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3. 晋江正版163 公益植树
作品:《继承一座植物园后》 阿拉善所在的内蒙古, 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的统一规划下, 年平均完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00万亩,种草3000多万亩, 居全国之首。1
不是以亩为单位, 而是万亩。
1200万亩,相当于5500个花间集植物园的面积, 用一望无际不足以形容,徒步走完恐怕需要10年之久。
而这,只是国家一年在内蒙古地区的绿化范围。
在国家几代人的努力和强大的政策面前,蚂蚁s林的种植面积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却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心血。
叶晗亦然。
哪怕种植面积不及国家的千分之一, 她也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里地理位置偏僻, 风沙较大,叶晗在合作商和当地人的接待下,成功找到了他们即将种植的第xxx号林。
前面一个区域的梭梭树也是刚种下不久, 还是幼苗,不大的一棵,株高约四十公分, 丛生,枝条不多。
它们一棵棵分散种植,每隔四五米才能看到一棵,十分稀疏。
叶晗往远处看去, 干旱发黄的土地中点缀着细小的绿色,排排而立。
在更远的地方,不大的梭梭苗几乎被沙地淹没, 只能看到散布于广袤荒漠中绿色的小点,在炙热的阳光和刮来的风沙中若隐若现。
不由得让人怀疑,这么的一棵苗苗、如此稀疏的种植密度,真的能够防护住几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风沙吗
事实是,能。
梭梭树是灌木或小乔木,能长到29米。
为了在干旱的荒漠中吸收水分,它的主根能深入到地下1050米的深处,须根扩张至周围十几平方甚至更大的范围,牢牢固定住土壤,起到防风固沙的效果。
这也是它们栽种如此稀疏的原因。
若是栽种密集,那么它们的根系在地下无法扩张,吸水能力降低,很有可能干旱而死。
沙漠环境不能与正常水源充足的环境相提并论。
叶晗见到的护林员有60多岁,姓吴,名叫吴于盛,是本地的牧民。
这么多年来,他亲眼看着周围干旱的区域变成如今的绿地,大片大片的梭梭树从幼苗长到现在的一米多,内心的满足感难以言说。
不仅如此,栽种的梭梭树、红柳等植物,还给当地带来了财富。
“这些梭梭,别看它小,作用大着呢。”吴于盛的普通话不算标准,但能听出语气中的自豪“我们称它为沙漠植被之王,能适应高温、风沙、耐盐碱,生命力顽强。”
梭梭树能承受60度的高温,零下40度的低温,成年树在土壤含盐量达到3时仍能顽强生长,生命力何其强悍。
但在幼苗时期,它依然有可能因缺水而死亡。
在年降水量仅有几十毫米蒸发量却高达上千毫米的荒漠地带,需要种树人加以灌溉,尤其是干旱的季节。
种树人大多是当地的牧民。
他们一方面受到国家林草局的补贴,另一方面也会利用梭梭树进行创收。
在一些梭梭树的根部,寄生着有名贵补益类中药材肉苁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沙漠人参”。
野生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要获取珍贵的肉苁蓉,必须种植梭梭或红柳等植物,因为对方为寄生,无法独自成活。
这是梭梭树得以大量种植的根本。
如今,人工种植和嫁接肉苁蓉的技术在当地已十分普遍,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
3月下旬4月下旬刚好是肉苁蓉的采收期,吴于盛带着叶晗去现场查看了一番。
刚栽种一两年的梭梭树自然无法寄生,他们要去的是栽种5年以上的梭梭林。
3年嫁接、3年收成,要经过6年的时间才能获得珍贵的肉苁蓉。
不过第一次嫁接之后,根据生长的大小存留,以后每年都有合适的来采摘。
开车途径很长的距离,叶晗终于到达前方绿色遍布的梭梭林。
这里的梭梭树长到了一米多高,分枝众多,但枝条依然纤细,甚至略显干枯,这是沙漠植物的特征。
吴于盛扫视了一圈,在几株梭梭树的根部附近找到冒出头的几棵肉苁蓉,于是用铲子小心的挖掘,越挖越深。
叶晗看到了它们的全貌。
个头居然不小,手腕粗细,小的有四五十公分长,最高可达一米。
整个埋在地下,下部修长,顶端的花穗好似松塔的形状,有大量的淡紫色小花即将盛开。
吴于盛对此表示满意“这几根长得挺粗壮,能卖个好价钱。”
又告诉叶晗,眼下采挖是最好的。
等到全部开花后,营养物质会大量流失,那时候就晚了。
在采收期,他和其他牧民分批巡逻,一看到树下有裂缝或者冒头就动工。
吴于盛环顾四周平坦的地面“其他小的等它们再长长,不着急。”
个头小的卖不出价格,现在挖了也没用。
叶晗垂眸思索,若是没有肉苁蓉的高价值,恐怕梭梭树无法长到如今的模样。
在此之前,当地牧民一直以放牧为生。
梭梭树的嫩枝是骆驼的饲料,而过度放牧使得原本就脆弱的生态越发贫瘠,土地荒漠化的同时,日子也越过越穷。
后来国家禁止放牧,依然有人偷偷地进行。
而现在,他们成为护林员有一定的收入,收集种子售卖又有一部分收入;加上肉苁蓉的产值,每年收益颇为可观,平均单个家庭收入十几万元。
收益更好的产业完全代替了原本的畜牧业。
如今他们不仅不会放牧,还会主动保护草场,种植更多的梭梭树用以增收。
归根结底,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只有当经济利益与保护环境绑定的时候,才会有突出的效果。
让一个除了放牧什么都不会的人禁止放牧,只为了保护环境,怎么可能
就像让一个身患癌症交不起手术费的家庭,主动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捐款一样,天方夜谭。
当人们自顾不暇的时候,保护环境不过是一句遥远的口号。
战乱地区的人永远不会想到保护环境,快要饿死的人也不会。
纵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发展的确重要。
经济不发达,人们便总想着砍树赚钱,种再多的树也没用。
叶晗对此感触颇深。
也无比庆幸国家给了当地居民一条更好的致富路。
几代人的心血绝不会白费。
接下来的两天,叶晗重点考察了植被和树种的价格。
梭梭树柠条价格非常便宜,几万十几万的大批量购买,单价在0105元。
即使大株的优质种苗,也不过071元左右,便宜得吓人。
也能理解。
梭梭树在本地的种植面积高达几千万亩,种子随便收,自然让价格降了下来。
而像胡杨、樟子松、云杉、油松等,大棵的树苗大约在820元,比梭梭树高十几倍。
叶晗准备引入优质的树苗,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达到防风固沙的效果。
得知又一位做公益绿化的大佬到来,林业草原局的马主任热情接待了叶晗。
并表示,如今牧民创收和一系列的种树栽培取得了规模化的成效,又有国家扶持,完全不用担心。
叶晗表示同意。
这是给当地人民创收的公益项目,即便为了自身利益,他们也会好好养护。
商议过后,叶晗划定了第一批种植范围。
梭梭面积3630亩,数量181500棵。
柠条面积1840亩,数量180400棵。
沙棘面积1020亩,数量132600棵。
沙柳面积774亩,数量92880棵。
胡杨面积637亩,数量15290棵。
云杉面积395亩,数量32340棵。
合计绿化面积8296亩,栽种数量635万棵。
届时将在相关界面开放对应数量,远远超出之前预估的30万棵,一时半会儿兑换不完。
至于游客需求的其他树种,将于下个月与蚂蚁s林的其他林区合并。
等到春季之后,下一批栽种大约在秋季。
到时候会继续栽种。
叶晗签订了捐赠合同,购买树苗的费用不高,200万元足矣。
马主任许诺会组织当地群众和工人尽快种树,前期的水源灌溉、管道铺设、树苗养护也需要一笔资金,合计约280万。
还要招聘45名护林员。
阿拉善地广人稀,不需要太多的监管,荒漠中的植物只要扎根于土壤深处,就代表着成活,后期不需要多做管理。
放出消息后,当地有不少人前来应聘。
护林员意味着多一份薪资,没有人会拒绝这份工作。
但叶晗有其他要求。
她需要对方配合公众号的宣传,经常反馈树木的成长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开启直播,让大家在栽种之余,真切地感受到云养树的乐趣。
而不是领到树木栽种之后就没了下文,甚至怀疑到底有没有栽种。
除此之外,叶晗发现这里的所有树木都不挂牌子,只有每个林场前方的木牌写着蚂蚁s林第xxx号。
可以理解,每年几百万、上千万的树苗,全部带上铭牌是一件极其耗费精力和时间的事。
况且,虽说蚂蚁s林是线上兑换一棵、线下栽种一棵,但种树不是一棵一棵的种,大多是几万、几十万棵一起。
几十万棵树,不可能不存在误差,国家允许的误差是每公顷5。
再加上8090的存活率,补苗又是一项误差。
时间上的误差、引入数量的误差、成活率的误差、规划和实际的误差
一切无法深究,否则不少人会发现自己的树苗对不上。
总之,种了那么多年、总量高达22亿棵树,给每一棵树挂牌已成为不可能。
可对于个人来说,每一棵树都是大家辛辛苦苦节能减排、积攒能量兑换的。
找不到自己种的树,带来的收获感会大打折扣。
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所以,叶晗决定从一开始就挂牌,分批进行。
确保每一位兑换的游客都能看到自己的小树苗,再次激起大家种树的热情。
她设定的编号便从九位数的000000001开始,终点是一个小目标1亿棵树
叶晗相信有生之年一定会达成。
思来想去,当地的护林员无法胜任这个任务。
叶晗打算再招聘10人的监督团队,负责给树木挂牌、直播、拍照反馈、查看苗木生长状态等等。
只是这里的环境比较艰苦,不确定能不能招到。
先挂上职位吧,薪资可以给得高一些。
离开的前一天傍晚,树苗已经和蚂蚁s林的一起从周围的林场运送而来。
叶晗订购的明显更加优质,梭梭树的长度超过60公分,很大一棵。
她打开光屏面板,兑换灌溉系统搭建300积分。
确认之后,配合o4的打印,水滴们在充沛的阳光下,欢快地工作起来,一股脑地深入地下50米处铺设管道。
虽然阿拉善的部分地区荒漠遍布,但这里也有不少淡水湖、冰川流下的雪水,地下水也十分丰富,但含盐量高,无法饮用。
叶晗通过搭建灌溉系统将水源加以过滤,净化为优质的山泉水,源源不断地为她所栽种的灌木和树苗水分。
顺便连接其他灌溉设备做初级过滤,她只能帮到这里了。
搭建完毕,叶晗将两瓶植物营养液放入凹槽中。
灌溉系统会自动稀疏浓度,根据植物的缺水程度进行灌溉。
只要初期过去,梭梭树等植物的根系深深扎入土壤中,便不用继续供应,沙漠植物的生命力足够顽强。
希望下次来的时候,这里会变成真正的森林。
同时,叶晗还兑换了10个动态监控镜头,共计75积分。
到时候将模拟无人机的方式,从各个角度拍摄花间集打造的7片森林,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所栽种树木的编号。
自从花间集x蚂蚁s林合作的公告发出并冲上热搜后,一周之内,累计兑换树苗超过10万棵。
相关词条的阅读量和搜索量破亿,带来前所未有的热度。
很多人一进入蚂蚁s林,就能看到下方被植物缠绕的花间集的图标,特别有趣,不自觉地就会点进去。
姚冰也是,明明已经兑换了一棵梭梭树、一棵樟子松,却依然忍不住反复观看。
每次的开屏动画都不一样。
白天,开头是满是风沙的荒漠,烈日灼灼,远处成片的梭梭树若隐若现,紧接着出现了一行关于梭梭树的介绍。
晚上点开,广袤的沙漠上空映出冷淡的月光,空旷且寂寥。
有时候,天气还会发生变化。
沙漠中迎来突如其来的降雨,又很快消失无踪,能看到沙棘拼命吸水的状态,继而重新恢复干涸,最后的文字是关于沙棘介绍。
姚冰每天点开几次,如今已经完全认识了这些顽强的沙漠植物。
她点开自己兑换的梭梭树。
卫星云图出现,标注着阿拉善沙漠的位置,然后自动放大至整个蚂蚁s林、继而放大至第xxx号林。
最后,梭梭树的全貌出现在她的眼前,在炎炎烈日中顽强地支棱着,绿色喜人,最大的枝条上挂着木牌子。
花间集蚂蚁森林第xxx号林梭梭树。
编号000008044。
和她获得的环保证书编号完全一致。
毋庸置疑,这就是她的梭梭树
姚冰每次看到的时候心情都很激动,用手不停抚摸着它茂盛的细枝条。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最近好像长大了一点。
要是能亲眼看看就好了。
同一时间,柳艺将网络的言论和数据加以汇报。
热度高同样意味着各种讨论和质疑。
有人觉得花间集不该单独开一个界面。
毕竟和55亿人次参与的蚂蚁森林比起来,花间集的受众远远不及。
但更多的人表示,不都是为了做公益吗
不喜欢可以不点。
管天管地,居然还管别人做公益
这么牛逼,要不你去做,就当为祖国做贡献了。
瞬间把对方怼的哑口无言。
然而花间集单独兑换的行为,的确让很多人觉得不平衡。
他们费劲巴拉、每天去偷能量好不容易攒出一棵树,人家买张年卡就有了
实在太不公平了
去沙漠种树这么容易
还有那些在网上晒出的证书,据说只要自己出运费,就能将实体证书邮寄到家
草。
更不要说树木上挂着的铭牌,完全证明属于对方捐赠。
不像他们,都没见过自己种的树,根本不知道是哪棵。
不得不说,酸得要命。
最重要的是花间集年卡申请截止了,一时间购买五张门票也不现实,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气死。
为什么不能能量合并啊,为什么为什么
除了这部分人,网上还有不少质疑真实性的。
“有人去实地考察过吗”
“有几位博主去了,但是那里面积太大,好像没找到地方。”
“呵呵,不会根本没种吧”
“十几万棵树这么快就栽好了,还长那么大,感觉好假。”
“确实,那可是沙漠,什么时候种的”
“看了花间集科普馆的画面之后,我就持保留态度,毕竟科技可以造假。”
“除非让我亲眼看看,否则我不信。”
柳艺看了之后简直无语,有些人跟瞎子似的,就是看不清事实。
叶晗却早有应对。
3月31日,花间集官网正式发出通知
将于4月6日4月8日,征集20人去阿拉善实地考察,花间集报销旅途中的一切费用。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