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挖墙脚(三更合一)

作品:《带着城市穿七零

    徐莎这次的发布会可以说是很成功的, 转化率超过他们的想象。

    而作为公司的财务,向晴感觉自己走路都发飘,而因为这一次活动, 参与的人都格外的发了奖金, 她揣着钱乐颠颠的回家。看到他爸妈都在客厅看电视。

    “晴晴回来了”

    向晴“嗯。”

    她原本的开心也收敛了几分,谨慎起来。

    她爸是个多严肃的人, 她是知道的, 所以不敢咋呼, 不过这个时候倒是听他爸开口“你们公司最近风头很盛。”

    向晴“”

    她点头“算, 算吗我们最近搞了新品发布会。”

    “你们公司正常销售也是很好的, 为什么要搞预售提前订货的目的除了改变订货模式, 还归拢了大量资金。这是为什么”向爸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向晴“这,我不懂啊。”

    向父严肃“你不是公司的人吗你不是学经济的吗”

    向晴“我就算是学经济,我现在也是做财务的啊再说,我们公司有什么发展,怎么能跟您说”

    说到这里,她理直气壮起来,说“这是我们公司的秘密啊。”

    不过很快的, 在她爸的视线下又泄气“您就算是领导, 就算是领导也不能过问我们的事儿吧”

    没错,向晴她爸是领导, 还是副市长。

    只不过,这个没人知道罢了。

    向晴自己是绝对不会说的。

    向父看向晴的模样儿, 突然话题一转“你大伯今天来电话了。”

    向晴“”

    她怎么觉得她爸神神道道的,“所、所以呢”

    向父“你们公司打算打量收购羊毛羊绒”

    向晴“”

    眼看自家闺女一问三不知, 他揉了揉太阳穴,说“你帮我联系, 我要见你们江总。”

    向晴“你见他干啥哎不对啊,爸你怎么能重男轻女我们公司徐总才是一把手啊。”

    向父继续揉太阳穴,突然觉得他闺女一早进入水木还是有点好处的,这单蠢又没点脑子的出去还不让人骗了最起码现在安分做财务没这个问题。

    他说“我一个老头子见一个女同志像话吗再说,这件事儿联络的人就是江枫。”

    向晴“啥”

    向父看他闺女傻愣愣的,说“你就帮我联系吧,别的不用管了。”

    向晴迷迷糊糊的回到房间,随即窜到厨房,悄悄问他妈“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原来,向晴的大伯在内蒙工作,职位相当不低。而徐莎联系过的会互相邮寄东西的那个战友叔叔,就是向晴大伯的司机。这边江枫跟他联系了,想要大量收购羊毛羊绒。他这边少不得要跟领导提一嘴。

    如果量少,那他帮着找几家,但是如果量大,说不定对他们当地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这他不能不提,而那边现在经济条件和这边可没法儿比。

    脱贫致富,是许多人的心之所盼。

    可是向家大伯对这边不了解,对水木服装更不了解。这自然是想到了弟弟,毕竟他们得确保消息的真假和水木服装是否真的有能力吃下这批原材料才能继续谈。

    这不,就托到向爸这边了。

    江枫和徐莎确实是打算大量收购,但是他们的大量,和向家伯父以为的大量还是不同的。加上赶巧儿徐莎他们搞了这场发布会,所以向爸就以为,徐莎他们是为了快速回笼大量的资金投资羊毛。

    虽然他也是希望大哥那边能够做出成绩,但是水木是本地企业的翘楚,他也怕那边进货太多,成本太大卖的不好拖垮了这边的厂子。正是因此,他才希望能跟江枫谈一谈。

    最起码,心里有数儿。

    毕竟一个本地企业可以迅速蓬勃的发展起来也不容易。

    向父这些想法,向晴倒是不知道的,她小声嘟囔“那我跟公司联系,徐莎不就知道我和我爸的关系了吗”

    这些事儿,她都是瞒着的。

    向母看着闺女,说“那你不说,稍后他们去内蒙收购,你大伯还能不说”

    向晴“”

    她低声“不过我没听徐莎他们说过这个事儿啊。”

    说到这里,突然就停顿了一下。

    她挠挠头,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儿,我当时没太放在心上。”

    她小小声,可是向爸坐在客厅也还是耳尖的听见了,严肃“你这孩子,既然都已经上班了,做事情就不能这么不着调。不能因为你们是同学,就不努力提高自己做事情散漫,如果给我丢脸,就给我滚出家门。”

    向晴“哦。”

    一家人正说话,向晴大哥领着老婆孩子进门,一家三口也是谨小慎微的,客客气气“爸,我们回来了。”

    向父“你跟我来书房”

    向大哥脸色一苦,默默的跟了上去,向大嫂赶紧凑到厨房,说“向阳肯定要挨训了。”

    向晴苦哈哈“我已经挨了一顿了。”

    向家七八岁的大孙子倒是很实话实说了“爷爷天天都在不高兴。”

    几个女同志噗嗤一声笑出来,随即赶紧捂住嘴。

    向晴“不行,我得给徐莎打个电话”

    她赶紧窜到电话前,叽叽咕咕起来

    这一头儿,徐莎挂了电话,回到了房间,江枫“怎么了”

    他上前,看着徐莎湿漉漉的头发,不赞成的说“怎么不擦干”

    徐莎“这不是正好来电话吗”

    江枫接过毛巾为她擦拭,徐莎则是坐在梳妆台前开始保养,徐莎看起来很年轻,这不一定是因为保养的关系,毕竟有的人天生就底子好,不过徐莎还是很喜欢这种一步步保养的感觉,香喷喷的睡觉,那才舒服呀。

    “是玫瑰的味道。”

    徐莎点头“玫瑰精油。”

    她伸了一个懒腰,瘫坐在椅子上,任由江枫为她擦头发,她则是因为疲惫而昏昏欲睡“刚才是向晴的电话。”

    江枫挑眉“她有事儿”

    徐莎“向晴她爸爸想约你见个面。”

    江枫“”

    向晴她爸,为啥要见他

    这逻辑,江枫还真是盘不清楚。

    徐莎“因为羊毛的事儿,你之前不是”

    江枫了然“原来是这样,不过,我们虽然打算大量收购,但是也不至于”他突然就停下“该不会是我想的那样把”

    徐莎微微侧过身子,问“那样儿”

    江枫看着徐莎,说“他们以为,我们要进超大量。”

    徐莎“”

    江枫“”

    两个人都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不过很快的,江枫说“没关系,我会跟他们说清楚的。”

    有误解,解开就好了。

    徐莎看着江枫,突然说“要不,我们加大量吧”

    江枫“什么”

    徐莎认真“我说加大量,让市场上只有我们的货。”

    徐莎想了想,说“然后我们加大宣传。”

    江枫看着徐莎的眼睛,说“你知道你说什么吗”

    徐莎点头。

    江枫“首先,积压货物风险十分大,我们公司迅速的扩大,完全是因为走货频繁。其次,羊毛羊绒成本就会高,我们造价也会增高,再加上,内蒙距离我们鹏城路途遥远,运费会大大的增加。成本特别高,我们不好卖。”

    虽然不学经济,但是因为做生意,江枫这几年也看了很多经济方面的书。

    所以在短短时间内立刻就点出了最至关重要的两个问题。

    徐莎“我们现在不是预定吗可不可以在当地建立一个仓库直接从内蒙发货”

    江枫摇头“不可以。”

    徐莎诧异的看向了江枫,江枫说“这要十分靠得住的人过去蹲守,我们没有合适的人选。这是其一。还有其二,做生意的都猴精儿,我们从内蒙发货是瞒不住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让我们中间商赚差价何不直接去收购我们可以承包第一年,但是第二年呢就算我们合约多签订几年,那么就没有人偷偷卖吗我们既然是大量收购肯定就要压价,只要他们把价格抬高,那么还是能收到的。别看收购成本比我们高,但是如果距离内蒙比较近,那么人家成本未必比我们高。因为我们太远了。”

    徐莎“啊好烦啊”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徐莎瞬间就觉得很烦躁。

    江枫揉着徐莎的头,说“我们还是得从长计议。”

    徐莎“那,我们卖毛线是不行的,做成衣服呢”

    江枫“做成毛衣,人工不可能,不符合成本,如果机器,咱们没有。”他补充“江海市就算有,也不可能拿得出来。”

    徐莎“”

    这种怎么都没有好办法的感觉真是太不舒服了。

    徐莎感慨“我真是挺矫情的一个人。”

    江枫温柔“我觉得你这样很好,有问题就不断的提出解决的建议,不管成功与否,都在努力,这样就很好的。”

    徐莎嘟嘴“可是我的建议都被否决了。”

    江枫笑“你这人啊,就是突然间较真儿,本来你也没想那么多的吧谁能想到,最开始的时候你只是想要做许文强的同款白围巾呢。这一转眼,就恨不能垄断市场了。”

    徐莎自己也愣住了,是啊,谁想到这件事儿的开始只是因为她想要做白围巾呢。

    徐莎自己也笑了“我这个人就是发散思维,不过毛线肯定是可以流行的。”

    这一点,徐莎很肯定啊。

    几十年后也有人穿毛衣的啊,羊毛的羊绒的,还不是应有尽有

    而且她也听她姥还有他们巷子里的老邻居坐在一起忆苦思甜,说起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说是家家户户都要织毛衣,城里农村都有这个习惯的。他们可不是买现成的,都是自己买毛线织起来。

    各种颜色的毛线啊,剩的一个个小球儿,留着没用,扔又不舍得扔,想一想也挺有趣。

    所以徐莎想,最起码这个行业,还是可以蓬勃发展几年的。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着急开拓新的线路。不过我觉得,我们现在做的这个行业还是很蓬勃发展的。既然如此,我们没有必要着急往前冲,何不稳扎稳打”

    徐莎知道自己有点急了,也晓得江枫说的,确实都是有道理的。

    她哀怨的趴在椅子上,此时江枫已经将徐莎的头发擦干了,说“走,你也累了一天,过去躺下,我给你按一按。”

    徐莎立刻高兴起来,江枫对人体比较了解,穴位也摸得准,按摩可舒服可解乏啦。

    她赶紧的躺下,说“来来来。”

    同时还碎碎念呢“真的很难想象你是学西医的,中医的穴位,你也很懂啊。”

    江枫“我都是自学的,不上讲,再说,不管什么医,我现在也不从事这一行了。”

    徐莎翻身,看着他的眼睛,想要看出他有没有不舍得和遗憾,只是一眼看过去,就看到他一双带笑的眼,徐莎轻声“你”

    不知道怎么说。

    江枫拍拍她,说“按摩别动,我没有什么不高兴。”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说“我听说,你今天跟招商办一直再说学习的事情。”

    他意味深长“你想出国”

    徐莎眼神飘忽“哪有。”

    江枫浅笑出声,语气里多了几分玩味“你觉得,你能瞒得过我吗”

    他们夫妻,根本没有秘密啊。

    在一起生活这么多年,彼此一个眼神儿一个小动作都互相了然了。

    徐莎“你知道我又不是那种对国外好奇的人。”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想出国,都渴望这样的机会,但是那又不是徐莎,徐莎似乎对这方面完全不感兴趣的。不过,要不怎么说江枫了解徐莎呢。

    他说“你是对国外不好奇啊,但是你对赚他们的钱有兴趣啊。”

    他戳她的小耳朵,说“你是不是想鼓动出国考察,然后去国外卖江海市的东西”

    徐莎“”

    她趴成了一只乌龟。

    被人说中心事,可不就是这样了吗。

    江枫真是哭笑不得,他真是不懂“为什么你就这么着急呢”

    徐莎想了想,拉着他一起躺下,两人肩并肩,她轻声“你觉得江海市的状况的怎么样”

    江枫“很好,我不觉得有问题。”

    他虽然进去的不如徐莎多,但是这边多雨,他现在进入江海市也算是很频繁了。他担心的问“你觉得江海市会消失”

    徐莎摇头“我不是担心江海市会消失,我只是想说,你看到的江海市,其实完全不是真正的江海市。”

    她小声“我说过我对那里格外的熟悉,在那里生活过。”

    这个江枫是晓得的,她说过的,虽然他们都不知道缘由,但是她对江海市确实特别熟悉。

    徐莎“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会比现在更广泛,还有电视空调智能化电器同时,也有监控。满大街的天眼,我再给你解释解释什么是天眼”

    徐莎絮絮叨叨,她并没有捋出什么逻辑,但是七七八八,也把事情说清楚了,徐莎翻身,勾住他说“虽然那样的时候很远,但是肯定会一点点发展起来,而我不知道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早一点,我哪里放心的下”

    江枫沉默着,虽然已经见识了很多,但是他还是时常会被发展而震惊,像是现在,就是如此。不过,江枫倒是很快的反应了过来“那么国外呢国外发展比我们快,你确定他们现在没有”

    徐莎“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这个时候应该还是没有的,就算有,应该也不普及。所以我不想等啊,就怕等来等去,这些东西倒腾才不会去砸在手上,那倒是不如换成钱,我们还用得上。”

    江枫点头,说“道理是这样,但是我第一万次说,如果有风险,我宁愿那些东西就在江海市永远不见天日。”

    徐莎“好的吧。”

    江枫侧头看着她的脸蛋儿,徐莎的脸带着微微的粉红,他轻轻的戳一下,说“我会努力的。”

    徐莎“咩”

    江枫认真,双眸漆黑明亮“我会多学习,不会让你一个人操心。”

    徐莎笑了出来,轻声“好。”

    她伸手揽住他,江枫抬手关了灯

    虽然向晴她爸约了江枫,但是倒也不巧,他正好要去外地开会,所以就把时间定在了回来之后。江枫夫妻倒是无所谓的,毕竟这又不是他们着急的事儿。

    倒是他们因为预定增多,反倒是抓紧了抓生产。

    江枫和徐莎都不傻,他们晓得这个状态的疯狂拿货,绝对不长久,正是因此,他们才越发的加大供货量。只不过,他们虽然不断在招人,但是产量却没有增加。

    因为,虽然人手不断的增加下,也有人不断的离开。

    这一来一回,他们的车间人数其实只增加了三百,虽然招了五六百个新手,但是因为新手要有适应期和学习期,实际上速度没有加快,因为也有二三百的老手儿在这小一个月离开。

    这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不正常的。

    人数太多了。

    所以,徐莎察觉不对了。

    她立刻找到了办公室主任陶玉和车间主任王大姐。

    陶玉相当于hr,招聘这边都是她来负责,而离职也是她们部门来办理,关于这一点,很显然,陶玉和王大姐已经商量过了。两个人在徐莎提出来的时候,果然已经知晓,也立刻说起这件事儿。

    陶玉“这个情况大概半个多月以前就有不少了,当时咱们忙着发布会,我就没详细跟您汇报。”

    徐莎微微蹙眉,陶玉立刻继续说“我是想发布会过了再跟您汇报的,正好也用这段时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其实咱们厂子这一段时间,人员流失的特别厉害。而主要原因就是隔了一条街的位置新开了一家红灿灿服装厂。基本上咱们跳槽的员工,都是去了那边。他们的底薪开的比咱们高。”

    所以陶玉还真不是一无所知,她这段时间也没少忙碌的,已经把对手调查的清清楚楚。

    徐莎“红灿灿服装厂”

    陶玉“对,红灿灿服装厂,老板是本地人,以前还在咱们这边拿货去周遭的小城市出手,他算是人机灵的,拿货特别多。这赚到了第一桶金。这不是改革开放了吗他家有个当年跑出去的亲戚回来了,好像是给他投了资。他这就在隔了一条街柳家巷租了一块地盖了厂房也建了服装厂。”

    说起这个,陶玉真是觉得那人不要脸,这开办厂子不是说你家开了,我家就不能开。但是,这地方多了去了,专门找个距离他们很近的地方,并且还挖他们的人,就很膈应人了。

    “他们连楼房都学着咱们的样式,也同样盖了一个仓库,不过可能是钱不够,所以现在只有一个厂房和一个仓库。至于咱们挖过去的人,他们每人的底薪比咱们多五块钱。”

    徐莎“因为五块钱的差,所以走了二百人”

    陶玉“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

    王大姐“其实这是我的错。”

    她深吸一口气,说“三车间的组长一直都觉得他们的活儿比别人的复杂一点,所以一直想要调整工序,找了我三四次,都被我拒绝了。这一次走的人好些个也是他们车间的,还有不少是她的旧相识。没走的,也是多少有些心里浮躁的。是我一开始没有发现问题,没有把这件事儿当成很严肃的一件事儿,所以才导致了这个结果,是我的错。”

    别看徐莎看起来未见得知道,但其实,工厂的事情没有她不知道的。

    她立刻指出“三车间的计件加班费也比其他几个车间多吧”

    王大姐一愣,随即点头“是的。”

    徐莎冷淡的笑了一下,说“那如果调整工序,他们的加班费是不是也要调整这一点,他们提了吗”

    王大姐小声“这个,这个我说过了,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不同意改变的。”

    徐莎噗嗤一声笑出来,说“真以为自己的太阳啊,谁都得围着他们转既想干轻快的活儿还想拿高工资这世上怎么就有那么多好事儿呢”

    她看向了陶玉和王大姐,说“你们是公司的一员,如果发现问题自己不好处理,可以直接上报给我。而不是拖,拖下去只会让事情越演越烈。”

    两个人都点头“对不起。”

    徐莎“我不需要什么对不起,有问题解决就是了。既然没有问题,就要强硬,你越是想要和稀泥,想着解决就好安抚就好,可能只会引来人家觉得你好说话。反而变本加厉。我希望你们记住这次的问题。”

    “我们明白了。”

    徐莎继续说“陶玉,下午你组织一次会议,重点分为几点。首先,第一点是公司是把每一个工人都当做一家人,公司为外地员工宿舍,为大家食堂,过节费工服奖金一样不少,是为了让大家可以过的更好。其次,最近的人员流动,我们水木一直都是以最诚挚的心对待大家,觉得工资不高,可以出去打听一下国企的收入,至于别的企业也是一样、但凡加班,加班费是多少,过节费奖金又是多少。总不能说这些都不算钱吧何必听一两个人的话,尽可以详细打听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第三,三车间觉得自己工序复杂比较累,有些话该点名了就点名,三车间的加班费比其他车间高,不是因为三车间谁长的好看,正是因为复杂,他们收入才可以高。如果不想多挣钱想要轻快,那么可以申请调离三车间,其他愿意去的也可以申请调进三车间。这一点我们尊重大家的选择。第四,也是最后一点,但凡从我们厂子辞职走的,不管是什么手艺,以后永不录用。”

    徐莎短短时间就把事情捋顺,并且列出了一二三四,这让陶玉咋舌,她立刻严谨的说“我知道了,下午就开会。”

    因为陶玉和王大姐这样的“高层”,本身都算是徐莎的心腹,而且工资实在是太高,所以就红灿灿一开始就没有找过他们。而他们想打探详细的薪酬,也不可能。

    只是略微打探,从跳槽哪里晓得是基本工资多五块钱。

    可不能小看这五块钱,这在农家,一个月一家子都赚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厂子明明待人不薄,还是有人离开的缘故。

    不过听徐莎很信誓旦旦的提到了加班费还有奖金,陶玉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徐莎是了解过了,心道怪不得那边底薪敢增加五块,原来是在加班上做手脚。

    这么一想,她也立刻就强硬起来,说“您放心,我一定让大家知道我们厂子才是最合适的。”

    徐莎点头“嗯。”

    陶玉“那些刷小花招的,终归不长久。”

    王大姐点头“对,做人不能这么短视,虽然工资是高了五块钱,但是加班不给加班费,过节不给过节费,不管吃不发服装,那算起来哪儿还合适了这些榆木脑袋”

    “徐总放心,我这就去处理。”

    陶玉很快离开,王大姐也同样“我还是抓生产。”

    徐莎看他们踩着重重的步伐离开,低下头来,稍微有点虚。

    她他们是不是误会什么了啊

    徐莎仔细回想刚才的话,觉得自己好像也没说那边就克扣了加班费啊。

    她就是觉得,如果按照总的来算,他们厂子未必就是给的少,毕竟,成本在哪儿,谁也不是做慈善的,都要赚钱的。徐莎他们工厂算上加班费,都要是别的国营企业的两倍了。

    虽说他们也确实加班了。

    可是,别的国企不加班吗

    也是加班的,但是他们加班可没有什么加班费。所以算一算,徐莎他们厂子还是很厚道的。

    徐莎对红灿灿服装厂并不了解,但是私人企业,刚开始就给的这么高,他们不赚钱吗就算他们真的给这么高,徐莎觉得也不能这么看,他们厂子各种福利呢。

    那这算一算不是钱吗

    徐莎是按照总的成本来算,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但是很显然,陶玉和王大姐都误会了。

    “怎么了”

    江枫过来的时候,就看到徐莎在发呆,他上前倚在桌子上,徐莎顺势就靠在江枫身上,碎碎念起来,她感慨“这做生意啊,真是不容易。”

    江枫笑了出来,说“这分明是最小的事情。”

    徐莎抬头,捏他一把“你还不当回事儿。”

    江枫平静“这世上最多的就是人。”

    他微笑“鹏城发展的越好,外地涌来的人越多,人越多,劳动力越多,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最不缺的就是人。也许有的人确实是新手,不太行。但是谁不是从新手过来的有两三个月,足够他们适应下来的。”

    徐莎一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不管什么时候,就算是几十年后也是一样,工作岗位比劳动力少,总是有人不容易找工作。

    “如果我们要找技术型人才,那肯定很难,但是咱们把工序拆分了,每个工序都不复杂,这种机械性劳动,只要我们一直招人,那么其实不缺人用的。”

    徐莎点头“你说得对。”

    江枫是安慰人小能手,真的是分分钟就能把徐莎安抚住。

    “不过,红灿灿直接来挖人确实很烦人了。”

    江枫眼神暗了暗,说“我来处理。”

    徐莎握住了江枫的手,摇头,微笑说“不必了,就算今天没有他们,明天也有别人。”

    江枫“我晓得这个道理。但是,他们不招惹我们就好,招惹我们了还不还击,不是显得我们好欺负吗”

    别看江枫看来是个好性儿又温和的人,但是他却是你打我一个耳光,我转头就能给你两个耳光的人。徐莎看来凶巴巴,但其实毕竟是生长在红旗瞎,接受过种花家传统教育的小朋友,还是讲究一点真善美的。

    而且,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人,就算再凶,也是有限。

    可是江枫不同,他幼时逃荒,见过太多,他的温柔只会给自己关心的人。

    徐莎摇头“不,我们不需要在这些人身上浪费时间,有那个时间,我们可以做的更多。而且这件事儿也给我提了一个醒儿,那就是品牌的重要程度。不然我们跟他们别的厂子,有什么区别”

    她继续说“而且也是这件事儿让我明白,我们如果真的收购羊毛,那么就该大量。”

    江枫挑眉。

    徐莎“他们不是乐意跟我们厂子学吗那我让他们连原材料都没有。”

    江枫看着徐莎,突然就笑了出来,说“我看你还是不死心。”

    徐莎点头“我是不死心啊,这就好比看着钱不捡。”

    她问“那你呢你上午研究的怎么样”

    江枫上午也没闲着,他一直在研究染色的工艺。如果真得出相关系列,他们肯定不能只有白色。这样的事儿,除了江枫别人做不来。江枫“还行,有点进展,不过我需要人手。”

    徐莎“继续招聘。”

    经过陶玉的全厂大会,厂里果然是稳定了不少,原本有些浮躁的氛围也默默的安静了下来。让人没想到的是,还真的有一些人主动提出要调去三车间。

    原本三车间的主任还在的时候,总是带着大家抱怨,觉得他们吃了亏。这一次全厂都知道三车间加班费比别的车间高所以才复杂,再看三车间的人抱怨,多少都带着微妙。

    你们虽然忙,但是你们挣得多啊

    没得这么白眼狼的,想拿钱还不想干活儿。

    好在三车间剩下的人,也多是老实巴交的,有想法的,都跟着三车间的主任跳槽到红灿灿了。

    虽然有了跳槽事件,但是水木似乎并没有因为走了人受到什么影响,这个世上从来都是这样,不管缺了谁,地球都是照样转。大家各自忙碌,水木依旧招人,他们的工资依旧不少。

    虽说还是有原来跳槽的旧工友游说,但是不少人还是不为所动的。

    红灿灿开业一个月都没有呢,谁知道工资是不是按时发放光嘴说,谁不会啊

    水木最起码开了一年半了,他们一直在这边,那是信得过的。

    这段时间水木忙忙碌碌,而与此同时,一批拿货的人也在这半个月赚了个盆满钵满。

    虽说他们预定发布会的货不能提前提走,但是还有去年的款式,依旧可以正常拿货的,既然来了一趟,没有人会空着手离开。而有些参加了预订会又预定了的人更是拿了不少的货。

    像是老黄家的兄弟俩都是一样,他们运气好,在第五轮牛仔裤拍卖的时候,前头几个都没有资金了,倒是轮到了他们,他们拿了三千条牛仔裤,还拿了一批头花。

    他们可不是只有两个人,虽然只有两个人参与拍卖会,但是他们这一小帮人,一共是五个。其实当初他们一起做黑市儿生意的还有不少人,不过现在也没得什么躲躲藏藏,都是合法的。

    有的人理念不一样,有的人想多挣钱,也就渐渐的散开了。

    现在这五个人,除了同村的黄家两兄弟,陈三,还有两个一个下前进村的,另外一个公社那边儿的。公社那个就是之前他们求着江枫找药那位。

    他们五个是一头儿的。

    几个人在火车上一商量,觉得这牛仔裤不能拿回县里卖,他们县里虽然有些条件不错的。但是这牛仔裤还是不便宜的。而且,电视都没看过,咋晓得牛仔裤是什么流行的东西

    几个人商量妥当了,索性在半道儿的沪市下了火车。

    都说沪市是大城市,那大城市的人条件肯定更好,自然也更懂。

    这个时候虽然大家还是看不起这种做生意的人,觉得这是投机倒把,但是因为知青的大量回乡,工作却不多。所以为了生计,还是很多人都走上了这条路。

    他们找了比较繁华的街道,直接摆摊。

    这对他们来说,驾轻就熟“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同款牛仔裤,进口的牛仔裤啊”

    陈三刚喊完,立刻就有人凑了上来“呀,这就是牛仔裤”

    这是一个长得不错的时髦姑娘,她身边则是另外一个,那姑娘低头摸了摸料子的,一翻裤腰,就看到上面的似乎是缝纫在裤腰上的纸标签,上面全是英文字。

    她赶紧问“这裤子多少钱”

    “一百零五。”

    “呼”两个姑娘倒吸一口气,周围摆摊的也惊诧的看过来。不可置信。

    这可是一个月工资才三四十的时代,要价一百零五的裤子,那妥妥的昂贵啊。

    黄老大喊完了也后悔了,他就觉得这国外的东西是好东西,就要了这个价,要完了也觉得高了。

    “你便宜点,我们拿两条。”

    两个姑娘对视一眼,黄老二掐了他家老大一把,说“九十五一条。”

    这一下子,就便宜了十块钱。

    黄老二真诚的说“咱们是刚过来,你们是第一个客户,我们也是给个实在价。两位妹妹回去可得好好给我们宣传宣传啊我们也是看您长得好,穿的肯定出色,穿出去就是打样儿才敢出这个价的。不过旁人再来,咱们可给不了九十五了。”

    两个姑娘被夸奖的喜形于色。

    “那行吧,不过我钱没带够,你给我留着,我这就回去拿钱。”

    “好嘞。您放心,我给您装上放在一头儿。”

    “咦这个是头花吗怎么这么好看啊”两个姑娘又眼尖的看到了头花,他们一眼就相中了红色的丝绒头花,上面订着白色的珍珠,看起来十分的华贵。

    “一块五,您一下子就买两条牛仔裤,要的话我最低价给您。”

    “啊。这不是牛仔裤”这时又有旁人过来。

    “这是”

    “哎,不全是喇叭裤啊”

    “那当然啊,不管啥料子都是各种都有的,您可别小看这个窄腿儿的,穿这个窄腿儿的,穿个小靴子,哎呦喂,就没见过这么帅气的小姑娘”

    “我们这边三个款”

    一天下来,几个人手里的三千条牛仔裤悉数卖光。

    不仅如此,他们这一趟拿过来的头花也卖没了,就连其他款式的衣服,也少了一大半儿。剩下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这一行人,呆滞了。

    大城市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他们不能理解,花两个多月的工资买一条裤子啊

    真的,很不懂

    这心肝肺都跟着颤抖啊

    可是,赚钱就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