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4. 第 174 章 表明心意(三更)……

作品:《大晋皇后娇宠日常

    恒王和王元元说完自己的安排后, 原本在想接下来要怎么给父皇上折子,毕竟他这也算是半抗旨了。

    哪知道就在他想事情的时候,却感到胸口那里一片温热。

    恒王的目光就是一凝。

    他低头,抬起来王元元的下巴。

    果然, 她的脸上满是泪珠。

    恒王又是着急, 又是心疼。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 可他因为太过着急,额头上满是汗珠。

    “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要哭”恒王颤抖着声音问道。

    王元元原本觉得心里有些难过,也打算略过此事不提了。

    可她看到恒王因为担心他,着急的满头是汗, 眸光就是一凝。

    “你看你,怎么急成这样”王元元拿起帕子轻轻的为恒王擦去额头上的汗珠。

    恒王一向是钢铁般的男子,可这会儿眼眶竟然红了。

    “我们要好好的。”他声音嘶哑的对王元元道“我不懂女子的心思, 不知道你为什么难过, 但你不要瞒着我。夫妻间就是这么疏离起来的。”说到这里, 恒王的声音竟然有些颤抖。

    显然, 他很在乎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

    看到这样的恒王,王元元决定赌一把。

    就算恒王会认为她不贤惠, 她也要问这个问题。

    “你以后会碰她们吗”她鼓起勇气问恒王。

    “你不想我碰她们”恒王没想到王元元竟然抱着这样的想法。

    他愣愣的看着王元元。

    王元元看到他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不知道为什么, 觉得自己又想哭了。

    恒王却紧紧的抱住了她, 就像抱着稀世珍宝一样。

    “所以你是因为担心我碰她们才哭的”或许两人抱的太紧了, 恒王的声音有些闷闷的。

    王元元先是点了点头, 随即才反应过来恒王看不到,她就嗯了一声。

    “就那么在乎我吗”听到王元元的回答后,恒王放开了王元元,他看着王元元的目光里满是缠绵和喜悦。

    王元元被他这样的目光看着, 觉得自己又想哭了。

    他的眼睛实在是太漂亮了。

    “别哭。”恒王见状轻轻的吻着她的脸颊。

    两人亲吻了一会儿后,恒王放开了王元元。

    他拉着王元元的手,郑重其事的对她发誓道“你放心,我绝对连一根手指都不碰她们。”

    他这样认真的跟她发誓,也没有觉得她不贤惠,也没有觉得她妒忌。

    他的眼睛里满是怜惜和深情。

    王元元被这样的恒王给点燃了。

    她头一回主动的吻上了恒王,又一点点的牵着他的手,往下

    恒王闷哼了一声后,翻身占据了主动权。

    等到恒王和王元元从里间出来,发现孩子们都已经不在院子里了。

    春兰虽然在努力的克制着,可她的眼角眉梢却有着压抑不住的喜意。

    “奴婢看公子和郡主们都困了,就让他们先回去用膳了。”春兰对王元元和恒王道。

    王元元觉得略微有些不好意思。

    他们这当父母的在内室里待了那么长的时间,旁的孩子倒也还好。

    阿亨和大郡主都已经这么大了,他们说不定能猜出他们在做些什么了。

    想到这里,王元元轻轻的锤了恒王一下。

    都怪他。

    恒王被王元元这一拳给锤的,心都酥了。

    他又有些蠢蠢欲动了,但两人现在都还没有吃饭。

    恒王只好暂时按耐住自己的心思。

    都到了这个点,两人也没心思吃梅干菜扣肉这样的硬菜了,他们只一人吃了一碗青菜鸡汤面后,就睡下了。

    当然,恒王这晚自然没有压抑自己。

    到了第二日,王元元就恢复了以往的活力。

    而恒王那边已经吩咐八福到外面找宅子了。

    八福听到恒王说要把那些姑娘安排到外面的宅子里后,忍不住乍舌。

    那些姑娘里可是有贵妃和德妃家的姑娘,他们王爷这下可是把贵妃和德妃的面子都给踩下去了。

    “还有,你要找一些忠心的宫人,”恒王沉吟着对八福道“这样一来,他们那里有什么消息,咱们这边也能及时知道了。”

    八福多聪明的人,他一听就知道恒王这是对那几个姑娘有了戒心。

    这男人啊,一旦对女人有了戒心,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悬了。

    八福知道,无论那几个姑娘是如何的国色天香,她们都不会威胁到自家王妃的地位了。

    虽然使者和那几个姑娘还有两三天就要到金城了,他们临时找宅子有些麻烦。

    可恒王已经发了话,宁愿多出些钱,也不愿意让那几个姑娘进自家宅子。

    所以八福和户主谈起钱来一点也不小气。

    约莫过了两日,他就把王府附近的一处宅子给置办下来了。

    此时,距离使者和那几个姑娘到来金城还有约莫一天的时间了。

    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来不及装饰这宅子。

    八福却也不着急,横竖他把这宅子置办下来,不让那几个姑娘进门也就罢了。

    至于宅子内部的装饰,也不用太细致。

    他先大体把该换的家具给换上也就罢了。

    至于之后这宅子要不要改,要怎么改就不归她管了。

    晋国君派来的这位使者是恒王的老熟人。

    他是兵部的一个员外郎。

    恒王年轻在外征战时,这位员外郎王大人负责过一次战役的粮草押送事项。

    恒王和他打过交道,知道他是个沉稳干练之人。

    他对这样的人比对那些酒囊饭袋倒多了一丝尊重。

    所以他倒也好好的招待了这位王大人。

    但那几位姑娘,却被恒王直接送到了另外置办的宅子里。

    那位王大仁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他知道自己这次过来只是为了把这几位姑娘教导员恒王手里,至于恒王怎么安置她们,就不关他的事了。

    所以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当做不知道这件事。

    倒是这次随行而来的一位太监,说了几句话。

    他原本是贵妃身边的太监,被贵妃赐给了这位秋姑娘。

    他和这位秋姑娘都抱着一番想要出人头地,在恒王府有个一席之地的想法。

    哪知道好家伙,恒王根本没让她们进府。

    秋姑娘,也就是贵妃的娘家侄女和他,自然有些失望。

    偏偏这次晋国君不知是有意无意,竟然没有直接下旨给她们一个位份。

    他老人家只说让人把这几位姑娘送过来照顾他儿子。

    连同秋姑娘在内的这几位姑娘其实还没有名分。

    她们面对这种情况自然更是着急。

    和德妃有关系的那位张姑娘,以及晋国君赐给恒王的陈姑娘就和秋姑娘聚在了一起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

    “海姐姐怎么没来”陈姑娘看到海姑娘并没有过来秋姑娘这里之后,就出口问道。

    她提到海姑娘,秋姑娘的眼里就闪过了一丝不屑。

    这个什么海姑娘若是放在国都,只怕给她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偏偏皇后将她赐给了恒王,所以她这段时间不得不跟那个宫女打交道。

    不过这样的日子也不多了,她到底是贵妃赐给恒王的。

    恒王现在之所以冷落她们,估计是因为恒王妃吃醋。

    可恒王妃不可能吃一辈子的醋,也不可能一辈子绊住恒王。

    等到她有机会得到恒王的宠信,恒王哪怕是碍于贵妃的面子,都会宠爱她的。

    到时那个无才无貌的海姑娘,就只能继续给她提鞋了。

    此时的秋姑娘尚且年少,因为自小容貌秀丽被家人宠爱长大,且少经世事的的缘故,她对世事的看法其实并不全面。

    也因此,此时的她极为的自负,也极为的有野心。

    她深信自己将来绝对能压过恒王妃的光芒,却忽略了恒王妃已经和恒王相伴多年。

    两人之间就算没有那几个孩子,其感情也不是能被随意拆散了。

    张姑娘和陈姑娘却比秋姑娘要理智些。

    当然,陈姑娘还是比张姑娘要多了几分自信。

    陈姑娘是晋国君专门让人挑的美人,也因此其性情是否贤惠压根不是晋国君考虑的重点。

    晋国君要的就是貌美和会哄男人开心。

    陈姑娘自幼就被人牙子买来细心的教导如何讨好男人。

    她比秋姑娘要多经历了一些世态炎凉,也因此,她不像秋姑娘那样盲目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压过恒王妃。

    毕竟恒王妃是恒王的正妃,并且她现在已经生了四个儿子了。

    陈姑娘就算再得宠,再生儿子,也比不过恒王妃母子在恒王心里的地位。

    哪个男人不是最爱自己的嫡长子,就连她爹那样的赌徒,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包括儿女都给卖光了,都舍不得卖自己的大儿子。

    正是因为想明白了这一点,陈姑娘一开始就不打算和恒王妃对着来。

    相反,她决定一定要好好讨好恒王妃,以求将来她生了孩子能获得恒王妃的庇佑。

    但要让恒王妃愿意招揽她,她们之间就得有个共同的敌人。

    不然的话,也显不出那个好处。

    陈姑娘这一路行来,都在挑那个能给她当棒槌使的人。

    她看了一圈,发现海姑娘不爱出头,张姑娘心内藏奸,只有这秋姑娘,性情轻狂,为人不知天高地厚。

    这样的人是最好的被挑唆对象。

    陈姑娘都已经想好了自己进府之后,要怎么暗地里挑唆秋姑娘和恒王妃对着干,又要怎么和恒王妃表忠心。

    哪知道恒王压根没有让她们进门。

    陈姑娘原本有些着急的,哪知道秋姑娘却主动邀她们见面,说是要商讨事情。

    陈姑娘知道这个棒槌估摸着是要挑事了。

    这郑和她意,所以她毫不犹豫的过来了秋姑娘这里,想要看看她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而张姑娘却和秋姑娘以及陈姑娘的想法都不一样。

    她其实是被家族逼着过来金城的。

    晋国君压根都没有提要册封她们为庶妃或者侧妃的事情。

    也因此她家族里的那些姐妹们根本就不愿意过来金城,因为她们知道,自己过来后,有很大的可能会被恒王妃借着名分的事情拿捏她们。

    这样一件人人都避之不及的事情为什么会落到她身上呢

    因为她最好欺负,她父亲不争气,每日里只知道喝酒逛巷子。

    她母亲为人懦弱,幼弟年幼。

    在整个家族里,她们家是最容易被欺负的一家人。

    所以这样的“好事”自然落到了她的身上。

    她其实很不想过来。

    因为她父亲不争气的缘故,她们家自小都要看着伯伯婶婶们的眼色生活。

    她姑姑今儿个在娘家受气了,不敢跟几个嫂嫂顶嘴,也不敢拿另外几个侄女出气,就骂她出气。

    她家里的月银用光了,去找伯母要钱,伯母就给她们使些眼色。

    她外祖母看到她母亲被家里伯母姑姑们糟践,不敢出头为母亲做主,就成日里在她面前说些让她一定要仇恨她伯母姑姑之类的话。

    这些话让她幼年极为的痛苦,最让她难受的是她弟弟长大后,她外祖母竟然又开始对她弟弟说那些,她伯母姑母们是怎样看不起她母亲,以及她们一定要记得这些仇恨的话。

    可这些话外祖母却不敢跟其他舅父姨母家的孩子说,因为她老人家知道她这么说了,她其他的那些孩子会生气。

    可她却不担心她母亲生气,因为在她乃至所有人看来,她母亲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生气,也没有资格伤心的。

    因为在家族中身处弱势的缘故,她自幼就看尽别人的脸色,也因此,她自幼就发誓,她嫁人后绝对不会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

    偏偏她家族里的那些人,在欺负了她们母女这么多年后,又要把她送来给恒王做小,让她和她的孩子都要看恒王妃的脸色过日子。

    张姑娘恨不得剥了那些人的皮,可她也深知,自己只怕碰不到那些人,就已经被按住了。

    她根本没法反抗家族的命令。

    但张姑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当她意识到她自己只能听从家族的吩咐,来到金城后,她去找了她伯父要了一笔银子。

    那笔银子可能会让她伯父有些肉疼,所以她伯父一开始有些不愿意给她。

    她就说如果她伯父不给她这笔银子的话,那她就一头碰死在这里。

    当然,她是知道她伯父不会让她碰死在这里的。

    因为她的名字已经被康王和德妃报到国君面前了。

    她伯父只好答应了她的要求,却也阴了她一把。

    他告诉她父亲,他给了她一笔银子。

    他伯父的心思,她也能理解。

    她是觉得只要她把这银子给他父亲一部分,那他就能从她父亲手里拿回来一部分银子。

    她父亲也果然是个又蠢笨,又见钱眼开的人。

    他果然过来找她要银子了。

    可那会儿的她已经不怕他了,因为她知道,就算她在家里怎么闹,这家里的人都不敢对她怎么样。

    她十分抗拒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成了她的保命符。

    她直接给她父亲说,如果她父亲再来找她要银子,那她就和他同归于尽。

    她父亲一开始压根不相信她会这么狠,直到她打翻了烛油,烧掉了半个屋子。

    整个张府的人才算是明白,她们没法再像以前那样欺压她了。

    她临走前没有把手上的这笔银子给她母亲。

    因为她知道,她母亲是个糊涂的性子。

    她十分的容易被她父亲哄骗,她父亲要是知道她母亲手里有了银子,一定会把她给骗走的。

    但她给她幼弟留了一些银子。

    她幼弟今年已经八岁了,他是个聪明沉稳的人,和她父亲完全不像。

    她告诉她幼弟,在她不在国都的这段时间,他一定要好好读书,要是想买什么东西,就用她留给她的这些银子。

    她幼弟当时眼眶都红了,却十分认真的告诉自己,他一定会好好读书给她撑腰。

    她当时再也绷不住哭了出来。

    她们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没有人比她们彼此更清楚对方这些年的辛酸和不容易了。

    她幼弟也知道,这个时候的她们压根就没有和家族反抗的力量。

    她们只能蛰伏,然后等待时机,狠狠的打那些欺负过她们的那些人一巴掌。

    或许是抱着报复张家的心思,张姑娘在路上的时候,其实也已经想好了要怎么争宠,怎么生儿子了。

    偏偏恒王的做法出乎她了意料。

    他压根都没让她们进府。

    张姑娘和秋姑娘以及陈姑娘都不一样,她们只想着怎么争宠,怎么在恒王府站稳脚跟。

    张姑娘却从恒王的处事中猜到了恒王的一点想法。

    他不相信贵妃和德妃送来的人。

    这个认知让张姑娘心里拔凉拔凉的。

    她从来都没有看过恒王、康王以及贵妃那些贵人们。

    她只见过德妃,还是临走前见的。

    也因此,她对于恒王的印象就是不得宠宫妃生的带有异族血统的皇子。

    这样的人又怎么敢得罪贵妃和德妃。

    这也是她一开始觉得自己能够得宠的原因。

    可恒王的所为却狠狠的打了她一巴掌。

    他压根就不买贵妃和德妃的帐。

    甚至于他都不担心自己这样的行为会让晋国君感到不悦。

    毕竟她们这几个姑娘还是晋国君让人送到金城来的。

    恒王真的如她们所为的那般不得宠吗

    还有,他如果真的对贵妃和德妃有了防备的话,他会不会怀疑她们是贵妃和德妃的耳目。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她在金城的路其实很不好走。

    就在陈姑娘和张姑娘各自想着心事的时候,秋姑娘开口了。

    她这次叫另外这几位姑娘过来,是想让她们和她一起派人去恒王府跟恒王妃请安的。

    她的理由也很简单,虽然恒王把她们安置在了外面,可她们到底是晋国君赐给恒王的人,自然要见一见恒王妃这个主母,给她敬茶的。

    陈姑娘听秋姑娘说完这话后,就转头看向张姑娘,似是在征求她的意见。

    张姑娘却低下了头。

    这个棒槌。

    她在心里暗暗地骂了秋姑娘一句。

    自己要送上门去找死也就罢了,还要带上她。

    无论怎样,恒王现在都已经表明了不想见到她们。

    她们最好的选择其实是按兵不动,看恒王府之后的态度行事。

    她倒好,硬要跟恒王对着来。

    她们要是敢派人去恒王妃那里让她不痛快,恒王绝对饶不了她们。

    张姑娘就算再傻,也不可能跟着秋姑娘这么一个蠢货如此行事。

    她十分干脆利落的拒绝了秋姑娘的提议,并表示自己有些困了想要回去休息。

    而陈姑娘原本就觉得张姑娘虽然不言不语,却比秋姑娘要聪明。

    她看到张姑娘出口告辞,便也开口说自己要离开。

    直把秋姑娘气的牙痒痒。

    可她到底年轻,看到张姑娘和陈姑娘不肯附和自己,难免会怀疑自己的做法会不会有些不对。

    偏偏贵妃派来的那个小太监,以往在贵妃宫里做惯了冷板凳。

    他十分想做出一番大事业,因此便极力地鼓吹秋姑娘派他去跟恒王妃请安。

    秋姑娘再次被他说动了,她果真让那小太监拿着自己的名帖去了恒王府。

    那小太监走后没多久,跟秋姑娘房间挨着的海姑娘关上了自己房里的窗户。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