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8. 第 98 章 第六本:《科举修仙》……

作品:《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傅文钰最终以“我写信问一问”这个万能回复搪塞了过去。

    不过回家的路上, 他也认真地思考起了这个问题。目前骗术集从夜明珠到碰瓷,再到道士炼丹,一共写了六种比较经典的骗术。

    前五篇排练得比较早, 柳州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而最后一篇道士炼丹虽然是后面排练出来的, 但几部戏里属它最新, 所以也很多人点名要看。

    换句话说,大部分人也都看过了。

    新戏的确应该排上日程。

    但要写什么呢

    傅文钰仔细想了想, 发现自己知道的很多诈骗手段,都并不适合用在古代。所以最后他选出来的, 是具有古代特色的三篇。

    长生不老药、算命以及我爹是大官。

    长生不老药讲述的是张三郎外出做生意途中, 于街上遇到了一位兜售长生不老药的老者。该老者发须全白, 但面容年轻。

    他说“我已经一百二十岁了, 至于为什么能活这么久,是因为很多年前我服用了一颗长生不老药。”

    老者强调他是来找有缘人的, 一颗长生不老药只需要九十八两银子, 服用之后就会像他一样返老还童, 虽然头发胡须都已经白了,但身体是年轻的。

    就跟他现在一样年轻。

    那老者还真是年轻啊,皮肤一点皱纹都没有, 而且眼神很清澈,也没有像一些老人那样浑浊,看不清东西。

    这一看就是个年轻人, 所以还真是返老还童了

    最后张三郎果断用身上的钱买下了两颗, 准备一颗自己服用一颗高价卖出去。但他服用之后除了觉得药丸甜甜的像糖丸之外,并没有太大感觉。而且几日时间过去,他一点返老还童的迹象都没有。

    将长生不老药送去给大夫一看,大夫说这就是糖丸, 不是什么长生不老药,于是可怜的张三郎又一次被骗了。

    而且大夫还说,这世界上有一种人,或许是因为在娘胎里吃错了东西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在地府喝多了孟婆汤,总之他们一出生便是满头白发,一根黑丝也没有。所以张三郎遇到的那位老者,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年轻人。

    这世上也没有长生不老药。

    至于算命和我爹是大官,算命这篇文里面的骗子是通过事先打听情况,故意说得云里雾里以及模棱两可的方式骗人。

    而我爹是大官里,骗子冒充官宦子弟,通过服饰、态度、言语、见闻等营造出家里有人的背景,然后跟张三郎借钱。等到了还钱之日,张三郎拿着对方写的借条找上门去的时候,人家说我家少爷整日在家里读书,没出过门。

    喊出来一看,果然是张三郎不认识的人。

    写好之后,傅文钰照例以公羊先生的名义投稿,等柳州小报刊印出来后,再拿给已经忙完秋耕的村人说是公羊先生写的,让他们排练。

    至于长生不老药里面的白发年轻人怎么扮演,因为傅家村没有得了白化病的人,所以傅文钰直接找人买了一些头发,然后编织成假发,再用白色的颜料多染几次,这样便做好了一顶白色假发以及对应的眉毛和胡须。

    古代虽说身体发乎受之父母,但对于贫穷且没受过教育的人而言,头发还是比吃饱饭要紧的,而且他们的头发长了,也会选个黄道吉日剪下来。

    柳州城里便有人专门收头发,然后清洗干净卖给贵妇人盘发髻,价格还不菲。

    等三出新戏排练出来,并开始上演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秋末。中秋、重阳等节日一过,天气便开始变得寒冷了起来。

    傅文钰依旧在家中读书。

    他现在处于考前第三轮复习的阶段,因为知识点早就已经掌握,所以他目前是按照自己列出的每本书细纲进行查漏补缺,融会贯通。

    因为方法正确,再加上原身给他留下了完整的记忆以及一个善于读书的聪慧脑袋,所以最近一次去拜访陈夫子的时候,对方说明年正好是院试之年,不出意外的话他考中秀才是没有问题的。

    为了杜绝意外,傅文钰还在家里布置了一个号间,每个月都会进去一次进行模拟考,除了送饭之外不让人跟自己说话。刚开始很不适应,但几次之后他已经能在那狭小的号间蜷缩着睡觉了。

    万事俱备,只等开考。

    周氏和傅蓉也将他的辛苦看在眼里,不但经常关心他,而且家里的伙食也丰富了许多,新衣裳更是做了好几套。

    当然,心知劳逸结合重要性的傅文钰也没忘记放松。

    他的放松方式是写话本。

    这是傅文钰了解到科举考试流程之后得到了灵感,陈夫子说放榜之后,如果榜上有名,那么他们要结伴去孔庙拜谢孔子,然后再拜见知州大人。

    至于科举则像是一种升级游戏。

    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共六级。

    考完殿试之后,最次都是一个同进士,由朝廷分配官位。得了官位之后又可以通过升官的方式,最终从一芝麻绿豆小官,升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

    这不就是标准的升级流嘛

    进士和同进士的区分就像是修仙小说里面的筑基,进士是筑基好的那一批,以后在修炼上一片坦途。而同进士则属于差的那一批,只能止步到某一个阶段。

    所以傅文钰利用闲暇时间写了一篇新话本,叫做科举修仙。

    在这篇话本里他将科举及官僚制度与修仙结合起来,使人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一步一步地精进修为,最终成圣成仙,握无上法力,得享永生。

    这是一个读书可得文气的世界。

    不管男女老幼,只要他她读书识字,便能缓慢吸收文曲星散布于世间的文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而文气被人吸收之后虽然会导致一段时间内周围文气的变淡,但只要有人做出能让文曲星满意的诗词文章、字画、歌赋,亦或者是话本小说等与文有关的东西,便能引得文曲星大放光芒,散播下更多的文气。

    如果做不出也不要紧,人死亡后文气会回归世间,而若有人飞升成仙,那在天雷的作用下他体内的文气也会换成仙气。还有每年祭拜文曲星以及科举过后祭拜孔庙的行为,也能让文曲星大放光芒。

    这几种补充方式,使得世间的文气能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浓度上。因此这个世界文风昌盛,人人都想要通过读书科举成仙得道。

    话本的主角姓盛名文,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

    不普通的是他出生的那一天正好是世人祭拜文曲星的日子,也就是正月初三。

    或许是出生时正值文曲星大放,所以盛文从小便聪颖过人,于读书一道上展露出了非凡的天赋。在他一岁的时候,便能跟着父母磕磕绊绊地开始读书了。

    “盛文盛文”

    邻居家的小伙伴二牛兴奋地跑了进来,拉着正在背书的盛文就跑,“盛文你快来,今天是县试放榜的日子,考中县试的人要去孔庙祭拜,我们快去看吧。”

    “能看到文曲星落下光芒呢”

    盛文书也不背了,整个人兴奋不已,“快走快走”

    正在用法术晾晒衣物的盛文母亲无奈摇头,对着两个小孩的背影喊道“看完了就回来,不要乱跑,免得被拐子拐了去。”

    盛文摆摆手,身影很快就消失在门口,“知道了”

    孔庙周围,人声鼎沸。

    盛文和二牛仗着自己年纪小,手拉着手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在周围同样前来围观的百姓们不满的抱怨声中,两人钻到了最前面。

    而此时,此次县试榜上有名的那些人正表情严肃地排成几列,在人群的注视下缓缓地朝着孔庙前进。

    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此次县案首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她个子虽然矮,但却昂首挺胸,骄傲地走在最前方。而她身后的则是考中第二名,今年已经四十余岁,表情稳重的一个中年男子。

    至于走在第三位的,则是一个二十岁左右,脸色有些不安的青年,他在前进的途中不住地左看右看,似乎是在害怕着发生什么。

    顿时,周围有认识他的人哈哈大笑,“陈三你在找谁”

    “是不是找你爹娘啊哈哈哈哈哈,要是被你爹娘知道你多读了七八年书,却连你不到十三岁的妹妹都考不过,他们怕是会打断你的腿”

    听到的人顿时哄堂大笑,“哈哈哈哈哈”

    考中县试第三名的陈三闻言跳了起来,语无伦次地说着“胡,胡说”

    “我只是让着我妹罢了,怎么是考不过呢”

    “我下次一定会考过她的,你们尽管等着瞧好了。”

    但来围观的人里,认识他的不少,顿时就有人大声揭穿,“你上次考赢你妹妹是什么时候我怎么听说是她十岁的时候啊”

    被人戳穿的陈三脸色通红,扔下一句,“我要去祭拜孔夫子了,告辞。”然后他就扔下笑得非常大声的围观人群,脚步不停地冲进了孔庙。

    盛文和二牛也跟着人群大声笑了起来。

    这段欢快的剧情写完,傅文钰借围观人群的口中,补全了这个世界的其他背景,免得话本发出去后有人觉得不合理。

    其中之一便是女子也能读书科举。

    虽然这里面有傅文钰的私心在,但这个设定是必要的,也是非常合理,经得起推敲的。因为话本里的前朝便不允许女子读书,只将她们关在后宅生儿育女。

    不能读书便不能吸收文气,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进而导致男女的身体素质以及寿命不一致。在前朝皇帝开始禁止女子读书科举的第一个百年里,问题并不严重,只是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娶不上媳妇,被迫打光棍而已。

    但两百年、五百年、一千年、两千年时间过去

    人们揭竿而起。

    在这篇话本的设定中,傅文钰把读书科举和修仙等级结合起来。

    识字练气,识字后可强身健体。

    秀才筑基,考中秀才后可延寿五十年。

    也就是说一个秀才没有意外的话能活一百五十岁。

    再往下考就是举人,举人相当于结丹期,可延寿百年。而进士则等于元婴期,延寿两百年,也就是说一个进士可以活到三百岁。至于做官之后,则根据官位的不同增加不同的寿元,最后止步超品,享千年寿元。

    贬官及被剥夺功名,则寿元也会相应减少。

    而除了官位之外,还有专用于皇室及武将的爵位。

    皇帝寿元万年,寿终正寝后自动位列仙班,亦或者是功满后自己飞升。而太子寿元五千年、王爷则对应官位的超品,最低的伯爵对应举人,分别享有不同的寿元。

    所以话本里不允许女子读书科举的前朝到了后期,十几岁的妙龄少女嫁给几十岁、一两百岁、甚至是五六百岁的老头屡见不鲜。

    一个寿元千年的官员一生能娶十余位妻子,纳妾百余位。

    而女子出生之后,只有嫁人这一条路可以选,年老色衰后还会被抛弃,被新人取代。即使有些少年夫妻恩爱无比,但当男子考中功名延年益寿,模样几十年未变,而女子却逐渐老去,双方都受不了这个打击。

    不是没有人教妻子或女儿、孙女读书,但不能通过考科举增加寿命的她们即便读书识字,短寿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或许冥冥之中上天已经注定,自某一年起,不断有女子不约而同地喊出了生而为人,凭什么我们就得先死、反正都要死,不如在嫁给老头之前死、死后投男胎,修炼成仙的口号,两千年间女子自尽者无数。

    以此同时,也有大量的男子受不了接连失去妻子、女儿、孙女等的打击,从此放弃修炼郁郁寡欢,亦或者干脆自尽追随而去。

    为了避免女儿沦为权贵妾室或者奴仆,从此身不由己,有些百姓还会在生下女儿后含泪溺死。到了后来,连秀才都无妻可娶。

    所以前朝末年,本朝皇帝得仙人授命,推翻前朝建立新朝,并且鼓励女子读书科举,谁家不让女儿读书还会被罚银。

    而所有人不管是谁想要飞升成仙,都只有立下有利于百姓的功德才行。比如孔子与荀子等人便是立下了“教化”之功,所以才双双飞升。

    与此同时“功德”也是判定一个人是否德不配位的有效手段,没有能力却身居高位,只会“虚不受补”地迅速死去。

    最近一个飞升的人,从此长生不老的是本朝的第一任皇帝。他在朝中出现第一位女性超品官员之后,于文武百官的注视下恢复了年轻时候的模样,功德圆满白日飞升。

    也因此,围观的百姓们丝毫不觉得县案首是个女的很奇怪。他们只会嘲讽陈三多学了七八年,却还考不过自己的妹妹。

    正当盛文津津有味地听着乡亲们说话的时候,二牛忽地大喊出声“盛文你快看,天上的文曲星亮起来了”

    “文曲星亮起来了”

    “他们肯定正在祭拜。”

    “快看,孔庙也亮起来了”

    盛文抬头一看,眼前一片明亮,这片亮光不但照亮了他的眼睛,也照进了他的心里。与此同时,他也在心中默念。

    “我也要读书科举,要飞升成仙。”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