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秋入病心初
作品:《后宫甄嬛传》 回了柔仪殿,我将胡昭仪封妃之事循了故典,又着意吩咐办得热闹些,嘱咐了槿汐一应安排,又唤李长去回禀玄凌,如此完了功夫,便叫花宜去请温实初來请平安脉,
一时温实初來,我已叫花宜从内室端出茶具,茶盘中的细黄藤纱纸内包着“玉螺天春”,茶盏腻白如玉瓷,隐隐透出一毫雨过天青的浅色,彼时已近黄昏,铺粉凝紫的天光印落殿中成了沉沉的浓朱暗色,
茶汤煮沸的滚滚水声点染着殿中的寂静,盏中轻沫洁白如堆雪,清香盈然,我将茶盏递到他面前,方将在胡昭仪处所见一一细细说与他知道,
温实初微尝一口,淡淡道“是哮喘,井如良是晋康翁主府里荐來的人,一向口风极紧,只是哮喘之人不得见飞絮,常随身佩带薄荷救急,她殿外所种避烟草与蘼草,所服的蝙蝠汤,皆是民间偏方中常用來抑制哮喘之物,”
我抬一抬眼,“这病要紧么,”
“生养在富贵里,又有太医保姆这么细心照顾,大约不打紧的,只是这病在春天最易发作,若不留神,也是要命的,”
茶汤明澈如璧,茶芽上银毫细细,如初绽的小小玉兰,美得叫人心中惊动,我轻轻吹着茶沫,缓缓道“可怜了她心比天高,也幸而身在贵家,否则这条性命也是朝不保夕,”言未毕,我蓦地想起一事,“你方才说井如良是晋康翁主府里荐來的人,”
温实初闻言抬头,“是,”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笑道“我原本以为胡昭仪一直被蒙在鼓里,不晓得自己已不能生育,如今看來,她未必懵懂不知,”
温实初略一思量,“她若明明知道,却至今一语不发”他倒吸一口凉气,“真是颇有心思,”
“平日总是姿态高傲,叫人以为她自负倨傲无甚城府,如今看來是既有心思,又能忍耐,”我一哂,搁下手中茶盏,“胡氏一门未必逊色于朱氏,果然是好亲戚,”
温实初隐隐担心,“既知道她的心胸,你素日可要留心,”
“怕什么,”我微微冷笑,“害她绝后之人非我甄嬛,她如今既肯隐忍,可知所要之物并非轻易能得手,如不能一击即中,她不会轻举妄动,”我停一停道,“管她作甚,倒是眉姐姐的胎像如何,”
温实初眉心一动,依旧平和道“淑媛不出月便要临盆,数月來静心养胎,胎气甚稳,”
虽得每每听他说同样的话,然而每听一次,心里的安稳便多了一重,我笑道“可知男女了,”
温实初亦不觉含笑,“三殿下会有位弟弟一同长大,”
“很好,很好,”我喜不自胜,连连道,“我与姐姐从小一起长大,我们的孩儿也能一起长大,且是兄弟,这般缘分更是不必说的了,”我喜极,不由也多了几分伤感,“宫内宫外这些年,多少故人都去了,幸得你们还在身边,”
他颔首,目光中颇见暖意,“幸好,要紧的故人都在,”他略停一停,随手翻起袖口,露出一点浅绿的绣纹,五叶相聚,仿佛是竹叶的样子,他道,“听闻甄兄的病更见好了,我私下去瞧过,果真好了不少,你放心,”
我点头,“我出入宫禁很不方便,上回还是皇上特许的,如今玉姚和玉娆我能近身照顾,哥哥那边只得劳烦你了,”
他“嗯”一声,缓缓道“待淑媛平安生产之后,我也可得空多去看看甄兄,”他的眉宇间被落日的余光拂下淡淡的欣喜与期待之色,含笑拍一拍我的手背道“都会好的,”
正说话间,却见玉娆的声音随着掀开的帘子跃了进來,温实初忙抽开拍着我手背的指尖,略有尴尬之色,玉娆一时未觉,倒是跟着玉娆进來的斐雯笑吟吟道“三姑娘跑得好快,小心碰着,”
玉娆回头道“里头浣碧和槿汐会照料,你且出去罢,”斐雯原是殿外服侍的,甚少进内殿,闻言不由讪讪,目光飞快从温实初身上刮过,忙低头告退出去,
玉娆笑着唤了声“温哥哥”,向我道“花宜在陪涵儿玩纸鹤儿,姐姐要不要去看,可好玩了,”
我才要答允,想起一事,问道“玉姚呢,怎么又两天沒见她出來,”
玉娆咬一咬唇,低头道“自家中变故之后,二姐自苦如此,日日吃斋念佛,”
我黯然颔首,低叹“若佛真能解心中怨结,世上恐无伤心人了罢,”
正嘱咐了玉娆要好生陪着玉姚,却见李长躬身进來回话道“皇上说胡昭仪册妃一事娘娘操办即可,可安排在一月后行册封礼,好好准备,另嘱托娘娘一句,滟贵人可进一进位份了,小仪即可,”
我点头笑道“知道了,还劳烦公公一趟,”
李长叩身道“娘娘客气,何况奴才还要往太后处走一趟,”他眼睛往四处一觑,陪笑道“幸好碧姑娘不在,否则听了定要心疼,,今年时气不佳,六王自入春身上便不大好,时时发烧,太医诊了说是曾被寒气侵体,所以仔细照料着,谁知道昨儿个午后和九王去驰马,那马发了性把王爷摔了下來,摔得倒不重,只是半夜里又身子滚烫起來,过午才退烧,奴才得赶紧回禀太后一声,也好叫太后安心,”
我心下一颤,仿佛谁的手在心上狠狠弹了一指甲,生生地疼,不由脱口道“这么大的事,怎么沒人來知会本宫一声,”
李长忙陪笑道“娘娘忙于理会六宫大小事宜,这诸王府的事,不便先回娘娘,而且皇后那边”
我自知失言,忙笑道“本宫原想着皇后身子才好些,又要照顾太后,所以多嘴一句,这本该是皇后应对之事,”
李长笑吟吟道“娘娘德惠六宫,自然也关心诸王府之事,何况”他抿嘴一笑,“娘娘自个儿不上心,也会为了碧姑娘过问啊,”
我晓得他误会,却也不便解释,只笑笑由得他去,
我浅浅一笑,倦容难掩,“娆儿,我身子乏了,你去陪涵儿和韫欢玩吧,”玉娆应一声出去,我瞧一眼温实初,轻轻道,“劳烦你一次,可以么,不是你去瞧过,我总不安心,”
他的叹息如蝴蝶无声无息的翅膀,“你还是放不下么,”
裙幅仿佛有千斤重量,坠得我浑身无力,沉沉道“他寒气侵体,还不是当年为我,我欠他太多,只当请你帮我还一点吧,”
他默默瞅我片刻,点头道“好,”
我不欲多言,转身走进内室,夜色似寒雾弥漫入室,更漏泠泠一滴,又一滴,似重重敲落在心,每一道涟漪,都是对他的一分牵挂与思念,莲花金砖地上映着帘外深翠幽篁的乱影,恰如我此刻散乱的心境,如果,我不是甄嬛,他不是玄清,如果,当时我们可以什么都抛下,远走高飞,那么此时此刻,我或许还能为病中的他递一盏茶水,敷一块帕子,活着,人在一起,死了,魂魄也可相依,我们可以山高水远地走,走得很远很远,,可是,我们终究是不能的,
眼角缓缓垂落一滴泪,停了停,渐渐洇入鬓角,泪水源源不断泯入发丝,更点燃了心底的愁意,脑海中昏昏沉沉的,室内檀香幽幽,恍惚带着我回到凌云峰,漫山遍野的无名花朵,开得如闪烁的星子,半山腰云霭茫茫,隐约有我和他欢畅的笑声,如在梦境,
十年,五十年,还是一百年,只要我活着,永远会记得和他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那铭刻心骨的快乐,恍恍惚惚中听得“吱呀”一声,我倏然惊起,顾不得去擦满头冷汗,却见浣碧含泪奔了进來,满脸急痛,却一句话也说不出來,只伏在我手臂上呜呜哭泣,
滚烫的眼泪灼烧在我冰冷的指尖,我扶起她道“你担心他的身子,”
浣碧呜咽着点点头,“那回小姐高热不退所以不清楚,奴婢却知道王爷的确是冻得厉害了,奴婢怕”
我看着满脸泪痕的浣碧,她眼中的焦痛未必会少于我,浣碧,我的妹妹,我抿一抿唇,道“你去瞧瞧他吧,我做不到的事,你去也好,总是多一个人安心,”
她满面惊喜,抬头道“真的,只是奴婢如何能够出去,”
我扶着床沿支着身子,定声道“你去告诉李长一声便是,他总以为你与清”我勉强一笑,“李长会成全你,去吧,”
浣碧喜不自禁,忙不迭用衣袖拭去泪痕,慌慌张张看一看自己的衣衫,“奴婢换身衣裳就去,”她跑出两步,又赶紧回來,腼腆道,“小姐有什么话,奴婢好带给王爷,”
有什么话么,我茫然摇头,“我沒有别的话,你去吧,去了,他什么都能明白,”
浣碧匆匆福了一福,忙忙去了,
浣碧一去三四日,李长与槿汐掌管宫中事宜,倒无别话,浣碧隔日便遣人來回了消息,倒也都是平安之信,胡昭仪封妃之喜人尽皆知,一时间各宫相贺,燕禧殿往來如云,更显昌妃气势之赫,甚至有人私下论起來,四妃之位尚有三席之缺,这位出身豪贵的昌妃极有可能问鼎贵妃之位,相形之下,皇后殿更显得门庭冷落了,我从太后宫中回來,远远见一顶青帷小轿从宫苑西角门出去,不由道“宫外來人了么,怎么我不晓得,”
小允子道“祺嫔说身上烦,所以她娘家从外头请了个讲经的姑子來陪着说话,”
我疑惑,“通明殿不是有师傅么,还去哪里请去,”
小允子陪笑道“说是见惯了这些人嫌烦,左不过是国寺里的师傅罢,本该叫槿汐留意的,一大早槿汐被皇后唤去教那些掖庭新选出來的小宫女学规矩,忙了一天也沒顾上问,”我点点头,亦不再提起,
这一日浣碧刚遣清河王府的采葛回了信,道是体热退了,只是要静养,见她回去,槿汐蹲在身前捣碎了凤仙花拌了白矾帮我一根一根染了指甲,口中道“王爷并无大碍,娘娘安心就是,”
我微微颔首,抚摩着手腕上珠圆玉润的珊瑚钏,轻笑叹息道“有时还真有些羡慕浣碧,”
花宜与玉娆坐在杌子上,专心致志地用金线扎着一个杏黄翠羽毽子,玉娆抬头捏一捏酸软的脖子,笑道“大姐姐是羡慕浣碧能出宫去么,我瞧着未央宫虽大,但望出去的天四四方方的,总不及宫外自由,”
自由,那是我不能奢望的东西,也无从奢望,我含笑看着花宜与玉娆闹哄哄地商量着去踢毽子,她如何能明白呢,我于是笑道“是,我真羡慕浣碧能出去逛逛,”
玉娆乌溜溜眼珠一转,低眉一笑,“大姐姐别以为我贪玩儿,我是心甘情愿留在这里陪你哦,”说罢探头來看我的指甲,“这凤仙花是花房培育出來的新种,叫醉胭脂,染了指甲可好看了,难得他们初春里就育出凤仙花來,大姐姐用着更好看,”
我盈盈一笑,正想伸手去戳她的额头,发觉槿汐拿了白矾凤仙用细绢裹着指甲,只好笑啐道“你这调皮鬼儿”话音未落,却见小允子匆匆进來,打了个千儿道“娘娘,出事了,”
我素知他不是个急躁人,一时也止了笑语,问“什么事,”
小允子抹一把脸上的汗,道“皇后问罪昌妃擅用皇后服制,在衣衫上绣了凤凰图案,此刻昌妃正在昭阳殿中,”
我心中倏然一紧,“太后知道了么,”
“还不知道,”他声音低一低,“这是大不敬之罪,如此一來,这封妃之礼行不成不说,只怕太后知道了也救不得,”
花宜撇撇嘴道“她们表姐妹的事,小允子你急什么,咱们管咱们的,别掺和就是,”
我一摆手,也顾不得槿汐正为我小拇指指甲上添白矾,随手取过一枚镂金菱花嵌翡翠粒护甲套在小拇指上,冷笑一声,“僭用皇后礼服上的凤凰图纹,不仅昌妃要问罪,更是我这个协理六宫的淑妃管教不善,这趟浑水不掺和也得掺和,”我遽然起身,“随我去昭阳殿,”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