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4. 第 44  章 读者的一千零一个愿望……

作品:《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傅文钰的计划, 最终被通过了。

    而且还是唐员外亲口答应的,他觉得这个计划非常好。

    于是事不宜迟,一个类似代人写信的摊子就支在了开元书坊的门口, 涂黑了脸并戴了一顶帽子、多穿了几件衣服好让自己变胖,打扮得跟平时不一样的傅文钰拿着笔在桌子前方坐着,而张二则站在摊子旁边扯着嗓子吆喝。

    “代人写话本了”

    “诸位客官”

    张二激情澎湃地喊道“陈县王婆的事听说了吗”

    “陈县王婆听了我们神眼传奇这篇话本之后,发现家里压咸菜的大石头居然是一块玉石,于是送去玉石铺子卖了五百两。”

    “还有之前唐员外之所以能找回亲儿子, 也是因为看了我们的话本。客官们,我们话本上写的事情都成真了, 写下人换了主家的孩子, 就真的有人发现孩子被换了, 写捡到的石头里面有玉,还就真的发现了玉。”

    “这是什么”

    张二激动道“这都是话本的功劳啊”

    “今天有许多客官来打听傅先生, 而现在写这两篇话本的傅先生就在这里,谁若是想像王婆那样发财, 或者像唐员外那样找回自己的亲人,那就可以请我们的傅先生帮忙写一篇话本,没准几年后就真的成真了呢。”

    “那时你就是下一个王婆”

    “当然不管愿望能不能实现, 钱都是不能退的。钱货两讫童叟无欺,一百文便能写一句话, 一两银子写个故事,而三十两到五百两, 则给你写一篇量身定做的话本”

    他话音刚落, 围过来看热闹的人群里便有人开口“那什么王婆的事,是真的吗”

    不等张二回答,便有人兴奋开口, “是真的”

    “这事就发生在陈县,今天消息已经在柳州城传开了,好多陈县来的人都回去了呢。我还看见了我家隔壁的老张,拿着一个大铁锤说要去陈县捡石头。”

    “若是我们也能捡到一块,那就发财了”

    “那你怎么不去陈县啊”

    “害,这不是只发现了一块嘛,还是那王婆在路边捡到的,或许是哪一年路过的玉石商人落下的也不一定,要是多发现几块我就去了。”

    “有道理,还是兄台你想得通透啊。”

    “哪里哪里。”

    围观的百姓们议论纷纷,有羡慕王婆的,也有讨论傅文钰的。

    “就是这人写了换子话本和捡石头话本”

    “就是他,你没见那伙计都说了嘛。”

    “那伙计还说如果想要写话本,可以请那傅先生执笔呢,但一百文也太贵了些,更别说后头的一两、三十两、甚至是五百两了。”

    “我若是有五百两银子,用来买田买地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用来请人写话本”

    “可五百两,可以让傅先生在话本里写你赚了一万两啊”

    “但若是亏了呢”

    “这”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个人凑过来好奇询问,“你就是写了换子话本的那个傅文钰”

    涂黑了脸,并多穿了几件衣服装胖的傅文钰仗着没人认识自己,点头“对,我就是写了真假少爷和神眼传奇的傅文钰。”

    那人惊讶,“还真是你啊,听说因为这事,人家唐员外给你送了好多东西,还送了一块地呢,是不是真的啊”

    傅文钰“对。”

    那人眼前一亮,“那你家里都有什么人住在哪儿成亲没有啊”

    傅文钰警惕,身子后靠“你问这个做什么”

    那人哈哈笑“我看你一表人才,我有个侄女今年十五”

    傅文钰“”

    脸涂黑成这样,还“一表人才”

    好不容易把人糊弄走,终于来了一个愿意出银子了的。

    他在傅文钰对面坐了下来,啪地把一块碎银按在桌上,问道“你写的东西真的会成真吗”

    “那你写我,不对,是写我儿子考中状元,再娶个公主”

    傅文钰拿着笔,哭笑不得“不一定会成真,若是能成真,也不会只收一百文了。”也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这人还知道不能指望自己,得让儿子考。

    谁知这位客人也不介意,摆摆手道“没事,两个儿子考不上就孙子,孙子考不上还有第二个孙子第三个孙子呢。这样吧,你就写三十年后我家出了一位状元就三十年,三十年我还是等得起的,再远我怕是很难看到了。”

    “一百文就能娶个公主,这笔买卖能做”

    这话说得,傅文钰更下不了笔了。

    他诚恳地道“你确定要写娶公主吗这事就跟许愿一样,要写上姓甚名谁,然后印在柳州小报上的,写你儿子娶个好女子可以,但公主是否太过冒犯了些。”

    他突然觉得自己之前定下的条件还不够细致,有必要再加一些。比如娶公主、嫁皇帝、和知州大人做亲家这种还是免了吧。

    听到他的劝说后,那位客人从善如流地改了,“行,那就让我儿子考中状元,再娶个大家闺秀,对了我叫做连鹏。”

    于是傅文钰提笔写道柳州城内连鹏,祈愿其子孙读书上进,三十年后高中状元,迎娶名门闺秀。

    看着那一行墨字,客人心满意足地走了,“我五日后再来拿小报,哈哈哈那份小报我要多买两张,留作传家宝。将来也给那些臭小子瞧瞧 ,不努力读书,影响我做状元祖宗,那我就打断他们的腿”

    傅文钰“你高兴就好。”

    张二在旁边收钱,见位置上没人了,顿时高兴道“下一位”

    下一位客人目的明确。

    “我叫李四,也是柳州城的人,今天要出发去陈县捡玉石,你写我捡到一块大玉石,比王婆那块还要大”

    于是傅文钰提笔柳州城内李四,于陈县捡到一块大玉石。

    再下一位要发财。

    “我叫王五郎,不是你们柳州的人,是隔壁江州的。我要发大财,你给我写我下个月就发大财”

    傅文钰再次提醒自己写的不一定准,不准也不会退钱,对方还是点头要写,还说自己不差钱,于是傅文钰提笔写下“江州王五郎下月发大财。”

    再再下一位。

    不知是第几位,正当傅文钰感叹柳州城的百姓还是挺有钱的,一百文花得眼也不眨一下的时候,一个面容愁苦的妇人坐了下来。

    “我,我要找我的女儿。”

    傅文钰表情一凛,认真地问道“详细说说”

    那位妇人眼眶微红,“我有一个女儿,她叫做大妞。八年前的元宵节,我带她出来看花灯,但是不小心松开了她的手。她,她就不见了。”

    “他们说你能帮忙找人。”

    “是,是不是真的”

    “哦对了,我有钱,我有钱的,是一百文对吧”她有些焦急地从怀里掏出一个针脚细密的旧钱袋,数了一百个新旧不一的铜板出来。

    傅文钰点头,“对,只需要一百文。”

    “虽然不保证能找到,但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不单单是柳州,或许还有隔壁的江州、安州等地的人。所以你女儿走失的时候多大,现在又多大了当时穿了什么样的衣服脸上或者身上有没有比较明显的印记,比如黑痣、红痣等等”

    “还有你家住在哪里”

    “家里有几口人,他们分别叫什么”

    他按照自己在现代时听说过的,一些走失或者被拐儿童常见能记住的情况,一项一项地详细询问。没准那个叫做大妞的女孩子,能记住其中一些呢。

    妇人仔细回想,“大妞今年应该十二了。”

    “那年元宵,她穿了一身红衣裳。是我婆婆扯了布给她做的新衣,她很喜欢,穿了就不舍得脱下。大妞的脸上,就鼻子这儿,”她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就是这儿,大妞这儿也有一颗黑痣,跟我一模一样。”

    “人家都说一看就知道是亲母女”

    “对了,我叫做刘翠莲,她爹叫做赵牛,家里还有”

    她一边说,傅文钰一边写。

    等她把话说完,傅文钰已经写了整整一页纸了。

    妇人见状顿时有些迟疑,“这,这是不是太多了些”因为是听到消息后匆匆赶过来的,这么多句话,她带的钱怕是不够啊。

    傅文钰随口敷衍,“哦没事,这也是一句话,只需要一百文。”

    “而且若是不写清楚的话,万一找不到怎么办没准这么多年过去,你女儿只记得其中的一两个呢多写一点,即便如今的她不记得家住在哪儿了,也不记得父母姓名,但或许还记得家里有几口人,记得自己的红衣裳。”

    妇人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千恩万谢地走了。

    一整个下午过完,一共有二十八人来写了愿望。

    求财的居多,其他寥寥无几。

    这当然并不是因为对话本成真感兴趣的人不多,事实上到了最后人传人,在书坊门口围观的人群是里三层外三层,多达上百人。但和傅文钰之前预计的那样,大部分人都处于观望的状态,实际上舍得掏出这笔钱的人并不多。

    换句话说,只有像那找女儿的妇人那样心情急切,什么方法都愿意尝试。或者求财的那些不在乎花小钱的一撮人,才会坐下来让他写。

    但好处还是有的。

    那些人给的钱就不说了,主要是百姓们的想法在逐渐改变。最起码到了最后,已经很少有人认为他的话本必定会成真了。

    计划进展顺利。

    傅文钰相信再这样下去,人们对傅先生的印象,会从那个写了两本会成真话本的人,转变到话本写得很好看的人。

    若真的到了那一天,那他就成功了。

    书坊关门之后,傅文钰把一叠纸递给了张掌柜,“张叔,这些就劳烦你安排一下,印在最近这次的柳州小报上吧。”

    “对了,这一份印五次。”

    他把那位妇人的单独拿了出来,解释道“这是一个寻人的,我写了她的特征,还有她家里有几口人,住在哪里,走失的时候又穿了什么衣服等等。”

    “如果她还记得,那看到后应该会想起来。在柳州小报上多印几次,那她也多几次的机会能够看见。至于多余的钱,就从我的酬劳里出。”傅文钰想了想,做出了一个决定,“以后如果还有这样的,也都印五次,不对,印六次吧,六六大顺,多余的钱我出。”

    在柳州小报上印文字,除了话本之外是要给钱的。

    傅文钰虽然和他们关系亲近,但也不能例外。反正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很多,以他现在的收入是能够承担的。

    就当做是做好事了。

    张掌柜没有拒绝,“行,我让他们安排。”

    “说起柳州小报,哈哈文钰啊,托你的福,他们也算是起死回生了。当初他们几个书生想学着京城那边的人做什么小报,结果却处处碰壁。后来还是得到了东家的支持,以及几位贵人的帮扶才做了起来。”

    “但以前爱看的人不多,也就勉强糊口吧。”

    “现在可好了,话本一印,喜欢看的人翻了好几倍。甚至有人为了让自己的话本或者文章印在上面,还会往他们手里塞银子呢。我上回过去送东西,就听他们讨论地方不够了,要不要一次印两张纸,也好多印几本话本。”

    当然,有人酸溜溜地说傅文钰一连两本话本都印在了柳州小报上,下回得让他腾一腾位置给其他人这种话,他就没必要说出来了。

    而傅文钰则想着,一次两张纸,岂不是可以多印三本甚至四本

    那是一件好事啊。

    毕竟他是作者的同时,也是一个读者。

    自从有钱之后,傅文钰看到好看的话本也是没有犹豫的,现在家里已经摆了不少。多印几篇话本,那他淘到好话本的概率会更高。可惜的是三柳先生最近大半年都没动笔了,不然他写的话本也很对自己的胃口。

    话说三柳先生是谁啊

    傅文钰没忍住开口询问。

    但张掌柜犹豫了一下,摇头道“他也是我的一个老友了,当初写话本,还是我亲自上门邀请的,但他的条件是不告诉外人。”

    “等以后有机会,我再介绍你们认识。”

    傅文钰遗憾,“这样啊”

    “那张叔,你该催催三柳先生写新话本了,他都大半年没动笔了吧。我看他之前基本上是一年写三本,很勤快的。”

    张掌柜叹息,“我也想啊,但他几个月前出门去了,还没回来呢。”

    闻言傅文钰也叹了口气。

    喜欢的作者不能一天完结一本文,写完一本之后居然还要休息几个月,这大概就是作为读者的烦恼吧。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