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38 章

作品:《病弱学霸她重生了

    星期天早晨的住宿生自习室里人不多, 也没有老师来看管,学习全靠自制力。

    就在夏诚观摩风哥肆无忌惮告白的时候,他自己手机也弹出了新消息, 是同桌左琳发来的。

    “诚儿,我的数学报纸是不是落在你那儿了”

    夏诚已经写完了作业, 闻言立马回复“没有啊, 没有多余的报纸。”

    左琳欲哭无泪“那就是落教室了,我走之前可能没检查桌兜。”

    夏诚说“我找风哥要钥匙,回教室给你取, 你一会儿来趟学校门口吧。”

    左琳无比感动“我已经在学校门口了, 原本是想找你拿报纸。你现在在寝室吗不然我现在去教学楼等你。”

    夏诚当下收了手机,站起来去拍风哥的肩膀。

    在他靠近的前一秒,只见风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把手机熄屏, 回过头时那双黑眸里满是警惕“干什么”

    夏诚“”靠, 重色轻友实锤了。

    发消息已经不给兄弟看了。

    要是放在以往, 夏诚肯定要跟风哥抢夺一番手机, 看看他到底发了啥消息又收到了啥消息。这大概是每个男生对兄弟的恶趣味。

    但只要一想到那个女生是乔神, 夏诚瞬间偃旗息鼓。

    在风哥眼里乔神是什么样的夏诚不清楚,反正在他眼里, 乔神真的就是那天上的仙女。不沾一丝一毫烟火气的。

    夏诚想象不出仙女下凡是什么样的, 或者说,他不敢想。

    他只要一往深了想,眼前当即就出现乔神搬着小板凳坐在风哥家堂屋里的样子。

    就算乔神个子不高, 但那板凳对乔神来说也太矮了。留下一双无处安放的长腿。

    真真接地气。

    真真是下凡了。

    夏诚偏过头, 掩过眼眸中的震惊, 说了正事“风哥,借班里钥匙用一下, 左琳的作业落教室了。”

    李闻风也转过头去,从书包里摸出一个钥匙递给他。

    “教室钥匙在我柜子里,你打开就能看到。”

    “嗯。”夏诚拿了就走。

    男孩子瘦长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自习室门口,只留下李闻风重新点开跟乔依之的聊天界面。

    222今天的小乔很开心,来不及写信,先跟风哥分享一下。

    李闻风眉目中的漫不经心全然消散,他弓着背,紧抿的薄唇和线条还不甚分明的轮廓中带了几分少年的隐忍和克制。

    他注意到了,这次小乔用的称呼不是小黑,而是风哥。

    李闻风很想直接打电话过去直接问小乔这句话的意思,但他却始终没点开那个通话按钮。

    此前,乔依之给李闻风写信,称呼都是小黑,所以她的身份也仅仅只是小黑的笔友小乔。

    两个人在日常接触中是同学、是好朋友;在写信交流中,是笔友、也是好朋友。

    虽然这代表着两人关系紧密,但日常和书信往来就仿佛是两条平行线。

    乔依之会在心中写自己的想法,跟小黑说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却又在日常交流时,对待风哥恪守朋友的那道线,从不越界。

    可以说,从科大夏令营回来后,除了写信之外,李闻风感觉自己跟乔神的相处模式又回归了从前。

    道理李闻风都懂。

    毕竟他上辈子单相思了几十年,各种暗恋帖子、心灵鸡汤看了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因此,他知道在陌生的环境中,人往往都是缺乏安全感的。

    人下意识的会去依赖身边认识的人。比如最开始的陈橙同学。

    李闻风不知道乔神当时跟自己相处,是因为安全感还是其他。

    他也不敢细想。因为,他也会失望啊。

    不过,李闻风又觉得自己在患得患失,自欺欺人。

    毕竟,科大夏令营回来后没多久就放暑假了,两人见都见不着,还谈什么接触。

    至于九月份再开学,教室里有四十多双眼睛看着呢,两人还在第二排,哪敢搞什么小动作。

    想到这里,李闻风唇角勾起一个满不在乎的弧度。

    他拿起手机打字,喉结因为抬头的动作而看得十分明显。

    黑眸里满是孤注一掷的嚣张和忐忑。

    如果夏诚在这儿,他可能会觉得风哥这样帅归帅,但这举动怎么看怎么向给自己壮胆。

    最后,壮胆后的f发希望小乔天天开心

    简直不能更威武霸气

    彼时乔依之正一边看陈礼教授给自己发来的文件要求,一边开心着。

    因为这份文件是国家青年科学家白名单的一部分她可以接触到的条款。

    乔依之看到风哥的回复,直接打了个四个字过去谢谢风哥

    乔依之这回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步登天。

    nature子刊的共同一作,就算是很多老教授,论文都发不到这么有影响力的期刊上。

    这倒不是说乔依之的能力比老教授们优秀,主要是nature系列杂志更注重前端科学。

    他们的关注点在新颖、对科学进步有引导意义的论文。

    乔依之这个纯粹就是沾了陈礼教授的光,站在巨人肩膀上了。

    要是让她自己选题,那还是等她本科读个两三年再说。

    毕竟,若是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她拿什么去判断哪方面是新颖的,具有研究潜质呢

    不过,在结果是乔依之作为共同一作的情况下,不了解内情的人就不怎么看重过程了。

    他们只需要知道乔依之、十六岁、并且在nature子刊编辑部安排的视频答辩上表现优秀,被认可了共同一作的身份。

    ――这已经符合青年科学家白名单标准了。

    别看这个标准不高,但二十年来能达到的青年们,不到百位。

    而且,百位基本上每个人都是跟底蕴深厚的大学教授一起合作发的论文。

    只不过发表杂志各不相同。

    最强的一位是十七岁直接发了nature正刊,不是子刊了。那位现在已经成了他们领域的领军科学家。

    在白名单上的诸位科学家,国家都会根据其贡献指数,给予不同层次的保护和一定程度的限制。

    像乔依之这样的青少年,国家最担心的就是他们被捧杀,成为当代伤仲永。

    因此,在网络上会最大程度的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

    一是防止被外国套取情报,二就是担心同一研究领域不同派系纷争殃及到青少年科学家,三就是担心他们被网上的极端粉丝人肉,造成心理阴影。

    乔依之一一翻看着条款,里面还写了如果自己遇到危险,会酌情安排武装直升机救助。

    纵然她上辈子已经接触过白名单政策,甚至因为当时她的卓越贡献,那些条款比这些还要好得多。

    但当时的乔依之却无心感受,一心只想复活姐姐;

    现在嘛,一切正常人该有的情绪都回到了自己身上。

    ――开心,激动,与有荣焉。

    至于那些限制,乔依之这边层次比较低,暂时只有一条限制出境必须跟组织打报告。

    底下似乎担心这条限制会引起大家不满,还专门加了备注一般情况下的学习交流、甚至旅游,全都可以批准的;但若是旅游,必须每天记录行程,发给有关部门。

    意思就是我们也不会管你有多严格,但权利往往跟义务是伴生的,请大家不要反应过度。

    把那一条条条款读到最后,乔依之心中蓦地蒸腾起一股感动,她是真的能感觉到祖国的强盛。

    她为自己能给祖国添砖加瓦――而自豪

    乔依之这边正憋了满腔的热情,就收到李闻风的下一句话。

    ――他终于真正的壮起了胆子。

    f我喜欢你,之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