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暗流涌动

作品:《四合院的生活日常

    “到时候,哪怕是你姐我,也不一定能帮得了你们了。”

    艾沐棽费劲儿的引导着,就等妹子周闻上钩。

    “姐,你意思,现在能帮上忙了快说说,姐,到底怎么帮咱们家解决这个隐患啊”

    嘿嘿,这不来了么,鱼上钩了。

    “让妹夫换份工作吧,我在科研所那边有点关系,让妹夫去那边上边,身份从工人变成科研员,有点高科技的发明创造,也就不那么显眼了”

    至于是哪个科研所,行外人也就是听听,绝大部分还真弄不明白。

    至少此时此刻艾沐棽嘴里的研究所,跟中科院、航空航天这些头衔不搭边。

    “这个当科学家这么厉害的工作老魏能干得来吗”周闻有些迟疑。

    虽然她很崇拜自己男人,但这个时代对于科学家的认知,是相当高端和神圣的。

    要不然,哪怕到了30年后的90年代,孩子们的愿望首选还是科学家呢。

    “刚才那股劲儿呢,伱可别小瞧了咱家妹夫。”

    艾沐棽话说开了,眼瞅着有戏,也就赶紧开始给小闻打起鼓劲儿。

    “要知道燃气灶这个发明,可是给咱们国家持续赚外汇呢,妹夫妥妥的首功,别看一个小小的燃气灶,这里面的技术含量可不少,好些在全国,不,在全世界都是专利,专利是啥知道吗”

    艾沐棽说的兴起,有点滔滔不绝的意味。

    “全世界头一份,别人用这些技术就得掏钱买没这些功劳打底,你还真以为咱们国家的职能部门都是摆设啊他又是折腾空调、倒腾野猪,还敢在自家院里盖小楼就愣是不出事告诉你吧,咱俩见面之前,妹夫的举报信就将近三指厚了”

    三指厚,一般都是形容肥猪猪膘的,竟然拿来形容魏平安的举报信

    这个还真的没有想到。

    魏平安自己还以为自己做的多内敛,多低调呢。

    其实就是知道他不是匪类,本着肉烂在锅里的角度,先任由他发挥。

    就像是割韭菜,先任凭你长大,到了可以收割的时候,再瞬间将其拿下

    只不过,这韭菜长大的过程中,运气不错,被更多的菜农盯上,后来商量了一下,可能觉得这韭菜涨势喜人,不割了,留着当种子更好

    周闻被吓了一跳,但随后就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这说明自家男人本事,担心之余,就是浓浓的骄傲。

    对国家做出贡献,就是当代青年最值得骄傲的事。

    两姐妹一直聊到被老太太喊了进屋吃饭。

    “平安这么晚还没回来,别是出什么事了吧”

    张老太太担心的问。

    “奶奶,妹夫今天负责接待外国来宾,估计是要跟他们一起在大酒店吃饭了,除了吃好吃的,能出啥事”

    “顶多吃撑了肚子”

    周闻补了一句。

    噗嗤。

    周子墨笑出声来。

    老太太摇着头拍了小艾一下。

    孙女怀了孕,老太太可不敢乱拍打她。

    同一时间。

    在某部队大院的一栋别墅里。

    李青的妈妈和王磊的母亲坐在沙发上,旁边还有一个中年男子,穿着戎装,双手放在膝盖上,笔挺的坐着。

    “调查了这么多天,就调查这么个结果”

    李青和王磊自从那晚连夜出了城,就像是消失了似的。

    原本按照叮嘱,最迟也要隔一天来一通电话说一说行程和汇报安全的。

    毕竟外面越偏僻的地方越不安全,而他们俩身上背着事儿,也不能大张旗鼓,不然也容易出事。

    这一次硬碰硬,他们两家为了保住孩子,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防备对手的同时,也要防备自己阵营里的“伙伴”。

    但,王磊和李青消失了。

    自此再无音信。

    几条能走的路都安排了人,却都没有踪迹。

    两个家里顿时就都慌了神。

    李青家老一辈的爷爷甚至着急的都住进了疗养院。

    他们本家最宠爱的独苗啊。

    两家的男人还算理智,调查途径都比较克制,但查来查去没有结果。

    虽说没有结果就是目前最好的结果,但两个妈妈不乐意。

    两家距离不远,过去也就是认识但没有深交,这次因为孩子,两个母亲多次密探,竟然有些合拍。

    真可谓臭味相投。

    “你们不仅要调查外面的,内部的,也查了吗”

    “这个”

    “查一查李青出事之前那段时间都在干什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嗯,也查一查忘了王磊那段时间,还有一直到他们走之后三天内的城内,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两个妈妈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把能想到的细节都一网打尽。

    就像是挖地三尺也要弄个水落石出。

    “好的,我这就回去安排人调查。”

    叶文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的跟她的爸妈描述这一下午的经历和感悟。

    像是个小迷妹。

    她算是彻底被魏平安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才华所惊艳。

    甚至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几天。

    一前一后的转变,让叶文秀的父母都吃了一惊。

    自家闺女从小到大都是很骄傲的,头一回这么夸赞一个人,还是个男人。

    两口子对视一眼,都有些忧心忡忡。

    自由恋爱是不错,但没有父母的考察和打听,总觉得不那么放心。

    接下来几天,魏平安带着几个外国大boy,游走在京城的名胜古迹和大街小巷。

    果然不负众望。

    给陈军、刘志勇和叶文秀示范了一个标准的对于外国来宾的导演讲解和接待方式。

    在魏平安接手费迪南德几个人之前,叶文秀是作为翻译和领队讲解员,带他们去过故宫的。

    但就在随意的闲聊中,别说几个外国人,就连陈军他们,也对故宫又再一次兴起了浓厚的兴趣。

    语言的魅力,果然是无可抵挡的存在。

    “太和门两侧分别有一个石头箱子和一个石头亭子。石头箱子是能打开的,里面会放一些五谷杂粮和金线饰品,象征着五谷丰登和江山社稷,石头亭子呢,里面有个卡槽,平时放置月份牌,每当帝王颁发诏书都要把诏书先放到亭子里,所以石头亭子也被叫做诏书亭”

    艾利奥特表示他们当时没有留意,现在很想再看看里面是不是放了东西。

    “太和殿西边的叫弘义阁,是原来清朝的金库,金银财宝都放在那里,当时太监进去搬运都得脱光了衣服,放置偷盗”

    “太和殿广场那些白色小石块,皇帝出行时用作仪仗墩,在古代,皇帝出宫或举行大朝的时候,那可不能是一个人溜溜达达、偷偷摸摸就出来了,而为显示皇威,必须得有一套叫做“法驾卤簿”的仪仗队伍,那些举着旌旗、令牌、礼器的,威风凛凛;抱着皇帝要用的椅子、尿盆什么的,照样气宇轩昂,一个白块上一个人”

    班森表示有点印象,但没有看全,想要再仔细瞧瞧。

    “这些方块在清朝的时候呢,就会放类似铁块的东西,学名叫“品级山”,当时上朝时,大大小小的官员按照品级,按照方块一排排站好”

    嗯,老外们更好奇了。

    “故宫有78米的深度,为了防止贼人挖地道进入”

    “保和殿西边的隆宗门匾额上,插着一根 1813年的箭头是嘉庆十八年“天理教”起义时,跟太监们里应外合攻入紫禁城,经过激烈战斗留下的箭头,嘉庆皇帝下令留下了这个箭头,用来警醒自己”

    这个刘志勇挠头。

    建国不久,很多地方做的都不是很到位,外事办负责接待外宾,看中的目前还只是留洋经验和外语,特别是俄语。

    这也是为什么接待美国记者,就有点抓瞎的原因。

    最牛的翻译,是要跟着大领导们身边的。

    “保和殿后面的云龙石雕,一整块重达三百多吨的”

    “乾清门前耷拉耳朵的鎏金狮子,因为乾清门是通往后宫的门户,狮子这种哈巴狗姿态的目的是警示后宫,不该问的不要问,不该打听的不要乱打听”

    多米尼克表示当时走的太快,根本没留意狮子的耳朵。

    “太和殿内外的龙纹、龙雕加起来一共13844条”

    好么,这会儿,吃着焦圈喝着豆汁儿的大家伙都不淡定了,有种赶紧跑去数一数的冲动。

    嗯,魏平安喝的是豆腐脑,他无福消化豆汁儿这神奇的餐食。

    “太和殿外仙鹤和龙龟,寓意成仙和长寿,里面是中空的,是为了在皇帝登记、册立皇后或者颁布诏书时焚香使用”

    费迪南德表示,自己当时就应该敲一敲的,好像知道多大的空间,怎么焚香呢

    于是,饭后一行人二刷故宫。

    后面的一些名胜古迹和景点,伴随着魏平安特意安排的小吃,比如去东城的隆福寺小吃,就逛那方向的景点

    去西城的护国寺小吃,就逛那一边的。

    还有崇文的锦芳小吃,宣武的南来顺

    不知道其他人安排行程的原则是什么,魏平安遵循的原则就是四大未来京城知名的小吃

    这种安排一下子就解决了四天的行程。

    让所有的安排有迹可循,且轻松高效。

    而且外国这几个宾客们,竟然也很是开心。

    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京城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享受到了真正普通人的衣食住行。

    所见所闻都很新奇,很惊讶,很痴迷

    第二天逛完故宫,魏平安就带他们又去了大栅栏的铺子,拿到了订制的“团服”。

    第三天,一群人兴致勃勃的在南来顺吃早餐时,就都是左胸绣着中国二字的半袖白体恤,穿着深蓝色牛仔裤,足踏老京城千层底布鞋的“时髦达人”了。

    陈军看到外国友人非常开心,一个劲儿的竖大拇指,还纷纷跟大家拍照留念。

    其中深棕色卷毛的那个特别活跃,嚷嚷着要再多订几套带回去,要分享给他美国的其他朋友们穿

    嗯,这是国际大事件,很重要的。

    毕竟t恤上写着“中国”二字。

    但他们竟然喜欢这种

    有点匪夷所思。

    “其实,可以考虑让商务部根据这种版型制作成品衣服,做出口贸易,相信也可以赚不少外汇”

    说完之后,魏平安差点扇自己嘴巴子。

    只不过貌似陈军和刘志勇的心思都不在魏平安的话上,漏听了似的。

    倒是班森来了兴趣,一路上跟魏平安讨论了不少嗯,合作方式。

    叶文秀听到了,但不知道处于什么目的,她没有将班森的意见和魏平安的迎合翻译出来。

    小妮子也是有自己小心思的。

    在不违规不碰触底线的时候,也会选择自我屏蔽一些事情,不给自己崇拜的魏大哥找麻烦。

    “嗯,等晚上分开,还是找机会提醒提醒魏大哥,毕竟国际大形势摆着,自己可不希望看到魏大哥出问题。”

    叶文秀默默地想着。

    连续几天的早出晚归,轧钢厂里也见不到人影,四合院里轧钢厂工作的家里又开始悄悄的谈论起了魏平安的事情。

    “师傅,魏平安不会又出了什么事儿吧也没听厂里大喇叭通知啊”

    贾东旭是最看不惯魏平安好的了。

    媳妇还那么能干,得到了一个当警察的好工作。

    红眼病有些犯了。

    “不清楚,你赶明天找三车间的工友打听打听去。”

    易中海是也是有些好奇的,但他之前跟魏平安家闹得不愉快,都被魏平安当着全院大会时摔脸上了。

    也不好敲门去询问。

    至于他家的老太太和小屁孩,能知道个啥。

    北屋何玉柱家也犯着嘀咕呢。

    “哥,魏大哥是不是出事儿了,今天我回来听前院他们说了一嘴,说魏大哥好几天没去厂里上班了呢。”

    “去去去,魏平安家的事碍着你了,少打听他们家的事。哼,要真出了事儿,那就瞧乐子吧”

    后院,刘海中在训斥两个不争气的儿子。

    刘海中对于刘光天和刘光福两兄弟的要求是特别严格的,都严格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了。

    就像是不是真的管教孩子,而是为了动手打他们而找的借口似的。

    对面娄晓娥独自在家,许大茂又下乡放电影去了。

    她是可以回娘家待几天的,可她也想着抽空去魏平安家跟周闻聊聊天。

    对于院里传的魏平安被轧钢厂开除的消息,她也想要知道真正的结果。

    聋老太太已经睡下了,跟前院阎埠贵家差不多,对于魏平安的事情,他们现在都不怎么关注。

    一个是看在张家妹子的份上,不上心了。

    一个是正在发愁自家老两口跟大儿子闫解成和儿媳妇于莉之间怎么缓和关系呢。

    毕竟房子没拿下没租着也就算了,之前收的钱也没有退回去。

    说不过去啊。

    阎老西这两天正愁着找借口呢,哪顾得上魏平安家的事。

    或许只有心中坦荡的倒座房老李头最清楚始末。

    头一天有这种传言苗头的时候,他就找张老太太问过了,得知是借调去招待外宾去了。

    魏平安有大本事他老李头是知道的。

    勤奋好学他可是知根知底,当初收的那些书里,也不乏蝌蚪一样的外国文。

    但是他知道归知道,却不爱跟别家说,别家偷偷议论被他听到,也就是笑嘻嘻的听着。

    有时候也煞有介事的跟人一起分析探讨呢。

    这老头,也是是蔫儿坏。

    今天带他们爬了八达岭长城,通过魏平安的讲解,让他们感受到了长城的宏伟和明朝抵御外敌的决心。

    按照陈军分开前所说,明天就是接待的最后一天。

    魏平安合上笔记本,这是他这段时间奋笔疾书“写”出的英文著作,是打算拜托班森的。

    班森要去到路透社百老汇分社工作,还打算跟魏平安合作打板新衣服

    虽然衣服这事儿比较荒诞,可一些西方文学的出版事宜,班森是帮得上忙的。

    而且魏平安问过陈军,也在今天得到了明确回复,不违规。

    要知道前年就有作家在国际上获得文学奖项了

    假期设定

    订阅4位数及以上日更2章,不足四位数,更1章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