是商业互吹而矣。

    耿府。

    得了宫里的消息,次日,耿武氏递了牌子。

    永寿宫。

    玉荣接了牌子,然后,给耿府上宣了消息。

    于是,在腊月的中旬,玉荣见到了娘家人。

    这一回进宫的,就是耿武氏一人。小武氏留了府上照看了府务。

    “臣妇给娘娘请安。”

    “母亲,快快请起,咱们且落坐吧。”玉荣搀扶了耿武氏,二人皆是落了座。

    玉荣关心了府上的亲爹、大哥大嫂,还有弟弟耿诺。

    耿武氏一一讲了近况。

    玉荣听得仔细。

    “母亲递了话,说是想给弟弟求一道宫里的指婚。”

    玉荣会见了娘家的嫡母,就是得了嫡母的消息,这不,娘家就想要一道赐婚的旨意。

    “是啊,就想给两家之间多添些光彩。”

    耿武氏笑着讲了话。

    “同时,亦想请娘娘掌掌眼,瞧瞧诺哥儿的媳妇,娘娘可是满意了”耿武氏讲了这一位未来儿媳的背景。

    玉荣听的仔细。

    耿诺的年岁不大,至少,玉荣眼中如此的。

    可在这个时代,这年纪的男子应该订婚了。订婚,又不是大婚。这先订下来,女方及笄前,女主的娘家人也好备了嫁妆。

    女子及笄,年方十五。

    十五岁成婚,这是大魏朝的习俗。

    至于说年岁太小

    比起玉荣的前一世记忆,确实如此。

    可这有一个关键的地方。

    那就是前世今生,这两处的时代不同,平均寿命也不同。

    前世是一个物资丰富的时代。

    那一个时代里,人均寿命在七十岁往上。

    今生是一个封建时代,没天灾,还有呢。

    黎民百姓那要服了徭役、兵役,要纳了赋税、丁钱、摊派,这头

    上的担子是沉重的。

    这还是有田地的百姓。

    若是无田无地的,租了地主家的田地,那日子就更苦。

    地租子沉重,五五开,都是地主名声好。

    所以,这一个百姓求一个温饱而不得的时代里。

    人均的寿命很短,三十五岁往上一点。

    想一想,普通的百姓若是不早些成婚。

    可能孩子还没养大,这人就不在了。

    想活下去,哪怕黎民百姓如草芥,那么,也是倔强的,顽强的活下去。

    如何办

    自然是早早成婚,早早生子,哪怕温饱难,有夭折了很多的孩子,那就早生多生,用数量去求活。

    “嗯,若是母亲满意,本宫瞧着,这一桩婚事也挺好。”

    玉荣当然没异议。

    这一个异母弟弟成婚,只要这一位嫡母满意了儿媳妇,这一位未来的弟妹的身份没问题,那么,她自然无异意。

    “但是”

    玉荣的语气一个转弯。

    耿武氏忙仔细听了,她想听听娘娘又有什么交待。

    玉荣笑道“要请了宫中的旨意,本宫这里总要跟圣上透了口气,给皇太后递一递消息。”

    “确实如此,是当禀明一二。”

    耿武氏也是一样的意思。

    玉荣也知道,她未来的弟弟耿诺要娶的是大理寺卿家的大姑娘。

    这一位余姑娘是嫡长女,父亲正三品的官位。

    真说起来,这算是下嫁了。

    这等好姑娘,嫡母亲眼把了关,处处都夸了。

    那么,玉荣想来,真不错,那自然不能错过了。

    这一位弟妹进门后,未来要当的是嫡儿媳,将来的耿府当家太太。

    说了喜事。

    然后,耿武氏的神色还是有一些紧张,她问道“臣妇在宫外也听说了四皇子前些日子起了烧,这里面凶险了。好在上苍庇佑,四皇子平安无事。”

    “累母亲担忧了。”

    玉荣点点头,说道“礼哥儿是得了上苍的庇佑啊。若不然”

    “礼哥儿真有一个万一,本宫哪受得住。”玉荣想着当时的凶险,她真后怕的。那一个夜晚的无眠,那一种孤独与难受,那一种无助与痛苦,玉荣想,她一辈子都忘不掉。

    “母亲,这事情咱们都不必再提了。”

    玉荣深呼吸一口气,才道

    “圣上查明了,是丽采女安排人加害的。里面掺合的钱采女、柳采女二人皆是赔了性命。”

    “既然事情过去了,咱们总要往前看。”

    玉荣说这话时,真是安慰的话。

    至于她信不信

    她自个儿最清楚,她肯定不相信的。

    在玉荣看来,事情没结束。

    “娘娘这般讲,臣妇自然依了娘娘的吩咐,往后必不提此事。”

    耿武氏肯定了此话。

    “礼哥儿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本宫瞧着,现在圣上待礼哥儿,就是多有关爱,常常也是念着礼哥儿。”

    玉荣讲了一些,能讲的事儿。

    耿武氏事情听着,也是时有附合。

    这一回,耿武氏在宫里待的时间并不太久。

    一切都是心中有底儿,耿武氏才告退。

    玉荣在嫡母离开后。

    她是松乏了一些。在脑海里,玉荣还想着嫡母讲的一些宫外消息。

    “也好。”

    玉荣说了一句。

    在玉荣看来,耿府上帮衬了一手,牵线了徐老太太这一位徐府上的姑老太太。

    然后,给那一位徐府上寄居的表姑娘白贞贞纤媒了一桩婚事。

    既然白贞贞订了婚。

    那么,在玉荣想来,这一回楚婉婉、白贞贞就各自安好,各嫁了如意郎君吧。

    玉荣心中还有一点善念的。

    楚婉婉是原女主又如何只要对方不碍着她,让对方得一桩好姻缘,大家江湖不见,这就是成全了彼此。

    如是这般,你落一个好,我也落一个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