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62、第 362 章
作品:《麒麟儿》 讨论杜贼的选择,对李鸿祖和常凤来说只是这场秘谈的开胃菜而已。因为杜规的抉择与未来,至少现在看来是和两人无关的。哪怕间接会影响到,那也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结果,李鸿祖和常凤在这里说的再多,也无济于事那种情况大概只能被动接受罢。
李鸿祖和常凤最核心的,还是要讨论他们自己接下来的选择。这是他们能做的,也是他们在这江州、荆州、南豫州此起彼伏乱起来的时候,抓住主动权的唯一方法。
“如今杜贼西来,于令长看似是一桩祸患,可仔细思之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常凤还是个老庄的推崇者,此时笑了笑“仔细想想,也不是不能变成一件好事。”
常凤极力鼓动李鸿祖趁着这个机会建立一支县兵民勇队伍,平常李鸿祖没有由头,也没有钱财做这些事。现在杜规来了,这上面遇到的阻碍就都迎刃而解了有这样的大贼在侧,组织一些人手自保无论也算不上错真的做成了,还能得一个干吏的评语呢
至于钱财,问本地大户要就是了
不然别说杜规盯上石城要过来,又或者官军过道了,怕是因为此起彼伏的起义,本地变坏的治安就够喝一壶的了起义兵刚刚起来的时候,要打破旧秩序,副产物就是让世间原有的规则失效,世界先坏到极致
一段时间内,世界并不会因为正义且无奈的起义军变得更好,反而会变得更坏。
这种时候,地方上能有一支靠得住的武装力量维持秩序,这是谁都不会拒绝的。
杜贼这一将威胁石城的选择,却能成全身在石城的李鸿祖世界的吊诡总是在这个时候昭示其无处不在的特性。
这个时候,李鸿祖和常凤都默契地没有提为什么他们这样想要一支武装力量这明明是很早以前就有的谋划,只是此时才有机会变为现实。但心机深沉的两人都没有说穿,都只是放在心里。
转过头去,李鸿祖为了组织县兵民勇的事上下奔走,虽然中间有些
波折,但在他的周全之下,事情到底是成了。
在这一年,南渡小朝廷格外艰难羊明得偿所愿地在秋天迎娶了皇后,而且皇后并不是袁家的女儿。迎娶皇后本身对于羊明来说不算什么,他、以及朝野内外的人看重的都是这事背后的政治意义
这样,这个国家名义上地位最高的人,一脚踏在少年、青年交界线上的皇帝,为迎娶皇后进行了了盛大的大典虽然一再省俭,一再减少皇帝大婚的规格,但这也是有底线的,既然是帝后大婚,自有必然的排场。
一轮又一轮的赏放了出去,仪式本身也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流着金水。而这个时候,朝堂诸君没人去想为了支撑这样的排场,地方上经历了怎样的摧残。或者说,有人想到了,但不能深想
对于已经陷在局中的人,无论是帝党,还是袁党,这个时候注意力的重心都在抢班夺权上
帝党自认为已经得了先机,接下来只有亲政仪式一关要闯了。而袁党这边自然也没有就此放权的想法,权势着实是个诱人的东西不到最后关头,谁又愿意放弃呢
这个时候,仿佛是按下了葫芦起来瓢一样,各地总有大大小小的贼匪。剿灭一个,另一边又来一个而到了年底,这些你来我往、粉墨登场的贼匪之中,大多数并不起眼,或者规模实在太小,又或者只是如流星一样存在了一瞬。
这些贼匪之中真正成了气候的,数来数去也就是刘纯和杜规两支罢了。仿佛是双雄并立一般,到了这个时候,不少人投奔他们,而在建邺高高在上的、看不到人间愁苦的建邺,那些贵人们也把刘纯、杜规两个名字放在了嘴边。
将这两人当成是此时焦点的人没有想到,在这样双星并立的光耀下,在小小的石城,有人于阴影下积聚力量
对于此事的建邺诸人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李鸿祖是何许人也,这个时候的他们甚至连刘纯、杜规之流都没精力去处理了。此时,建邺朝堂上的权力之争分明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成亲之后的天子要亲政,事情就这么简单
而再三拖延的袁党也没法无限拖延,在冬至时举行了亲政的仪式仪式是举行了,看似尘埃落定。但参加过仪式的文武百官都清楚的很,事情还没完呢甚至这之后的走向才是关键
这就像是现代社会里,一些原本的国家要转为民主,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关键还真不是民众投票选出总统、议员什么的。关键是,在投票完毕之后,输了的一方承认对手的胜利、也承认自己的失败。
毕竟,能在转民主时站出来成为候选人的人物,在自己的国家都是有根基的厉害的,手上有兵权也不奇怪呢这样的人要是对结果不满意,最后掀桌子了,之前弄起来的民主氛围也就成了笑话了。
现在是一样情况,重点不是羊明大婚了、举行亲政仪式了,关键是在这之后,袁党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如果接受,识趣一些的话,这个时候就该主动交权,一边儿呆着去,不然碍眼了,忙着从袁党手中接收权力的人可不会客气
这些人团结在羊明身边,有些人确实是忠君爱国,但就算是忠君爱国,也不妨碍他们牢牢抓住更多权力只有拥有权力才能做更多的事,才能有将自己的抱负变成现实的可能
可如果不接受,接下来就有的说了
可以说,接下来才是这场流血的权力之争到最高潮的时候
而就在这样的剧目下,中枢最有权力的一批人那还能顾得上建邺以外这个冬天,建邺看起来平静,袁党、帝党做事情都很克制,看似都没有要发难的样子。但生活在建邺的人,分明感受到了冬日雪色中天空的阴霾。
这样的平静,只是暴风雪来临前最后一次喘息之机罢了
果然,年底封印了的各大衙署,在开年之后,随着台中重新运转起来,终于迎来了内部斗争最先不是表征在大而化之的朝堂之上,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先搞了起来,这仿佛是在试探上面的反应,想要先控制控制烈度这样,事情还可以控制。
但事实往
往是事与愿违,一件事的发展如果真的那么好控制,这世上也不会有人生不如意十之了身处其间的人很多时候都不会知道,下一个可以改变自己一切希望的意外什么时候来
有的时候还不是个人没有做好哪个细节真的就是时不在我
具体的人、具体的事,看似很小,是能够控制的,但就像是一片又一片的雪花,当积累的足够多的时候,雪崩就爆发了没有人能拉的住了朝堂上的党争进入到了染血的阶段,互相之间盘外招迭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这和平常有分寸的朝堂斗争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种时候,水都知道必须给这混乱的局面画上休止符,但事情哪里是那么容易的羊明在自己的老师、也是当朝太傅的建议下,提出要御驾亲征、亲自领兵去和糜烂在荆州、南豫州、江州一角的贼匪作战。
这个决定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借机调度军队,而军队调度起来了,袁党闹的再大也不必怕了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到时候他们如何能翻天二来,收拾完袁党之后,羊明可以真的去平叛。
羊明并不如何懂军事不是要点,他去也就是名义上的统帅,打仗的事自有别人来
身为天子,特别是这样的乱世,如果身上有军事成就,那是能极大提高威信的在羊明年纪尚轻,且刚刚亲政时,这对他的帮助会非常大。
当然,这样的事也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帝党的意图,袁党自然看的出,这种时候找各种理由反对御驾亲征也是应有之义这种事,无论是想找理由支持,还是想找理由反对,都有的是话可说
一时之间,围绕着该不该御驾亲征,朝堂上争论个不休这时的建邺仿佛是一锅热油,时不时迸入几滴热水,看的人心惊。
在开年之初,建邺陷入到了局外人看不清形势,局内人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的波诡云谲之中而真正在这波诡云谲的局面更添一层乱象的是,城里忽然传出了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其中有虚有实。
在帝党要推动御驾亲征,要调度军队,又因这里面千头万绪,一时根本说不拢时。羊明令自己的几个黄门令训练起属于天子亲军序列的羽林军等,给出的说法是御驾亲征,天子亲军作为护卫兼仪仗也是要去的,自然得练练。
但隐秘消息传出,这事情没那么简单
冬日景色渐渐散去,城外新草渐生时,朝堂之上却是北风凛冽,看起来这个朝堂之冬还要延续更久一些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