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85 章
作品:《全京城都蹭我瓜吃》 随同此次报告附上去的,还有具体的位置。
楚婳好奇这两拨人打了多久,如今打到哪里了,离京城有多远,系统一一作答,怕楚婳不了解大盛地图和位置,描述得还挺详细,连具体坐标和参照物都给说了。
系统对楚婳的这些细心和关照,现在都便宜了他们。
皇帝和百官的嘴都快笑歪了。
尽管他们派人追赶过去的时候,西戎和安王的人早不在那里了,但有一个可以当做参考的大致位置,就可以一路寻踪摸迹。
“就算找到了人,西戎探子不信,不愿意把证据交出来怎么办”
“他们从周州一路赶过来,死了那么多人,肯定不会轻易相信突然冒出来的锦衣卫。”
“要是把他们当成安王的人,到时候打起来就是三方混战。”
“还是得想个万全之策。”
百官们集思广益,你一言,我一语,就差把三十六计给用上了。
还是福瑞亲王提点了他们一句“富贵赌坊的张富贵是西戎的探子。”
一言惊醒梦中人。
对啊
没必要因为对方是西戎的探子,就立马把赌坊给抄了,充盈国库,可以先放一放,把可利用价值榨干以后再抄嘛
“西戎一直派人盯着镇抚司呢。”
“我们可以将计就计,用其他理由派锦衣卫出京。”
“西戎那边收到消息,有可能主动去找锦衣卫。”
“这么一来,就能完美地把朝廷的嫌疑从中摘出来。”
文臣们开始完善此项计划的种种细节,确保此次派去的锦衣卫就是一个接收证据的工具人,不会让西戎和安王任何一方起疑。
武将们听着他们的种种算计,只觉得浑身发寒,文臣的心可真脏啊
只是感叹归感叹,任何对大盛和朝廷不利的人或事,他们只有落井下石的份,绝不会动手相帮。
计划商量完之后,刚刚还满脸兴奋的君臣陷入了沉默,因为他们再度想到了一个问题楚婳的功劳。
同样的功劳放在在场任何一个人的头上,早就升迁了,但因为楚婳的年龄和性别,功劳一直堆积着,没有封赏。
可这么堆积着也不是办法。
再堆下去,哪天真相暴露,楚婳很可能会对大盛朝廷失望。
她哪知道朝廷究竟是堆着功劳一起处理,还是根本就没打算封赏她
皇帝和老太师老太傅等人早已摸到了楚婳“为天下女子争地位”的想法,也看到她开始一步步实施计划。
皇帝的二公主如此能干,对女子当官没什么意见,还有些乐见其成,在很多事上都愿意为楚婳方便。
老太师和老太傅总想着楚婳的功劳多了,其他人就会慢慢松口,但现在楚婳积累功劳的速度有点超出预计,心中的担忧也越来越多。
如果一直获得如此不公平的待遇,楚婳会不会失望
,甚至是绝望
因此转而投奔西戎北狄倒是不至于,就是
楚婳现在是商陆的学生,要是跟着他学了什么远离红尘,一起归隐山林,那可就完蛋了
老太师提议道“既然暂时没法给楚婳太多封赏,不如在一些小事上如了她的意,以表朝廷的善意。”
省得哪天楚婳觉得朝廷没救,跟着商陆归隐山林去了。
后续这句话老太师没有说,皇帝和百官都能自己脑补楚婳对商陆的好感太高,哪怕只是一个可能,他们也不敢赌。
这一次,没有人表示反对。
只是给几个女子请老师而已,影响不到朝廷,也影响不到他们。
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他们乐意帮助,胡巧云和名单上的几位女子成功拜师。
她们深知能有这样的机遇十分不易,也知道是托了楚婳的福,分外珍惜机会,拼命地吸收老师传授的知识。
几位老师的其他学生原本还看不起几个小女子,谁知她们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学习起来颇有一种“有今天没明天”的疯狂。
几天下来,学生们为之改观。
能有这样的学习劲头,并持之以恒,哪怕是女子,也值得他们为之钦佩。
半个多月下来,学生们坐不住了。
这些女子刚来的时候还跟不上进度,转眼间就有了巨大的进步,再这么下去,他们会被甩在身后吧
一个多月下来,学生们跟着卷了起来。
不卷不行啊,有这样的卷王对比在,老师都看他们不顺眼了呜呜
京城之中,不知何时刮起了一阵女子读书的风气,书店里的启蒙书和四书五经都卖得更好了。
楚婳天天宅在家里读书,出门就是去商家读书,两点一线,对外界的八卦和风气并不敏感。
她只知道楚家许多仆人在读书,不拘三字经亦或是百家姓,没想到这股风气蔓延了整个京城。
这事还是听红梅说的。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吃瓜系统的影响,红梅特别喜欢探听京城的八卦,听到一点新鲜的就跑回来和她们一起分享。
“小姐,京城现在有好多女夫子呢。”红梅的小脸红扑扑的,“我从不知道竟然有这么多学识渊博的女夫子,京城真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啊”
楚婳和青竹也是第一次听说,闻言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楚婳当年启蒙、读书的时候,楚家也为她寻过夫子,启蒙的夫子还好找,会教女子四书五经的夫子就很少了。
那时,楚家托了许多人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女夫子,如今却跟雨后春笋一般嗖嗖嗖地冒了出来。
楚婳统儿,这些多出来的女夫子是从外地来的吗
系统去瞅了瞅一部分是听说京城有很多女子读书,这才从外地赶来寻活计的。
也有一部分是本来就有学识,但因人言可畏、夫家不愿等
原因隐藏才学,趁着这一波东风冒出来的。
这些人到底还是不甘心才学被掩埋,一有机会就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
楚婳水平怎么样
系统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多学点,学深点,没条件的能多认几个字也是好的。
男子读书何尝不是
有天分的就去考科举,没什么天分的,认识几个字当个账房也是好的。
楚婳这风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都没发现。
系统吐槽你太宅啦
具体来说,应该是从胡巧云她们拜师开始,快两个月了吧。
楚婳本以为女子读书得等到她们上位,天下女子知道读书也是女子的出路后,风向才会得到改变。
只能说不愧是京城,全大盛政治嗅觉最灵敏的地方。
事实也是如此,百官已经察觉到楚婳上位的必然性,以楚婳对其他女子的提携与帮助,未来朝堂之上必定不会只有一两个女子为官。
都是女子当官,为什么不能是他们家里的女子呢
诸多官员一动,许多富商随之跟随,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个举动背后的意义,但不妨碍他们跟风。
有了需求,才会有市场。
系统京城有太多女子要读书,女夫子供不应求,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能同时教导太多学生,就理所当然地卷起来了。
有些人捧着金银珠宝上门拜师,也有人设了门槛,进行筛选,但学生的数量实在太多,资质好家世好的女学生被收了,下面也还有许多。
然后就有女夫子修书给好友,不少女夫子从外地赶来京城,消息流传开去后,还有很多女夫子在赶来的路上,也有外地的女学生听说后赶来。
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楚婳甚至可以预见,当求学的女学生和愿意教书的夫子越来越多后,专为女学生设置的女子学院也会随之诞生。
或许哪一天,男女混读的学院也会这个还是有些太前卫了,楚婳暗暗摇头。
系统很多男夫子本来坚持不肯收女学生的,还说什么“女子迟早要嫁人,读书也没用”,“女子就该读女训女诫”,现在也放宽了收学生的条件。
楚婳一针见血地道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性别偏见不值一提。
众人“”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系统担心楚婳宅出毛病来,提议道读书的女子多了,京城多了很多女子茶会、诗会,你要去看看吗
光听名字,就知道是女子以茶和诗为理由,举办宴会,互相结识的场所。
楚婳有些兴致,可惜课程安排太满,实在抽不出时间。
幸好她有系统在,到时直接吃瓜,知道谁最厉害就行。
想是那么想,多少还是有些好奇。
楚婳南宫灵没去
系统她以前
女扮男装去过很多次,和有名气有才学的男子比试过,对这些刚开始举办的初级宴会没什么兴趣。
她的原话是“有这功夫,我还不如多刷点题呢。”
楚婳从这句话中听出了点不对劲。
南宫灵已经上了她的这条船,也拉了胡巧云等人上船,和她志向相同。
按理来说,应该会很捧场的才对啊
楚婳这些茶会诗会是有什么问题吗
系统犹豫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茶会诗会一般是为了交流、结识志同道合的好友,但最近展开的这些茶会诗会,大多还是正常的,其中有几个,怎么说呢
有点像是变相的相亲活动,不拘男女,品茶赏花,鉴赏诗词,展示自己,互相接触一下就定亲了。
楚婳松了口气,还以为是什么呢。
世家子女本就会以茶会诗会花会为渠道进行相亲,皇后太后都会举办相亲宴会,何况只是民间自主举办的宴会
不过南宫灵的那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抵触这种相亲宴会的意思
楚婳南宫灵发生什么事了吗
系统早已偷偷吃过瓜,一听楚婳问起来,赶忙解释南宫灵以前为了掩饰女扮男装的身份,很少参加宴会,没几个朋友,只有一个好姐妹。
她因为你的帮助有了改变,遇到其他女子身处困境之时,也不会吝啬伸出援手,更不要说自己的好姐妹了。
南宫灵劝说好姐妹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寻求出路,但她的好姐妹并不认同,嘴上答应,转身就去参加各种茶会诗会花会,她有点生气。
楚婳愣了一下,神色略有些怔忪。
系统以为她灰心了,赶忙劝慰人各有志,婳姐你别难过
我不难过。楚婳实话实说,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想要生活的权利,我只是多给了她们一个选择,并不是强制她们选择。
选择越多,后路越多,女子总能过得更好一些。
话是这么说,系统还是担心楚婳不高兴,决定告诉她一个好消息。
系统婳姐,你知道吗江氏跟鱼嘉言和离啦
楚婳果然来了兴致展开说说
江氏之前明明坚持要狠狠折磨和报复鱼嘉言的,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