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2. 酒席 (15.5W营养液+)承认黎青……

作品:《夫君来自未来

    杜永宁在黎家待了一上午, 被狠狠地打击了一番。

    然后他不仅许诺要给黎青执二百两银子,资助黎青执办书院,还表示自己也要脚踏实地, 为那些底层百姓做点什么。

    二百两银子对大家族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黎青执之前去省城,也算是长了见识在省城最豪华的浴室洗个澡, 就要几两银子

    在那边洗澡, 每人一个池子, 池子里会放入香料, 池子周围还摆上鲜花和各种吃食, 有人帮着搓澡推拿

    省城最贵的酒楼, 吃一顿饭也要几两银子, 那酒楼上的菜,做法一道比一道复杂

    还有一些昂贵的布料,更是价值千金,关键是还有人趋之若鹜。

    只能说大齐的有钱人是真的有钱。

    但贫富差距也是真的大,二百两银子黎青执拿来买旱地的话,可以买二十亩地, 放现代都能盖个可以容纳两千多个学生的学校了。

    杜永宁都这么大方了黎青执邀请他留下来吃午饭。

    杜永宁答应了。

    “我们下去吧, 我给你露一手。”黎青执道。

    杜永宁起初没反应过来, 见黎青执进了厨房,目瞪口呆“你要做饭”

    在农村,男人做饭不少见总不能家里没女人就不吃饭。

    但杜永宁生在大户人家他们家女人都不做饭, 不用说男人了

    在他的认知里,厨房是女人管的,跟男人没关系,男人只要好好读书就行。

    最多就是他想吃什么或者不想吃什么, 跟他娘说一声,他娘自然会安排好。

    “对,我厨艺不错。”黎青执开始刷锅。

    杜永宁愣愣地看着黎青执做菜。

    常家的菜谱黎青执早就看过,他还观摩过常瞻做饭,此外常瞻平日里用的各种调味料,他也琢磨透了。

    以前那是没有调味料,限制了他的发挥,现在则不同,紫叩、砂仁、肉蔻、花椒、三奈各种各样能调味的中草药,他们家全都有

    常瞻还在闲暇时,将一些中草药磨成粉,制成了类似黎青执在现代时吃过的十三香的调味料。

    黎青执的味觉嗅觉都远超常人,这也有利于做菜,现在他做的菜,论味道一点都不输于常瞻。

    常瞻有时候还会失误,他甚至连失误都不会。

    比如说切菜,他能切得大小一致,放调料的时候,更是该多少就多少,绝不会多放或者少放。

    他的异能,可以让他把自己的身体控制到极致。

    厨房里的菜黎老根已经粗略洗过,黎青执看着再洗一遍,然后刷刷刷开始切,在飞快地炒

    他甚至可以有条不紊,同时做两个菜。

    杜永宁以前也是进过厨房的,但从未在厨房久待。

    此刻站一边看黎青执做饭这是他前所未有的经历。

    要是今天之前看到这场景,他肯定会想着,黎青执就算考上了案首又怎么样还不是要下厨做饭但现在被黎青执深深地震撼过之后,他就只剩下一个想法了黎青执怎么什么都会

    所以他其实很笨

    杜永宁想到了黎青执跟他讲的阶级

    他出生富裕,从小到大有名师教导,才能有如此成就。

    若是他生在普通农家,他可能现在就是在种地,大字不识一个。

    杜永宁有些恍惚,然后绣坊那些女工来做饭了。

    杜永宁看到这些女工,特别不自在。

    他们家挺讲究的,男女七岁不同席,可这里这里

    换做以前,他肯定有礼地避开,但现在避开,好似怪怪的

    那些年轻姑娘都不在意

    庙前村的女工确实不在意,她们还都偷偷看杜永宁。

    杜永宁真要说相貌,算不得多好,但他皮肤白皙身材高大,这在普通人看来,就是好看

    “听说他也是个秀才。”

    “他的衣服鞋子,一看就很贵。”

    “小声点,别让人家听见了。”

    女工们小声议论了几句就开始干活,没人跟杜永宁说话。

    金小叶很早的时候就告诫过她们,不许她们往黎青执或者黎青执的朋友身边凑,要有人这么干了她会立刻把人赶走。

    金小叶这么干,是怕有些人拎不清想攀高枝,与其出了事再处理,不如提前管交代好管好。

    她可不想看到有人去勾引黎青执

    正做着饭,黎大毛黎二毛还有赵小豆回来了。

    常翠之前喜欢跟着常瞻,但后来在金叶绣坊待多了,跟金叶绣坊的女工们混得越来越熟,又确定常瞻不会突然离开,也就不爱跟着常瞻去绝味斋了。

    她现在上午的时候在绣坊里溜达,下午黎大毛他们回来了,就跟黎大毛他们一起玩,晚上再跟常瞻待一起,性格开朗了不少。

    会这样,也是因为这孩子的大脑开启了自我保护机制她现在几乎已经把临湖县的事情忘光了。

    “爹,爹,今天吃什么”四个孩子都进了厨房,黎二毛抢着问。

    黎青执就把今天吃的东西都说了,还把做好的菜递给他们,让他们拿出去放好。

    黎青执不在家的时候,他们家时常吃绝味斋的卤味,但黎青执在,就不吃了。

    卤味吃多了也不好。

    黎青执做完菜,就让孩子们去喊金小叶方锦娘来吃饭,又递给杜永宁一个碗“想吃多少自己盛。”

    乡下地方,可没有帮人盛饭这事儿,全是自己盛的,想吃多少盛多少。

    当然如果家里穷,做的饭不够全家人吃饱,那当家人会负责分饭,以前在金家,金奶奶就会分饭。

    金家其实不穷,单纯就是金奶奶喜欢干这个。

    杜永宁端着饭碗,有些反应不过来。

    以前都是别人盛好饭,端给他的

    但在黎家,别说他了,黎青执的儿子就比灶台高一点点,也是搬了个凳子自己盛饭的,盛好之后还分了那个够不着灶台的小姑娘一点。

    杜永宁学着黎大毛盛了饭,然后上桌吃饭。

    黎青执让几个孩子夹了菜在一边吃,他们家的八仙桌上,就坐了金小树、方锦娘、黎老根、杜永宁,还有他跟金小叶。

    吃饭的时候,黎青执特地跟黎老根说了一声“爹,这是杜永宁,他大伯在京城当大官。”

    他怕不交代的话,黎老根在桌上用筷子翻菜什么的。

    这种事情,他跟金小叶都不太受得了,别说杜永宁了

    但他这么说过之后,就不用担心了坐在杜永宁对面的黎老根一下子安静了,一句话都不说,夹菜也只夹自己面前的。

    黎青执见状给黎老根夹了点菜,还换来黎老根感激的目光。

    桌上不自在的,不止黎老根,还有杜永宁。

    男男女女一桌吃饭,他有点不适应。

    但其他人都觉得很正常

    杜永宁有种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的感觉。

    他深吸一口气,用筷子夹了菜吃,然后就没时间想那么多了。

    黎青执做的菜,也太好吃了

    他之前觉得绝味斋的东西好吃,但现在看来,黎青执做的菜更好吃

    黎青执真的是不管干什么,都干得特别好

    承认黎青执就是很厉害之后,他一下子就轻松了。

    杜永宁吃饱喝足,然后看到黎青执又盛了一碗饭。

    “黎兄你胃口真好。”杜永宁忍不住道。

    黎青执道“我平日里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多吃点没力气读书。”

    原来是这样他以后也可以多吃点。

    “阿青,你考上了秀才,我们要不要回村办个酒席”金小叶问黎青执。

    要不是黎青执刚回来就遇上了金小姑家的事情,她早就提这事儿了。

    按照庙前村的习俗,考上秀才这样的大事儿,肯定要办个酒席,亲朋好友还会来送礼。

    当然现在他们家有钱,就不收亲朋好友的那点礼了。

    黎青执道“要办的,让大家都开心一下。”没道理他过了府试办酒席,现在考上秀才却不办。

    而且在庙前村办个酒席,也就是耽搁一天时间,还花不了多少钱。

    “那我们明天准备一下,后天去办”金小叶直接给了时间。

    “大后天吧,”黎青执道,“这两天我有点事情。”

    “行”金小叶应了一声,又拿出五两银子给金小树,让金小树去买各种食材,再去通知一下庙前村的人,准备办酒席“鸡鸭这次就不买了,现在鸡鸭涨价涨得厉害,买几头活猪就行,到时候我让绝味斋的人过来杀”

    杜永宁听得有点愣。

    他们家办酒席,光酒水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钱,黎家办酒席就花五两银子

    黎青执一直都有留意杜永宁。

    杜永宁一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样子他一点不奇怪。

    这个时代的有钱人的生活,跟穷人就是截然不同的,以至于一些有钱人,都不把穷人的死活当回事。

    晋王就是这样的人。

    而他愿意跟杜永宁结交,是因为杜永宁不是这样的。

    黎青执之前做菜的时候,每样都留开了一些。

    吃过饭,金小树和方锦娘就带上那些菜,又盛了一些饭,送去给开卤味店的金父金母吃。

    黎青执让方锦娘多走动,他们是听了的。

    至于黎青执他带着杜永宁,去城外看地。

    黎青执刚穿来的时候就发现了,庙前村很少有空地庙前村的百姓,会努力把能种菜的地,都种上菜,或者种点果树啥的。

    但就崇城县整个范围来看空地荒地还是有不少的。

    不过这些空地荒地不属于普通老百姓,往往属于那些有钱人。

    他们买下大片土地种不过来,有时候就空着了。

    大齐不缺土地,只是老百姓没地。

    黎青执之前时常来往于县城和新码头之间,看中了中间的一大块地。

    这一大块地上,有大片的竹林,还有一个池塘和一片菜地这块地属于崇城县的一个有钱人,他每年春天会找人挖竹笋来卖,还在池塘里养了点鱼,在池塘边种了点果树,又在菜地里种了一些菜和花这块地能带给他一些收益,不算真的荒废了,但带来的收益并不大。

    黎青执觉得这块地很合适盖学校,当然要是人家不卖,他也有很多备选。

    要是他不介意学校偏一点,甚至可以低价从衙门买到一大块土地。

    黎青执找到那块地的地主,想要买下那块地。

    拥有这地的那家人,其实不太想卖。

    这块地出产确实不多,但土地这种东西

    普通百姓攒家当,攒的是锅碗瓢盆,有钱人攒家当,攒的是土地铺子。

    这地他们放着,以后家里人多了,修房子住也是很好的。

    但黎青执考上了秀才还是头名,不仅跟苟同知关系好,还认识新来的汪县令

    最重要的是,今年重新丈量过土地,他们这地虽然没啥产出,但以后也是要交税的。

    这人考虑过后,按照市价,把连带着小池塘在内,将近三十亩的地,以二百六十两的价格卖给了黎青执。

    地已经有了,接下来就是买砖头盖房子了。

    建新码头的时候,黎青执了解过砖瓦的价格,他简单算了算盖房子大概需要多少砖头,多少瓦片

    第二天,他就雇船去砖窑那边,给定金要了足量砖瓦。

    杜永宁看得目瞪口呆。

    黎青执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他怎么会知道要用多少砖瓦

    从砖窑回崇城县的路上,杜永宁忍不住开口询问。

    黎青执说了说这是怎么算的,其实就是算出一面墙要多少砖头,再看看有几面墙最后算出来的数跟真实情况有点出入关系也不大。

    砖头多了可以卖,砖头不够可以再买点。

    说完,黎青执道“你以后当官,钱粮什么的,要算的东西更多。不过一般都是雇个师爷让师爷帮忙算,倒也不用你太操心。”

    好像是这样杜永宁觉得自己以前懂的真的太少了。

    他要是顺顺利利考上进士,然后去当官,一开始肯定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

    杜永宁本来一心想去临湖县,现在却打算在崇城县多待一段时间,跟着黎青执学一学,然后再去临湖县,看自己能不能为临湖县的百姓做点什么。

    于是,他跟着黎青执来到庙前村,看黎家办酒席。

    杜永宁其实觉得金叶绣坊有点脏,毕竟金叶绣坊的院子里盖了个茅房。

    来到庙前村之后,他更是处处不习惯。

    这里养了很多鸡鸭,地上也就有鸡屎鸭屎,稍有不慎就会踩到

    一些人身上,还有奇奇怪怪的味道。

    要是以前他早就一脸嫌弃地走了,现在却忍了,还跟村里的一些老人聊了聊。

    这些老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我们家现在一天两顿吃干饭”

    “多亏了苟县令他现在当同知了。”

    杜永宁不觉得一天吃两顿干饭是多么好的日子,他无肉不欢还挑食

    他第一次知道普通百姓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也是第一次知道稻子是怎么变成白米的,第一次知道种地原来那么麻烦,第一次知道老百姓生了病也不会去看

    庙前村的老人,有好些腰背完全是弯的,大家见怪不怪。

    那些孩子,吃食掉地上了,也能面色不改捡起来吃。

    而对那些沉冤录里写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都是幸福。

    黎青执办酒席,请的是那些跟他们家有点亲戚关系的人,但没啥亲戚关系的村里人,他这边也会送一块卤肉,大家一起开心一下。

    当然,姚祖明一家肯定是没有的。

    金小姑一家很感激黎青执和金小叶,一大早就来帮忙了。

    不过金小姑干的活不多,她跟在黎青执身后,说个不停。

    说她男人和儿子没用,说幸好金奶奶到了她家住,姚老头晚上都不敢找她的麻烦。

    又说姚祖明一家前儿个办丧事,都没什么人去,现在姚祖明一家,还不敢欺负他们了。

    说着说着,金小姑又说金奶奶要给她儿子找个厉害的媳妇儿,已经相看好了。

    金小姑其实不太乐意要太厉害的儿媳妇,怕自己拿捏不住,但现在么他们家要是有个厉害点的儿媳妇,兴许不会这样受欺负

    “是谁”黎青执问。

    金小姑道“我娘觉得隔壁村刘大妞挺好。”

    黎青执之前在村里没少听八卦,自然听说过这个刘大妞。

    刘大妞的爹早早就没了,她娘捱了一年,就带着刘大妞的二妹改嫁了,留下十三岁的刘大妞和刘小弟刘小妹。

    刘大妞她娘改嫁带刘二妹,是想要个能帮她干活的人,至于为什么不带刘大妞刘大妞有主意,不听话。

    总之那之后,刘大妞就开始带着弟弟妹妹,艰难讨生活了。

    小小年纪就当家做主,这让刘大妞的脾气越来越大,她的弟弟妹妹在她面前跟鹌鹑似的。

    她也不惯自己的弟弟妹妹,她弟弟要是不干活,她一巴掌就扇过去。

    反正吧,刘大妞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凶悍,以至于她都二十三了,也没人去提亲。

    她弟弟都成亲了她做主给她弟弟娶了个跛脚的姑娘,现在那姑娘已经快生了。

    听说她那个弟妹也怕她,她在家就跟当家的婆婆似的,全家人都听她的。

    没想到金奶奶竟然看上了她

    “她愿意”黎青执问金小姑。

    金小姑道“愿意的。”

    黎青执想了想,发现他要是刘大妞,他也愿意。

    金小姑一家子就是软柿子,太好拿捏了,还有就是刘家很穷,总共也就两亩地,要不是这样,刘大妞的娘也不会改嫁。

    现在刘家的粮食就不怎么够吃,要是刘小弟再生几个孩子,家里迟早会有矛盾。

    刘大妞又不像金小叶一样到处寻摸赚钱的法子她只会种地。

    金小姑一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家光水田就有六亩,还有好些旱地,金小姑的儿子还是独生子,虽然胆子小吧,但他力气啊干活也勤快,金小姑的女儿又在金叶绣坊干活

    确实是挺好的选择。

    金小姑家的这亲事还没定下,但村里人多多少少听到了一点风声,众人唏嘘不已。

    金小姑的儿子那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刘大妞却是个比金小叶还凶的人

    不过真要成了,肯定没人敢欺负金小姑一家了。

    姚家,金茉莉听自己的娘说了这事儿,目瞪口呆。

    上辈子金小姑的儿媳妇,可不是这个刘大妞

    刘大妞的话她记忆里,刘大妞一直没嫁人。

    她弟弟一开始对她挺好的,把她当亲娘看,但后来她弟弟生了几个孩子,家里日子越来越难过,房子不够住粮食不够吃,就开始看姐姐不顺眼了,总劝刘大妞嫁出去。

    后来,三十几岁的刘大妞嫁给了一个带了好几个孩子的鳏夫。

    那男人娶她,就是想让她帮忙干活带孩子,她活儿干了,但因为脾气不好老跟男人吵架,两人还打起来,就过得很不好。

    后来那男人的孩子长大之后,还把刘大妞扫地出门了,刘大妞只能回弟弟家生活,她的处境比以前的黎老根好点,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她弟弟还念着她的好,她弟弟的儿子,可是完完全全把她当累赘的。

    没想到她奶奶竟然会看上刘大妞

    金茉莉走出门,瞅了一眼金小姑的儿子。

    她表弟被她哥使唤得团团转,特别老实。

    上辈子他们家一直被姚家欺负,他媳妇儿整天哭,也不知道这辈子会怎么样。

    正这么想着,金茉莉看到了金小叶。

    金小叶穿着一身一看就很贵的衣服,身上还戴了不少首饰

    金小叶这一身衣服特别华丽,上面绣了很多花,这样的衣服,怕是跟她上辈子穿的衣服一样,要十几贯

    现在的金小叶还比上辈子好看

    金茉莉转身回屋,生闷气去了。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