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4、第 344 章

作品:《麒麟儿

    建邺,长干里,一间酒舍。

    “钱老伧”一笼着袖子的年轻男子从酒舍外走进来,朝着酒舍老板点了点头,然后朝楼上指了指,有一种两个人自己知道的默契。

    老伧是南人对侨居南方的北人蔑称不过看得出来,两人之间这样称呼并非因为关系不好。相反,两个人关系应该颇为亲近。就像好朋友之间会互相称呼外号一样,反而说明他们不会因为这点儿小事介怀。

    钱老伧本名钱道远,祖籍冀州,原来是一名小商贾,如今在建邺城长干里一带经营着这家酒舍。这家酒舍在长干里没什么特别的,不是专供贵人的那种高端场所,也不是只有下九流的寒酸地方。

    这里里外两层,外面三间门脸,楼上还有几间房也可以做生意。平常来这里的客人多种多样,既有住在附近的普通百姓,也有家境稍微好一些的侨居人士这里卖的是冀州风味的酒水,因为酿造的地道,很多冀州人都会来偶尔,也有地痞流氓叫花子过来喝一碗酒,就用陶碗接了,在门外蹲着喝完。

    这样的酒舍,在长干里一带算是最多的,一点儿也不显眼。

    和钱道远打了招呼上楼去的年轻人很快走到了最边上的房间,轻轻敲了敲门,三长一短的节奏,里面的人很快确定了这是自己人。不过一会儿就有人开了门,将年轻男子迎了进去。

    楼下的钱道远此时正满脸堆笑着招待客人,只是眯缝起来的眼睛里到底是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处酒舍是许盈在建邺的一个情报中心。

    许盈很早就注意过情报问题,作为一个现代人知道资讯的价值,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忽视。一开始他就有意识地收集各地情报,无论是北方各大势力的地盘,还是南边建邺、三吴、福建等地,都有各处行走的商队给他带来消息。

    许盈并没有特意建立情报组织,主要是对他来说犯不着他只是想知道各地发生了什么是真实发生的,而不是不知真假的传闻,也不是因为立场不同发生了歪曲的逸谈,知道这些后更有利于他发展产业,同时也

    能让他保持对普通人世界的关注。

    生活在这个时代,许盈最常提醒自己的就是不要犯何不食肉糜的错误听者觉得何不食肉糜很愚蠢,殊不知自己也可能犯了同样的错误一些事只因为自己不知道,自己身边的人不知道,就以为天底下谁都不知道,是不存在的却也不想世界那么大,几十亿人口呢,就是有一亿人不知道,也还有几十亿人知道。

    在宽泛的网络上交流的时候,很多冲突就由此而来原本呆在属于自己圈子里,大多数人对于一件事的认知都是相同的,但突破到别的圈子时就有可能遇到认知完全不同,而且彼此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人。

    许盈这辈子投了个好胎,是世家大族的贵公子,属于金字塔尖上的一小撮人。如果他不能时时刻刻保持对金字塔塔尖以下的关注,他很快就会被拉入到完全贵族化的世界,意识不到普通人的艰难,意识不到这世道的问题所在。

    那种时候,他当然知道普通人有难处,也知道这世道有问题,但知道,和感性上的理解是两回事。

    就像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他也知道普通人是肚子饿了,这是很难受的事情但他给出的解决方式是,吃不上饭就吃肉糜就好了。外人看来荒唐可笑,但如果是和他一样长于深宫,从小被充足的物质包围,也没有人想他说明外面的世界的人,就不会这样觉得了。

    因为出发点是这个,资讯的收集说是情报,其实更像是采风,采集各地公开的信息而已。也不需要钻到机密之处、认识重要人物,商队的人只要稍微用心一些,和当地的普通人多聊聊,获得一些公开信息,以及普遍看法,这也就够了。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许盈其实已经拥有了一个效率不算坏的情报组织骨架。

    结合许氏自有的情报网络,他了解到的各方信息并不少大家族也会有了解情报的需求,只不过他们关注的就不是各地的细琐民情了,更多是宫里、前线、敌国、重要人物家里的隐秘信息。

    许氏之所以能得到那些信息,有些是用了间谍,有些则是金钱交易买到的

    ,还有一些则属于世家大族内部流通出来的一些消息表面上是机密,但大家心照不宣的是,在特定的区间内,那几乎是公开的。

    所以虽然许氏总能得到一些隐秘的信息,其情报机关却算不得正式,甚至没有固定的组织。

    现在宅居在豫章,已经远离了建邺的许盈却毫无异议地成为了许氏的当家人对于他这样一个名望高的惊人,身份上也是顺理成章的继承人,显然没有人反对他带领许氏在许氏众人眼里,许盈出了孝之后,肯定会重回朝堂以他的年纪,和之前已经到达的高度,今后的许氏是不用发愁了。

    而成为当家人之后,坏处是很多之前不需要考虑的事情现在归许盈了,这就像是收购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原本的债务、拖后腿的劣质资产等等,都需要许盈来承担。但这也不是全无好处的,不然何必要收购呢

    这家公司有很多优质资产,成熟的工人、充沛的人力资源、运转还算不错的生产线、商誉、地皮现在,理论上属于许氏的资源许盈都可以调用了。

    所以,许氏的情报力量自然也可以为许盈所用。

    许盈将许氏的情报力量,以及由自家商队搭建起来,有兼职意味的情报骨架都交给了卫琥和乐叔乔,让他们尝试搭建起一个真正的情报组织。

    不管他打算做什么,获得足够多的情报总不会是坏事只要获得足够多的情报,理论上就能避开一切坏的选项这在此时是不可能的,但总能尽量帮许盈避开不该做的选择。

    乐叔乔和卫琥很能干,他们在过去很多年里从许盈身上学到了足够多的东西,自然也对搭建情报组织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首先确定了情报组织的专业化,以前那种散漫的、兼职的、无组织的情况需要得到改变。在他们制定的计划里,在重要的地区必须成立秘闻科,有科长一名,副科长一名,科员若干,他们就是一个地区情报的节点

    科长和副科长分别负责一处据点,彼此之间并不相知,这是防备一处据点出问题时,当地的情报彻底断开。而下面的科员也各自对科长、副科长负责,对其他

    科员的情况并不了解。

    科员并非直接打探情报的人,他们自身其实也是一个小小节点,负责整合信息。

    对外,他们都有一个普通的身份,商贾、侨民、工匠、军汉、小地主、寒门出身的吏员、败落下来的大族边缘子弟什么样的人都有,他们接触到的圈子也多种多样他们的情报也从各自的圈子中来。

    一些人或许情报走的是日常路线,他们认识的人本来就知道各种零碎信息这些信息要说真的机密,那也不至于,但要说人尽皆知,那也没有。事实上,因为信息太零散了,很多说出信息的人也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但是,多种多样的信息汇聚在一起,有专门同情报打交道的人进行分析,就能得到很重要的情报。

    而另一些人,则是发展下线,游走在三教九流之中,通过一些外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人物,挖掘出情报很多时候,人们并不会注意到,他们甚至不会多看一眼的小人物知道了多少东西而这些小人物,譬如酒舍的侍者、歌姬馆的风月女子、牵马的马奴、贵宅后门徘徊的乞丐等等等等,这些人大多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知道的事情是有价值的。

    这个时候有科员出马,总能从这些人身上获得自己想要的。

    至于信息的传递,那倒是可以继续走商队的路子,但商队变的不再知情依靠商队传信并不算罕见,各处情报节点获得的信息最多是在一些关键时刻走加急通道而已,这也很方便。

    所有的信息汇聚到许盈身边,会有秘闻室先进行情报整理和分析。

    这当然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以至于许盈还特意提点过乐叔乔和卫琥“有时同样的消息,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且说起来都是振振有词,旁人觉得有理有据。那么到底怎样才是对的这就很看个人能力了。”

    许盈特意讲了去非洲卖鞋的那个故事“譬如有二人去南方贩货,一人发现当地的人都不穿鞋,于是再去时就不贩鞋子了,因为卖了也不会有人买。而另一人则大喜过望,下一次时多多准备了鞋履因为人人都不穿鞋,意味着人人都可能买鞋,那

    该卖多少鞋履啊”

    这在许盈上辈子时是一个老的都没笑点的鸡汤故事,但在此时说来却是足够引起学生深思的小故事。

    乐叔乔和卫琥搭建情报机关,其他事情都算不得难,肯花钱、花时间的话,组织很快就能成样子但想要这个情报机关达到他们所期待的标准,却是有一个难点需要突破的人才的问题

    别说是秘闻室这边需要有足够分析能力的专家了,就是分散在各地的秘闻科,从科长到科员也一样要求精明强干

    在如今这年月,这样的人才可不是地里的萝卜,想要的时候就能去拔一颗甚至,退而求其次,降低一些标准也很难做到。

    这种情况下,卫琥和乐叔乔只能去求助许盈。

    许盈对这种情况倒是不吝惜指点,这本来也是他身为老师的责任所在。

    “此事要说难,确实难,但也不是没法解决只是不能图快。”这样说着,许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的意思是,先从自家的人力储备中抽出一些脑子灵活、能识字的人许盈经营产业的时候早就意识到此时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并下了大力气自己培养人才,以达到自身造血的目的。

    如今依旧是缺人,但也能勉强维持应该说,以许盈产业的发展速度,培养人才这种需要时间的路子,总是跟不上节奏的。

    别家想要抽调出一批脑子灵活、能识字的人是非常难的,换到许盈这里,依旧很难,但并非做不到。

    只能辛苦培训学校那边加紧用心,培养出更多后备军了许盈大笔一挥,今年又持续增多了教育经费。

    这些人抽调出来,还必须进行培训,对情报的收集与整理得有一个相应的认识才行。

    为此,许盈让卫琥和乐叔乔先与许氏原本有情报经验的人一起写个教材和培训方案出来许盈参照自己上辈子看谍战片、谍战的微薄经验对教材和培训方案加以修改,如此一个相对粗糙,但在此时已然够用的教材和培训方案就出来了。

    “如此就好,令这些人分散在各处部曲中,先军训一番再说罢”教材和培训方案得到了,选中的人也集中过来了,都是原本的情报人员,和后挑出

    的机灵又识字的新人。而许盈没有让他们直接进行专业培训的意思,而是把他们掺入了部曲中。

    部曲那边的统合也是同时进行的,就像许盈当初在建邺训新军一样,一切都是从军训开始。许盈做的军训操练守则和此时练兵很不同,更接近他曾经接受过的军训许盈大学时军训是被拉到了军营里,他们学校的军训属于比较严格的那种。加上了一些他从纪录片之类的地方了解到的内容,是非常严格的

    在锻炼部曲的体魄的同时,也能训练他们的纪律、服从性、意志等等方面。

    对于需要严格遵守教条,一丝不苟、不能出错的情报人员,这显然也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谍战剧里,情报人员本身就有着比军校生更严格的训练。那虽然是影视剧,但想来这也是有其中的道理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