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78 章 晋江首发

作品:《开局给秦始皇直播陪葬品

    嬴政自然知道这群人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因此也就不再继续理会他们,无论刘彻怎么说

    刘彻朕做出的功绩就是值得被后世小辈们歌颂

    刘彻某些人就不要嫉妒朕

    朱棣其实也不能怪始皇帝,因为在他眼中,武帝你确实算是小孩子,朕就更不用说了。狗头

    嬴政

    一点也不好笑。

    天幕

    夏夏一开始虽然不明白魏征既然有这么高级别的待遇,为何他的神道碑却一个字也没有。后来夏夏就理解了。

    因为一凤对魏征又爱又恨。

    一凤想要治理好国家,对魏征的建议从来都只有虚心接受。一凤知道魏征能够帮助他实现自己心中的伟大理想,而魏征,确实没有令他失望。

    明君和贤臣,自古以来,都能成为人人传颂的佳话。

    但魏征的神道碑却一个字都没有,这似乎处处都在提醒着我们,这其中,一凤和魏征君臣之间的感情非常的,扑朔迷离。

    武则天无字,很不错。

    朱元璋朕也有些好奇这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嬴政同样化身好奇宝宝

    嬴政为何不刻字

    刘彻冷嘲热讽

    刘彻始皇的走哪都喜欢刻字的人确实不懂人家为何不刻字了。

    天幕

    关于这件事情,我们给出了两种猜测。

    一种是,一凤当时怀疑魏征是太子李承乾的党羽,怀疑他是太子造反其中一位出谋划策的重要人物。也不能怪一凤怀疑,因为魏征还再世的时候,曾经举荐过两个人,一个是杜正伦,还有一个则是侯君集。

    好巧不巧,这两个人都参与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大计。

    既然你举荐的人都谋反了,那你是不是也有问题

    所以也不能怪一凤怀疑了。

    但当时太子李承乾谋反的时候,魏征已经死去,一凤满腔怒火难以发泄,所以只能对魏征的墓碑动手了。

    第一次听到太子李承乾造反,是由朱棣说出来的,李世民虽然心中讶异,但多少还对此存有怀疑的态度。

    但是现在却经由天幕的口中说出,他倒是不得不相信了。

    为何,李承乾要造反

    天幕

    而另一种说法是,魏征曾经把自己给一凤的谏言整理成册给拿给一个身为史官的褚遂良看。

    史官是什么样的官就是编撰历史的一个官职。这就意味着,一凤和魏征讨论的内容经由史官过目之后,会被拿来呈现给世人观看。

    一凤不乐意了。

    这事儿发生在谁身上都是不乐意的。

    一凤就以为,朕这么信任你,你居然把这种东西都要拿给史官去看,这是不是在故意某黑朕

    于是下令

    就将自己替魏征编撰好的碑文全部抹去了。

    这还不止,一凤甚至还下令直接砸掉了他的墓碑。

    除了这些之外,一凤还废除了魏征嫡长子魏叔玉和新城公主的婚事。

    可见,一凤真的真的,非常生气。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贞观十九年,太宗亲政高句丽,一切又发生了变化。太宗征高句丽那会儿,损失惨重。一凤自己就想通了,他觉得魏征如果还在这个世上,或许会劝说他不要征高句丽了。同时也觉得魏征不是会参与谋反的人,便又再一次下令将魏征的墓碑重新补了起来。

    但是这块重新补起来的墓碑,依然没有刻字。

    难道一凤忘记要刻字了吗

    如此看重魏征的一凤,怎么可能会将这种事情都忘记。所以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凤不想再刻字了。

    所以为何既然重建了墓碑却不刻字,这答案,或许只有一凤自己心里清楚了吧。

    朱元璋所以为何不刻字

    刘彻所以为何不刻字

    朱棣所以为何不刻字

    李世民朕不清楚,朕的魏征还健在。

    当然,朕从此以后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天幕

    昭陵的陪葬墓有很多人,除了魏征之外,还有一个人也在陪葬墓中,大家也会对这个人抱有一定的疑虑,因为他的身份和其他人并不一样。

    这个人叫阿史那社尔,是个突厥人。

    他和其他人不一样,和一凤之间,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刘彻表示惊讶

    刘彻不共戴天之仇还死了还葬在一个陵墓里

    朱棣虽然但是,武帝这话听着为何这么奇怪

    朱元璋你不也是吗金日磾

    被瞬间打脸的刘彻试图极力挽回自己的面子

    刘彻这就是朕的魅力所在。

    天幕

    在一凤统治的时期,匈奴已经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威胁了,主要的敌人是突厥人。

    当时突厥人政权分离,分别为东突厥和西突厥。突厥人面对实力强大的唐,结局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灭亡。

    一凤动作很快,率领手下十万人,分兵攻打突厥人,东突厥就此灭亡。一凤也是在这一年,被称为“天可汗。”

    虽然东突厥灭亡了,西突厥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阿史那社尔就是趁着西突厥内乱,便攻占了西突厥。

    没错,他是和李世民隔着血海深仇的东突厥人。

    那为何他会出现在昭陵陪葬墓里

    那可是不共戴天的仇恨诶

    一凤难道不知道他是突厥人吗阿史那社尔难道不知道一凤是谁吗

    这是不可能的。

    当时虽然阿史那社尔占领了西突厥的领地,但是外患依然未除,这个外患

    就是薛延陀。

    阿史那社尔希望自己能够灭掉薛延陀并向采取行动,但是遭到了部下的劝阻虽然我们占据了西突厥的就地▍▍,但是如果此时此刻我们远攻薛延陀,西突厥的旧部必然会采取措施夺回故土。

    阿史那社尔不听,执意要攻打薛延陀。双方交战了一百多天,而正在此时,西突厥的咥利失可汗继位,阿史那社尔的部下听说后纷纷逃回了西突厥。

    阿史那社尔战败去了高昌国。

    战争真的太苦了

    但你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

    不。

    西突厥也有自己的野心,身在高昌国的阿史那社尔看着西突厥的一步步逼近,他悄悄地做了一个决定。

    天幕稍稍顿了顿。

    李世民已经猜到了。

    李世民做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决定。

    武则天做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决定。

    朱元璋朕也想要这种忠心的大将。

    刘彻哼,朕有卫青和天幕的白月光了。

    朱棣谁能不爱猛将呢,多一个便喜爱一个。

    嬴政虽然很安静,但此时此刻的内心却充满了惊涛拍浪。

    对于人才得渴望,他一点都不亚于这些皇帝们。

    于是他想通过天幕向天下人表达自己的意愿

    嬴政朕也爱。

    天幕

    相信阿史那社尔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就是这个被称之为“天可汗”的人,让自己走上了无家可归的道路。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支撑起了一个这样强大的国家,他睥睨着群雄,傲视着天下。

    慕强,大多数人中,都存在这样一种心理。

    即便,双方之间存在着国仇家恨。

    阿史那社尔或许是怀揣着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率众归附了唐朝。

    一凤见到了这位远道而来的“敌人”,心情或许也是复杂的。

    但是他还是重用了阿史那社尔,而被他信任的这位归降的突厥王族,也没有辜负一凤对他的信任。

    在一凤的带领下,他履立战功,先是随侯君集平定了高昌国,再是跟随一凤征讨了高句丽,他一心一意拥附着大唐。而一凤也没有亏待这位归降的突厥王族,封他为镇军大将军,除此之外,一凤的妹妹衡阳长公主也嫁给了阿史那社尔。

    除了这些之外,夏夏这边还有一个小道消息。

    天幕的声音忽然小了下去。

    李世民觉得事情变得不简单了起来。

    他皱着眉头想要听听天幕说些什么。

    天幕

    对于玄武门之变,很多人觉得这是李世民的污点,也有很多小伙伴认为这不能算作是这位千古一帝一生中的污点。但是不论是非对错,据说李世民在那次事件过后,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就算睡着了,午夜梦回也常常惊醒,一个好觉都睡不了,李世民就让阿史那社尔在他的寝殿外面站岗,李世民这才能够安心睡去。

    可见,李世民对阿史那社尔的信任有多么的深沉

    我们常常会念叨感情的付出是相互的,李世民如此信任阿史那社尔,阿史那社尔不可能感觉不到。

    他们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君臣情谊,甚至在一凤死后,阿史那社尔都要请求以身殉葬。

    生前为大唐守国门,死后也要跟随你而去。

    嬴政觉得自己有点点羡慕,但他不想表露。

    但刘彻就不一样了

    刘彻朕羡慕啊。

    朱棣提醒

    朱棣武帝已经有别的猛将了,就不要羡慕别人的爱将了。

    李世民非常感动,泪水在眼眶中不停打转。

    天幕

    本来殉葬这事,摊上谁谁倒霉,但阿史那社尔不一样,他上赶着要给李世民去殉葬。

    不过也有一个人差点就要给一凤殉葬了。

    这个人就是咱们的女皇陛下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