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2. 归咸阳 带着仉太君和小韩信一起回去!……

作品:《今天也在为历史意难平努力

    韩宅。

    “仉夫人, 以后不可太过劳累。”

    “哎”

    仉英一个人将韩信拉扯大,事事都是靠自己一个人,偏偏这些年战乱不断, 生活下去并不容易。

    如果连粗活都不能做的话, 她大约也活不下去了。

    她收敛心绪, 换上一副笑脸,将一把长剑推到尚谨面前“尚司工,这些时日的恩情,仉英实在不知如何相报,听信儿说, 司工喜刀剑, 家中有一宝剑, 乃是我良人所留, 愿赠予司工。”

    仉英实在不知如何报答, 她知道尚谨那些药材实在昂贵, 已不是她能负担得起的了。

    即使尚谨说无需回报, 她心里也过意不去。

    “此剑于仉夫人很珍贵吧还是留下吧。”尚谨摇摇头。

    韩信说过那是他父亲留下的, 这种念想之物,尚谨不可能要的。

    “司工当真就毫无所图吗”这不是仉英恶意揣测尚谨, 而是她实在不知她能做些什么来报答他的恩情。

    “我又不是雕像, 怎会无欲无求呢”

    “若真要说我帮你们母子有何所图我看不得母子分离,看见了便剜心般难受, 何况,我觉得小信将来前途无量,未来必然举世瞩目。”

    仉英也知道原先的高官贵族们都喜欢招揽门人,只是也没见过招揽这么小年纪的门人的。

    “司工要信儿做你的门人吗”

    韩信倒是更积极,试图吸引两个人的注意力“我愿做司工的门人”

    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改变自己和母亲的境遇,自然不会永远待在淮阴的。

    “门人我没有门人的,你愿意做什么,便去做什么,我只是心中有期盼,却不会强求你为我做事。”

    尚谨对于招揽门人可没兴趣,大公子的人脉足够多了,招揽门人只会引起猜忌。

    再说了,就算他说韩信是门人,也不会有人信的。

    “司工期盼我做什么”

    “你不想干扰你自己的志向。”虽说他私心里希望韩信依旧能成为兵仙,不过如果韩信选择了其他的路,他也不会拦。

    “我想知道。”见尚谨还是笑着摇头,韩信更加坚定地询问,“我就想知道”

    “你先前说喜欢这把佩剑,又说我像将军,你以后可想做将军吗”

    “嗯。”韩信眼睛一亮。

    尚谨提出了他来此的最终目的“仉夫人,你可愿带小信去咸阳居住”

    “司工”仉英难掩震惊,司工帮人竟能帮到这个地步吗还是说,她看向自己的儿子,将来当真会是一方大将吗

    知道这母子俩都是知恩图报,尚谨又劝道“你若实在过意不去,便当我借给你们,何时能还了再还。”

    咸阳。

    一位稀客拜访了尚谨。

    “你这一去八个月了,总算回来了。”从二月初到十月末,阿父终于回来了,尚谨也回来了。

    扶苏这八个月与留守咸阳的大臣们可算是知道什么叫度日如年了。

    不过知道阿父和尚谨出巡也过得并不轻松,至少在通信里他都是心惊肉跳的,生怕尚谨也染上疫病。

    尚谨拿出一盘荔枝招待扶苏“难得见你出咸阳宫。”

    “你怎么把离支带到咸阳来的”扶苏记得离支南部才有,尚谨这回应该没去过才是。

    他险些回了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笑眯眯地说“秘密。”

    扶苏也不再纠缠这件事,他知道尚谨一直有些秘密,但尚谨对他仍然是赤诚的,这就够了。

    “你两日前就回来了,你没来找我,我只好来找你了。”

    “那还不是因为我叔父。”

    叔父乐呵呵地来找他,看到了韩信,眉头一皱,瞬间明白了他之前的言语间的漏洞。

    可是当着小孩的面也不好发火,尚谨把韩信推到叔父面前,叔父反而笑起来。

    确定了,叔父现在父爱爆棚,看哪家孩子都是和颜悦色的。

    尚谨在扶苏面前向来是不讲什么礼仪的,不顾形象地靠在窗边,长叹了口气。

    “真的好累啊,你说陛下就不累吗好想给陛下整个五年计划,治国要有规划,要循序渐进,这么下去,迟早把人累死。”

    提起和王离一起到处玩,他又来了精神“还得爬山爬树有意思。”

    韩信在一边听着有些惊讶,爬山爬树听起来不像尚谨会做的事情

    在淮阴的尚谨,是人人交口称赞的谦谦君子,待人接事都是温和有礼。

    尚谨一扭头,看他神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那都是伪装罢了。”他笑眯眯地摸摸韩信的头。

    扶苏哭笑不得“谨向来是活泼的性子。”

    尚谨对扶苏向来不吝啬赞美之词“你要是找如玉的君子,这位才是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咳,你倒是会夸我。”扶苏见他在一个孩子面前这么夸自己,倒有些不好意思,“我今日可是告假来找你的。”

    毕竟这个时候扶苏本该在咸阳宫中。

    祖龙和冯劫是比尚谨早回来的,冯劫回来后自然和冯去疾问了咸阳的事情。

    “我听冯劫说,他父亲对你赞赏不已,说你处理政事得心应手,偶有不懂之处,与诸大臣论政,也是谦和有礼。”

    自从上次一起喝了酒,他和冯劫的关系突飞猛进,不时和他说扶苏的近况。

    扶苏处理政务的经验抓紧多了,也越发体会到阿父的不易。

    他如今遇到的多是些简单的事情,若是更加复杂,也不知他能否处置好。

    “得心应手是一回事,心中如何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他心中越发坚定了要改变现状的想法。

    “无论如何想,也不要当众顶撞陛下,有想法大可以私下里说。你们是君臣,却更是父子。哪个父亲被儿子当众顶撞,面子上过不去不说,也是最伤感情的。”

    史书上那些记载让他佩服扶苏的勇气,但是他实在不太赞成,这种事情,一次两次还好,多了的话,绝对会出事的。

    “你怎么觉得我会这么做我又不傻。”扶苏有些讶异,自己在尚谨眼里这么不靠谱吗

    尚谨只是摇摇头,那当然是因为扶苏历史上这么做了啊不过扶苏一向稳重,或许这回不会出意外了吧

    “我还是对你说的那个五年计划感兴趣,同我说说”

    “好啊。”尚谨提起如何减负,前几天忙碌奔波带来的疲惫都淡了。

    待到扶苏离开,韩信好奇地问“司工,你想让大公子当皇帝吗”

    “这话可不能乱说,我是忠于陛下的。”尚谨真没想到韩信小小年纪还懂得这些,这算是天赋异禀吗

    不过就这么直接问出来,还真是够直爽的。

    “那让你在陛下和大公子里选一个呢”

    在韩信眼里,尚谨打着皇帝的名号来到东海郡,随身带着皇帝赐予的宝剑。可同时,尚谨一旦闲下来,十句话里有两三句都是大公子,方才和大公子相处也明显是好友。

    尚谨敲敲他的头“小小年纪就会问这种两个人掉水里救谁的问题了”

    掉到水里这个比喻好像更合适,韩信眨了眨眼,好奇地追问“那陛下和大公子一起掉水里你救谁啊”

    “这个嘛,你猜猜。”尚谨避而不答。

    “我觉得司工可以一起救。”

    “我这么厉害啊好了,我还要给你找个学堂才行。”

    “我想跟着司工,而且司工不是要我当将军吗为什么不学武”

    听韩信这么说,尚谨的神色凝重了起来,这可不能把孩子养歪了,读书无用论要不得。

    “小信,不能学项羽啊”

    “项羽是谁啊”韩信疑惑不已,从来没听说过。

    是你原本的未来上司,但是不中用你,你就投奔了别人,立下一番事业,结果没能善终。

    不过如今这些不重要了,韩信的母亲还没有死,远离了楚地,来到了咸阳,一切都会改变的。

    “他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曾经说,读书不过是用来记姓名的,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决的,不足学,要学就学足以敌万人的兵法。后来他叔父教他兵法,他略知其意,又不肯好好学了。”

    “后来呢”韩信追问道,其实说起姓项的将领,他好像记得楚国原本是有这么个家族的。

    “后来,他不过二十多岁,天下侯王一手封,最终却败了。他失败的原因,以后再讲给你听。”

    尚谨不觉得项羽的“飘了”是很奇怪的事情,设身处地,年纪轻轻达成这种成就,志得意满实在是太正常的事情,没几个人能做到继续谦逊。

    何况项羽本来也不是谦逊的人。

    不过说到底他还是不喜欢项羽的行为,不然不会拿来给韩信当反面教材了。

    “学技艺,但凡学,便要学到精。不论是读书习武还是各行当的手艺,哪有不足学的东西”

    “不过我相信你有天赋,至于习武和兵法,我早就找好一位先生了。”

    尚谨可还记得自己拿一个泥泥狗“买通”了李牧,这一晃也过去好几年了。

    “你可听说过李牧你出生的时候,我才第一次见他。”他怎么突然有一种自己老了的感觉。

    韩信回想片刻,摇摇头“李牧没有。”

    “那我和你讲讲他的故事,他可是名将,是天下人的长城。”

    听着尚谨的讲述,韩信的眼前是绵延的长城与一望无际的草原。

    他生在南方,还不知道原来北方还有如此传奇的人物。

    “可我不喜欢守成。”韩信向来有话直说。

    韩信更喜欢主动出击,就好像当初主动去找尚谨,主动说想当尚谨的门人。

    “我知道,我为你寻的先生可不是李牧将军,他年岁也大了,我也不好让他教学生,我为你找的先生是他的儿子,李左车。”

    “李左车”韩信念着这个名字,无端觉得有些亲近。

    “他向来信奉出奇制胜,想来你会与他合得来。”毕竟原本也算师生,不出意外的话,肯定合得来的。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