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68、第 368 章

作品:《麒麟儿

    杨微夜间被外面的动静吵醒时,皱了皱眉。卧在旁边的妾室也醒了,低声道“郎君”

    杨微侧耳听着,确定了什么,对她道“大约是公事你先睡罢”

    这样说着,由着守夜的婢女穿了一件外袍,就匆匆走了出去。见廊下站的是他心腹的属下,以及一个常给他送信的男子,便直往书房去,这两人也不迟疑,立刻跟上了。

    送信的男子是许盈的人,杨微和许盈的书信往来常有他在中间传递。这也是如今杨微在江州州牧府做参军司马后才有的,之前他们作为表兄弟固然有书信往来,却也不用专门用着一个联络人。

    有杨微在州牧府身居高位,许盈要做许多事情都方便的多许盈要做的很多事都需要官方配合来着,有自己这边的人在州牧府是必然的。事实上,杨微在官场上稳扎稳打,在当初选去处的时候,也是有几个选项的,是许盈特意写了信给他,他这才转到了江州州牧府做参军司马。

    杨微的存在方便了许盈,同时,许盈的支持又何尝不是方便了杨微呢

    在地方为官,哪怕是做主官,有地方势力支持还是没有地方势力支持,那都是两回事更何况是做人属官,那是受两重掣肘,这方面的顾虑就更多了有了许盈,杨微在江州做参军司马可以说是轻松愉快,攒政绩也快如果没有意外,在江州做下的政绩足够写的漂漂亮亮,成为接下来升官的依凭了。

    当然,在建邺之乱后的背景下,各处情势都可以用波诡云谲来说此时地方上虽然还维持原本的样子,但之前的政绩还没有意义也不好说了。

    在书房里,杨微接到了许盈的信,一目十行迅速扫过,虽然惊讶于信件中承载的信息,杨微还是很快平静了下来。这是这些年历练出来的镇定,同时也是这段时间各种意外见得多了,在建邺之乱都能发生的当下,好像发生什么事都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我知道若冲的意思了我就不写信了,你直接穿心给他,就说我知道了,到时必然配合。”杨微这样交代着负责传信的男子。

    等到传信人

    被心腹送走了,杨微坐在书房里,将信件烧掉。眼看着烧的干干净净了,这才重新拿出一沓白纸来,低头写着什么若是不相关的人看到他写的东西,大约会满头问号。

    其实都只是一些关键字而已,杨微是在盘思路许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他来配合。到时候事情千头万绪,先做哪些、后做哪些、怎么做、让谁去做,这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至少要先做一个计划出来,不然事到临头只会到处都是纰漏。

    到天边露白时,杨微总算有了一个大致的章程,将这个章程从头到尾看过几遍,牢牢记在心理之后,他又将这些字纸全都处理了。改拿出一沓信纸来,开始写条子,这些条子乍看只是普通的口信,但内容都是有深意的,是他准备用来调动一些自己人的。

    写好之后,他又让心腹将纸条递到了一些人手上。

    这个时候他才像往常一样洗漱,然后去到衙署之中点卯看似和平常一样的衙署,杨微却忍不住怀疑,此时此刻有多少种和昨天不同的思绪在来来去去

    最重要的是州牧崔群又是怎么想的。

    江州州牧崔群,他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很多年了,这也算是有意为之他知道自己去到中枢无法取得关键位置,相比起一些看着好看,实则没什么权力的中枢官职,他倒宁愿在地方做封疆大吏。

    如果能一直呆在某地就更好了,这有利于他经营自己的地盘。

    相对的,朝廷对这种事深恶痛绝,领州牧衔之后,过一段时间就和别的州牧换地方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当然,州牧也有做的长久的,相比之下郡守才真是无法连任。这和此时的行政区划有关,此时的州牧已经不是东汉末年时的营生了,一州之下郡不多,很多时候真正当家的反而是郡守。

    这也是崔群能在江州坐这位置这些年的原因之一至于另外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许盈,以及许盈代表的许氏支持他呆在江州不挪窝。

    许盈的产业可以说是江州的支柱往大一点儿说,不只是江州的支柱,这种情况下,在江州的事情上,许盈确实非常

    有发言权。他没有直接让一个姓许的做江州长官,而是让和许家没有多少渊源的崔家子在这个扎根,这在外界看来已经是做事讲究了

    至于崔群在很多事情上给他行方便,在此时的政治生态中反而很不引人注目,被人认为是应有之义不然许盈做什么捧他、配合他又不是做好人好事

    崔群和杨微一样,也是昨晚接到了了不得的信息只是不同于杨微是通过信件得知的,崔群是见到了亲自走一趟的许盈倒不是许盈厚此薄彼,对亲表哥反而见外,一封信就打发了。

    事实上正相反,正是因为知道杨微绝对可信,收到自己的信之后只要相信他就好,许盈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去见关系没那么紧密的崔群。崔群的态度在之后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果可以的话,许盈希望可以取得他的谅解和支持,或者,至少是默认的态度。

    许盈固然可以通过杨微,以及衙署中别的他可以影响的人,达成自己的目的但如果有崔群的配合,甚至只是默许,事情会少去许多麻烦。

    许盈想要江州军的指挥权和使用权。

    每州都有驻军这是必然的,更何况江州北部还有一片挺关键的战区呢这些州军的指挥权一般在州牧手里,此时因为各处都很不安定的关系,地方长官有军事权这是非常正常的。应该说,一些州里,军事方面的权力被朝廷特别派遣的将军把持了,那才是比较少见的。

    那样的州牧,往往也就是吉祥物了毕竟,其他很多权力都被下面的郡守分割了,而军权虽然也有被入侵郡守也是有军权的,但好歹还没有彻底失守。如果连重要的军权也彻底失去,那还凭什么号令下面

    许盈要往建邺去

    他当然可以在江州经营基本盘,等到实力足够了再谋划其他。但那样真的会更好吗相较于在江州已经经营了这么多年的他,这个时候再建邺立足未稳的那些人才更需要时间吧

    羊琮递到他手里的杀手锏他没有全拿出来,他只打算放出羊琮托付他匡扶江山的部分,至于说将江山交给他了,那就不必说了。眼下这个

    局面说这些,佷容易将那些支持羊家的人分裂出去羊琮的意愿归羊琮的意愿,其他人是不见得认的。

    甚至阴谋论一些,觉得许盈是在骗人,那也不是没可能。

    而现在,就算只是匡扶江山,也需要尽快不然时间拉的长了,这块招牌就没有那样大的号召力了

    什么时候都有可能没有准备好,真等到什么都准备好了再去做事,又有可能世界发生了变化。想清楚这一点后,许盈决定迈出这一步,迈出这一旦开始,就无法回头的一步

    从崔群手里得到江州军的指挥权和使用权是第一步不然这一路奔去建邺,他怎么做事凭赤手空拳吗

    他手下固然有一支可以信赖的武装力量,但人数不多始终是个问题以私人武装来说已经很多了,多到许盈不得不将他们化整为零,散到各处,这才没那么显眼,不至于挑动一些人敏感的神经。

    可相较于官方力量,那还是太少了

    即使眼下袁继还没有整合所有的军事力量,不少此时手中握有军权的大人物都在骑墙观望。但袁继能做到如今这局面,本身就说明有几路大军已经站在他那一边了不然他是怎么控制建邺,进而平息丹阳的其他声音,还威慑周边的

    再加上最近情况稳定了不少,他打败了包括羊琮在内的几股反对他的势力这个过程中袁继一方也有损失,但最终赢的是他这就让一些骑墙派开始倾向他了

    这种情况下,许盈需要一支属于官方的力量可以调动他真正信任的还是只有自己的那些部曲,但战阵之上只有那些人是不够的

    能说服崔群最好,如果不能说服崔群,许盈也就只能用后备计划了杨微是江州的参军司马,管的本来就是军队的事宜。再加上府衙中许盈还有人,几方配合,在如今这种局面下,身为地头蛇的许盈架空崔群并不是难事。

    如果是平常,考虑到中枢那边,这样做自然是不行的。但如今,这样局面了,再说中枢就是笑话了。

    “卫将军卫将军真是为我出了个大难题啊”听许盈诚恳地说明了要借兵的事,崔群也是满脸苦笑。虽然是这样的脸色,许盈却是立刻心里松了一口气,这样的表现本身就说明了崔群的态度。

    “虽然此事有逾矩之嫌,算是坏了国家法度,但如今局势事急从权,难能因小理坏大义”崔群显然也进入了角色,表演一番之后,半真半假道“某虽不才,也不愿天下为袁家奸人所窃”

    “国事难当便一应托付卫将军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