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8、世事难料
作品:《七十年代金凤凰》 众人正兴致勃勃的看热闹,哪里会想到刘家宝忽然抬手打人,而韩庆红更没想到一向傻里傻气的刘家宝,竟然敢动手打她。
她指使刘家宝去羞辱韩晓棠,却杀鸡不成蚀把米,刘家宝也不知撞了什么邪,竟然反过来打她。
刘家宝傻乎乎的,下手没轻没重的,还恼怒韩庆红骗他,一巴掌下去把韩庆红的脸都打肿了。而且雪地里人来人往的踩踏,变得有点泥泞。
韩庆红摔倒在泥地里,身上的衣服沾染了很多泥巴,狼狈不堪,众人不由哄堂大笑,虽然没能看到韩晓棠的笑话,但是见韩庆红被打也很高兴。
韩庆红性子刻薄,还爱占小便宜,村子里的人不怎么喜欢她,见她被打很是解气,竟然没人去搀扶,还开口奚落,同时还不忘夸奖韩晓棠。
“晓棠这姑娘就是好,傻子这么乱喊,她都没生气,还笑眯眯的哄他,都是老韩家出来的姑娘,怎么差距那么大呐。”
旁边的人立即符合道“就是,晓棠就是心眼好,也不知说了婆家没有。”
“刚才韩庆红说她大哥,想把晓棠说给他们队里的知青”
众人议论纷纷,但众口一词的讥讽韩庆红,却不住的夸奖韩晓棠,把韩庆红气的直翻白眼,她艰难的从地上爬起来,就要去找韩晓棠算账,可人群中哪里还有韩晓棠的身影。
韩晓棠和谢雅茹趁着人群混乱的时候,就拉着手跑了,跑出很远,才回头张望,见韩庆红气的跳脚的模样,谢雅茹不由笑道“就你歪点子多。”
韩晓棠拍了拍手道“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活该,就是可惜了你的那包瓜子。”
谢雅茹毫不在意的摇了摇头道“没事,你喜欢吃,我们再买就是了,只是他们是谁啊为什么要和你过不去败坏你的名声。”
“那个女的是我大姑,她”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向前走,窈窕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小路上。
过了年就开春了,但地里的活计不忙,只用锄草,整修水渠,把河里的水引到田地里,把地浸透了,三月底就要开始播种稻谷,还要栽树育苗。
闲暇时,韩庆斌就带着两个儿子,去地里挖了土,挑
回家,堆在一起,在中间挖个坑,浇上水和成泥浆,再掺一些铡碎的麦秸秆。放在模具里晾干砸实,然后脱模再晾晒几天,等完全晒干了,就整整齐齐的码放在墙角。
每天虽然做不了多少块,但日积月累的,也攒了不少,砖只是费了些力气,不用什么钱,但要起屋盖房还是要花不少钱的。
韩晓东年纪不小了,媳妇说好了就要尽快结婚,可家里却没有房子,就把他们现在住的草房扒了,准备盖两间泥瓦房。
盖房的砖要七八分钱一块,盖两间房需要好几万块砖,他们哪里有钱买,就自己制作了土砖,但别的就没有办法了,需要很多木梁,还有青瓦,也要不少钱。
韩庆斌把家里掏空了也不够,韩庆生就不指望了,韩庆军复员回来倒拿了些钱,但他是因伤退伍,他的钱,韩庆斌哪里肯用。
刘梅转正,虽然拿了整工分,但放假只算半天的工分,韩庆军也下地干活,虽然他年轻,身强体壮,但毕竟腿上有伤,行动不便,每天也挣不到整工分。
他的两个孩子年纪小,刘梅去上课,韩庆军只能在家看着孩子,只有等刘梅放假了,他才能下地干活,分到的粮食远远不够吃。
队里的人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就别说卖了,到县城买粮食,还要粮票,要是没有粮票,价格高了很多,日子过的分外艰难。
韩庆斌告诫过自己的兄弟姐妹,不许打韩庆军复员费的主意,他怎么会自打嘴巴,出尔反尔的去用他的钱。
还是刘梅送了二十块钱,硬塞给了韩晓棠,说是托她的福才转正,韩庆斌这才收下,但也郑重的打了欠条。
但也远远不够,好在木材都是大队的,可以先欠着,勉勉强强的在麦收前把两间房子盖了起来,只是欠了一屁股债,还有彩礼钱,也还没影。
丁玉英愁的头发都白了几根,韩晓棠也很着急,但在这个出门就要介绍信,不管买什么都要票的年代,她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只能希望改革开放快点到来,希望她能靠上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挣工资,好改善家里的生活,所以韩晓棠学习更加的认真刻苦了。
上午帮着家里干活,下午去放牛的时候,抓紧时间学习
,有什么不会的,也会虚心跟赵旭阳求教,见她忽然开窍这么用功,赵旭阳也很高兴,很是用心的教她,韩晓棠的成绩是突飞猛进。
侯亮不解,还笑她做无用功,韩晓棠认真刷题,头也不抬的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不用攻,等国家恢复高考的时候,再临阵磨枪就晚了。”
“至少今年不会恢复高考的。”
高考一般都是六七月份就开始了,现在七月都快过完了,难怪侯亮不信。
韩晓棠终于舍得抬起了头,百忙中看了他一眼道“世事难料,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说着,还硬拉了侯亮坐下来一起学习。
只是侯亮上到高二就休学了,要参加高考的话,差距有点大,学的很是吃力,但是见韩晓棠和赵旭阳都那么努力,也只能舍命陪君子。好在有赵旭阳这个学霸在,他和韩晓棠学起来事半功倍,进步神速。
到了十月二十一号,上面真的下了通知,全国恢复高考,十二月正式考试。工人、农民、还有上山下乡的知青、复原军人,还有应届毕业生都可以参加高考。
不但全国学子欣喜鼓舞,便是大兴生产队这个偏僻的村庄也沸腾了,队里有三个应届毕业生,有队长张永顺的长子,还有两个队员的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
知青们也是热血沸腾,毕竟他们乡下的环境有点艰苦,想要回城,只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回城上大学,毕业了分配工作,就可以留在城里了。
但通知来的突然,一向在夏季举行的高考,忽然在冬季开始,很多人都没有准备,被打的措手不及。
不但时间紧,就是课本,复习资料也短缺,有的知青写信回去,让家里人给筹集,但全国的学子都在备考,很多都是几个人看一套书,哪里能找到,即便找到也要高价购买,还买不到几本。
知青们的家长倒是寄来了几本书,但都是教科书,至于学习资料,却是买不到,尤其的数理化丛书,紧俏的很。
但赵旭阳的学习资料却全的很,那些知青们知道了,就一起跑到牛棚来找他。他们到的时候,赵旭阳侯亮,还有韩晓棠和谢雅茹,都在学习。
他们把书桌搬
到了外面的太阳地里,一边晒暖一边读书学习,很是惬意。韩晓棠两人坐在一边,侯亮和赵旭阳坐在另一边,看见他们过来,立即就明白了他们的来意。
不等赵旭阳开口,侯亮凉凉的开口道“你们来做什么”
众知青有点讪讪的道“现在初中到高中的课本紧张,学习资料也买不到,我们想问问赵旭阳,他的书能不能借给我们看看。”
侯亮闻言站起身,笑眯眯的问道“你们不借书会死吗不会,你们不上大学会死吗不会。可是赵叔叔生了重病,没钱医治会死,所以不借。”
侯亮自问自答,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众人脸色有点发白,这话若是赵旭阳说的,他们也就忍了,可是从侯亮嘴里说出来,他们还有点不服,呐呐的道“书是赵旭阳的,他还没有说话,你在这里胡说什么”
侯亮闻言不由大怒,厉声道“赵叔叔没钱治病,赵旭阳被逼的卖血,那时候你们在哪里现在还有脸来叫嚣。”
“我们那时候本来是要帮忙的,不是被被魏向东蛊惑了吗”
侯亮拉长了声音道“是吗,那赵叔刚刚开刀回来,病体未愈就要接受改造大会的时候,也没见你们站出来帮忙啊。”
那时候赵鸿还挂着走资派的帽子,他们害怕被连累,哪里敢站出来为赵家父子说话。
但这话他们哪里说的出口,见说不过侯亮,便转向赵旭阳道“赵旭阳,我们都是下乡的知青,现在能不能回城,就靠考大学这条路了,事关大家的前程,请你大人有大量,就把书借给我们看看吧。”
侯亮虽然心底善良,但他平常大大咧咧惯了,什么话都敢说,但赵旭阳却是少言寡语的,众人就把期盼的目光看向了他。
赵旭阳虽然话少,但为人正派,对谢雅茹这种成分不好的人都没嫌弃,何况是他们。赵鸿走后,赵旭阳接替了他的活,队长张永顺对他礼敬有加,但赵旭阳也没有趁机来报复他们。
他们就以为赵旭阳好说话,但他们没想到赵旭阳硬邦邦的说了一句“不行。”
众人有些意外,七嘴八舌的道“为什么大家都是知青,应该互相帮助,你怎么这样小气
”
“就是啊,大家天南地北的来到这穷乡僻壤,要守望相助,怎么能这么自私”
也有明事理的不住的求情“赵旭阳,以前是我们不对,因为你父亲的问题排斥你,真的很对不起,但这次真的事关重大,请你帮帮忙。”
但这样的声音毕竟是少数,很快就被指责声淹没了,现在已经是十月底,再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如果没有复习资料,他们这些很长时间没有学习的,很难考到好的成绩,都很急切,声音不禁越来越大。
韩晓棠再也忍不住,把书本重重地放在桌子上,回头瞪着众人道“你们也太可笑了吧,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赵叔叔重病住院没钱医治,赵旭阳没有办法去卖血,事关生死你们都可以袖手旁观不帮忙。
现在轮到你们了,我们就应该自己不学习,把课本复习资料借给你们,如果反过来,你们肯自己不读书,把书借给我们吗”
韩晓棠言语犀利,可不是赵旭阳那个闷嘴葫芦可以比拟的,几句话把众人说的面红耳赤。
有人脸上实在挂不住了,就嘟哝道“管你什么事”
“这些书和复习资料,赵书记已经送给我了,它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我的,你说管不管我的事。”
赵鸿让赵旭阳把这些书带来,就是给韩晓棠学习用的,临走的时候也全部送给她了。这些赵旭阳自然知道,但是他不可能把韩晓棠推出去,承受这么多人责难,而他不肯借书,就是不想耽误韩晓棠学习。
现在见她站出来,有点着急,就想要开口,韩晓棠却按住了他的手臂,阻止他出头,只是凉凉的看着众人默默不语。
赵旭阳还好说,他们都是知青,赵旭阳人好,他们软磨硬泡,也许还有点希望。但韩晓棠可是本村人,家里都是壮劳力,在队里也能说得上话,他们得罪不起,而且韩晓棠本人也聪明,软硬不吃,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
但只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如果能考上大学,就可以回城去上学,不用在下乡继续吃苦,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他们也不想轻易放弃,一时间都僵立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最后还是刚才开口求情的
那几个人,带头给赵旭阳道歉,请求他帮忙。
韩晓棠见状微微笑道“道歉就不用了,不过你们想要借书也不是不行,但我有一个条件。”
见韩晓棠松口,众人喜出望外,忍不住异口同声道“你有什么条件”
韩晓棠没有解释,只是慢条斯理的道“你们也看到了,我们也要读书,如果你们把书借走了,我们怎么学。而且你们上午还要上工,只能下午学习,所以现在只有一个唯一的办法”
这下连侯亮他们都一起看向了韩晓棠,等着她说出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开这两难的事。
虽然被众人的目光包围,但韩晓棠依旧不疾不徐的道“赵旭阳他们上午也要干活,要清理牛棚,还要给牛铡一天的草料,也只能在下午学习。所以你们可以在下午过来牛棚一起学,有不会的还可以就近请教赵旭阳。”
众人闻言大喜过望,这下不仅有书看,还有辅导老师可以讲解难题,岂不是两全其美,都拼命的点头。
但也有清醒的开口问道“你还没说有什么条件”
韩晓棠给了那人一个赞许的眼神道“当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果以前你们肯助人为乐,那我也不介意让你们白看,但你们自私自利,所以呐,咱们一报还一报。如果你们要来借书学习,每个人每天二毛钱,晚上你们可以把书本带回去看,但不能撕毁和涂改,如果损坏,就按书本原价的十倍赔偿。”
每天二毛不算多,但是一个月下来就要六块钱,他们就有点犹豫了。众人还在犹豫间,韩晓棠却又开口道“当然,也不是只要出钱,我就答应让你们来学习,他就不行。”
众人顺着她手指指的方向看去,就见隐藏在他们身后的魏向东,他缩着肩膀,尽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但是韩晓棠还是看见了他,而且还准确的指出了他的位置。
魏向东见她看见了自己,没有再继续隐藏的必要,就站直了身子道“为什么不可以,我交钱就是了。”
虽然六块钱是很多,但相比前程和命运,那真的是微不足道,何况这么多书,你要拿钱去买,还不一定能够买到。
“不行,因为我看见你恶心,会影响我学习,
所以不管你出多少钱,我都不会答应把书借给你,如果你硬要来,那你们全都不用来了。
众人原先还在犹豫,此刻却立刻下定了决心,连忙答应韩晓棠的要求,生怕她一会再反悔,把自己也列进拒绝往来户的名单,还一起帮着把魏向东赶走了。
见魏向东骂骂咧咧的身影走远,韩晓棠才满意的拍了拍手道“亮子,写一份保证书,让他们签名。”
晚上,看着桌子上一堆零钱,侯亮眼睛发光,崇拜的看着韩晓棠道“晓棠,你太厉害了,这些人吧,干活不行,那嘴巴却巴巴的,要是真的不借书给他们看,那还不吵翻天。把书借给他们吧,我心里堵的慌,但是有这么多钱,就另当别论了,哈哈”他说着,还抓起一把钱扔向空中,看着它们缓缓飘落,高兴的哈哈的直笑。
韩晓棠也开心的道“等几天,驴车要去县城,你也去一趟,买些钢笔墨水,还有铅笔橡皮,圆规尺子,还有作业本。”
侯亮恍然大悟道“对啊。”他们虽然有书本,但也没钱买作业本和钢笔,赵旭阳有钱,但大家也不好意老花他的钱,现在有人来送钱,那再好不过了。
“晓棠,你真是太聪明了,这你都能想得到。”侯亮说着,激动的扑过来就要拉韩晓棠。
谢雅茹却抢先伸手把韩晓棠拉到了自己身边,瞪着侯亮道“你干什么晓棠是我的。”
侯亮挥了挥手,嫌弃的皱眉道“小气吧啦的,你的又能怎样,我拉一下还能少块肉。”说着,扑过来非要拉韩晓棠,谢雅茹两人咯咯笑着,就拉着手跑走了。
凑够了钱,侯亮就跟着驴车去县城,把韩晓棠说的东西都买了回来,不光他们用,也给那些知青们用了些。
本来每天出两毛钱,众知青还是很心疼的,但是大家一起学习,更有动力还免得偷懒,而且有不会的地方,还能请教赵旭阳,真的是一举三得。
相比望洋兴叹的魏向东,他们不知幸福了多少倍,何况他们给的钱,韩晓棠也没有私吞,买了很多学习用品,解决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张永顺知道他们都是要考大学的,也格外开恩照顾,派遣的活比较轻松,反正天气冷了,地里也
没什么活计,下午就不给他们派活,让他们专心学习。
韩晓霞也来了,韩家第三代里只有她和韩晓东上了学,韩晓东不是学习的料,只上完了小学。韩晓霞一心想要飞出山沟沟,倒是很用心学习,成绩很好,后来初中毕业,考上了高中,韩庆生却不愿意花钱供她,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她就想找一个城里来的知青,能曲线救国,离开山村去当城里人,可是这个梦想也破灭了,她没有办法,现在国家恢复了高考,她也跃跃欲试。
自己跑去找韩庆斌,一口一个大伯的叫着,哭着喊着要跟韩晓棠一起学习,韩庆斌本来不想答应,他觉得韩晓霞的人品不好,生怕她带坏了韩晓棠。
但那些知青们是外人,韩晓棠都答应了,而韩晓霞怎么说也是韩家的人,他也不能拒之门外,只得勉为其难的劝韩晓棠答应了,但是对她也不冷不热的。
众知青知道她和魏向东那点子事,对韩晓霞很是看不上眼,但有韩晓棠在,他们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敢表现的太明显,只能视而不见,把她当成透明人。
韩晓霞却是个脸皮比城墙厚的主,虽然韩晓棠和众人都不待见她,但她也不放在心上,还凑到赵旭阳的身边问东问西的。
赵旭阳看了看韩晓棠阴沉的脸,破天荒的第一次撒谎,硬邦邦的来了一句“我不会。”
韩晓霞虽然气的半死,但脸上却看不出半分,还是若无其事的跟着大家一起学习。
众人就上午下地干活,下午来牛棚,搬着凳子在太阳地里一边晒暖,一边学习,晚上各自借了自己薄弱的科目书籍回去,继续屏烛夜读。
十一月中旬,县里要先预考,只有预考通过了,才有资格参加高考。以前都是推荐工农兵上大学,但是现在要凭真材实料,要凭成绩才能跨进大学的门槛。
这天一大早,众人都洗漱干净,一起步行去县城,队里只有一辆驴车,也坐不了几个人,只能步行去。
怕耽误时间,众人天不亮就出发了,虽然天还没大亮,但他们人多,一路上说说笑笑的,也没什么好怕的。
一起学习了一段时间,众人感情深厚了些,韩晓棠也没再针对他们,而且大家现在也摸到了韩晓棠的脾气,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虽然嘴巴厉害,得理不饶人,但心地善良,不是那种心胸狭隘的人,不会斤斤计较。何况韩晓棠长的漂亮,又聪明可爱,大家都很喜欢她,争着抢着替她背书包,连侯亮都没抢过。
看着美差被别人抢走了,侯亮闷闷不乐,韩晓棠却笑着拿出一个布包,神神秘秘的打开,一打开,就有一股鲜香的包子味扑面而来。
作者有话要说爽的还在后面,等韩老大和韩老二决裂的时候更爽,么么哒,,,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