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70、第 370 章
作品:《麒麟儿》 “果真如此他们都陪你疯癫了”
罗真之所以这么说,和之前一起制定的行动计划有关。从江州去建邺,理论上有许多条行进路线,但真要说起来,也就是两条路一条水路,一条陆路水路的好处在于速度快,可以尽量节省兵士的体力。同时坏处也是明摆着的,这一路东去,可不尽是江波顺流
长江沿线,多的是布防的平常是沿线城市为抵御北方、防范叛乱的驻军与北方对峙的区域并不在长江一线,只是做坏的打算的话,长江也是需要驻防的。如果北方真的大举南下,长江就是最后一道防线了,如今因为各地流民乱起,更多了一些妨碍。
有这些在,许盈要走水路,要么和人打水战,要么临到人家的地盘就下船打陆战,打赢了再上船说其他。
反而是陆路容易的多,反正许盈的目标只是建邺而已,到时候直往建邺去路上遇到的势力,能说的上话的就说话借道,说不上话的就绕路而行。花的时间或许多一些,却是安全省力的做法。
而现在听许盈的语气,身边的人就该知道,他这是打算走水路去建邺了
想要走水路去建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自信一路上总能速战速决,不会被拖绊住,不然就还不如走陆路绕道了罗真也不知道许盈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他也相信长江一线上没人能拦住许盈,但这些人总是能牵绊许盈一些时日的吧
“疯癫确实如此啊”许盈当然不是真疯,对于眼下这些事他是有自己的计较的“放心罢,事情并无想象中那样难。”
第二日早晨,比信件中说的还早,李益的船队,以及荆州来的一些船,此时都抵达了浔阳郡北边的码头这些都是民用船只不过如今的民用船和军用船若是大小一般,就很难分出实质不同了。
一方面是技术水平就那样,大家用的工艺差别不大,最多就是有的用心一些,用了好材料好工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军用船固然比民用船更好,可要是遇到肯花钱的主儿,民用船比军用船更佳也不是不能。
许盈恰好就是那样的主儿
这些年,李益统领的船队渐渐换了新船,都是许盈在湘州的造船厂出来的船为什么是湘州,那是因为湘州能接手从西南来的参天巨木,都是造船的好木料啊左右现在造船也不是为了出海,造船厂设在内地问题倒也不大。
这些船都是大船,还配有一些军事上的考量毕竟这年头不太平,水上遇到兵,还是遇到匪都是说不准的遇到兵的麻烦可能还要大一些。
荆州那边来的船是蔡家送来的,一些应该是蔡家的,还有一些就不知道了。这些船也有不少是从湘州造船厂出的,另有一些不是,但不管是不是,都质量上乘,适合许盈这次运兵使用
李益这次亲自押船来了,船上还有好多货物,来到浔阳还得先把货物卸下来才能交船。
“今次明公行事,实在突然哈,怕是今岁多地货物都要涨价了”交船的时候李益也与罗真这个旧识随便聊了几句。
平常往来于长江的货船全都去运兵了,货物流通的份额不知要减多少如今敢于在长江上行船的,哪个不是硬茬子,寻常人根本不能做这门生意而在这门生意中,李益的船队向来是占比最大的那个
“就是若冲不行事,今岁各地货物也是要涨价的。”对此罗真也看的分明。世道乱成这样,硬通货们不涨,那些增加了运输成本、商贸风险的人能甘心
说到这里,罗真扯了扯嘴角“不用担心被人抢了份额,如今水面不平静了,谁都做不了生意再者说了,若是真的成事了,还担心此事”
真的成事了,身为胜利者自然能分配胜利果实,有些事根本不用担心在这个时代,特权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罗真和李益都没有提失败这个话头,不是回避,而是彼此都觉得没必要说这个。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可能失败的,许盈眼下做的事尤甚但这件事又不可能不做,所以这个时候多说无益
对于李益来说,他也只能给许盈最大的支持为胜利多增添一份可能了。
就在众人各样心思里,开拔之日到了到这一日,许盈这里才公开了讨伐袁继的檄文。檄文自然写的很好,抄的是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
天下文,似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这样兼具文学与鼓舞士气作用的内容比比皆是。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在历史上可是让武则天看到了感慨说宰相失职,竟然错过了这等人才的历代檄文中,也是为冠之作参照这样的文章,写出来的檄文自不必说。
等到檄文传看完毕,又进行了大军开拔前的种种仪式,终于在午前要走了。
而就在这时,有车马过来码头这边一开始还当是什么乱子,后面有情报人员过来解释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无外乎是许盈众望所归,于是天下影从历史上的正义之战至少表面道义来说是正义的,哪个没有人来投奔和慰劳的
来的都是地方豪强人家,或者送了自家一些子弟和部曲参军,或者送来大车大车的粮草。再不然,也有一些游侠儿,他们的算计稍微少一些,出于出人头地、义愤之类的心理来的,打算同去建邺,共成大事
真的是许盈人望到了这地步了吗
并不见得,许盈确实有一些声望,不是无名小卒,但能弄来这样的声势,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只能说,有些人已经下场投注了眼下只不过是出几个子弟、一点儿资财罢了,却能在许盈这里结下一个善缘,何乐而不为
如果许盈失败了,他们可以假装这事没发生过。而如果许盈成功了,那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了
这年头大家都在普遍撒网,只要有一个成了,那就足够弥补之前所有的付出了
相较于这些人,一些地方民勇,成建制地来投,这就有些出乎许盈的意料了。
地方民勇的训练许盈是出钱了的,因此许盈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这次要做的事,那点儿影响力就不够看了。更何况,许盈也担心以民勇的情况,无法当正规军使用,所以提都没提这件事。
事到临头了,这些人却来了许盈不知道组织这些民勇来的地方乡老,又或者官员,在想什么。
只能说这样想的许盈是低看了自己这年头,哪怕是杜规那样的游侠起事,也能靠着一定的人望吸引一些人来投靠
何况是他呢
许盈在地方上做的事可多了,其中不乏直接影响到普通百姓生活的。许盈做这些,目的是多元的,既是为了自己的产业,也是为了扎根地方、回馈乡里,其中为老百姓着想的心思也掺杂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许盈并不指望有人记得他给予的善意,甚至他并不觉得那是很大的事,但对于一些人来说,那是能一直记得,并打算回报的
到了这个时候,来的人,有这样回报他的;有为国事心忧、忠心羊氏,所以来投他的;有正义之人,觉得许盈是正义的一方,然后来的甚至有投机分子,这样的还不少呢
种下梧桐树,必有凤凰来这年头,打出一个旗帜的人,稍微成器一点儿就有一些人望风而动。似许盈这样先天条件足够好的,那就是绩优股了,打出的旗帜又很合一些人的胃口,这个时候来一些人投奔,只能说意料之中
这还是因为时间太紧凑,接到消息的人太少随着时间发酵,影响力扩散,只要许盈没有迎来大失败,投奔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其实失败了也不要紧,历史上一败再败,然后又拉起新队伍的人也是有的。只要名望在那里,本身又是坚韧不拔之人,总能东山再起。
许盈不好直接接手这些人,但也不能直接拒绝也有些不想,便让人在浔阳给这些人做军训当作预备部队就好了。
他打算走速战速决的路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兵贵精不贵多,多弄一些人本身不见得能增加胜率。但有后备力量本身是好事,比如说后勤用人就宽松一些了,又比如说震慑外界的时候也显得有底气。,,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