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 第 105 章

作品:《抠门夫夫种田记

    第一百零五章  放粮

    沈老汉在村里溜达, 时不时的看看身后跟着的刘叔。

    自从被沈慕两口子丢在村里, 他每天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刘叔负责跟着他, 刘婶负责跟着沈老娘,家里的杂活就由他们的儿子小刘来做。

    也没有跟太紧, 隔着不到一丈的距离, 沈老汉也跑不了。到了晚上睡觉,那刘家的一家三口还轮番在他们住的外间守夜,生怕他们跑了。

    这些日子他们想尽了办法也没能溜出村子。

    不过仔细想来, 溜出村子又能怎么样呢他们现在手里一文钱都没有, 家里吃喝花用刘婶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却一文钱也不经他们的手。就是想去找沈慕,也没有路费啊

    沈老汉气冲冲地坐到村头,跟着一群老大爷侃大山。他们这些老骨头, 本来就干活费劲,现在又填不饱肚子, 只能每天坐在村口晒太阳聊闲天,保存体力。不过这侃大山的内容,沈老汉是越听越生气。

    村里人都盼着沈慕什么时候再来村里呢

    按照村长的说法, 再来村里, 沈慕就要带粮食来了。到时候就能领到粮食, 不用每天糠拌着树皮填肚子了。

    沈老汉真是听得气不打一处来“没良心的小王八蛋, 死外头才好呢他还敢回来”

    其他人就不乐意了, 沈慕回来是要给村里送粮食, 你自家倒是有粮, 沈慕来不来无所谓,他们可等米下锅呢

    不过这几日沈老汉两口子但凡出来聊天就是说沈慕坏话,村里人也都习惯了。你要说第一次第二次大家还听个新鲜,车轱辘话一直说还没什么实锤,大家就不怎么爱听了。

    于是都没搭理他,把沈老汉气得够呛。

    就在这时,远处一辆驴车慢悠悠地朝着村里驶来。那车辕上坐的,不正是宋柏吗

    沈老汉立刻精神了起来。他嘴上说不想沈慕回村子,其实巴不得沈慕赶紧回来,自己好想尽一切办法,跟着他们回城里享福。

    村里的日子一点儿都不好过。虽然沈慕给他们留了米粮,可如今村里连把菜都找不出来,吃了些日子好饭菜的人乍一回归喝粥的日子,哪能受得了

    他刚激动地站起身,离他一丈远的刘叔也迅速起身上前,扛着沈老汉就跑。

    沈老汉“”

    村里其他晒太阳的老头“”

    “你疯了干啥呢放我下来”沈老汉又气愤又惊恐。一把老骨头被刘叔扛着跑,他是真怕摔了碰了,这把老骨头就得散架了。

    “对不住了老太爷。”刘叔最近吃上饱饭了,气力大得很,扛着个老头健步如飞还气不喘心不跳地“二位东家说了,不想你们再出现在他们面前。”

    沈老汉想要趁沈慕回村时继续纠缠,难道宋柏和沈慕就想不到这一点吗早就安排妥当了。

    “今日就委屈二老,不要出门了。”一口气跑到沈家老宅院子里,刘叔中气十足地喊儿子“关门,关严实了”

    于是当宋柏和沈慕到了村子里时,完全没有看到自己不想见的人。迎接他们的,是沈青山和诸多翘首盼粮的乡亲。

    “粮食呢怎么就这么点儿吗”瞧着沈慕二人之驾了一辆驴车,很多村民都慌了起来。这一辆车能装多少粮食,够一村人分吗

    村子就算遭了灾,也有一百多口人。宋柏带了五石粮食,大致五百斤左右,平摊到各人头上一个人也就三四斤。

    到了村里,宋柏就不大说话了。村里沈慕熟悉,自然是让地头蛇出面“我们就是想多拉些粮食,这驴也得受得了啊。”

    人群一时有些骚动。好半晌,沈青山才从外围挤进包围圈“你们可算来了。”

    别说那些唠闲嗑的老大爷心里打鼓,沈青山心里就不打鼓吗宋柏说要按太平年的价格卖粮给他们,当时只顾着高兴了,事后想想,现在粮食多难得啊,就算宋柏有这个心,可也得能买到粮食啊

    因此沈青山虽然也看见了这一车不太多的粮食,却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沈青石帮着疏散村民,在村中间的大槐树下面支了张桌子,摆好笔墨纸砚“大家不要挤,排队,一个一个来。”

    众人见这次带来的粮食不多,生怕以后没有了,哪里还会排队一窝蜂的往前凑“我家最不容易了,一定要给我家分粮啊”

    “放屁我家上有老下有下,我家要是分不着粮才是天理难容”

    说着就要吵起来。

    沈慕拿过沈青山平常通知事儿敲的大锣,“咣咣咣”敲了三下。“都排好队不然不放粮了”

    人群寂静了一瞬,这才不情不愿地排队,之间少不得你推我搡,加塞加队的现象。大动静不敢弄,小打小闹却是不断。

    趁着排队的功夫,沈慕顺便说说放粮的规则。这是他和宋柏在驴车上时就商量好的“这次放粮,想必村长已经和大家说了,其实是卖粮。如今县城的粮价已经涨到四两银子一石了,我们还按照县城太平年间的价格,一两银子一石卖给村里的乡亲。”

    底下人顿时又议论起来。

    他们庄稼人,往年吃的粮食都是自家地里种的,谁会去买往外卖还差不多。

    他们卖给粮行,自然是按“出厂价”、“批发价”了,一石粮只能得六钱银子到七钱银子,具体要看成色。

    一两银子一石,还是有人觉得不厚道,在下头嘀咕了几句。

    沈慕立刻就沉了脸“谁嫌贵,可以不买。”

    说话的人立刻闭嘴了。

    沈慕哼了一声,自家不赚你们钱就算了,难不成还想让他们按进价卖掉算上路费人工费,不赚就罢了,可不能赔。现在这世道,只要有粮,担到街上不被抢的情况下四两银子一石也多得是人买。

    人就是有这种侥幸心理。你让他们去跟县城粮行的老板说,一文钱也未必能给你优惠。可现在因为沈慕是同村、亲戚,就觉得沈慕理所应当多照应村子,价格就该更便宜才好。

    沈慕懒得想他们所想,接着道“就是现在这个价,我们千里迢迢千难万险把粮食运过来,也是亏了的。不能白给这个价”

    “大家吃饱了饭,也该出把子力气把村里头的废墟给收拾了。屋子该建的建,不能老挤在一处是不是我家的院子,也该给我们空出来了。”

    人群中,冯兰花一家人的脸色瞬间难看了起来。不过沈慕的这个提议,大部分人都是赞同的,有人善意地笑道“这还用你说早就等不及了”

    无论是家里住了人,还是寄人篱下的滋味,都不太好受。一个屋檐下,少不了有磕了碰了闹矛盾。哪有人像冯兰花一家运气那么好,住进了无主的房子。

    沈玉儿站在家人身后,端着个空锅子,也垫着脚仰着头朝人群中央望。

    沈慕比起上次,穿得衣服更好了。他家的汉子也是,短短几天不见,衣着打扮提升到了她从未见过的华贵。

    那汉子也是长得真好看啊。去年沈慕刚刚招赘的时候,村里不少姑娘小哥儿都讨论过沈慕的汉子。这十里八乡加上镇上、县里,都没见过那么俊的汉子。

    许多人都羡慕过沈慕,后来传言宋柏是个瘸子,大家心里才平衡了些。

    可如今看来,人家好端端的站在那儿,哪里瘸了

    沈慕作为一个小哥儿站在前头抛头露面,大声的说着话张罗着事儿,没有半点儿小哥儿样,那汉子却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沈玉儿抿了抿自己干裂的唇。

    “好了,驴车一次拉不了多少,这次拉了五石,过两天再送一次。”顺便验货,看你们有没有好好的清理废墟,“大家过来领粮食,领多少自己掂量,这里签了字据按手印,以后要还的。一个人最多领四斤啊”

    沈慕早准备好了笔墨纸砚还有印泥,沈家屯因为原本有学堂,大部分人都识文断字,就是不会写,也认得几个。写起借据来倒是挺方便。

    宋柏站在一边瞧着沈慕风风火火的组织大家排队领粮食,安排得井井有条,真心觉得回到了村里的沈慕简直是如鱼得水,整个人又自信又能干,简直在发光。

    他也不插话,默默的到一旁帮着装粮食。

    第一次送粮食,大家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的。沈慕说过两天就再送一次,谁知道过“两天”究竟是几天基本上每人都是借四斤。沈慕写下借条,借粮的人看过无误,便按上自己的手印,到一旁去领粮食。

    村民们自带容器,由宋柏把称好的粮食倒进自家带的锅或者瓮里,沈青山和方氏等人也来帮忙。虽然速度不快,但也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下去。

    宋柏埋着头认真倒着米,忽然面前接米的锅子晃了晃,仿佛主人要拿不动了一般。宋柏连忙伸手扶了一把锅可别把粮食给洒了。

    “小心些。”宋柏皱了皱眉。抬头见面前是个瘦如干柴的小姑娘,以为对方是饿久了体力不济,拿不动锅了,便帮对方托了一把,关照道“粮食金贵,别洒了。”

    要是弄洒了粮食,这小姑娘回家没准得挨一顿打呢。

    沈玉儿低着头瞧着宋柏那双干净整洁的布靴,抱紧了怀里的锅,轻轻的“嗯”了一声。

    抱着怀中的锅走了几步,沈玉儿忍不住回头看去,只见宋柏也正直起腰活动了几下。

    沈玉儿觉得,宋柏好像朝她看了过来,还冲她笑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