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7. 成亲第一天 心有灵犀

作品:《古代收租躺平日常

    于策源虽是被教训了一顿, 但得到了杨氏的同意,可以与沈青霓楚奚元一道前往京城。

    沈敬文得到特赦,准许进京。

    在临近入秋之时, 沈敬文携一家老小, 前往京城。

    只是可惜凌氏,怀有身孕,且近来月份大了,行动不便, 不能前往。

    沈钧行权衡后,有心留下照看, 凌氏却劝他前去京城, 她道“女子成亲,一生便这一次,你身为二哥却不去,启不是叫青霓遗憾。我不能送青霓出嫁, 你替我送送她。”

    见沈钧行动摇, 凌氏想了想,继续道“我许久未回娘家了,你送我回娘家吧,我想回去陪伴爹娘。而且回家有娘照看我,你该放心了吧”

    沈钧行被说动,他道“我参加完婚礼便赶回来,你月份大了,我该陪在你身边。”

    凌氏含笑道“好,我等你。”

    将凌氏送回娘家,沈府一家老小赶往京城。

    幸而已经入秋,天气逐渐凉快下来, 赶路并不太受罪,但路途奔波,风餐露宿,亦不好受。

    奔波二十几日,终于赶到京城。

    楚夫人携家眷前来迎接,招待用饭歇息,休整一日后,才将在军营的楚大将军请回来。

    楚大将军一早便知道儿子喜欢上一个家世寻常的女子,且不愿入仕,更是想在成亲后定居在文宣郡。

    初始他并不接受,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楚夫人在旁劝说,又与他分析利弊,楚大将军不是傻的,自是知晓孰轻孰重,最初的火气过后,便也接受了。

    如今见到楚奚元和沈青霓,以及沈家众人,他脸上挂着满面笑容,态度温和。

    沈青霓等人只觉他亲切,不似传闻那般铁血无情,但熟知自己亲爹性子的楚奚元,眼中闪过惊骇,不可置信的望向楚夫人。

    见楚夫人神情温和,嘴角含笑的与他对视,楚奚元悬着的心安稳落地。

    招待完沈家一行人,楚夫人送他们去楚家别院。

    沈青霓与楚奚元不日便要成亲,继续将人留在将军府不像话,到时还要出门,单独居住一座府邸为好。

    楚奚元欲同楚夫人一道将人送去别院,谁知楚大将军却叫住了他,叫他留下。

    楚大将军一改之前笑容满面的温和模样,不苟言笑的怒视楚奚元。

    楚奚元坐在下首,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中,久违的感受到了压力,楚奚元唤了一声,“父亲。”

    楚大将军冷哼一声,“身体可康复了”

    楚奚元“已经好了。”

    “为何不愿回京”楚大将军问,夫人回来后与他说过原因,但过了那么久,他想知道楚奚元的想法可否有改变。

    他戎马半生,觉得男子不该耽于儿女情长。

    楚奚元道“儿子不是不愿回,只是权衡后,觉得留在文宣郡更好。”

    楚大将军叹气,“你既已经考虑清楚,为父便不多言。”

    楚奚元颔首,一时沉默无言,楚大将军开口道“你既做出选择,日后便不要后悔,也也莫要怪人家,耽搁了你的前程。”

    楚奚元没想到能在楚大将军口中听到这番话,颇为震惊的看向楚大将军。

    “儿子知晓。”楚奚元郑重道,他权衡后做出的取舍,皆是遵从自己心意,不只是因为沈青霓。不入仕,是当初他离京游玩养伤时,就已经做下的决定。

    楚大将军不再多言此事,转而问起其他,“你武艺可有落下。”

    楚奚元“”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不敢说,说了定要被教训。

    见他沉默,楚大将军眉头一竖,“你跑出去我不管,但你是将军府的儿郎,怎可懈怠武艺”

    楚奚元低头任由楚大将军教训,“就算不继续从军打仗,你时常练武,也可强身健体。”

    “儿子记住了,从明日起定勤勤恳恳练武。”楚奚元承诺。

    楚大将军这才作罢,不再追究。

    父子两人小半年没见,有许多话要说,两人又闲话商谈许久,直至楚夫人送沈青霓一行人去别院安顿好,回到将军府,两人这才止住话头。

    楚夫人见他们两人一如往常,父慈子孝,心中宽慰。

    楚夫人对楚奚元道“青霓那儿我已经叫绣娘量了尺寸,做婚服与新衣,待会你也量一个。娘瞧着你身形与以前相差许多。”

    楚奚元应下,配合量了尺寸。

    当日,楚奚元便与楚夫人一道,投入婚事准备的忙碌中去,事事过问操心,楚府别院与将军府两头跑,辛苦却乐在其中。

    从小长大的弟兄知道他回来了,邀他出去玩,楚奚元拒绝了,反而邀请他们来参加婚礼,要聚等成亲后再聚。

    整一个见色忘友。

    他在忙碌的同时,沈青霓也没闲着。

    她的嫁妆单早在文宣郡时,沈敬文与余氏便拟好,父亲留下的产业全是她的嫁妆,两人又添了些,就是京官的嫡女,也不定有她陪嫁多。

    见过楚大将军后,又收了聘礼,聘礼全部归入沈青霓嫁妆,余氏便将嫁妆单子又拿出来仔细对一遍。

    除此之外,余氏还教沈青霓许多管家的方法,此前沈青霓一人居住,独自管家,但那有她照拂,待她与楚奚元成亲,她的手就不好伸那么长了,一切都得由沈青霓自己做主。

    沈青霓将余氏所言记在心中。

    这些明面上的好做好应对,难的是后宅阴私,余氏心中忧虑,怕沈青霓应对不过来。

    沈青霓宽慰道“府里就我与楚奚元两个主子,哪来的阴私,您就放心吧。”

    余氏震惊,“他日后不纳妾”

    沈青霓道“他允诺过,不会纳。”

    余氏点点头,迟疑道“男人的承诺最不可信”

    “我知道,他说的我信,若他没做到,那便各自安好吧。”沈青霓道,心中怀有期待,但楚奚元若叫人失望,也别怪她无情。

    她有后路,并不怕。

    楚奚元亲自送来婚服,不想听到沈青霓与余氏这番对话。

    诧异的同时,心口木木的泛着疼。

    君子一言九鼎,楚奚元更加坚定,要做好许诺之事,叫沈青霓打消这个念头,永远不离开他。

    待屋内此话题揭过,楚奚元才敲门进屋,送婚服给沈青霓试穿。

    沈青霓见着他,笑眼盈盈,满心满眼都是他,楚奚元心中的酸楚一扫而空,只要他做的足够好,沈青霓便能一直用这样的目光看他。

    楚奚元想现在就看到沈青霓穿婚服的模样,但心知这不可能。

    说了会儿话,楚奚元在外等候,等沈青霓试穿婚服。

    他的已经试过了,十分合身,不知沈青霓的合不合适

    不多时,沈青霓试好婚服,对楚奚元道“很合身。”

    她面色微红,楚奚元看得心中微动,可惜余氏在侧,不能做出任何越矩之事。

    商定的好日子在农历九月十三,随着准备忙碌,距离好日子越发近。

    宅子内挂上红灯笼,屋檐下挂上喜绸,贴上喜字,阖府上下喜气洋洋。

    九月十三,天朗气清。

    清晨天还未亮,沈青霓便被余氏从被窝中挖起来,洗漱后简单进了米水,垫垫肚子,便开始忙活起来。

    开面、上装、梳发髻,余氏看着沈青霓,脸上盈着笑意,却是笑着笑着便落了泪。

    她看着沈青霓长大,从小姑娘长成大人,即将成家,与自己亲生女儿也一般无二了。

    余氏看着她,喜悦与酸楚交织,她能送沈青霓出嫁,小叔和弟媳却看不见,余氏擦掉泪水,大喜的日子,她不能哭。

    梳妆完毕,穿上嫁衣,等待吉时到来。

    沈敬文道“去和你爹娘拜别吧。”

    沈青霓看向他,余氏闻言顿了瞬,心中明了。

    从文宣郡出发进京,沈敬文便将弟弟弟媳的牌位带上,为的便是今日。

    沈青霓先去拜别父母,磕头上香,她望着眼前的牌位,眸中的神情无人能看懂。

    她想,原主应当已经与他们团聚。

    拜完父母牌位,吉时便快到了。

    沈青霓回到闺房,盖上盖头,按规矩出嫁。

    府外吹锣打鼓,人声鼎沸,热闹喜庆极了。

    拜别沈敬文与余氏,沈青霓由沈钧行背出门,交给迎亲的楚奚元。

    眼前挡着红盖头,沈青霓什么也看不见,耳边的锣鼓喧天与祝贺声更加清晰。

    坐上轿子,轿子微微晃动,离地而起。

    锣鼓、唢呐声一转,愈发喜庆,送嫁的队伍出发,喜轿后头是连绵不绝的嫁妆。

    迎亲的火红长龙从别院行至将军府。

    轿子停下落地,楚奚元掀开轿帘,伸手递向沈青霓。

    盖头下,沈青霓垂着眼,目光落在楚奚元修长有力温暖的手掌上,伸出手,缓缓放了上去。

    楚奚元握紧沈青霓的手,扶她出轿子,进入将军府,脸上盈着笑,若是叫沈青霓看见,定要叫他一声傻子。

    许是心有灵犀,沈青霓出门的复杂心情散去,嘴角缓缓上扬。

    礼官高唱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最后一声落下,响起不少起哄打趣的声音。

    在沈青霓听来,就属于策源的声音最为突出。

    “闹洞房闹洞房”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