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第 23 章

作品:《我在六零开闲渔

    这一次, 姜晓菱并没有等待多久,就等到了对方的回复。

    她将手指伸过去,还没有碰触到屏幕, 那“叮咚”, “叮咚”的声音就再次响了起来。

    还一响一连串。

    与此同时,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店铺页面上的篮子开始一个个被放满。

    篮子上的标签也开始出现字迹。

    手工灌制腊肠十斤, 价值六百八十八元。

    手工腌制腊鱼两条,价值三百一十六元。

    风干腊鸡两只, 价值一百二十元。

    姜晓菱的手指僵硬的点在半空中,盯着那一张张的标签,只觉得胸口憋得生疼,那口气却死活也呼不出来。

    这是天上掉肉了

    好一会儿之后,她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脑子也变得清明了。

    这个时候姜晓菱已经意识到, 这些肉都是之前那个卖腊肠的店主给她的。

    应该是, 用这些和那张邮票做以交换。

    所以,那张邮票即便是烂了, 也还是有价值的啊

    想通了这一点,她顿时高兴极了。

    一方面是为了这天降惊喜, 另一方面, 是心里积的那个疙瘩解开, 终于不再为自己手快, 把邮票撕毁而郁结了。

    缓过神之后,姜晓菱伸手将私信点开。看到了邵洋的回复,她的唇角止不住的往上翘。

    只觉得对面这个人可太有意思了。

    那肯定是个小孩儿吧而且年龄一定很小, 不然为什么叫自己小姐姐

    想到这儿, 她下意识的就开始以一个大人的身份自居, 一本正经的给邵洋回了一封信。

    内容倒是很简单,就是告诉他很感谢他给出的这些肉和鱼。

    说这些已经很多了,不用再给了,她已经很知足,很感谢了。

    在信的末尾,她还学着以前交易对象的说法又加了一句“期待下次合作。”

    点击了发送之后,姜晓菱激动的直接在原地连跳了好几下,还控制不住兴奋的单脚着地,转了好几圈。

    嘴巴都快要咧到了耳朵根儿。

    她迫不及待的在那几个篮子上连续点了好几下,把存放在里面的各种肉全都拿了出来。

    只听得噗通,噗通,几声后,各种用绳子捆扎好的,装在透明包装袋里的腌制品从天而降,很快在小屋的地板上摞起了一座小山。

    姜晓菱盘腿坐在小山前,将一块儿被烟熏得黑乎乎,油汪汪的腊肉拿起,放在鼻端深深的嗅了一下。

    那腊肉特有的油脂香窜入鼻端,闻得她满足的眯了眯眼。

    这肉可真香啊

    她从来没有闻过比它还香的肉味了。

    那味道,比奶奶曾经腌制的最成功的那块腊肉还要香不知道多少倍。

    她伸手在腊肉那厚厚的肥膘上捏了捏,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将它放在锅里蒸熟,然后再切成鲜红油白的薄片时的模样

    咕咚。

    咳咳

    姜晓菱被自己的口水呛得接连咳嗽了好几下。

    她把腊肉放在一边,又拎起旁边那条用麻绳穿过腮,还在脑门顶上系了个蝴蝶结的大青鱼。

    嚯,这鱼好大

    看上去差不多和她的胳膊一样长了。

    姜晓菱努力的想了想,觉得自己两辈子加起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

    这鱼也不知道是怎么养的

    脱水腌制后净重都已经十斤了,那新鲜的时候,肯定要更重得多吧

    她伸出一根手指,在鱼肚子处按了按,发现这条鱼风干的时间并不长,此时鱼肚子上的肉还软软的,很有弹性。

    那不用试,肉质肯定也是肥厚得很。

    在鱼身上,还有没去除干净的盐,辣椒粉,花椒粒。

    光闻味道,就能够感觉到又香又窜鼻子,想必蒸出来滋味肯定错不了。

    哈哈哈哈

    看着这一堆肉,姜晓菱笑得像个傻子。

    “晓菱,起来了,都中午了赶紧出来,彦成来了。”

    就在她沉迷于肉山无法自拔的时候,外面响起了妈妈的喊声,将依然陷在梦里的她给喊醒了。

    姜晓菱躺在床上,缓了好一会儿才清醒了过来。

    直到妈妈又在门口叫上了,她才应了一声,慢吞吞的从床上爬了起来。

    她知道,邵彦成这肯定是来送止疼片的。

    早上的时候他们说好,他去卫生所找个空药瓶分好了中午送一半到家里。

    想到这儿,姜晓菱忽然意识到一个大问题

    她忘了和这个人对口供

    要是他说出这止疼片是自己用白面和鸡蛋换的,那要如何对妈妈还有奶奶解释

    想到这儿,姜晓菱后背一凉,人彻底醒了。

    她顿改刚才慢吞吞的姿态,大步上前,一把拉开了卧室房门。

    刚迈出门就听到奶奶正在对邵彦成说“哎呀,这要怎么谢谢你呀什么事都想着家里,这止疼片很不好弄吧你花了很多钱吧”

    邵彦成正准备回答,姜晓菱已经飞奔而来,几步走到了桌子跟前,正好站在他和家里人之间,将他们的视线隔开。

    然后在母亲和奶奶看不到的角度,冲他快速使了个眼色。

    邵彦成看着她,眼中有一抹诧异一闪而过。

    好在他反应快,只是抿了抿唇,就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没有立刻回答姜老太太的问题。

    姜晓菱的心这才放进了肚子里。

    她拿起药瓶,转头看向奶奶,替面前这男人做起了解释。

    “可不是,这药弄得可费劲儿了。要不是邵彦成认识人民医院那个门卫老头,这药从卫生所都开不出来。

    奶奶,妈,我早上光顾着犯困都忘了说,今天我也跟邵彦成一起去买药了。

    那老头儿手里药挺多的,有好些都是在医院里开不出来的紧俏货。不行的话我明天早上再去一次吧,去看看有没有适合我妈妈吃的药,也买一点回来。

    妈,你这咳嗽不能再耽误了,昨天晚上我听你咳嗽了半宿。”

    听她这么说,徐寒梅连忙摆了摆手“别瞎买。我这咳嗽是老毛病,一到冬天就犯,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有什么打紧”

    说到这儿,她看出女儿还要劝,一眼瞪过去,语气却带出了妥协“行了,等你爸爸回来,让他领着我一起去医院看看再说。药先不买。”

    她是生小河那一年落得病,一不注意就犯咳嗽,一咳嗽起来就整夜整夜的没法睡觉,还要持续很久,咳得什么也干不了。

    镇子上的老中医说是肺里进了寒气,卫生院的医生说是肺气肿。

    可不管是什么病,吃了这么多年的药,病根子却一直都除不了。

    她这次来宁林,也确实是想着,得找个机会去医院好好看看,买点药治疗治疗。

    但一听到女儿说什么紧俏货,她第一反应就是那肯定很贵。

    家里现在的情况,哪里还有闲钱让她这么折腾

    所以,现在让徐寒梅拿出钱去买药,她是舍不得的。

    姜晓菱比谁都知道,妈妈这病再拖下去会变成什么样,自然还要劝说。

    这时候,旁边的邵彦成拉了她一下,开口阻止。

    “阿姨这么说是对的,药不能乱吃。还是等师父回来带着阿姨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比较好。到时候确定了需要什么药,咱们再想办法。”

    说完话,邵彦成看了一眼墙上挂的表,站了起来。

    对大家说“我今天来除了送药,还想和奶奶阿姨说一声,明天我要出差去岩城。

    去的时候可能会经过景平。不知道家里有没有什么东西要捎带过去的

    或者有没有要带的信反正我总是要在那里停一下,补充点干粮,有的话我可以帮着给送一下。”

    邵彦成的话让姜晓菱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不等母亲说话,她抢先追问道“你要去岩城明天”

    邵彦成点了点头“是。去送一批柴油机,上午装过车就走。”

    在得到了他确定的答复之后,姜晓菱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一件早已经被她淡忘了的往事随着岩城两个字的出现,再次浮现在了脑海里。

    如果没变化的话,上辈子邵彦成也是这个时候去岩城出的差。

    结果还没有走到路程的一半儿,就遇到了当地山体滑坡。

    落下来的山石将前路挡得死死的,不得已他只能改变路线。

    新的路线全是偏僻的小路。

    这还不说,一路上根本就不见任何山村,城镇,想要补充一点口粮都找不到地方。

    他靠着之前路上换的几个干窝窝好容易熬到了岩城,偏偏那里又遇到了多年难遇的大荒年。

    老百姓们自己都在饿肚子,国营饭店都关了门,哪里有多余的口粮卖给他

    邵彦成费了好大的力气,还是在接收机器的当地干部帮助下,好歹买到了一袋子榆皮面,又求老百姓给加了点干野菜蒸成了榆皮面窝窝。

    然后他愣是又靠着这几个窝窝生扛着回了宁林。

    原本就风餐露宿,又是冬天,天寒地冻的连口热水都喝不到。

    窝窝里加的野菜又干又涩,榆皮面又刺激胃。

    结果一到家就吃不消了,回来当天就因为胃出血住进了医院。

    姜晓菱一直到现在还记得,爸爸为此还去医院陪了几天床。回来后一直念叨,说小徒弟这次算是把自己的身体给搞得不成样儿了。

    那次胃出血之后,胃疼的毛病算是跟了邵彦成一辈子。

    从此后,他年纪轻轻的就一点硬东西都吃不了了。

    一个南方人,自此就再也没吃过米饭。

    即便到了后来,家里条件好了,能够吃得上米饭炒菜了,他也只能顿顿吃煮得软烂的面条,或者蒸得渲软的馒头。

    想到这儿,姜晓菱下意识的就朝那个男人投去了同情的一瞥。

    “这次出差,你带点吃的吧多带点馒头饼子之类的。万一路上有什么情况,再找不到卖饭的地方。”她朝男人提议道。

    邵彦成不以为意的笑了一下“这条线我跑过好几次了,路上要经过好几个大城市,还有不少乡镇。卖吃的地方不难找。”

    看他完全没有将自己的话听到心里去,姜晓菱暗暗着急。

    她正想再找个什么理由劝劝的时候,旁边的徐寒梅插了话。

    她说“彦成啊,晓菱这句话说得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我们来的一路上,看到好些地方在闹旱情呢你还是自己带点干粮,别到时候万一买不到合适的。

    你们开车的人,最容易的就是三餐不照点儿。你现在年轻不觉得,等年龄大了,有你受的”

    听师娘都这么说了,邵彦成自然不能继续反驳。

    他只得点头,笑着回答“行。”

    看他这副表情,和自己儿子不想听话,敷衍他娘时一模一样,姜老太太顿时着急了。

    “行什么行一看你的样子就知道,这是根本没有听到心里去

    哎呀,寒梅啊,你也别跟他说这些,他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哪里知道怎么准备干粮

    他这会儿答应你了,出了这个门肯定转脸就忘你去,现在就发上一盆面,下午的时候给他烙点饼让晓菱给他送家里去。”

    听老太太这么说,邵彦成知道这是要来真的了,顿时急了。

    他赶紧摆手,一叠声的拒绝“奶奶不用了,真的不用,我肯定记得准备。我下午就去饭堂打点馒头带着,放心吧,别让阿姨,晓菱麻烦。”

    “饭堂现在吃饭都是定人定量的,你没有提前申请,谁会多给你准备”姜晓菱毫不客气的揭穿了他的谎言。

    说完,又转头看向母亲,道“妈,你也先别忙活。不用他自己的干粮他肯定也不会要。索性等我和他一起去一趟厂子,把他的粮食从食堂领回来。之后,咱再给他做。”

    看她对厂里的情况这么了解,邵彦成很有几分尴尬。

    又听她说要领了自己的口粮再做,这次总算没有再拒绝。

    只是低头和她商量“你别跟着跑了,我下午去领了,然后送过来。”

    可姜晓菱只是斜眼看了看他,并没有应声。

    这个时候每个人的粮食都有定量,家里人多开火的,每月头起那几天,通常都是家里派人去粮店排队买粮。

    而像邵彦成这种单身汉,一个人吃饱家里不饿,平时就不会在家里开火。

    所以他们通常不会特意去粮店买粮,而是直接把供应本还有随工资发的粮票交到食堂兑换成饭票。

    一日三餐都在食堂解决。

    所以,确实如姜晓菱所说,如果要给他烙饼子带着,要么从姜家的口粮里挤,要么去厂里把他存的粮食取一些回来。

    可去厂里取,他就得跟人家解释一下子要这么多粮食干什么如果食堂没备那么多,还得听大师傅嘟囔几句。

    以邵彦成那种对于吃喝完全不在意,能不麻烦人就不麻烦人的性格,让他去取,多半他又找个理由随便对付过去了。

    反正明天一大早他就走,家里人也确实拿他没有办法。

    所以,姜晓菱压根就没准备给他这样的机会。

    既然要蒸馒头烙饼,那就得发面。

    所以徐寒梅干脆直接把他们俩一起撵了出去,让姜晓菱趁着现在还没开饭,立刻跟他去厂里把粮食取回来。

    于是,几分钟之后,两个人一起出了家门。

    走出家属院,看了看周围没有什么行人,邵彦成站定,开了口。

    “你有没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姜晓菱停下了脚步,抬头望向邵彦成,坦诚的点了点头。

    说“是有事儿要跟你商量,我想请你帮个忙。”

    听她说要自己帮忙,原本神色还算轻松的邵彦成顿时肃了脸色,认真的回答“你说。”

    看他这么一本正经的样子,姜晓菱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朝他摆了摆手“不用这么紧张,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想让你帮我在我妈还有我奶奶面前打个马虎眼。嗯,你应该也看出来了,我有一些东西,不想让她们知道来历。”

    “是那面还有鸡蛋”邵彦成追问。

    与此同时,他的眉头也蹙了起来“那些东西不是你从市场换回来的。它们从哪儿来的”

    他说话的时候没有用疑问句,而是用了肯定的语气。

    足以证明他早已经看出了不妥,只是之前可能觉得和姜晓菱不熟,怕她不说实话,想自己暗中调查的。

    现在既然听她主动提起,他自然也就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姜晓菱在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认命的确定无论是哪辈子,只要这人认起真来,自己总是骗不过他的。

    所以,也不用和他玩心眼儿。

    这种脑子灵光的人,和他玩心眼儿,累死的永远是自己。

    不过,她也确实没想过要骗他。

    自己那个梦的事,她不愿意告诉家里人,是知道妈妈和奶奶都是心里存不住事儿的人。

    告诉她们,不确定因素太多,危险系数太大。

    爸爸那里,她还在纠结,但现在老爸不是没在家吗

    告不告诉,等爸爸回来再说吧。

    原本她还没想好告不告诉邵彦成,如果告诉的话,又告诉他多少

    可就在刚才,在想到他曾经因为没有吃的,而把身体搞坏了的时候,姜晓菱忽然就想通了。

    自己费劲巴拉的从那个黑匣子里往外搞吃的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家里人吃好,把身体养好吗

    如果在有那么多好东西的情况下,还得抠抠搜搜的,不敢让人知道,不敢拿出来吃

    那要那匣子有何用

    而且姜晓菱还清楚的记得,上辈子是在过了十八岁生日之后,那个梦就慢慢的不再做了。

    也就是说,她对于那匣子的使用时限只有一年。

    如果这一年的时间里还想东想西,犹犹豫豫,那就是暴殄天物,是脑子坏掉了。

    所以,这次跟邵彦成出来,除了是为了去取粮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向他寻求帮助。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人值得信任,除了家人,姜晓菱能够想到的第一个就是他。

    不,在她的心里,这个人也是家人。

    “那些面还有鸡蛋,还有另外一些东西,是我从一个人手里换过来的,不过那人是谁,我不能和家里人说。

    你应该也看出来了,我妈和我奶奶都是不经事儿的人,告诉了她们,也帮不上我什么忙,还让她们凭白跟着瞎担心。”

    姜晓菱对着邵彦成,无奈的摊了摊手,露出了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可这个人明显并没有被她套路,至少从表情里能够看出,他并没有因为姜晓菱的这番话准备就此放过她。

    “你想让我帮你瞒着奶奶和阿姨,可以。”邵彦成看着她的眼睛点了点头。

    然后又继续道“那你告诉我那个人是谁你又是拿什么和人家换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别跟我说是你从谢强那里弄来的火花。”

    姜晓菱一窘,忍不住瘪了瘪嘴。

    小声的嘀咕了一句“怎么什么事你都知道你们两个什么时候也这么熟了”

    看到她这副还带有几分小孩子气的模样,邵彦成的目光柔和了一些,紧绷的情绪也稍微放松了一点。

    他伸手在姜晓菱的脑门上点了一下,摆出了一副大人模样,板起了脸继续追问。

    “别打岔,你先说那个人是谁你用什么和他换的粮食还有,那些东西的来路,可靠吗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邵彦成开始说第一句的时候还能绷得住表情,可越说,语速越快。

    即便他依然努力克制,可还是很明显能够感觉得到他的紧张。

    看着这样的他,姜晓菱忽然又有点退缩了。

    她想,她之前可能忽略了自己将要说出的那番话,对于一个正常人的震撼程度。

    她自己是重生回来的。

    有这样的经历,无论再发生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姜晓菱都自认接受得了。

    可,别的人毕竟没有她那样的经历。

    如果自己现在告诉眼前这个人,自己做了一个梦,在梦里和别人换了点吃的,那些吃的还能从梦里拿出来,变成真实存在的。

    邵彦成肯定以为她早上睡的那场觉,到现在还没醒吧

    即便他愿意相信,那也肯定会让她证明。

    她要怎么做

    当场给他大变面粉还是大变腊肠

    无论哪一样,都会把他吓坏吧

    明天一大早他就要出差,临走之前受这么大刺激,万一脑子不清醒再出点什么事怎么办

    那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想到这儿,姜晓菱冲着邵彦成又笑了笑,用很轻松的语气说道“我答应人家不能把名字告诉别人的,不能说话不算话呀。”

    邵彦成气急。

    只觉得这姑娘还是年龄小,看不透事情的严重性。

    他又要出声再劝,姜晓菱却冲他摆了摆手,

    “我不会说人家名字的,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是用什么换的。”

    “什么”

    “就是之前我爸爸给在老家的外婆写了封信,然后那信被退回了。我把上面的邮票拿去和别人换了那些东西。”

    听她这么说,邵彦成忽然就沉默了。

    好一会儿才出声问道“那张是全国山河一片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