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7. 第 207 章 要回京了(二更)……

作品:《大晋皇后娇宠日常

    恒王今日又接到了一封来自国都的密信。

    他看完那封密信之后, 脸色立马沉了下去。

    如今已是到了春日,春风轻轻的吹拂着外面树上的枝叶。

    恒王站起来走到窗户旁边,看着外面摇动的树叶, 觉得心里沉甸甸的。

    纵然心情比较沉重,可为了不扫王元元的兴,恒王回到积英院的时候, 面容再度轻松了起来。

    王元元觉得她们这段时间门都没有好好叫膳了, 都是膳房送什么, 她们就吃什么。

    下午那会儿她就问孩子们有没有什么想吃的,她让膳房做给她们吃。

    孩子们一人说了一个菜式。

    有要吃猪肉炖粉条的,有要吃炸鸡块的,还有要吃皮蛋肉肉粥的, 总之菜式都不一样。

    王元元自己也有想吃的东西,她点了一个羊肉手抓饭和一份大盘鸡,并且她还特意让海生去跟许如海说她要在大盘鸡里下面条,让许如海顺便准备一份面。

    恒王进来之后和孩子们说了会儿话,宫人们就开始摆膳了。

    看到桌上这些明显不搭的菜式时,恒王连眉毛都没动一下。

    一开始他还很不习惯王元元这种用膳的方式, 但吃着吃着也就习惯了。

    横竖大家各自吃自己爱吃的,也爱不到别人。

    不过这个大盘鸡里加面的做法倒也新鲜。

    恒王忍不住多夹了几筷子面条。

    或许是因为这一顿饭都是孩子们自己喜欢吃的菜, 她们吃完饭后心情都很不错。

    阿圆和阿金跑过来拉住恒王的手,让他陪他们去院子里玩球。

    恒王吃完饭觉得有些撑,便也没拒绝他们。

    几人径直去了外面的院子里玩。

    王元元站在廊下一面吩咐宫人好生打扫厅内的卫生, 一面抬头看父子几人在那里玩耍。

    待到到了晚间门, 孩子和宫人们都离开之后,王元元才算是同恒王提了一下张姑娘的事情。

    恒王倒没料到自家父皇送过来的姑娘里竟然有这么大胆的人,竟然敢直接跟王妃提这些要求。

    这是打量着王妃好欺负吗

    想到这里, 恒王的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悦。

    王元元一看到恒王的神情,就知道他在生气什么。

    她连忙对他道“其实,她提这些要求倒也无可厚非,她若是想找别的出路,咱们总不能把她关在府里。”

    恒王原本正在生气,但听完王元元的话后,他的心中就是一动。

    “你想让她们走吗。”恒王将王元元揽在怀里后,开口问她。

    王元元往恒王身上靠了靠后,才闷闷的道“我不想和别人分享你。”

    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直白的表露自己的情感。

    恒王的心头就是一热。

    “为什么”他略有些激动的问道。

    王元元沉默了一下后,似是下定了决心似的道“因为我心里只有王爷,所以我也想让王爷的心里只有我。”

    什么一树繁花,心头灿烂这样的词已经没法形容恒王的心情了。

    恒王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他就是觉得高兴,觉得满足。

    与此同时他还觉得有一种成就感。

    这样高兴的,满足的,有成就感的感觉比当初他第一次打赢胜仗时体会到的感觉还要强烈。

    恒王这几年在军营里总是沉着脸,所以纵然在面对王元元时,他的表情也是略微有些严肃的。

    可到了此时,他的嘴角忍不住上扬。

    王元元感觉恒王抱着自己的手臂越发的火热。

    “我的心里也只有你。”恒王不是个很会甜言蜜语的人,也因此在听完王元元说的这些话后,他其实一时之间门不知道该回些什么,他只能跟王元元承诺“不止我的心里只有你,我的人也只属于你。”

    他这样冷清的人竟也能说出这样的话。

    王元元觉得心里又酸又涩,泪水从她的眼眶顺流而下直滴到了恒王的手上。

    恒王的手跟被烫了似的一抖,他的呼吸也是一窒。

    “别哭了,你一哭我觉得”恒王很想表示自己此时心疼的感觉,但他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眼看着恒王接下来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王元元一面抽泣一面道“我知道,我就是太感动了。”

    他知道什么

    看到自家王妃那一面哭一面解释的可爱模样,恒王的眼中闪过了一丝笑意。

    情到热时,接下来的那些事情就发生的很是顺理成章了。

    或许是心意想通了的缘故,一向莽撞的恒王此时也多了分体贴。

    一向有些矜持的王元元也抛下羞怯多了分顺承。

    恒王觉得这天下再也没有比这件事情更美妙的事情了。

    心满意足后,两人气喘吁吁的躺在了床上。

    半响,恒王才对已有些昏昏欲睡的王元元道“你放心,这件事情我会处理的。”

    “什么事情,张姑娘的事情吗”王元元今天运动量太多,本有些困了,听到恒王这句话后,她一下子就不困了。

    “是的。”恒王一面抚摸着她光滑的后背一面对她道。

    “那她父母还有德妃那边”王元元担心的是这个。

    “这个你放心。”恒王拍了拍王元元的后背,示意她不要担心,他对王元元道“这个我会解决的。”

    他说他会解决那就代表这件事情她不用插手了。

    王元元没了心事之后,瞬间门陷入了梦乡。

    恒王啼笑皆非。

    第二日是王元元的生辰。

    中午的时候,云清如一家和王林林一家都拖家带口的过来了。

    她们在一起用了午膳,到了下午,云清如和王林林就带着家人们离开了。

    她们走后,恒王总算是拿出了自己给王元元的礼物。

    那些珠宝首饰什么的倒在其次,最让王元元觉得惊喜的是恒王亲手为她画的肖像。

    “王爷怎么有时间门画这个”王元元是知道恒王这段时间门有多忙的,也因此,她才觉得恒王这份心意难得。

    “也没花多少时间门。”恒王轻描淡写的道。

    事实上他一开始其实是想在外面另挑一件东西送给王元元的,可是他在外面逛了一圈都没买到合心意的东西。

    他不愿意糊弄王妃,又见时间门有些来不及了,便起了自己为王妃作画的心思。

    一开始的时候,他也没有把握自己能不能在王妃生辰之前把这幅画给画出来。

    可说来也奇怪,他拿上笔的那一刻,王妃的面容和神情就清晰的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这一次作画无比的丝滑。

    王妃的模样就像是已经在他心里被刻画了无数遍似的。

    不过用了一日的功夫,他就画完了这幅画。

    王元元看着眼前悬挂着的这幅画,眼里满是感动。

    恒王这幅画,笔法倒在其次,难得的是这里面所蕴含的感情。

    王元元敢保证所有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不会怀疑画画之人对画中之人的感情。

    “我要把这幅画挂在梳妆台那里,这样一来,我就能每日都看到了。”王元元擦了擦眼角对恒王道。

    “都依着你。”恒王闻言眼神宠溺的看着王元元。

    他现在颇有一种王元元说什么就是什么感觉。

    王元元生辰过后的第二日,恒王叫来了陈珂。

    他把张姑娘的家世背景告诉了陈珂之后对他道“她到底是官家小姐出生,家世也还不错。你看看你家愿意求娶她吗”

    或许是第一次与人做媒的缘故,恒王不知道该怎么跟陈珂说,说话也颇为生硬。

    他从前儿个开始就开始思考要将张姑娘许给谁。

    如果张姑娘只是个普通的宫女的话,那他把他指给身边的亲卫也就罢了。

    可她到底是世家出身,他总不好这么轻易的就把她给许人了。

    恒王把自己身边的人过了一遍后,就想到了陈珂。

    陈珂的家世虽然比不上张姑娘,可也不错。

    况且他也很了解陈珂的能力和人品,等陈珂再历练几年之后,他肯定会重用陈珂。

    陈珂的前途自是不用担心。

    他给那个什么张姑娘找了这么一门亲事倒也不算亏待她。

    只是不知道陈珂自己的意思。

    陈珂自是知道张姑娘的身份,且他也不觉得恒王这样是在把他不要的女人送给他。

    恒王和王妃伉俪情深,身边容不下别人,所以这一年多他一直在晾着国君送来的那几个姑娘。

    陈珂不知道王爷为什么起了要做媒的心思,但他能把这里面家世背景还不错的张姑娘许配给自己,就证明他心里还是很看重他的。

    不然王爷随便赐给他一个宫女糊弄他,他还能拒绝不成。

    陈珂跟恒王表明了自己的愿意之后,就对恒王道“属下家里之前给属下定了两门亲事,结果那两个姑娘还没过门就去世了,属下也落下了客气克妻的名声。也不知道张姑娘会不会觉得忌讳。”

    恒王是向来不信这些东西的,但他还是唤来八福让他去问了问张姑娘的意见。

    陈珂没想到恒王竟然现在就让人去问张姑娘,心下不由得有些忐忑。

    自从跟春红说完自己想要婚配的事情后,张姑娘就变的空前的安静。

    她这几日一直待在房里没有出门,就是在等王府那边的消息。

    这日,她起床后就坐在窗边做针线,正做着呢,就听外面传来了嬷嬷说话的声音。

    “张姑娘在做什么八福公公奉王爷的命令来跟张姑娘说话,快请张姑娘出来。”张姑娘从来都没有听过管事嬷嬷这么谄媚的声音。

    若是换做以往,她肯定要在心里笑话一番嬷嬷,说她谄媚,可今日她也没有这心情了。

    她知道王妃定是跟王爷说了自己想要出嫁的事情了。

    也不知道王爷最后会怎么安置她。

    张姑娘十分忐忑的走到了门外。

    八福原本正站在廊下和管事嬷嬷说话,看到张姑娘出来,他笑眯眯的迎了上来。

    看到八福的表情后,管事嬷嬷的眼中就闪过一丝若有所思。

    “姑娘请借一步说话。”八福给张姑娘行完礼后,笑眯眯的对她道。

    看到八福的表情,张姑娘的心里闪过了一丝庆幸。

    难道八福公公这次带过来的是一个好消息。

    怀着这样的期盼,张姑娘和八福一道入了内室。

    八福把陈珂的家世和个人情况告诉张姑娘后,就站在那里等待张姑娘的回答。

    张姑娘其实对自己会嫁给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太大的期待。她觉得恒王和恒王妃最多把自己许配给恒王身边的亲卫。毕竟现在她的婚事其实不太好找。

    她没想到,王爷和王妃竟然这么大度,愿意给她找这么一个颇有前途的夫婿。至于克妻什么的这些东西,张姑娘表示自己才不在意这些呢。

    得了张姑娘的准话后,八福立马赶回了王府。

    陈珂听八福说完话后长长的松了口气。

    恒王的面色也轻松了起来。

    “既如此,那你先写封信回去跟家里人说一声吧。等过段时间门你们回国都把婚事给办了。”恒王对陈珂道。

    “要回国都吗”陈珂没打算回国都,他现在在恒王身边做的正好,这来回一趟至少要两个月,他自是有些不愿意。

    恒王正是有些事情要告诉他。

    既然他现在问了,那他不妨现在告诉他。

    “再过一段时间门,我们就要去别的地方了。”恒王对陈珂道。

    “去别的地方,为什么难道”陈珂想到了一个可能。

    楚太子登基后就会发动战争的事情自然瞒不过他们这些恒王身边的近人。

    他们私下早就推演过楚国接下来可能会行进的几条路线以及他们的打法。

    听到恒王说要离开去别的地方后,陈珂一下子就想到了楚国。

    恒王冲着他点了点头后又对他道“所以我想送王妃她们先回国都。你帮我送她们回去,顺便回去把亲事给办了。”

    而陈珂听到恒王这么说之后,忙道“既如此,那属下就跑一趟。”

    陈珂也有自己的思量。

    他不是武将,就算跟着恒王上了战场也没法建功立业。

    既如此,他不妨送王妃回国都,这样一来,也可以拉近和几位小公子们的关系。

    恒王把要送王元元母子回国都的事情告诉了陈珂,却不知道怎么跟王元元开口。

    他们现在正是情浓的时候。

    可再是难开口,有些话还是要说的。

    这日晚间门两人云雨过后,恒王跟王元元说了自己要离开草原,以及他会让人送她们回国都的事情。

    王元元原本有些昏昏欲睡,听闻这个消息后,她瞬间门清醒了过来。

    “王爷是要去”因为楚国还没有正式宣战,晋国君发给恒王的密信里也是让他秘密行事,切记不要让楚国人知道消息。所以恒王没有跟王元元说他离开草原要做什么。但王元元曾经隐约听恒王说过楚国的事情,所以她也猜到了恒王要去做什么。

    恒王冲着她点了点头。

    到了这个时候,再谈什么儿女情长就显得有些矫情了。

    王元元纵然很担心恒王也很舍不得离开他,可她还是强忍着泪水对恒王道“那王爷一定要平安回来。”

    能不能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平安。

    恒王听懂了王元元的未尽之言,他紧紧的抱住了王元元。

    到了这个时候再多的话语都比不上一个真切的拥抱。

    自从听说张姑娘主动跟恒王妃说要自请婚配后,秋姑娘几个人的反应各一。

    秋姑娘是觉得张姑娘有些自甘堕落,堂堂一个官家小姐竟然自请嫁给一个幕僚,虽然那个幕僚家境还不错,但哪里比得上恒王。

    海姑娘知道后,眼中闪过了一丝羡慕。若是可以选择的话,她也想像张姑娘那样嫁人,可她不比张姑娘本身家世就不错,她自身又没有张姑娘出色,她就算嫁人,又能嫁给什么样的人呢。

    还不如在恒王府了此残生,至少恒王妃不会少了她的吃穿用度。

    想到这里,海姑娘的眼神再度黯淡了下来。

    而原本正趴在床上嚷嚷着屁股疼的陈姑娘,在听说之后,脸色就是一变。

    她趴在床上想了许久,最终下了一个决定。

    既然决定要送王元元母子回去,那么护送王元元母子的人选就至关重要了。

    陈珂虽然被恒王安排在了送人的队伍里,但他到底不会武功,他们这么多的人回去,必定是要找一队士兵护送他们回去的。

    恒王自己是抽不开身去送王元元回国都的。

    晋国君已经下了密旨,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门内悄无声息的赶到晋齐两国的边境处。

    恒王之前原打算让柔方一族的人护送王元元母子回去,毕竟不管怎么说,柔方一族的战斗力还是很厉害的。

    有他们护送着,王元元母子几人的安全至少能够得到保证。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西北总兵马大人亲自带着人秘密来到了金城。

    “不知大人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恒王最近比较忙,压根就没空接待别人。如果马大人不是西北总兵的话,他真的不会让他进门。

    恒王不比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或者纸上谈兵的皇子王爷,他是切切实实的立下了战功的人。

    也因此,马大人在面对恒王时也多了一分恭敬。

    他是一个面目严肃的男子,但或许是做总兵久了,需要调和的关系也多了,现在的马大人比起年轻时要更加的和气。

    他十分恭敬对恒王道“臣前些日子接到了国君的口谕。国君让臣挑一支精锐亲卫护送王妃和公子郡主们回国都。”

    光是这一句精锐亲卫,马大人就感觉到了晋国君对王妃他们的重视。

    但他也是有孙子孙女的人,所以他也颇能理解国君的做法。

    如果换做是他的话,他也会尽力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也是因为晋国君的这一个口谕,马大人才会在这个时候亲自来到了金城。

    恒王听到马大人说父皇已经给他下了口谕后,心里就是一松。

    马大人是西北的地头蛇,整个西北敢下他面子的人也就那么两三个。

    但那两三个人就算跟马大人不和也不会拿国君的孙子孙女们做筏子。

    如果他愿意派出自己身边的精锐亲卫护送王妃和孩子们回国都,那他也不用担心她们的安危了。

    并且父皇下口谕接王妃和孩子们回国都,和他自己找人护送王妃和孩子们回国都还是一些不一样的。

    有了父皇的口谕,王妃她们这一路肯定会走的更舒服一些。

    解决了这个自己最担心的问题后,恒王如释重负。

    王元元在知道恒王又要上战场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她的心内一直有些不自在。

    但她们要面临的危险不比恒王小。

    因为如果她们回国都的消息和恒王带兵秘密出发去晋齐两国边境的消息泄露了的话,楚太子,不对,现在已经可以叫楚国君了。

    楚国君肯定会派人给她们添堵的。

    如果这趟回国都的行程里只有她自己也就罢了,可她还有孩子们,云清如母子以及王林林母子要照顾。

    王元元只得打起精神,吩咐宫人们不要把所有的东西都带走,有些实在带不走的东海县,就留在金城吧。

    她们必须要轻车简行,这样遇到危险也能多一丝生机。

    至于她们的穿着肯定也不能这么华丽了,王元元虑到她们可能要乔装打扮,所以让人提前赶制了一批民间门装扮的衣服。

    秋姑娘几个得知她们要离开金城后,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秋姑娘原本想问说王爷会和她们一道回京吗但想到那日恒王那冷酷的双眼,秋姑娘的话再也说不出口了。

    海姑娘和张姑娘等人安静的随着宫人们一道收拾箱笼。

    这其中,张姑娘似是觉得有了指望,连走路都利索了不少。

    陈姑娘看到她那副模样,觉得心里酸酸的,但同时她也开始担心起了自己的前程。

    马大人的长子长女带着马家的精锐亲兵们过来的时候,就发现,她们为恒王妃几个准备的衣服什么的其实都用不上了。

    马大人的长女叫马一轩,她虽是女儿家,可马家是武将世家,马家的女儿们自幼就跟着男孩们一起习武。并且西北这边靠近草原,难免会受草原风气的影响。

    草原的女儿们都是既能骑马打仗,又能居家理事的主儿。

    西北的许多姑娘们也是这样。

    马大姑娘更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她今年已经二十岁了,早两年的时候也许了人家,但她嫁进去没两年,夫婿就去了。

    马大姑娘只得了一个女儿,不怎么受族里的重视。

    她公婆又觉得自家儿子是被马大姑娘给克死的,碍于马大人在,她们倒也不敢欺负马大姑娘,但明里暗里的白眼却是少不了的。

    马大姑娘性情爽朗,又有嫁妆傍身,她才不愿意在亡夫家受这个闲气呢。

    在得了娘家母亲的允许后,马大姑娘就带着女儿搬回了娘家居住。

    此番马大人接到晋国君口谕后,就开始发愁起了护送恒王妃和小主子们回京的人选。

    在眼下这个时刻,他是肯定不能离开西北的,但他也不能随意派个人送恒王妃和小主子们回京。

    毕竟抛开恒王妃不提,那些小主子们可都是国君的孙子孙女儿,他只派个下属带着亲卫们护送小主子们回京,也有些说不过去。

    所以马大人最初圈定的人选是自己的长子。

    他的算盘也打的很响。

    派长子护送恒王妃和小主子们回京,显示了他对皇室的重视。

    如果赶上国君心情好,说不得会召他的长子入宫觐见,而他的长子要是能得了晋国君的青眼,那他们老马家下一代就不用愁了。

    但确定了长子带队入京后,马大人的夫人又提醒他“恒王妃和郡主们都是女眷,只让打大儿带队的话,恒王妃平日里若是有什么吩咐会不会不太方便。”

    马大人这才虑起这件事情,因这个建议是马夫人提起的,马大人就问马夫人可有合适的女眷可以随着长子一道送恒王妃夫妇入京。

    马夫人自是心中已有了人选才会特意提醒马大人。

    她所提之人就是自己孀居在家的长女马大姑娘。

    马大人经她提醒才想起了自己这个长女,她拳脚功夫好,性情爽朗,又和长子是亲兄妹,两人一道带着亲卫护送恒王妃回国都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马大姑娘虽然孀居在家,可她也不是一个不知道为自己考虑的女子。

    自己的父母总有离开的那一日,他们尚且在时,她在马家的日子还能过得,她们要是离开了呢

    也因此,听到马夫人跟自己说她父亲打算派她和哥哥一道护送恒王妃回国都后,马大姑娘就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她们马家虽然在西北是一霸,但要是把她们放在国都,那她们马家就没什么份量了。

    恒王妃可是正儿八经的王府娘娘,恒王又立有显赫战功。

    她要是能趁着这次护送恒王妃的机会,和恒王妃攀上交情,就不说两人关系能有多好,只要她日后能和恒王妃说上两句话就行了。

    俗话说多条人脉多条路,她只要维护好和恒王妃的关系,那对于马家来说,她就是个有用的人。

    只要她还有用,就算她爹娘和哥嫂都走了,马家的这些侄儿侄媳们也会给她三分薄面。

    这样一来,日后她在马家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了。

    马大姑娘既打定主意要讨好王元元,这一路自然十分的周到。

    她年少时也跟着父兄在外面风餐露宿过,在外面住宿的经验很丰富。

    且她是女子,能想到男子想不到的一些东西。

    在路上的时间门久了,难免会遇到城镇之间门距离较远的情况,这个时候,她们就不得不住宿在野外了。

    之前王元元她们也不是没住过野外,可那些宫人们平日里照料她们再周到,也没有野外居住的经历,有些事情她们也想不到。

    但马大姑娘就能想到这些事情,她不仅把王元元几个安排的妥妥贴贴的,还把自己的经验一股脑儿的都交给了春红几个人,一点都不藏私。

    她这样会做人,不说王元元和云清如她们了,就连春红这几个贴身伺候的都对马大姑娘赞不绝口。

    王元元和云清如她们都很喜欢马大姑娘,因为马大姑娘这个人实在是太鲜活了。

    她一点都不像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女子那样看起来病怏怏的,相反她做什么都极为有活力。

    如王元元和云清如这样在深宅里住久了的人,自然会对她很有好感。

    又因为马大姑娘说话风趣,做事沉稳,王元元她们这一路竟比预想中要愉快一些。

    这一路上,陈姑娘都想找个机会跟王元元说话。

    自从得知张姑娘被许给了恒王身边的幕僚后,陈姑娘的心里就也有了些别的想头。

    特别是在路上看到陈珂的模样后,陈姑娘的心里就跟火烧的似的。

    早知道,她就不跟着秋姑娘胡闹的,要是她知道还能有这样的法子,她肯定比张姑娘更早去找恒王妃。

    那说不定嫁给陈珂的人就是她了。

    一想到这里,陈姑娘就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

    但她到底不像秋姑娘那么天真和霸道,觉得所有好东西都应该是她的。

    她也知道她和陈珂到底没缘分,但没关系,没有陈珂还有吴珂,张珂。

    从恒王妃给张姑娘找的这个夫婿来看,恒王妃这个人还是比较宽厚的。

    她如果给她找夫婿,就算那人比不上陈珂,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如果说在恒王下令漳责陈姑娘和秋姑娘之前,陈姑娘对得宠还有一丝幻想。

    但在恒王不过看了她们一眼就让人仗责她们之后,陈姑娘那是对恒王一点心思都没有了。

    她也算是比较了解男人的了。

    要是恒王是那种脑子糊涂的男人,就算再给她十个陈珂,她也不会离开。

    凭她的手段,她能把这样的人耍的团团转。

    但恒王不是。

    像她们这样立志做妾室的人,就不能跟恒王这样脑子清楚,心肠硬的人在一起。

    因为他太清醒了,所以她们压根就翻不出花来。

    那个秋姑娘还是太年轻了,所以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她都被打板子了,竟还期盼着自己日后会得宠。

    就让她去做她的春秋大梦吧,她反正要另寻出路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