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1章 第 141 章

作品:《贤后难为

    众臣一时间有些懵, 不知道是该接旨,还是该出来质疑。许多大臣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尤其是刚刚说要推太子监国的都傻了眼。

    周云风脸上冷若寒霜,与他平日里温顺的性子大相径庭, 托着圣旨说道“太子年幼,并不能胜任监国之职。本殿与皇上,向来感情和睦。让本殿监国,也是情理之中。若是众大臣有什么疑问,可以查看圣旨。”说着他将圣旨递给了一直跟在武帝身边的林海。

    林海公公打开圣旨,对众臣点了点头,说道“确系陛下笔迹。”

    周云见转头对林海公公说道“既然如此,那林公公便宣旨吧别愣着了”

    林海对他恭敬的点了点头,开始宣旨。大概的意思就是, 若朕有什么不测, 因太子年幼,将由皇后代朕监国。众臣当尊皇后如尊朕,不可有半分不敬之类云云。

    没办法,众臣只好跪下谢恩。至少从表面上看,大家都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是当天退朝后, 太子却拦下了皇嫂,当着没走的大臣的面质问道“皇嫂, 你什么意思”

    平日里, 周云见总是一副和蔼大嫂的模样, 如今却过于冷漠了。他冷笑一声,说道“太子殿下这话,本殿实在不懂。”

    “不懂”晏河提高了嗓门,说道“皇兄有没有留下圣旨,皇嫂心里最清楚不过皇嫂可知道监国的意思历朝历代,只有太子监国,谁曾听说过皇后监国”

    周云见不急不徐,城府沉稳,对答道“哦那太子可知道,历朝历代的监国太子,有低于二十岁的吗别说十二岁,低于二十岁的都不曾有过一个。太子殿下想要为国建功的心,本殿是可以理解的。但请殿下也认清现实,你才十二岁,想要监国,等到你二十岁的时候再说吧”

    “你”晏河脸色铁青,却又不知该如何发作,只能眼睁睁得看着周云见离开。

    而刚刚支持晏河的几名大臣悄悄聚拢到了他的身边,其中一个年长的大臣说道“太子殿下,这这这这,太过分了”

    晏河一跺脚,转身出了宫。

    而跟在他身后的那些大臣,则悄悄在出宫后聚到一起开始商量。稍微年长的大臣,悄悄递给众人一个眼神,他们一起进了望福楼。

    周云见听探子回报的时候都快气笑了,这些人真是会选地方。望福楼就是他的地盘儿。在望福密谋,这不是给他送人头吗

    幸好他在京城活动时做的比较严密,很少有人知道盛云就是皇后。只知道盛义士是个菩萨心肠的人,在他的雅间里议事,一定不会出什么意外。

    周云见也是毫不客气,吩咐道“听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一个时辰后,影卫前来回复,悄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果然不出周云见所料,那些人正商量着撺掇太子夺权。皇上生死未卜,皇后却跳出来监国,这不合理。太子夺权,合情合理。关键是有人所提出的一句话“从龙之功,必是飞黄腾达。且太子年幼,若是成功登基,定是个好拿捏的。”

    周云见捂脸,这些人也忒迫不及待了,皇上这才昏迷了十天,你就不能再撑上一段时间

    不过,这倒正中他下怀。也是时候,清君侧,肃朝堂了。

    第二天,周云见坐到大殿一侧的椅子上,监国听政。

    大臣们面面相覻,唯一对他忠心不二的只有周家父子及其门生。如今朝堂上分成了三派,一派是以周家为中心的拥后派,一派是以那位出头的老臣,平章政事韩年为中心的。还有一派,便是以老丞相为主的中立派。这一点周云见真的十分意外,当初老丞相给皇上添了多少堵,如今却一言不发的在旁边听政,着实让人意外。

    周云见坐在大堂上,其实还是有几分新鲜的。难怪人人都想当皇帝,龙椅上的感觉确实挺好。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能给男人十足的满足感。

    不过这个位置,也的确是高处不胜寒。若是德不配位,恐怕会登高跌重。

    周云见说道“快过年了,大家应该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就说说大家的看法吧皇上昏迷不醒,由我来掌政。我是个很公正的人,大家说什么,我都会虚心接受的。”

    众大臣

    所有人都保持沉默,没有一个敢说话的。

    就在全场一片沉默中,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只要我大晏能平安度过此危难,由谁监国,都不重要。太子年幼,的确不宜掌政。皇后殿下监国,也是出于权衡考量。只要于我大晏有益,臣,谨尊圣旨。”

    紧接着在他身后的一干大臣,均齐声道“臣,谨尊圣旨。”

    当天下朝时,殿内的氛围十分诡异。虽然另外一派大臣并没有说什么,他们下朝后却再次去了那个包厢。与此同时,晏河和杨柳青悄悄换了身便装,赶往了清云山庄。

    在清云山庄呆了一个下午,回来的时候晏河搭住杨柳青的肩膀,哥俩儿好的一般说道“青哥,你男人我要去干大事了等着我也让你混个皇后当当”

    杨柳青满头黑线,说道“殿下,你还真要夺位啊”

    晏河说道“夺啊行了,你在家等着,我去收拢些人马,很快就能开始夺权了。”

    杨柳青

    这几天京城里谣言四起,多数都是关于周云见的。皇帝病危,瞒是瞒不住的,百姓们也跟着惋惜,毕竟晏清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街头巷尾充满了纷纷议论“听说男后监国了,简直就是个笑话。”

    “女人当政,不是长久之相啊”

    “说得好就算他是男儿身,可他既然做了皇后,就该有个皇后的样子太子虽年幼,可太子监国才是名正言顺的。”

    “听说韩年韩大人很是支持太子殿下,希望太子殿下能够夺回大权吧”

    “还是希望皇上能够好起来,但是据说,唉”

    周云见带着教侍走街串巷,心道果然风言风语都起来了。有时候,一场浩劫,就是从这些风言风语开始的。晏京表面上看着仍是一派和睦,实际上,暗流早已开始涌动。

    第二天周云见罢朝,众臣愁云惨淡。晏河被韩年拉着,去了他们固定去的那个包厢。晏河的小脸儿崩得紧紧的,韩年也是一派忧心忡忡。他先是冲着晏河抱了抱拳,说道“太子殿下,京城近畿指军营大将军郁贺是臣的内侄儿。殿下若是有心,臣等,愿效犬马之劳”

    晏河沉默了半天,说道“如今,我皇嫂监国,我确实是不满的。可是,皇兄仍在,我怎可怎可如此呢”

    韩年一脸的愤然,说道“太子殿下,周后监国,名不正言不顺啊”

    晏河皱眉道“怎么讲”

    韩年说道“据我等所了解,他手中的诏书,是伪造的。”

    晏河大惊,问道“何以见得常年跟在皇上身边的林公公,曾亲口证实那份诏书是真的啊”

    韩年却笑道“周后入宫三年,常伴皇上左右,模仿皇上的笔迹还不是易如反掌”

    晏河还真不是易如反掌,我皇嫂那笔狗爬的毛笔字,别说模仿皇兄,就连七岁小儿都不如。他长年用一根鹅翎写字,后来又加了个笔尖。别说,还挺好用。

    然而此时晏河的人设却忽然变成了极易被蒙蔽的小白兔,他一拍桌子,说道“伪造诏书,这这可是欺君之罪皇嫂他他怎么敢”

    韩年冷哼一声,说道“他怎么不敢大晏的江山,是晏家的他姓周的,竟敢打起了监国的主意。太子殿下,你成年还有足足六年别说六年,凭周后的手段,年便能将朝中所有大臣收归己用。六年后,殿下你还能顺利登基为帝吗”

    晏河的眼中透出几分惊恐,说道“这韩大人所言极是,我与皇嫂,并没有太深厚的感情。皇嫂虽无所出,但但他也是个男人啊”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啊若是他私下里有了自己的孩子,那我大晏的江山便要易主了”

    晏河终于急了,起身道“不行祖宗辛苦打下的基业,怎么能让一个外人窃去不行我我不能坐以待毙韩大人,帮我若是若事成,本殿封你为相”

    韩年满眼的凛然之气,说道“能为我大晏保住祖宗基业,臣,死而后已”

    晏河的神情里始终还是有些瑟缩,说道“可可是,我皇嫂在皇兄的心目中是很重要的。沈家人对皇嫂,也是有几分敬重。若我想找沈家人出兵,怕是怕是要花些口舌。”

    韩年仍是一脸的坚定,说道“太子殿下您放心沈将军能被他蒙蔽,我们却心知肚明。刚刚臣不是说了吗近畿营大将军郁贺,是臣的娘家侄儿。与臣一样,对大晏忠心耿耿。其实,我们只是清君侧,并非夺权。就算有朝一日皇上醒了,只要向皇上说明情况,他也会理解的。”

    晏河眼神闪躲,问道“清君侧怎么个清君侧法”

    韩年举起一只手,做了个劈砍的动作,说道“自然是杀了那个祸国的妖后”

    晏河后退一步,双手微瑟。离开包厢的时候,只说道“让让我再想想。”

    待到晏河离开,韩年冷冷的哼了一声,对众人说道“怎么样果然是个孩子,几句话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