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9. 029 开垦荒地,然后全都种上草?……

作品:《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县衙大门外。

    百余位衣衫褴褛, 神情凄苦的佃户齐齐跪着。

    “请县太爷为我们主持公道。”

    “这帮乡绅太不是东西了,把人往绝路上逼”

    “我们给他们干了这么多年的活儿,最后却被如此对待,实在让人心寒”

    “这日子可怎么过下去啊”

    佃户里, 有个年纪在四十岁出头的汉子, 叫做田大山。

    别看这人个头不高, 模样也黑瘦, 但思路清晰, 办事儿麻利, 人也很有担当,是佃户们的话事人。

    被乡绅没收房产赶出家门后, 田大山当即带着一群同伴, 来县衙报官。

    县太爷陈庚年是个好官呐, 他一定会为大家做主的

    大约一刻钟后,陈庚年出面升堂。

    但最近衙门太乱了,全江县到处都需要人, 这次升堂, 也就陈庚年、李泉两个人。

    但这个无所谓。

    重要的, 还是得把问题给解决掉。

    所以,陈庚年让佃户这边的话事人田大山进了衙门。

    同时也把那几位涉事的乡绅传了过来。

    这里头有个比较微妙的情况,几位乡绅以前是郑文峰的人。

    先前他们听从郑文峰的安排, 把家里百余位佃户集体开除, 还扬言旱灾一定会来临, 在江县造成了极大的恐慌。

    “县太爷, 草民虽然家里田多,但日子过得也凄苦啊。”

    来到公堂后,那姓林的乡绅开始哭穷“先前因为害怕田地里颗粒无收, 所以我们才辞了这群佃户。现在他们想回来,草民咬咬牙也就接纳了。可他们吃里扒外,竟然想着自立门户,只想做一年短工那草民为了田地安稳,肯定得招长工啊。而且这群佃户,连住的房子都是草民出钱盖的,实在不知好歹”

    这是什么颠倒黑白的说辞

    公堂之上,田大山怒道“你胡说姓林的,你整日压榨我们,还克扣工钱粮食,我们日子活不下去,只能咬牙签了卖房契,管你们借粮活命。你还有脸说,我们的房子是你出钱盖的而且你那是诚心要招我们回去吗,你给的工钱,是以前的一半你这是要逼死我们啊更可恶的是,你给我们的粮食,里面都是草籽县太爷,您一定不要被这小人欺骗啊”

    双方各执一词,很快开始新一轮的争吵。

    吵到激烈的时候,田大山让一个同伴,背进来一个大麻袋。麻袋打开以后,竟然还真的全部都是草籽。

    可几位乡绅并不承认。

    他们狡辩,是佃户故意把粮食换成草籽污蔑人。

    田大山气的脸色铁青,眼睛里蓄满了浑浊的泪。

    李泉在旁边无措的看着,只觉得头都大了。

    这事儿该如何处理啊。

    乡绅和佃户,看样子是无法和解了。

    可一旦双方撕破脸,佃户们无房无田,粮食储备也只够撑到秋天。

    那这一百口人,该如何活命生存

    公案桌之上,陈庚年看的很窝火,但也只能暂时压住火气。

    因为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官员剥削乡绅,乡绅剥削农民。这是阶层的压迫,一个小县令根本无力去改变。

    但短期内无力改变,不代表以后不行。

    当江县开始发展起来,普通人田地里收成越来越多,农业、工业,商业越来越繁华,那么就会造成一个可以预料到的局面人力资源会越来越贵。

    到时候,乡绅们就会发现,雇佃户的代价会越来越高昂。

    尤其是眼前这几位乡绅,他们觉得佃户到处都是,随便开除了然后继续找。但等将来江县发展起来后,哭的最惨的,绝对是这几位。

    而可以预料的是,陈庚年这个县令,迟早会站在乡绅利益的对立面,和乡绅们决裂。

    打地主,从来都是社会发展中最不可缺的重要一环。

    但江县现在刚开始发展,陈庚年不能打草惊蛇,也不能明着偏向佃户,惹怒乡绅群体。

    所以他在头疼,怎么帮助佃户们渡过这次危机。

    直到陈庚年看见田大山打开麻袋,露出里面的草籽。

    乡绅们不识货,心又黑,故意用不值钱的草籽当粮食坑佃户。

    可这哪里是草籽,这是药材啊,紫云英的种子

    系统先前奖励的荒地开垦详解资料里,记载了一种绿肥法,意思就是,在荒地上种植绿肥作物,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而绿肥植物,一般要选择豆科、禾本科植物,这样可以达到固氮的效果。

    巧了,紫云英就是非常典型的豆科植物,在系统资料里被详细记载。

    这种植物,种植简单,生长周期快,一般情况下,一个多月时间就可以成熟收割。

    而紫云英,浑身都是宝

    明目消肿、喉痛咳嗽、祛风利尿、健脾益气,解毒止痛,这些都是最基本的。

    它的根茎,可以治疗白带、月经不调。

    全草,用来治疗神经痛、疱疹、疥疮、痔疮。

    哦对,还可以作为优质饲料,喂给牛羊

    还有紫云英的花,香味清甜,适合作为蜜源,制作蜂蜜。

    还是有文化好啊

    要是没文化,就跟这帮乡绅似的,用草籽代替粮食,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

    其实呢,这一大麻袋的所谓草籽,可比一袋粮食值钱多了

    因此,陈庚年出面打断双方的争吵,问道“这草籽,一共有几袋”

    田大山咬牙道“回县太爷的话,足足有四大袋,四百斤全都是草籽”

    哦豁

    四百斤,那妥了,稍微节省一点,种二百亩地问题不大

    那林乡绅见状,估计也觉得自己做的不地道,怕被县太爷责问,于是轻咳一声“草民愿意吃些亏,再多赔他们一袋粮食。”

    瞧瞧,不愧是乡绅,有底气,说话也漂亮。

    陈庚年一声哂笑“那这些佃户,目前连个住的地方也没有。到时候,岂不是全江县都要骂本官治下无方,你这是诚心给本官找麻烦呐。”

    官官相护,官和乡绅自然也会相护。

    当官的,最不喜欢看到辖区闹腾,只要维持表面稳妥,大家都能相安无事。

    林乡绅自以为听懂了县太爷话里的意思,赔笑道“是草民该死,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这样,草民和几位乡绅商议,决定再让这些佃户免费在房屋里住半年,半年之后,必须搬走。”

    虽说半年时间仍旧不长,但好歹有个缓冲期,不至于立刻露宿街头。

    李泉松了口气,看向田大山。

    陈庚年也看向田大山。

    “多谢县太爷,草民等人接受这个解决办法。”

    田大山和佃户们商议过后,同意了。

    这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比较好的结果。

    事情解决后,乡绅们优哉游哉离开。

    看着这群人的背影,陈庚年心里觉得腻歪,这些狗东西,迟早都是他发展江县的阻碍,将来一个个全都得收拾了。

    可转念一想,也不能这样一刀切。

    毕竟,他和衙门这帮兄弟们的爹,也都是乡绅,将来要怎么处理,还是得细细思量。

    社会是个复杂的关系网,每个人都在网里,谁能真正独善其身呢。

    另一边,佃户们则是忧心忡忡。

    因为他们的粮食不多了,房子也只能住半年,像是头上被悬了一把利剑,半年后,就彻底没有活路了。

    想到这里,大家都神情哀切。

    甚至有人绝望崩溃大哭。

    李泉看着这一幕,心里难受。

    他在自责,没有把事情办好,所以导致佃户们被赶了出来。

    “嘿,回神了”

    陈庚年伸出手,在小菜鸟眼前晃了晃,无奈道“之前把这活儿交给你,你不会真一点事儿都没办成吧,找到合适的荒地了吗”

    开垦荒地,最重要的第一步是什么

    当然是找到合适的荒地啊

    这句话看似是个废话,但其实真不是。

    因为江县荒着的土地虽然多,可许多荒地周围,都是村庄,或者粮田。

    开荒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挨着别人家的村子和田地。

    因为人们领地意识还是很严重的,你去人家旁边开荒,还是一百多口人,这很难避免摩擦。

    而且这一百多口佃户,目前明显是一个团体。

    他们正处于低谷期,需要抱团才能互相加油打气撑下去,出于人文关怀,也得把他们的粮田,开垦在同一片区域。

    为了辖区安定,最好是让这群人组建成一个村落。

    “找到了,但就是位置不太行。”

    听到县太爷的问话,李泉羞愧道“在,在石门村附近。”

    石门村那鬼地方,旱的要死,土地沙化严重。

    在这种地方开荒,那可真是脑子坏掉了因此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李泉底气很不足。

    可他跑了好几天,目前江县能一次性开垦出二百亩地,还是连成片的土地,就只能往江县北边去找了啊。

    石门村附近

    陈庚年思索一番,觉得问题不大,沙化土地也没关系,开垦荒地之后可以先改良土壤啊

    因此他说道“走,去实地探测一下。”

    相比于其余事情,这件事显然优先等级排在刻不容缓的第一位,因此,还是得亲自走一趟才放心。

    二人走出县衙。

    那群佃户还没有离开,瞧见陈庚年,为首的田大山鼓足勇气问道“县太爷,先前我听李泉李差役说,县衙会帮助我们开荒,敢问这事儿现在有眉目了吗”

    陈庚年笑道“合适的开垦地已经找到了,本官正准备去实地考察呢,你们也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田大山激动道“多谢县太爷,多谢县太爷”

    其余的佃户们,闻言也都非常激动。

    他们终于能有自己的粮田了

    唯有李泉傻眼。

    县太爷怎么把这事儿直接说出来了,不再找找别的合适的土地吗在石门村开荒,就算开出了粮田,粮食收成也会十分惨淡啊

    他急的不行,可佃户们都在后面跟着,也没有机会跟县太爷单独聊。

    果然,先前还激动的佃户们,等跟着陈庚年一路向北,最后甚至走过石门村,走到靠近沙漠的一处荒地以后,心都凉了。

    这片鬼地方,连草都长得十分稀疏,更何况长粮食

    县太爷是真的想给大家开垦粮田,还是在故意糊弄打发他们啊

    尤其是,当看完这片荒地以后,陈庚年竟然还不停点头,满意道“看着还不错。”

    李泉和众多佃户们

    这哪里不错

    “虽然这片地距离沙漠比较近,但没关系,沙化土地可以改良,而且距离远处的山也近啊,近山,就会有水。你们看石门村,稍微一挖,地里就出水了。这块地其实也差不多,我方才勘测过,二百亩地,至少能开凿出小十条坎儿井,将来这里绝对会成为整个江县水利灌溉最完善的粮田,绝对的宝地啊”

    陈庚年越看越觉得合适,甚至回头夸赞李泉“李泉这事儿办的真不错,等半年后,你们若是无家可归,还可以就近在这里建造村庄安家落户。”

    在这鬼地方安家落户疯了吗

    一群佃户听得浑身发冷,只觉得失望透顶,但又不敢对县太爷发火,于是只好用眼神愤怒的看向李泉。

    你这个狗差役,竟然给我们选这么个鬼地方

    李泉被盯得头皮发麻。

    但好在他跟了陈庚年一段时间,知道县太爷从不说假话,于是抓住问题的关键“县太爷,您说沙化土地可以改良,意思是,能有办法把沙土地,变成肥沃的粮田”

    对啊,改良

    听到李泉的问题,众佃户齐齐看向陈庚年,眼含期待。

    如果真有办法改良土地,那在这里开荒,绝对是好事儿

    可人们期待的同时,也将信将疑,因为此前从未听过,沙土地能变成肥土地的沙就是沙,哪里能变成土呢

    “对,可以改良。我想想,这片地太贫瘠了,可能得多管齐下,好几种办法都用上,才能迅速起到效果。明天吧,明天先让县衙的人过来,丈量、分割土地,按照人均亩地的标准,来开垦。先把田垄挖出来,再通过抓阄或者抽签的方式,确定好你们每个人土地的位置。哦,不行,还得先让那些凿井师傅们过来,再检查一遍周围山地环境和风水。确保这里不会出现泥石流等自然天灾。”

    陈庚年在脑子里迅速规划各种事情的优先级,同时继续说道“等一切都确保没有问题了,先用烧荒法,把地面的植被都烧干净,顺便把地下的老鼠之类的东西都清除掉。这点也很重要,鼠窝一定要全部剔除然后用耕犁,把这片地全都犁一遍,暴晒天后,再复犁一次。再然后,你们去江县各个村子里,把他们挖掘坎儿井的湿淤泥都拎回来,拌在田地里。还有,田埂都尽力垒起来吧,这样将来就能挖井,然后把地里灌满水,把地里的盐洗出去。如果水源不够,那就只能等老天降一场雨。等最后洗完了地里的盐,晒干土地以后,把紫云英种下去,一个月后成熟收割,到九月份,就能秋种了。”

    县太爷语速很快,明明说的都是人话,但佃户们一句都听不懂。

    只听又是耕地,又是挖井,又是拌湿淤泥,就觉得眼晕。

    天呐,这得是多么庞大的工作量啊

    田大山也没听懂。

    可他作为这里的话事人,必须得跟县太爷对上话啊,于是只能硬着头皮问道“县太爷,紫云英,是什么啊”

    他挑了一个最没听懂的来问。

    “一种豆科植物,不仅能当药材,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陈庚年解释到这里,看田大山神情越来越茫然,于是咳嗽一声,换个了直接的说辞“就是乡绅们给你们的那几麻袋种子。”

    这下田大山听懂了,但他宁愿自己没懂。

    一群佃户们也集体傻眼。

    那几麻袋种子,是草籽啊

    县太爷的意思是,让他们辛辛苦苦把这荒地开出来,然后种野草

    疯了吗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