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72、第 372 章

作品:《麒麟儿

    至于之后要经历的地界,就算没有这么夸张,那也是七弯八绕总能牵连上的。或者是许氏的姻亲、故旧,又或者可以通过义兴周氏、关中势族崔群和卫琥都是关中势族出身、山东势族、江东大族等联络。

    许盈在建邺时朋友不少,关键是都是铁杆,而并非场面朋友,真要说起来,各方势力联络起来都不缺敲门砖。

    过去许盈并不能深刻理解,历史上东汉末年,如袁术那样的庸人也能名著一时,可以登上舞台中心,道理在哪里他当然知道袁术有个好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能和他拼家世的可不多就连袁绍,才能比他强,也姓袁,却因为是庶出的,被他diss这一点也无话可说。

    天底下多的是袁家的门生故旧,花花轿子众人抬嘛。真的争天下的时候,甚至没打过多少硬仗,很多时候摆明出身,对手要么是仰慕袁氏门庭,要么干脆就是受过袁氏恩惠的,于是纳头就拜。

    再加上被四世三公的招牌吸引,四处来投的豪杰、势力,一下实力就膨胀了起来。

    别人创业是地狱难度,而对于这位权n代加富n代来说,真的就是洒洒水,人家有自带的启动资金和资源这一点,似乎从古至今都没有变化。

    而如今,许盈也能享受到这些了实在太顺利了,都让他有些不安了。他只能尽力提醒自己,不要沉迷于眼下的顺遂。同时督促下面的人更严格一些,不能因为情势如此就松了心头一口气。

    关于自己的担心,他没有隐瞒,也直接传达到了低级军官眼下的顺利只是浮云,许氏的招牌也不是什么时候都管用的

    “你倒不怕这些传出去了,乱了军心。”罗真来到甲板上,见许盈伫立船头,便走了过去。

    “此时行进顺利,说这些只会让人心里紧住一口气,并不会乱了军心。反而是不说,今后遇到逆境,忽然要用命了,那才要乱”许盈很清楚,对于一支没多少战斗经验,说得上仓促开拔的军队来说,失败不会是成功之母,只会是引爆所有问

    题的万恶之源

    一旦失败,之前潜藏的问题全都会冒出来。

    相反,胜利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只要能一直顺顺利利,那多少问题都会被压制下去对于足够年轻的队伍,顺风局才是最好打的

    左右现在行进的顺利,就算许盈说明了真实的情况,下面也乱不起来。

    当然,这种顺利是有极限的,等到许盈一行抵达杜规的地盘,之前的顺利就不再了杜规是世人眼中的反贼,虽然这年头反贼多了去了,袁继这个辅政之臣都做了反贼了,许盈如今作为,真追究起来也是说不清的。

    但杜规终究和袁继、许盈不同,袁继、许盈等人对于此时的统治集团来说也算是自己人,多的是人为他们的行为洗白。许盈就不说了,主流上还觉得他这是去匡扶天下的呢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没错。真要看风评反转,也得等他成功入主建邺。若还是在讨袁路上,那么除了袁氏的人,其他人肯定是说他好的。

    就连袁继都有人洗,说他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不忍辜负天下之望,是为了天下苍生,这才三请三辞,有了如今的局面。

    真就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了。

    而杜规就不是自己人了,所以他只能是一个纯粹的反贼。

    身为地方游侠儿出身,杜规和势族可没有来往事实上,在他造反之前,接触到的最上层的势力,也局限在县衙这个层次。许盈和他联络,连个能说和的人都没有,更别说杜规根本没有友善的意思。

    反贼们对朝廷也有不同的态度,有人是真想造反,有人却是两手准备造反顺利那就大闹一场,说不得真能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一场。要是未来不是那么明朗,那么早早收手,受招安也不错啊

    这年头打着造反旗号,背地里经营受招安的营生,求一个功名富贵的也不少了

    杜规到底是想杀到建邺,还是只是打算携兵自重,落一个谈判筹码,日后进可雄踞一方,退可功名富贵这可不好说,这种目标向来是动态变化,会随着时局不同有不同的。但他现

    在,确实不想放过许盈。

    放许盈去建邺,或许会让建邺更乱,但也可能结束建邺动乱。前者对杜规在地方发育有利,后者却不是好事。不过,眼下如果能吃掉许盈这一行,却是有明摆着的好处的

    杜规在地方的发展也是很受限制的,在一开始的迅速崛起之后,吞吃周边势力是一时的等到软柿子捏的差不多了,再向四方望去,就都是硬茬子了在杜规下游崛起的李鸿祖更是让这一局面飞快到来。

    李鸿祖守着下方,杜规就很难往下游发展,更不要说沉着建邺乱局,去建邺走一遭了。当然,就算没有李鸿祖,杜规应该也不会这个时候去建邺。此时的建邺乱归乱,军事力量却是前所未有的强大了起来。

    袁继为了坐稳位子,将自己现在能调度的、近前的军队都调度到了建邺及建邺周边,这个时候稍微弱一些的力量去建邺,都会面临人海战术人海战术最朴实无华,在冷兵器时代也确实好用。唯一的缺点是,战后的敌我双方战损比会很不好看。

    然而,对于上位者来说,这个用人命支付代价的小小缺点,似乎也不算什么。

    杜规眼下只能往上游发展,先不说下游打上游天然不利,只说往下发展到如今,也没什么软脚虾了杜规想要弄人家,哪怕能成功,付出的代价也是难以承受的。这种情况下,杜规一伙变得杂食起来,一方面往内陆发展,都是养活军队,也没必要局限于江岸。另一方面,非常擅长在江上发财。

    平常扮演水匪的角色搞钱只是小打小闹,如今这是看上许盈这一注好大财货了

    许盈的船、人、粮草,都被杜规看在眼里,他知道全部吞下很难,但只要能占到便宜就好所以,他打算表面答应许盈借道,实际设局,来个瓮中捉鳖然而没想到,许盈在他这里有卧底不是什么顶层人物,却也能获取一些情报了。

    这年头,台阁之中的秘密都很难保密,何况是杜规这种草头王这里或许日后还能严密些,但在现在,实质上就是草台班子而已保密能做多好

    知道他打算的许盈,根本没有写信借道,

    干脆和杜规上游的官方力量说好,一起清剿杜规对于杜规上游的官方力量来说,能借助许盈的力量清剿掉杜规,这也是有利的。不然下游总有个虎视眈眈、不怀好意的邻居,晚上睡觉都不安稳

    许盈对此也很大义凛然,将杜规起义之后做的混账事历数了一遍古代的起义确实有官逼民反、揭竿而起的正义,但起义队伍起来的过程并不会很光明,这和后世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革命队伍是完全不同的。特别是在这个天下轮番比烂的糟糕时代,这点会更明显杜规带的起义队伍,从成分上来说是农民起义,可到了如今真不一定是为了底层百姓的利益战斗终究还是最上面的一群人为了自身的算盘,驱使小兵罢了。可想而知,这样的起义队伍,黑历史会有多少。

    杜规的黑历史可不少,都不用许盈刻意去挖掘,随随便便就能罄竹难书

    以此,许盈和杜规划清了界限,一副伟光正的样子这样的角色,别人来做都是有水分的,嘴上再大义凌然,眼明心亮的人看来都可笑。只有许盈如此,其他人才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小子安敢如此”杜规也看到了许盈写的骂他的文章,以许盈的流量,以及文章的质量,这文章传遍天下也就是时间问题。杜规本身不是文化人,也能想到后续的影响,不由得悲苦恨声“曾闻这等所谓名士,携名望、掌纸笔,以笔为刀斧,向来杀人不见血,比兵刃厉害过去不曾放在心上,如今始知啊”

    杜规知道自己名声完蛋了,除非他能当上皇帝,让人修史,不然的话,今后还会遗臭万年。对于世人来说,重视身前身后名,这是必然的这时杜规的悲愤,身边人也很理解。

    “这姓许的小子黑白颠倒,大哥明明是为了扶住乡里、杀那昏君奸臣才起身,是高祖皇帝一般的人物”杜规的心腹叫了起来,对军师王成牟道“军师,您向来主意多、有学识,也写一篇文章,替大哥骂回去啊”

    王成牟听到这个说法,摇了摇头“此事难为许若冲年少成名、海内所著,

    他的文章和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再者说,我等虽知他虚伪,说出来却无多少人捧场。”

    简单来说,许盈骂的都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而如果骂许盈,那就只能骂一些很虚的东西了,比如说虚伪,比如说心机深沉,比如说年少轻狂什么的。虽然也有一定的攻击性,可终究差了好些。

    说到底,许盈虽然年少成名,守孝辞官之前的官位也不算低了,可事实上在朝堂上经历的却不算很多。论起来,做的事情不多,而且多是实事,甚至来不及和其他人腐化至少眼下要攻击,没多少能攻击的地方。,,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