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二章 阉党发生内讧,冯铨欲投献忠(求追订月票)

作品:《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

    冯铨当然知道所谓截断运河漕运,不过是这帮水寇的威胁之词。

    虽说目前长江水师的福船不是那几艘西洋帆船的对手,不过他们仅仅只有3条船,根本就不敢离开崇明附近的江面。

    如果他们前往镇江来回差不多需要一天时间,自己就可以登陆崇明岛了。

    田尔耕说道“如果南京周边的驻军全力配合我们,即使战船不占优势,也不是不能同那帮水寇较量。”

    “但是很明显这帮人全都是出工不出力,我甚至怀疑还有不少人暗中同水寇勾结。”

    田尔耕的话令冯铨心有余悸,那日在太湖自己险些葬身鱼腹。

    他现在说啥也不敢亲自去长江口督战了。

    冯铨虽说是钦差,但毕竟打仗不是他的强项。

    说实话,现在面临的处境已经远远超过了他最初的预期。

    冯铨这条“过江龙”几乎被那些地头蛇给压制住了。

    不过冯铨能有今天的地位肯定不是光因为自己长了一副好皮囊,他很快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既然自己打不下崇明,他干脆甩锅,将平定崇明水寇造反的事情交给南京兵部尚书袁可立。

    他这招以退为进不可谓不毒,袁可立要是拿不下崇明的水寇,那么他就可以顺势拿掉他的南京兵部尚书。

    “浪里飞”这帮人也着实闹得太不像话了。

    原本只是在太湖闹闹也就算了,现在居然占据崇明,还扬言要截断漕运,这已经是公开造反了。

    崇明素有“大江门户”、“十郡屏障”之称。

    现在相当于是阻断了长江的航运,虽说大明是实行禁海的,但是不代表江南没有人进行走私。

    “浪里飞”等于是断了这些人的财路。

    守备太监崔文升同魏国公徐弘基一商议,若是任由这样发展下去,也是断了自己的财路。

    即使没有冯铨,南直隶的地面上出现了反贼,平叛也是他们的任务。

    于是二人也一同向袁可立施加压力,要求他迅速平定崇明的叛乱。

    而袁可立这边则是左右为难,不少东林党人都希望他能够网开一面,至少也拖延一段时间。

    复社的张溥更是表示他们此举只是为了向阉党施加压力,只要阉党在商税的事情上做出让步,到时候袁可立只需要招安“浪里飞”等人,平定崇明根本就无须动用刀兵。

    其中的厉害关系袁可立自然知晓,冯铨的目的他也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能迅速平定崇明的叛乱他就会顺势拿下自己。

    不过表面上袁可立还是做出了详细的部署,首先他调集了南京城以及金山卫等地的30余门佛郎机火炮,扩建了吴淞口的炮台。

    万历4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独角兽”号战舰,突遇台风,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沉没。

    原本的历史中应该在天启五年才被打捞出来,也许是因为李献忠提前制造出了红夷大炮,居然天启三年就被打捞出来了。

    如今这批红夷大炮已经被送往了京师。

    袁可立认为佛郎机火炮的射程不够,吴淞口炮台想要阻止敌舰进犯,需要有射程更远的大炮。

    于是他向朝廷申请,调拨十门红夷大炮前来吴淞口助阵。

    当然他的目的主要还是拖延时间,且不说朝廷不一定会同意。

    即使同意了,这些大炮要运到吴淞口恐怕也是一两个月之后了。

    此外他还以镇江的长江水师以及金山卫水师为班底,组建了一支吴淞水师。

    虽然吴淞水师的主力舰还是大型的福船,不是水寇战船的对手。

    但是在炮台的掩护下,吴淞水师守卫吴淞口还是没有问题的。

    袁可立表示自己已经调集了五千兵马,做好了收复崇明的准备,只要朝廷的红夷大炮或者水师主力南下,他立刻可以发兵。

    冯铨请求水师南下的消息传到京师时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原本崔呈秀就同冯铨不对付,无奈魏公公支持冯铨南下,他也无可奈何。

    如今冯铨在苏州剿匪两战两败,不仅是损兵折将,甚至还激化了苏州百姓同朝廷的矛盾,以至于水寇直接攻占崇明,封锁了长江口。

    他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打击冯铨的好机会。

    恰巧此时江南的不少官员弹劾冯铨在江南胡作非为,导致激起民变。

    崔呈秀暗中指使自己手下的党羽推波助澜,让天启帝也知道了苏州暴动以及冯铨剿匪失败的事。

    于是朝廷上出现了一股“严惩冯铨”的声音。

    崔呈秀也明白能不能拿下冯铨,还得要看“九千岁”的意思。

    他的手下更是到处宣扬冯铨是靠出卖男色上位的,只是一个没有多少阅历的书呆子,难堪大任。

    就连魏良卿也在魏忠贤面前说冯铨这个“小白脸”只会写些文章,根本就干不成大事。

    而此时崔呈秀更是向魏忠贤进言道“如今江南动乱皆因冯铨而起,只要拿下了冯铨以平息天下的舆论,江南很快就可以平定下来,税收同漕运也会恢复的。”

    朝廷中唯一支持冯铨的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现在根本就不在京师,此时自然是无人替他说话了。

    魏公公如今手下可谓是“人才济济”,已经不像当初那么缺少文官的支持了。

    最终在崔呈秀鼓动下,他决定将冯铨免职以平息江南的动乱。

    而崔呈秀则在成功扳倒了冯铨后亲自前往江南接替他。

    崔呈秀原本就主张不要激化矛盾,如今他拿下了冯铨自然可以同江南的士绅暂时达成妥协。

    他在魏忠贤面前表示自己无须带兵就能搞定江南的叛乱。

    所以冯铨日夜盼望的水师自然是不可能到达江南支援的。

    无论是天津水师还是登莱水师,南下到长江口最多也就是十天的时间。

    如今快一个月过去了,居然没有任何水师南下的消息,让冯铨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此时一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匆忙走了进来,在田尔耕的身旁耳语了几句。

    田尔耕听闻之后脸色大变。

    冯铨知道肯定是出事了。

    于是问道“田都督,可是京中发生了变故”

    田尔耕有些沮丧的说道“冯大学士,田某不能留在苏州帮你了”

    “魏公公已经下令让田某即刻押解那些东林党的嫌犯进京受审。”

    “此外,根据京师传来的消息。崔呈秀屡进谗言,魏公公已经决定将你免职,三天后崔呈秀就会来到苏州宣布这个消息。”

    此刻的冯铨呆在了当场。

    尽管冯铨猜到了他此番失败后,崔呈秀一定会在魏忠贤面前说自己的坏话。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九千岁”会这么绝情,直接将自己免职。

    毕竟自己自从加入阉党以来,可谓是尽心尽力。

    这次利用“京察”的机会将东林党人赶出朝堂,几乎都是自己一力促成的。

    这次来到江南还不忘替“九千岁”打击东林党。

    哪怕是自己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还在想方设法削去袁可立的兵权。

    这让少年得志的冯铨如何能够接受

    年轻终究还是要付出代价的,看来自己斗不过老辣的崔呈秀。

    可是他不甘心啊,自己27岁就成为了内阁大学士,是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阁臣了。

    甚至一度有担任首辅的希望,如今居然直接被“九千岁”给这样抛弃了

    田尔耕知道这件事情对冯铨的打击很大,想要出言安慰他,可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不过很快冯铨就对田尔耕说道“既然崔呈秀还有三天的时间才到,这件事情务必保密”

    “我不能就这样认命,必须要做最后一搏。”

    很快冯铨就找到了袁可立,说道“袁尚书吴淞口的军士是不是已经做好了突袭崇明的准备”

    袁可立说道“我军自然是随时准备收复崇明,可是贼寇战船犀利,我军抵挡不住啊只要北方的水师一到,我立刻就会发兵收复崇明”

    冯铨说道“想必这个消息崇明的水寇也已经知晓了吧,如今北方水师未到他们一定认为我们不会攻岛,此时正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袁可立被冯铨这个大胆的想法给吓到了,不过转念一想还真有可能会成功。

    不过他还是说道“连夜攻岛风险太大了,虽说敌舰可能打不中我们的船,但是我们自己很可能会偏航,甚至是触礁。”

    冯铨说道“偷袭哪有不冒风险的,袁尚书不会是畏敌惧战吧”

    袁可立知道冯铨这是在威胁自己,如果自己拒不出战,他很可能会顺势将自己拿下。

    他说道“容各营将士准备一下,一个时辰后我便发兵崇明。”

    冯铨说道“这些水寇都是苏州本地人,难免营中有他们的细作,保险起见还是直接集合士兵出发吧,以免走漏了消息”

    “为了激励士气本钦差同袁大人一同出战”

    夜袭崇明的风险其实不小,袁可立没想到冯铨居然敢拉着自己随大军一同出征。

    不过既然他这个阉党都不怕,自己这个兵部尚书还能退缩不成。

    晚上渡江风险实在太大,最后吴淞水师只得放弃了小船,一律使用大型的福船。

    在月光的映照下,几十艘福船缓缓地驶离了吴淞码头。

    若是在白天他们的这一举动肯定逃不过水寇的耳目。

    不过此时风高浪急,再加上又是晚上,尽管吴淞水师出港的动静闹得很大,但崇明岛上的水寇却是一无所知。

    崇明岛并非如同后世那般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岛,而是由姚刘沙、长沙、南沙、三沙等几个沙洲组成。

    而崇明县城则是位于最西面的姚刘沙。

    吴淞水师离开吴淞口后,并不是直接北上前往崇明,还是沿着江边一路向西,等过了浏河堡后再继续北上。

    由于地标十分清晰,所以是根本不可能出现偏航的。

    其实夜袭的战术袁可立早就已经想到了,他没有想到冯铨一个文官也能想到这种方法。

    从冯铨对付东林党人的手段就可以看出,这位钦差其实并不是传闻中那样是靠出卖自己色相上位的。

    虽说他这个内阁大学士是投靠阉党后才当上的,可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翰林出生,19岁就当上庶吉士,放眼整个大明也没有几人。

    只是这样一个大有前途的青年才俊居然甘心做魏忠贤的走狗,实在令人唏嘘

    袁可立说道“从这里向北,最多两刻钟就可以抵达崇明了。只是如今月黑风高,我们根本就看不清航道,在接近崇明岛时有撞上暗礁甚至是搁浅的风险”

    冯铨说道“这就是袁尚书放弃小船的原因吧”

    “其实就算搁浅也无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登岛。只要能够登岛,这些水寇根本就不是官军的对手。”

    袁可立也认可冯铨的说法,一群水寇是不可能正面打赢官军的。

    “浪里飞”只是名义上的首领,其实此时崇明城里真正的指挥者是吴江富商沈正宗。

    崇明岛上此刻除了“浪里飞”手下的三百水寇外,还有三千苏州义军。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苏州富商的家丁以及乡间的团练,并非是那些手无纯铁的百姓,所以还是具备相当战斗力的。

    尤其是沈正宗等商人从郑芝龙哪里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其中有一千人穿着重型布面甲,有一百人甚至穿的是扎甲。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义军的装备要远远好于南直隶的官军。

    此时他们已经占据崇明一个月的时间了,对于鸟铳、各类火炮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了。

    不过官军的这次突袭还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当吴淞水师出现在崇明岛附近江面的时候,他们还是乱作了一团。

    不过岛上的炮台还是第一时间向着江面上的敌舰进行了开炮。

    说实话,以这个时代佛郎机火炮的准度,再加上夜晚的视距,要是能打中敌舰,那绝对是属于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不过守军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要击沉敌舰,而是要告诉岛上的所有人,官军前来偷岛了。

    果然随着隆隆的火炮声,城内的义军同水寨中的水寇全部都被惊醒了。

    在月光的映射下他们还是能够看到江面上那些敌舰的风帆的。

    虽然义军手中的战船火力强劲,不过在这种环境下想要击沉敌船基本全靠运气。

    一时间岛上炮声隆隆,打的不亦乐乎。

    不过此时对于偷袭的吴淞水师来说,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来自于水寇的战船同炮台,而是崇明岛周边的暗礁。

    随着他们越来越靠近岛屿,搁浅的风险也是越来越大。

    明军的福船也有200吨的排水量,很快就有好几艘福船搁浅了。

    不过此时距离岸边已经不远了,很快明军便纷纷从搁浅的战船上下水向着岸边冲锋。

    他们的目标是水寇的炮台。

    此时义军在炮台驻守的人马并不多,只有500人。

    面对大批涌向自己的官军他们多少还是有些惊慌失措的。

    不过在“浪里飞”的指挥下,他们很快就保持了专注。

    “砰、砰、砰”

    随着一阵白烟冒起,不少冲锋的官军都被鸟铳给放倒了

    这下轮到官军傻眼了,这些“水寇”居然装备了火铳,而且数量还不少。

    当同这些水寇进行交手后,他们更是大跌眼镜。

    水寇们的战力很强,若不是官军的人数占优,恐怕就要被这些水寇给打退了。

    如今官军和水寇居然战成了平手

    很快随着一声尖锐的响声,一支响箭拖着一道长长的印迹,划破长空。

    看到信号后,江面上飘荡着的三艘盖伦战船赶紧调整炮口,将射击对象从原来江面上明军的福船,转变成成正在向炮台冲锋的官军。

    很快密集的炮弹就在明军中爆炸,由于使用的是开花弹,冲锋的明军伤亡不小。

    一眨眼的功夫就伤亡了二三百人。

    而守卫炮台的水寇则是利用明军分神的间隙,赶紧撤离炮台。

    沈正宗并不傻,他们有崇明县城可以依托,没有必要在炮台同官军进行野战。

    冯铨同袁可立并没有上岛指挥战斗,他们只是在福船上远远的看着岛上的一切。

    尽管袁可立对于这些水寇拥有火铳感到很是吃惊,不过如今已经拿下了炮台接下来自然是攻占崇明县城了。

    而占领了炮台的官军则是利用炮台上的火炮向江面上的敌舰进行炮击,虽然没有能够击中敌船,不过还是对其形成了干扰。

    使得水寇很难再利用舰炮轰击已经登陆的官军。

    吴淞总兵宋祖义很快就指挥已经登岛的明军向崇明县城出发。

    眼前的崇明县城建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城墙呈方形,周长四里多,五座城门,两座水关。

    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外,还有一道东南门朝阳门。

    官军的目标表示这座朝阳门。

    由于没有携带攻城器械,宋祖义只得一边令人就地取材打造攻城的梯子,一边对填掉崇明城的护城河。

    很快官军就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向着护城河冲了过去。

    此时城上的义军早就严阵以待了,随着沈正宗的一声令下,城上的虎蹲炮同火铳立刻对城下的官军展开了攻击。

    虽然天黑影响射击的效果,不过官军密集的队形还是使得让他们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从官军的惨叫声就可以判断出,对方起码损失了好几百人。

    这个结果让宋祖义大吃一惊。

    这些水寇装备的火器也太多了。

    知道的是在打水寇,不知道的以为是碰上了神机营

    此时天色已经有些微微亮了,“浪里飞”说道“如今官军士气低落,我们此时杀出正好打他们一个搓手不及。”

    “若是真的拖到了天亮,兄弟们不一定是官军的对手”

    此时义军士气正盛,崇明又是他们的主场,虽然出城作战有些冒险,不过却能趁着天黑迅速解决战斗。

    沈正宗也明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道理。

    犹豫了一番后,他决定主动出击,只要短时间挫败了官军的这次登陆,相信之后他们就不敢轻易前来进攻崇明了。

    最终他决定留下一千名火铳手守城,由“浪里飞”率领剩余的两千人出击。

    正当宋祖义等人还在焦急等待天亮的时候,却发现崇明城的吊桥被放了下来。

    而后大量水寇冲出了崇明城。

    宋祖义大喜,说道“兄弟们,本总兵正愁无法破城,这群水寇居然主动出城送死,大家随我杀进城去。”

    很快两路人马就杀将到了一起,不过宋祖义率领的官军很快就落入了下风。

    “浪里飞”的手下都是积年的老匪,杀人如麻,而且前方的百余名义军全都是身穿扎甲。

    宋祖义平日也就在南京城周边欺压下普通的百姓,压根就没上过战场。

    面对这样一支全部铁甲的水寇,他们哪里抵挡的住

    他率领的官军中只有一些军官才穿扎甲,穿重布面甲的官兵也就三百来个。

    这群反贼居然有上百铁甲兵,千余重布甲兵,这怎么打

    很快宋祖义就被“浪里飞”斩杀,剩下的明军也大多投降了

    义军仅仅付出了四百多人阵亡的代价,就击杀了近千官军,俘虏了一千五百多人,可谓是取得一场空前的大捷。

    不久后重新占领炮台的水寇开始向江面上的明军战船开炮。

    此时天色渐亮,冯铨同袁可立只得下令退兵。

    此战官军出动大型福船36艘,结果被击沉或者搁浅的战船达到了20艘。

    登陆的2500步师更是全军覆没,加上战死或者被俘的水手,损失超过了3500人。

    孤注一掷的冯铨最终以惨败收场。

    不久后崔呈秀就到了苏州,直接宣布冯铨被就地革职。

    他更是以胜利者的姿态,狠狠地嘲讽了一下冯铨。

    说道“听说冯大学士擅长以男色诱人,若是你能够让我满意的话,兴许我会考虑下保留伱的官职”

    冯铨则是直接拂袖而去

    他又一次被人凌辱了,难道就因为自己年轻,自己长相俊美,就要反复地任人侮辱吗

    此刻冯铨甚至都有毁容的冲动了。

    不过很快崔文升叫住了他,崔公公说道“冯大学士何必沮丧,这天下又不是只有阉党和东林党。”

    “几年前杂家也同你一样,失去了郑贵妃的庇护,以为自己就此沦为鱼肉。不过关键时候有一个人救了咱家,此人即使是九千岁魏公公也得忌惮三分。”

    崔文升的话使得冯铨眼前一亮,普天之下除了皇上,能让魏公公也忌惮的人恐怕只有辽国公李献忠了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感谢书友“标552”的月票支持。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