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二章

作品:《穿成年代文里的白富美

    他们去了林华泽的厂子, 比较简陋, 看上去很简陋,不过这里的人都精神饱满的在忙碌,重点是这个可是三哥自己的啊。

    林华泽连连摆手,解释“也不是全都是我的,这个厂我跟几个老师傅都有份的, 我是占大头。”

    没有他们,这个厂也开不起来。

    “现在情况怎么样发展顺利吗”

    “刚开始的时候不太好, 不过现在还行吧。”林华泽笑了笑。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熬过来了。

    “有没有什么我们能帮忙的”晓晓表示“我手里还有一些钱。”

    “不用不用,其实一开始的成本真的没有你想象中的大,我们刚来的时候都是不发工资的。”大家齐心协力。

    而且他在厂里工作了这么久,多少有些人脉。

    所以情况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糟。

    晓晓看了看他的腰线,比起上次见面, 他瘦了不少。

    不过现在顺利就好。

    这些事他应该都没跟家里人说,爸妈都没有透露过。

    他们到处逛了逛, 看得出来, 这里原先就是非常普普通通的地方,到处都是泥砖瓦房、草棚屋,现在空地上多了热火朝天的正在建设的工人, 来来往往, 气氛热烈。

    他们分别操着不同的口音。

    不如果不是被选中的话,这个地方平日里只有应该只有本地的语言。

    只有在首都、省城这种发达的地方,才会汇集这么多不同的口音。

    晓晓看得心怀感慨,快点发展吧, 这个国家也快点发展吧,一味的固步自封和限制,并不能带给大家美好的生活。

    现在的大家,应该没办法想象,只是短短几十年,他们后面能够做到这样的地步再也不用担心填不饱肚子。

    再不用担心买不到衣服。

    联络别人不用通过寄信、电报、还有很不普及的电话,那时候人人拿着一部手机,不仅可以随时联系,还能视频。

    出行有地铁、高铁、飞机,甚至华国的基建举世闻名,成为一张亮眼的明信片。

    让大家自豪。

    此生有幸种花家。

    看的差不多了,林华坤就开始“告状”了,林华泽知道了晓晓在路上做的事情,看看这一堆的“特产”,张了张口却什么话都没说出来,这该夸她胆子大呢,还是骂她胆子太大了呢。

    晓晓觉得自己很无辜“我这也没做什么呀,对吧,三哥,你有没有认识的人,这些东西别浪费了,你说是吧能挣不少钱呢。”

    这些东西确实能挣不少钱,里面不乏一些要钱要票才能买得到的好东西。

    林华泽无奈的点了点她的手,随后答应“放着吧,我来,不过晓晓啊,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吗别让人太担心。”

    随即他看向林华坤“你也是,妹妹做什么,你多看着点,觉得不对的,劝劝她。”

    林华坤“”

    说良心话,他是劝的动妹妹的人吗。

    这些东西出手之后,晓晓的荷包鼓鼓囊囊了起来,林华坤也被分到了一笔辛苦费,这下子他接下来几个月都不用发愁学校发的钱票不够他吃的了。

    他是不要家里给的钱的,跟妹妹凑凑,不够就自己忍忍。

    现在看到这些,自然乐开怀。

    结果他却看到妹妹钱一到手,就从这里买了不少的东西,打算到时候带回首都,他看了一下,都是一些小玩意儿,比如电子手表,他自己都买了一块,到时候拿回去肯定很多人想要。

    晓晓一句“你想想,这些我们逛街看到要多少钱,我们加一点路费卖出去,也便宜不少啊,你不想挣多一点伙食费来都来了。”

    林华坤觉得妹妹说的很有道理,来都来了,难道还要空手回去吗

    于是他被轻易说服了,想着再翻倍的钱票,也跟着妹妹挑挑拣拣的带了一些东西。

    林华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不觉得这是有错的,不然当初也不会毅然辞职。

    不过有的事情他要提醒他们“你们要注意,要是被别人知道了,会对你们的生意有影响,记得不要让你们的同学老师知道,闲言碎语,烦心。”

    他现在都不想回去见他之前的一些同事,因为他们都会用可怜的语气规劝他,让他“改邪归正”,态度气人的很。

    他们两个还在读大学,要是老师的观感坏了,很容易被影响。

    这点确实需要注意。林华坤乖乖点头。

    晓晓之后挑了个时间拍了不少照片,她手里有相机,这部相机还是她费了不少功夫才买到的。

    相机,这个时候绝对是个奢侈品,虽然对后世来的她来说就是个落后的只能作为古董和收藏品的存在。

    但在当时,谁家要有,那是要仔仔细细放到柜子里的,拿出来用的时候无比珍惜,就怕哪里磕了坏了。

    这是时代的记忆。

    以后或许看起来,会物是人非吧。

    他们在这里过了好几天,林华泽是真忙,第一天带着他们认路,第二天帮着处理了“特产”,其余时间就自由活动了。

    看着时间差不多,被他赶着回家了,还要预备着时间回学校,这一南一北的火车时间可不是开玩笑的。

    该买的买了,该逛的逛了,他们包袱款款的踏上归途。

    这里到他们家不远,坐火车很快,几个小时就到了省城里面,然后再从省城坐车回前进大队。

    这个时候,林青石和卫喜乐都忙,他们大队正式成立了一家食品厂,这是一个小厂,生产鱼松、兔肉干、腊肠、鱼干等等食品。

    之前他们是小作坊式的生产,现在这个小作坊升级了,更新换代,变成了一个小厂子,这个厂子就在他们大队。

    工人也都是他们大队的人。

    另外他们还打算着做果子干,果酱等等,之前放着的山头,现在被收拾了出来,一一种上了果树苗,一座座山被整齐规划了出来。

    有的山已经种上了,有的山还没清理出来。

    现在整个大队都一副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发展姿态,这些,林青石肯定要忙碌的,卫喜乐也跟着忙得团团转。

    一时都忘了他们,看到他们两个大包小包的回来,才恍然“哎哟,你们回来怎么不早说,这么多东西,我和你们爸爸去接你们,真是忙晕头了,来来来,累不累,喝口水。”

    “没事没事,不累,也没多少东西,我们拿的动。”

    事实上,他们的东西寄存在了省城三哥家,所以现在带回家的都是送给家里的礼物。

    至于那些东西,他们兄妹一致觉得还是不要跟爸妈说比较好,他们肯定会担心的,还是别讨骂了。

    “妈好久不见,我想妈妈了,妈妈想我了吗”

    因着晓晓这“甜言蜜语”,卫喜乐笑开了花“想,当然想,我们晓晓又长大了一些了,我就想啊,她长高多少了,白了黑了够不够吃够不够穿”

    母女两个好好的腻歪了一阵。

    “爸爸呢他在哪妈,就你一个人在家吗”

    “他现在在厂子呢,他一有空就在那里,你们要不要去看看你们还没去见过,去瞧瞧吧,就在大队食堂对面那块平地那里。”

    今年才建起来的,两个孩子都没见过。

    “好,我们去瞧瞧。”

    “妈,你也一起”

    “不了,我准备做饭了,你们去,差不多就回来吃饭了啊。”

    他们去到食品厂的时候,在大门口看到了林青石。

    他正在检查架子上晾干的红薯粉。

    至于工厂,其实就是几间大一点的屋子,用砖石建成的,另外用油布外建了一个大棚,这里的地,有的铺了水泥地,有的没有,没有的被滚石压的格外平整,还用河边捡来的石子铺了路。

    看着比原来已经像模像样很多了。

    之前大家都在废旧的大食堂里面劳作。

    晓晓看到在这里忙活的人,不管是男是女,个个都脸上带笑。

    来这里都要“竞争上岗”,除了钱,这也是一种肯定。

    “爸爸,爸爸。”

    连着叫了两声,林青石终于注意到那声音有些熟悉,回过头来,看到许久没有回家的小儿子小女儿。他本来是严肃着一张脸检查湿干情况的,现在脸上带了笑意“晓晓,你们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没有提前说,提前说了我去接你们。”

    话跟卫喜乐如出一辙。

    “没事,不用接,我们刚到。”

    “让爸看看你们,都长高了,长大了”他有些感慨。

    林华坤左看右看“林振江和林振海呢他们两个哪去了”

    “哦,你妈妈没跟你们说吗他们去他爸妈那儿了。”林华杨平反后,调去了另外一个公社,两个孩子户口今年调去了他们妈妈云薇那里,怎么说那也是省城的学校,资源好一些,高考恢复了,好的学校,好的师资力量,当然对孩子更好。

    “从下学期开始,他们就在省城上学了。”

    “咦,这不是华坤和晓晓吗你们从首都回来了呀”王月桂也是在这里做红薯粉的一员,出来正好看到他们,过来打招呼。

    “大伯娘。”林华坤和晓晓叫人,她应了一声“什么时候回来的啊”

    “刚到家,听我妈说爸在这里就过来看看。”

    “是该过来看看,这附近哪有哪个大队自己有办厂的,我们这个可是头一号”说起来王月桂都是满满的自豪,声音嘹亮。

    “这都多亏了你们爸爸你们也是好样的,以后也做跟你们爸爸一样的人”

    林青石摆手“我也没做什么。”

    “你这还没做什么,别谦虚了,这可是事实啊,今年年底,我就等着过一个好年了。”

    寒暄了几句,王月桂继续忙去了,林青石带着他们转悠了一圈,这个食品厂就是个小厂子,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都有了,现在木架子上挂着许多正在晾干的薯粉,看起来也很壮观。

    “现在怎么做薯粉了”

    “有人要,我们就做了,能挣一点。”他们的大头还是在鱼、兔上,这个纯粹是薄利多销,他们不愿意放过这一点的利润,反正不耽误农活。

    他们回去的时候,卫喜乐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

    他们难得回来一次,她杀了鱼缸里养的那条大鱼,炒了鸡蛋,打开了橱柜拿出腊肉。

    丰盛的一顿。

    吃完了,晓晓和林华坤把一路上换出来的特产拿出来,还有一些是在特区那边买回来的衣服、鞋子。

    衣服鞋子码数都是按照林青石和卫喜乐的码数买的,很合适,卫喜乐说着破费了,然后就给他们手里塞钱。

    “你们手里也没多宽裕,拿着。”

    “不用,妈,有需要我们不会跟你说这是我们的补贴买的,那边这些便宜。”

    卫喜乐看塞不进,暂时作罢,把他们带回来的特产整理了一下。

    “哟,这是哪里的鱿鱼干,晒得真好。”

    “这个是什么菜干跟头发一样。”

    “这个是松子”

    “这个核桃仁少见啊。”

    夸了一番他们会买东西,卫喜乐挑选出一些,让他们拿去给他们大伯家和小婶家。

    林大海和方盼春已经走了,前后脚,前脚林大海刚走,后脚方盼春就病了,然后没多久就跟着去了,不过这是喜丧,年岁不小了,儿子孝顺,子孙满堂。

    没了两个老人,卫喜乐给曹飞燕准备的东西就不上心了,比给大伯家的少了不少。

    反正这就是个心意,爱要不要。

    本来她就跟曹飞燕不和,就是看在她服侍两个老人的份上,对她占便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女儿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养出来的女儿还伸手,虽然没造成什么后果,但是那个眼神她已经记住了,本来心疼这个侄女的,都淡了。

    她后来说亲不顺利,想让她出面,她全推了。

    她是不想管了,随便他们母女自己折腾吧。

    选了好日子,她去随份普通的礼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本快完结了,推一下接档文和霸总离婚后我暴富了,求点击作者专栏收藏一波呀

    又名和霸总离婚后我和他死对头在一起了

    文案

    不想死的夏衍在病房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却拥有了一副健康的身体。

    年轻,富有活力,生机勃勃,如花貌美。

    夏衍露出喜悦的微笑。

    然后她拥有了原身的记忆,笑容逐渐消失。

    她,是她刚看完的豪门宠妻带球跑里面的炮灰,是男主结婚两年多却一次都没有同房的妻子夏衍,外表风光,内里惨惨戚戚,这个时候,女主带球跑的天才小甜心已经三岁,即将回国。

    书里夏衍把炮灰女配这个职责发挥的淋漓尽致,只想挽回自己的婚姻,最后落得个家财散尽,被下药卖到大山的下场。

    现在,离婚后的夏衍,住着千万豪宅,开着千万豪车,拿着众多股权不动产,一跃而上女富豪排行榜,有空就去买买奢侈品、追追星,偶尔还来个空降热搜,生活滋润无比。

    闻盛“”

    怎么感觉哪里不对这还是那个一直痴迷他的女人

    后来,这前妻还成为了圈内闻名的点金手,投资什么火什么,身价倍增。

    闻盛“”

    肯定有哪里不对

    然后看到她和自己死对头出双入对的绯闻,闻盛“”

    心里有一万句想说,我前妻拿着我的钱,和我的死对头在一起了。,,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