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4. 拍画报 老陆看到媳妇儿的采访了。……

作品:《七零养娃躺平吃瓜

    秋收期间林姝除了变着花样给家里人做饭吃, 还帮方荻花和陆老爹把棉衣重新缝起来。

    等进入八月晚上就该穿棉衣了。

    八月就这样,白天太阳晒着很热,要穿短袖, 傍晚没了阳光就冷飕飕的,晚上干活儿还得穿棉衣。

    正所谓二八月乱穿衣。

    家里的向日葵夏天赏花, 这会儿就看大花盘,密密麻麻饱满的籽儿,特别欢喜人。

    这可是林姝自己参与授粉的,向日葵是异花授粉,她怕家里花不够多, 不能招徕昆虫帮忙授粉,就自己参与帮忙了。

    自己劳动得来的成果,那是相当有成就感的。

    那边鱼池里面的鱼陆续死了几条,还剩下几条,但是依然很小, 自然没得吃。

    不过这鱼池可是一个很好看的小景点, 有石头、几棵芦苇菖蒲、水红蓼、水芹等, 这个季节摇曳生姿, 煞是好看呢。

    自家鱼没的吃, 一早林跃倒是送来一条大鲢鱼, 足足六斤重。

    林家屯南边有一座水库,里面常年蓄水,有野生水产也有大队放养的,一到这个季节就捞鱼卖给社员改善伙食, 好卯足劲秋收。

    今儿晌午林姝就炖了鲢鱼白菜土豆,麻辣豆腐大鱼头

    给周围的人家香的呀,大家也不是没吃过鱼, 怎么就没那么香

    怎么就林姝做得格外香香的陆绍材就着味儿都能喝一壶小酒儿他隔着墙要鱼吃,林姝没搭理他。

    林姝熄了火正摘扁豆呢,盼盼和甜甜从外面跑回来,“娘,娘”

    这俩孩子并不是冒失的性子,但是只要回家总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

    “娘,娘,我们回来了”

    甜甜干干净净,盼盼身上有泥草印子。

    甜甜给林姝带回来一把雏菊和婆婆丁等野花儿,兜兜里装着一下子苘饽饽,是苘麻的果实,嫩的时候可以吃。

    盼盼两只小手握着,朝着林姝张开,“娘,给你吃肉肉”

    他张开手,嫩白的掌心里赫然一只几乎比他小手掌还长的大胖绿虫子

    林姝“”

    她头皮险些炸了

    这一只是豆地里的大豆虫,秋天会变成那种很大的蛹,小孩子喜欢让它们指南指北。

    这东西林姝在烧烤店吃过,可吃熟的和看到活的是两码事儿。

    不过豆虫还好,里面都是脂肪,吃起来喷香,另外这一只可就不妙了。

    林姝拿烧火棍儿给扒拉到地上,“盼盼,这个不是豆虫,这是秋老虎。”

    这种大虫子在地瓜地或者其他地里都有,没农药的话它们几乎没有天敌,可以长到指头长拇指粗,母鸡看着都怕,都不敢吃。

    这孩子,恁胆儿大

    盼盼瞪圆了眼睛,“不是豆虫吗”

    甜甜“不是我说了不是,你还跟我犟”

    说完她照着盼盼的屁股打了一巴掌,行使姐姐打弟弟的特权。

    她打不疼,盼盼也不哭,只是蹲下好奇地研究这俩虫子哪里不一样。

    一个全身青绿,一个黄绿还带着黑色的花纹,虽然一般大,但的确不一样。

    盼盼点点头“我懂了。”

    他伸手把虫子拿起来,跑出去丢鸡栏那边去。

    林姝“甜甜,让他不许用手拿。”

    这男孩子有时候老母亲的话也不听,就得姐姐教训才管用。

    甜甜“好嘞。”她蹬蹬跑出去教育弟弟了。

    林姝把小棉袄带回来的花儿装点到其他插花里,野趣就是美丽。

    她又把豆虫放锅底下烧了,烧熟扒拉出来磕掉灰,一人一半投喂了俩崽儿。

    跟嘎吱喷香的,都是脂肪。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虽然没有知了猴吃,但是孩子们依然能找到填嘴儿的食物,植物有黑天天、覆盆子、酸枣、瓜蒌、野生瓜泡儿、野山楂等,昆虫类就有大豆虫、大蛹、蚂蚱,甚至还有一种瞎闯子。

    瞎闯子是土话,学名叫什么林姝不知道,就是长在玉米地里的一种黑色甲虫,一到晚上就跟瞎子一样一抓一个准儿。

    它也是肉,吃庄稼长大的不脏,所以不少社员晚上去抓,一晚上抓半桶,回来有条件的用点油煎煎,不舍的油就烧烧,吃起来嘎嘣脆。

    林姝正在庆幸方荻花和陆大嫂他们没抓这东西回来吃呢,林爱娣就带着小可爱们来了。

    她给林姝带了足足一大碗,“妹妹,我们抓了一桶呢,听大娘说你们家没空抓,我给你送点来尝尝。”

    林姝“”

    我们不是没空抓,我们是不吃,我婆婆那是委婉地说法而已。

    看着那些黑色的、带着翅膀的、一条条刺腿的甲虫,林姝感觉锅里的鱼都不香了呢。

    甜甜也不敢吃,盼盼却是胆儿大的,拿起一颗就丢进嘴里,一嚼,“嘎嘣”,小崽儿眯着眼睛点点头,学着大伯的样子陶醉道“嗯,香”

    林爱娣就让林姝和甜甜也吃。

    林姝就给盼盼使眼色。

    盼盼“我去和虎子、花花他们吃。”

    他抱着大碗拉着甜甜就出去了。

    林姝看林爱娣脸上有点淤青,关切道“爱娣姐,你脸磕了”

    林爱娣低头摸了摸,“没事儿呢。”

    林姝看了她一眼,怕是被打了吧,这人也是有意思每次挨打就跑来找她聊天,却不说事儿。

    林爱娣跟她说陆大嫂和林父、林跃这些拖拉机手的事儿,“我们后屯许光茂也开拖拉机呢,他和你家大嫂一组,整天俩人开一辆拖拉机,一起干活儿。”

    林姝“我大嫂是拖拉机手,她总不能因为是女的就自己干活儿吧拖拉机手都要配合的。”

    林爱娣“是呀,他们好厉害啊,满工分还给工资呢。”

    林姝“很累的,天不亮就去收庄稼、拉庄稼,回头地里空了还得去耕地、耙地、播种,都是他们的活儿。”

    现在公社只有四台拖拉机,一个公社十几个大队,几十个生产队,那么多田地,反正不管是拖拉机还是牲口、壮劳力,基本都是没日没夜地干活儿呢。

    人和牲口还能歇歇,拖拉机是不歇的。

    那拖拉机手就得轮班,晚上也得去干活儿的。

    说是赚钱,辛苦也是很辛苦的。

    好在拖拉机手多,大嫂都是上白班。

    另外为了让拖拉机手有力气和精力顶下这三个多月的秋收期,一个月有两斤油、两斤肉的补贴。

    俩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林爱娣还想呢,今儿你可没啥好事儿了吧

    就在这时候甜甜和盼盼又跑回来,把怀里的大碗放桌上,“娘,我大娘开着大拖拉机回来了,叫你呢”

    林姝“叫我干啥”

    俩崽儿就催她快去街上看看。

    林姝就和他们出去瞅瞅怎么回事。

    不等到街上呢她就看到陆大嫂和魏玲以及另外一个男人从外面回来,大嫂穿着草鞋挽着裤管,头上戴着斗笠,原本培训稍微捂白那点又晒得黝黑。

    男同志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样子,梳着三七分,戴着黑框眼镜,穿着四个口袋,左胸口袋插着钢笔,带着前进帽,脖子上挂着一台相机。

    林姝热情地和魏玲打招呼。

    魏玲给他们互相引荐一下。

    男人叫姚乃文,是拖拉机厂宣传科的,同时在市文联挂职、市杂志社当图文编辑,主要负责拍照片等。

    林姝不知道普通人找工作那么难,这人怎么就能好几个单位挂职,不明觉厉,热情招待。

    魏玲之前采访过林姝和陆大嫂,这会儿正好秋收,她就想再加上农田秋收的采访稿子和照片。

    姚乃文是受拖拉机厂委托,想实地拍几组宣传画报,他恰好也有摄影任务,觉得一举两得,宣传和任务两不误。

    之前陆大嫂他们培训的时候他就物色好了人选,决定拍陆大嫂当宣传画的拖拉机手。

    虽然现在还是男拖拉机手更多,女的是少数,可现在全国宣传妇女是半边天,为了附和政治正确,当然要拍女拖拉机手。

    他看到魏玲之前拍的陆大嫂和林姝的拖拉机合影,突然灵感爆棚,强烈要求让陆大嫂和林姝一起拍拖拉机厂的宣传画报。

    于是他就和魏玲一起下乡来了。

    林姝有点心虚呢,自己一个躺吃的,不参加农业劳动的,还能拍拖拉机画报

    可别让人找茬儿才好呢。

    姚乃文却理直气壮“林姝同志,这涉及了写实与想象、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林姝“好吧,只要有需要我肯定配合。”

    正好方荻花送地里分到的乌米和一些没长成的玉米回来,这些晚上可以煮着吃。

    林姝跟她说一声,“娘,饭做好了,玉米等我回来再煮吧。”

    方荻花很高兴,能让老三媳妇儿露脸的事儿都是好事,因为她断定这样的媳妇儿子肯定喜欢。

    “去吧,玉米我煮就行了。”

    秋收现阶段主要靠人工掰玉米,拖拉机还派不上太大用场,一般要等耕地播种的时候拖拉机才最忙。

    所以匀出一台拖拉机派宣传片,公社也是乐意的。

    关键姚乃文拍胸脯说愿意帮忙跟上级申请,到时候让公社再买一台拖拉机。

    这年头买机械非常难,都要跟上级申请,然后上级层层审批,给批条才行。

    很多大队年年申请,都想买一台属于自己的拖拉机,结果死活申请不到。

    主要是拖拉机总数不够,关系户又多,排队买那真的猴年马月轮不上。

    如果每个大队有一台拖拉机,那耕种就会省很多力气。

    去地里的时候林姝帮陆大嫂开过去。

    宋春芳刚好跟孙寡妇从地里回来。

    两人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打量我不知道呢,赵美凤说给自己闺女介绍对象,还给隔壁小寡妇介绍着呢。”

    孙寡妇“人家命好啊,起码有城里干部看上,哎”

    她可好,只能跟一个光头凑合。

    原本说入赘呢,结果正是收庄稼赚工分的时候,光头跑回给他爹娘赚工分去了,说那边收几天,再回来这边帮她收几天。

    该死的短命鬼,睡了她就跑。

    一样是寡妇,林姝凭啥命好

    公婆不嫌弃,妯娌还护着,孩子还那么听话,一点都不调皮捣蛋。

    她家小亮回来说,他想找盼盼和甜甜到村后头来玩儿,结果那俩硬是不来。

    正嘀咕着,就听见拖拉机轰隆声,很快就见一辆高大气派的东方红拖拉机开过来。

    车上的司机竟然是林姝

    孙寡妇和宋春芳瞪大了眼睛,很不敢相信。

    小寡妇还会开拖拉机

    陆大嫂和林姝一起坐,魏玲、姚乃文坐在驾驶座两侧。

    林姝开着拖拉机往北边地里走,看到宋春芳站在那里犯傻,娇声提醒她“让开呀,拖拉机后面有犁铧,刮到你们。”

    宋春芳咬牙,估计梗着脖子,哼,我就不让开,你能把我怎么着

    结果高大的拖拉机开过来,后面的犁铧寒光锃亮,吓得她和孙寡妇赶紧躲开。

    林姝帮陆大嫂把拖拉机开到地里,那边正好有块豆子地收割完毕,豆荚也被孩子们梳理过,正好可以耕地。

    陆大嫂怕林姝弄不了犁铧,就想说自己来。

    林姝“大嫂,你教教我怎么下犁。”

    陆大嫂就给她讲,然后手把手教她操作。

    林姝很快就会了。

    姚乃文和魏玲都看呆了,这小媳妇儿也忒能耐点吧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早就会呢。

    林姝发现耕地很好玩,唯一的不好就是力气小,扳方向盘很费劲。

    得亏她现在做饭、磨浆子很锻炼臂力,要不还真弄不动。

    姚乃文拍照,魏玲采访,这期间林姝和陆大嫂一起把地给耕差不多。

    天黑了林姝建议回家吃饭,大家也都饿了。

    许光茂和另外俩夜班青年过来接班儿。

    许光茂给陆大嫂俩咧开嘴的大红石榴。

    陆大嫂顺手就给林姝了,对许光茂道“我们家也有石榴,回头摘给你吃。”

    要是从前,家里的东西都归方荻花管,陆大嫂绝对不会随便许诺的,但是现在她有工作有正常的社交应酬,也就有一部分权力了。

    这是方荻花和陆老爹赋予她和林姝的,陆二嫂和陆大哥等人就没这个特权。

    回到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

    方荻花给他们留了一盆鱼肉和鱼汤,还有配菜,主食是玉米面和小米面的煎饼。

    为了招待两位城里来的客人,方荻花把孩子们的细面卷子拿出来了。

    姚乃文哪怕那三年都没吃过纯玉米面窝头的,今儿他却主动吃煎饼,要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甚至有一种不想让人看轻的感觉。

    魏玲却是吃习惯的,她常在下面采访,和社员们同吃同住。

    姚乃文原本寻思这煎饼和窝头一样,肯定又苦又涩,结果一入口发现很劲道而且一点都不苦,甚至咀嚼后会回甘呢。

    好吃

    他眼睛都亮了。

    陆大嫂一个劲地夸林姝厨艺好,“这鱼汤泡煎饼,绝了”

    姚乃文和魏玲也跟着试试,“果然好吃”

    他们把一盆鱼和菜都吃光光,哪怕煎饼都吃掉一摞。

    姚乃文很不好意思,还偷摸出去松了松裤腰带。

    他拿出五斤粮票外加两块钱。

    一般吃派饭,基本都是一天三顿给一斤粮票外加三毛钱即可。

    林姝和方荻花自然不肯要,“魏记者是我们老朋友了,来家里吃顿饭”

    魏玲笑道“老朋友也要给粮票和钱,这是我们的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她拿出两斤粮票加五毛钱,“明天早上还得吃一顿呢。”

    姚乃文拿出来就不肯收回去,“我难得下来吃一次派饭,请千万不要拒绝。”

    方荻花就留下两斤粮票加五毛钱,“你俩一样,谁也不偏心。”

    吃过饭姚乃文跟陆大嫂和林姝商量,“我们需要回拖拉机厂再拍几组照片,这样农田、拖拉机厂的画面都有了。”

    农田的他可以直接参加摄影比赛,拖拉机厂的得印宣传画。

    方荻花“行,都去吧。”

    就算公社忙,可他们就四台拖拉机,少一个拖拉机手也没啥。

    拍宣传画呀,这可是露脸的大好机会。

    既然婆婆同意,陆大嫂和林姝自然也同意。

    林姝是冲着人家给车马费、劳务费去的。

    姚乃文说能给两人十几块钱的劳务费,还能给餐补什么的呢。

    那干啥不去啊

    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才三十块钱工资呢。

    她去给人拍几张宣传照片就赚十几块呢。

    嗯,这年头没有肖像权的概念,能拍宣传画就是很光荣的事儿,谁还提那个啊。

    没看演员拍电影都是拿工资么再火的明星也都是拿工资和津贴的。

    荣城军区招待所。

    陆绍棠几个刚从外面回来,他端了脸盆先去洗澡。

    等他洗完澡和衣服回来,发现陈燕明光着膀子正在看报纸。

    年轻人汗味儿大,陆绍棠嫌弃地拿手巾抽他,赶他去洗澡。

    陈燕明抬头朝陆绍棠神秘兮兮地道“老陆,你猜我看到谁了”

    陆绍棠一把将报纸拿过去,垂眸一扫,视线就落在了那张脸上。

    虽然报纸上面的人像很模糊,但是他一眼就看出那是他媳妇儿。

    嚯,结婚时候声儿都不敢吱一下,他一“死”就变得巾帼不让须眉了。

    他拿着报纸,一个字一个字地把报道默读完,不只是这期上面有她和大嫂,另外一期上是她和老太太。

    她和大嫂的有照片,和老太太的没照片。

    估计因为大嫂那边的是有关劳动妇女的采访,和老太太这个是军嫂采访,不宜露面。

    他从腿上抽出一把小军刀,然后把这两篇报道切下来,折起来放在自己衣服里面贴身的口袋里。

    睡到凌晨,通讯兵过来传信“队长,查到农机厂附近有异动。”

    陆绍棠立刻起身快速穿衣,“出发。”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