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9章 香辣烤鱼

作品:《燕京小厨娘

    这会儿还没到吃午饭的时间,方才又就着茶水吃了几口糕点和果子,这会儿顾南箫一点儿都不饿。

    可是一听到梅娘要亲自给他做菜,他的心里不由得就升起了几分期待。

    本作者叶流金提醒您最全的燕京小厨娘尽在,域名

    原本醇厚可口的茶水,甜软的糕点,香脆的干果,此刻全都失去了吸引力。

    顾南箫看了看桌上那些不过略动了几下的盘子,看来看去,总觉得没什么可吃之物,索性叫人撤了下去。

    不过是去叫个伙计来收拾桌子,可是铁甲去了好半天,才带了茶博士进来。

    茶博士怠慢了贵人,这会儿脸都吓白了,连连鞠躬作揖,满嘴说着赔礼的话,匆匆忙忙把桌上的茶壶和盘子都撤走了。

    见茶博士飞一般地跑下楼,一副火上房般的着急模样,顾南箫敏锐地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

    他叫了铁甲进来,问道“楼下出什么事儿了”

    就算真是茶楼着了火,那茶博士肯定也会叮嘱他们几句注意安全的话,不至于跑得比兔子都快。

    铁甲想起方才的事儿,忍不住笑出了声。

    见顾南箫不满地皱起眉头,他赶紧正色说道“三爷,没什么大事儿,主要是梅姑娘做的菜实在是太香了”

    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理由,顾南箫不免露出了几分惊奇之色。

    “怎么说”

    见他问起,铁甲便把方才的事详细地说给他听。

    刚才他去叫人来收拾桌子,可是不但二楼没有人伺候,连一楼大堂的伙计都不见了踪影。

    铁甲一路找过去,才在后院的小屋前看到了人。

    整个茶楼从掌柜到茶博士到伙计,几乎全都跑到小屋外头来了。

    原因无他,屋子里的梅姑娘不知在做些什么吃食,香味飘得老远,引得他们个个围在屋外,恨不能伸长了鼻子,多闻闻这奇异又浓烈的香味。

    就连一楼那些喝茶的顾客也被引了过来,闻到这香味就纷纷打听起来,还以为茶楼又出了什么新的佐茶小吃。

    听说那只是二楼的客人借用一下小厨房做几个小菜,顾客们的脸上难掩失望之色。

    要是茶楼卖的小菜该有多好啊,就冲着这香味,多少钱也得买一份尝尝

    连铁甲都被这香味勾得垂涎欲滴,狠狠吞了几下口水,才想起来顾南箫叫他找人的事。

    他喊了好几声,才有一个茶博士回过神来,连忙过来问他有何吩咐,铁甲便带着他上楼干活。

    铁甲绘声绘色地说完,笑道“三爷您瞧着吧,那小子指定是又下楼去闻香味去了”

    知道梅姑娘做的菜是给顾大人吃的,旁人谁敢觊觎

    可是吃不到,闻闻香味总行吧

    顾南箫听得有些好笑,转而越发期待起来。

    能把大半个茶楼的人都吸引过去的香味,会是什么样的美食呢

    在无数人的围观和窃窃私语中,小屋的门终于开

    了。

    梅娘端着一个方托盘,盘中放着几样小菜,走出了屋子。

    看到她出来,大家的视线不约而同地看向她手中的托盘。

    只可惜盘子上面都盖着盖子,除了香味更加浓郁,他们什么都看不到。

    梅娘看到外头这么多人,先是一怔,随即径直走了出去。

    大家的目光跟随着她,直到她的背影在楼梯上消失不见,这才收回视线。

    有个机灵的小伙计等不得,直接跑进了屋,想看看里面还有没有其他好吃的。

    伙计们有样学样,你挤我,我挤你,都一拥而入。

    只见小小的屋子里,灶台案板都已经被收拾干净,只有角落里有几张被丢弃的荷叶。

    一个小伙计上前捡起荷叶,凑近鼻端闻了闻,顿时惊喜万分地叫道“就是这个味儿”

    虽然不知道荷叶之前包过什么,可是看上面的调料和油汁,就知道肯定是好吃的。

    他伸出指头在上面沾了点儿残余的油,放进嘴里舔了舔。

    “香啊,真香啊”

    看到小伙计脸上露出沉醉的表情,众人一下子冲了过来,几片荷叶瞬间被扯得粉碎,好在几乎每个人都抢到了一片。

    待尝到上面的油汁,大家都差点儿喜极而泣。

    连被丢掉的油汁都这么好吃,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里面包裹的食物到底是何等的美味

    这辈子要是能吃上一口这样美味的食物,就算死都不会再有遗憾了

    梅娘不知道她离开后那屋子里发生了什么,她端着偌大的托盘,小心翼翼地走上了二楼。

    见她上来,铁甲连忙推开了门,让她直接走进屋里。

    随着房门打开,带起一股几乎无法察觉的微风,微风中夹裹而来的香气却让人精神一震。

    顾南箫还没等看到梅娘,就闻到了这股霸道无比的香气。

    这一刻,他瞬间就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围在屋子外头闻香味了。

    这味道真是太香了

    闻起来分明是烤肉的香味,一时间却猜不出是哪种肉类,除了肉香,还有茶叶的香味,荷叶的香味,以及各种他叫不出名字的调料混合而成的香味,每一种香气都很独特,可是被混在一起,再经过烤制之后,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陌生的香气,哪怕是顾南箫,也不曾闻到过这么诱人的香味。

    他不由自主地呼吸了几次,将这浓烈香美的气味深深吸入身体中。

    随着香气越发浓郁,梅娘已经走上前来,把盘子摆在了桌上。

    眼前是四道冷热小菜,另有一碗番柿鱼汤和一碗米饭。

    顾南箫一眼就看到了放在中间的茶香熏鸭,那香气就是从这里散发出来的。

    竟然是鸭肉

    顾南箫一直觉得鸭肉既油腻又腥硬,除了梅娘做过的烤鸭,其他鸭子他都不爱吃。

    可是眼前这道熏鸭,完全没有一丝腥气,反而散发着

    阵阵茶香。

    梅娘摆好菜,向顾南箫行了一礼。

    “顾大人,请慢用。”

    她正想像往常一样退出去,留顾南箫一人用饭,却听见顾南箫开了口。

    “一个人吃饭有些无聊,不知梅姑娘是否愿意赏脸,与我一起用饭”

    梅娘一怔,顾南箫是在请她一起吃饭吗

    不过,桌上的饭菜都是她做的,她吃些也没什么。

    见她面露犹豫,顾南箫顿了顿,轻声说道“我已叫人去取钥匙了,待吃过饭,梅姑娘就可以去看铺子了。”

    一想到铺子,梅娘便不再犹豫,直接坐在了椅子上。

    顾南箫掩住唇角的一抹笑意,说道“金戈,给梅姑娘再拿一份碗筷。”

    金戈取了碗筷过来,放在梅娘面前。

    顾南箫拿起筷子,道了一声“梅姑娘,请。”

    梅娘觉得有些怪怪的,明明是她买的食材,她做的菜,怎么顾南箫倒像是主人似的。

    算了,反正这桌菜是她答谢顾南箫帮忙的,只要他吃就行了。

    梅娘没有那些古代男女大防的观念,对男女同桌吃饭也没什么可担心的,见顾南箫率先动了筷子,她也跟着夹起菜吃了起来。

    顾南箫拿着筷子,目光落在茶香熏鸭上。

    “梅姑娘,这鸭子是怎么做的”

    梅娘也不瞒他,照实说道“用盐和香料腌制,再包裹荷叶烤熟,然后再熏烤一下就可以了”

    看着那只鸭子,梅娘忽然想起一件事。

    她平时做饭都有人帮忙,哪怕是去人家帮厨也有云儿打下手,她只需要做菜,摆盘什么的都是别人做的。

    方才她心里又想着铺子的事,这熏鸭做熟了,她就直接放在盘子里了。

    虽然这样摆盘很好看,但是顾南箫可要怎么吃呢

    想到神情清冷的顾南箫举着一整只鸭子大快朵颐,梅娘就觉得那画面不忍直视。

    她清了清嗓子,努力做出镇定的模样。

    “不知道大人喜欢吃切成块的,还是手撕的我这就去把它分成小块。”

    顾南箫好不容易留她坐下,哪里会让她起来去找菜板菜刀

    “不用麻烦,我来撕开就好了。”

    顾南箫放下筷子,看向熏鸭。

    可是看到那油光锃亮的鸭子,他一时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梅娘见他面露迟疑,心里就暗暗发笑。

    “大人,还是我来吧。”

    她用清水洗净手,拿起鸭子,三下五除二就撕成了小块。

    鸭肉已经被烤得烂熟,很容易就给撕开了。

    顾南箫在一旁看着她纤细白皙的小手,十分娴熟地把鸭子撕开成块,脑海中忽然浮出一句诗词。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不对,此刻应该是纤手破熏鸭。

    这么一副场景,要是让那些权贵千金来做,

    只怕会惊呼连连吧

    别说手撕鸭子,就算是让她们旁观这种情形,应该都会觉得粗俗不已。

    可梅娘却做得十分自然,完全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本来就该这样,民以食为天,人人都要吃饭,何必要拿腔作调,让人看了都别扭。

    那些千金小姐连血都不能见,连做菜的样子都觉得低俗,可是吃起饭菜来却一口都不会少吃。

    跟她们相比,还是梅娘这样的女子更真实,更可爱。

    梅娘把鸭肉摆整齐,抬眼就看到顾南箫正静静地看着自己,目光中似乎带着几分新奇,又像是多了几分欣赏。

    梅娘展颜一笑,说道“大人,现在可以吃了。”说完便去一旁洗净手上的油脂。

    她重新回到座位,才坐下,面前就多了一只金黄色的鸭腿。

    “梅姑娘辛苦了,你也多吃些。”

    梅娘颇有几分受宠若惊,她抬眼看向顾南箫,却见他已经收回目光,正若无其事地吃着菜。

    看不出来,顾大人外表高冷,居然还会照顾其他人。

    梅娘没有多心,低头吃了起来。

    顾南箫用眼角的余光瞟见她在吃着自己夹过去的鸭腿,唇角不由得勾起一个淡淡的弧度。

    他也夹了一块鸭肉,轻轻放入口中。

    鸭皮熏烤的火候正好,鸭肉鲜嫩多汁,一入口满是那特殊的香气,吃上一口便是极致的享受。

    顾南箫吃完一块,忍不住又夹起一块。

    有梅娘在一旁陪伴,这次的饭菜比以往的每次都要更加美味。

    他原本想着梅娘开店,正好可以帮他一同对付史家,可现在他却改变了想法。

    新开的酒楼十有八九是梅娘亲自坐镇,为了打出名气,梅娘一定会再推出几样新菜。

    先不管醉仙楼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只是想着梅娘的新酒楼开起来,以后会吃到更多好吃的菜肴,顾南箫就不由得多了几分期待。

    帮人帮到底,他既然帮着梅娘把酒楼开起来,当然就有义务经常去捧场了。

    顾南箫一块又一块地吃着鸭肉,心里想着那消食的普洱茶,他得多预备几斤才是。

    两人客客气气地吃完一顿饭,顾南箫回了衙门,吩咐金戈带着梅娘去看铺子。

    路程不远,金戈却坚持雇了一辆青篷马车,让梅娘坐马车前去。

    到了地方,梅娘下了车。

    她先不急着看新铺子,而是看向了街对面的醉仙楼。

    京城中多的是各种百年老字号,这醉仙楼虽然没有那么久的历史,却也在南城开了二十多年了,算是南城有名的中等酒楼。

    梅娘听街坊们提起过,当年醉仙楼最鼎盛的时候,许多达官贵人都来这里请客吃饭,甚至连海外的商人也常来这里一边宴客一边谈生意。

    连去过海外的富商都喜欢吃醉仙楼的菜肴,这里的饭菜有多好就可想而知了。

    只可惜现

    如今,醉仙楼早已不复昔日的荣光,此刻门口冷冷清清,连高高的红灯笼挂都破掉了几只,也无人修补。

    一群伙计小厮在门口或站或坐,或是晒太阳打瞌睡的,或是东张西望看街上的热闹,还有几个小子拿碎米喂麻雀玩。

    醉仙楼的招牌还挂在门口,可是却越发显得陈旧黯淡了。

    这样摇摇欲坠的醉仙楼,只需要轻轻一推,就会顷刻土崩瓦解。

    梅娘微微眯起眼睛,将目光从醉仙楼那边收回来,随着金戈进了铺子。

    这铺子有上下两层,听说之前是开绸缎庄的,东家做生意折了本钱,绸缎庄的货物便低贱卖了出去,铺子也不租了。

    如今楼上楼下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批批崭新的红木桌椅在大堂里摆放得十分整齐,梅娘去后院一看,偌大的厨房连炉灶都搭好了。

    梅娘知道是顾南箫在帮她,却没想到顾南箫连家具摆设都想到了。

    金戈躲避着梅娘了然的目光,陪笑道“梅姑娘还有什么想法,尽管吩咐小人就是。”

    自打今日顾南箫留梅娘一起吃饭,金戈对她的态度就越发恭敬,连自称都从我”变成了“小人”。

    梅娘客气了几次,他却不肯改口,梅娘只得由得他去了。

    “这样已经准备得很周到了,让你费心了。”梅娘顿了顿,又加了一句,“回去帮我谢过顾大人,等酒楼开张,还请大人多多光顾。”

    金戈忙说道“那是一定,一定”

    不用梅娘说,只要酒楼开起来,顾南箫肯定会经常来,他就自作主张帮主子答应了。

    金戈带着梅娘上下转了一圈,把钥匙交给梅娘,又送她回了梅源记。

    梅娘拿出银票,让他转交给顾南箫。

    梅娘本想拿到铺子再准备装修新店的事,没想到顾南箫办事效率这么高,不但帮她办好了一应手续,连桌椅炉灶都准备好了,那她这边的筹备工作就得抓紧安排起来了。

    于是这日晚间,他们关上大门,一起商量起新店的事。

    梅娘先把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分配下去,韩向明负责采购各种锅碗瓢盆,店里的日常用品和陈设等物,四九暂时代理掌柜一职,娟娘和云儿继续负责梅源记每日的经营。

    最重要的是新店的人手,梅源记的生意好,目前这些人手只是勉强够用,要是开新店,肯定要分出去几个人,那梅源记的人手就不够用了。

    所以除了开新店的准备工作,他们还要负责招新人。

    梅源记就眼前这几个人,梅娘虽然心里已有了打算,可还是要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

    “以后我就会在新店那边了,梅源记这里交给姐和姐夫,我想让四九去做新店的掌柜,武鹏和铁柱也跟过去,小八留在梅源记带新伙计,你们几个有什么想法”

    大家在梅源记早就做熟了,留下的人自然没什么意见,王小八没想到自己一下子升了职,喜得嘴都合不拢。

    至于四九,虽

    然梅娘安排他去新店,却是从伙计直接升到了掌柜,还是酒楼的掌柜,他也高兴得满脸放光,连连点头答应,生怕晚了一点儿,梅娘就要反悔似的。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平日里最能干最听话的铁柱却面露迟疑。

    “我我得考虑一下”

    他是跟四九一起出来的,按理说四九去了新店,他也该跟去才是。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不想离开梅源记。

    新店虽然好,可他总觉得少了什么。

    梅娘也不勉强,又跟娟娘和云儿说起梅源记的琐事。

    说着说着,娟娘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对了,那几个女学徒怎么办,是留在店里,还是跟你去新店”

    至于五个学徒,梅娘早就想好了。

    “自然是跟着我走,她们这一个多月学得都不错,到那边也能帮上我。”

    梅娘准备新店直接开酒楼做炒菜,不再做盒子菜了。

    这样虽然更忙碌,可是能做的菜品也更多了。

    在酒楼的后厨里,学徒们也会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娟娘听了若有所思“那后厨还得再招几个人才是”

    娟娘还没说完,忽然听到铁柱突兀地开口。

    “梅姑娘,我想好了”

    他突如其来的大嗓门把大家都吓了一跳,纷纷转过头看向他。

    梅娘一时没回过神来,问道“你说什么”

    铁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目光却满是坚定。

    “我想好了,我跟梅姑娘和四九哥去新店”

    梅娘微微一怔,随即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之前铁柱说要考虑一下,她以为他要考虑几天。

    没想到她跟娟娘才说了几句话的功夫,铁柱就想好了。

    他做出决定还挺快的。

    该做的事都分配下去,第二天大家就各司其职,纷纷忙碌起来。

    铁柱跟着韩向明,天天往新店跑。

    新店要开张,什么东西都要准备,除了各种用具,还有油盐酱醋,各种米粮干货,不过韩向明一直负责采购,铁柱又是个勤快肯干的,两个人做起这些事来是轻车熟路。

    王小八把梅源记要招人的话放出去,立刻就有许多人来报名,除了伙计,还有女学徒。

    能在梅源记干活,就能天天免费吃好吃的,工钱还高,谁不愿意来啊

    尤其是没赶上第一批招学徒的,听说梅源记要招第二批,恨不能把梅源记的门槛踩破了。

    梅娘现在没空儿考察这些学徒,就把事情交给了娟娘和云儿,还有武大娘。

    她则每天都要去新店看看,觉得哪里不好就要尽快做出调整。

    韩向明和铁柱虽然能干,可是在酒楼的布置上却不大精通,梅娘想要把新店装修得既有特色又舒适大方,就要自己亲自去看着。

    如此连续忙了几天,有几户人

    家想请梅娘去帮厨,都被她推掉了。

    她没有瞒着旁人,只说是自己要开新酒楼了,暂时走不开,等到过些日子酒楼开张,请各位大人老爷都来光顾,她一定置办好酒席给各位赔罪。

    10想看叶流金的燕京小厨娘吗请记住的域名

    梅娘如此一来,那些被拒绝的人家就挑不出道理来,倒是对即将开张的酒楼充满了期待。

    须知梅娘常去帮厨的人家都是富贵的人家,这样的人家自然不屑大老远跑一趟去南城吃盒子菜,想要吃梅娘的菜就只能请她上门。

    可梅娘上门一次少说也要几十两银子的工钱,就这样还不一定能约得上,总是要提前一两个月才能约到梅娘。

    但是如果梅娘的酒楼开张,那可就不一样了,他们想什么时候去吃,就可以什么时候去吃,费用也比请梅娘单独来家里帮厨要省下来不少。

    这么一想,还是去梅娘的酒楼吃饭最方便最划算。

    富贵人家互相说着梅娘的酒楼即将开张,约定到时候一起去尝尝鲜。

    南城的老百姓听说梅源记要招学徒,自然也就听说了梅娘要开新店的消息。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新酒楼还没等开张,名气就已经传出去了。

    这日梅娘从新店回了梅源记,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熟人。

    “李公子,你怎么来了”

    李韬显然已经等了许久,看到梅娘顿时笑容满面。

    “我来恭喜你呀梅姑娘,这梅源记才开了半年不到,你又要开新店了你真是太厉害了”

    梅娘笑道“多谢李公子,要不是有你帮忙,我哪里能有今日”

    李韬连连摆手“岂敢岂敢,梅姑娘做菜的手艺是京城一绝,别说开酒楼,就算是当御厨,那也是应该的”

    李韬不遗余力地夸了梅娘半天,又问起新店地址在哪里,什么时候开张,有没有什么他能帮忙的事。

    梅娘一一回答,李韬一听说新酒楼不再卖盒子菜,越发来了兴趣,跟梅娘追问个不停。

    两人说着说着,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李韬的小厮在一旁听了半天,神情越来越焦灼。

    他去门外看了看外头的天色,看了几次之后终于忍不住开口催促。

    “公子,时辰不早了,咱们还得去裕园呢”

    李韬许久不见梅娘,正说得来劲,被小厮打断了话头,顿时满脸不高兴。

    “催什么催不就是个诗会嘛,就算不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怎么行”小厮急得额头冒汗,说道,“这可是老爷好不容易才弄到的帖子,去的都是诗画大家,老爷叮嘱您一定要去呢”

    这位小爷借口要参加诗会,早早就出了门。

    谁知他却没有直接去裕园,反而在梅源记坐了半天,说的都是鸡毛蒜皮的闲话。

    梅姑娘的酒楼又不是明天就开,这些无关紧要的话,以后再说不行吗

    眼看着时间要来不及了,李韬却说不去了诗会

    老天爷啊,真是急死人了

    梅娘见状,便说道“李公子若有事,就先去忙吧,等过几日酒楼开张,我一定给李公子送请帖,请李公子赏脸来尝尝新菜。”

    “那是自然”李韬先是一口答应,随即又说道,“梅姑娘,你别听小厮瞎说,诗会的时辰还早呢,咱们难得见面,我还有事要问你。”

    有事只是借口,他只不过想跟梅娘多说几句话罢了。

    小厮看着自家主子,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公子,虽然诗会定在午时初,可咱们出来半天了,您还得吃饭,吃完饭再赶过去,时间就差不多了。”

    小厮知道李韬是想吃梅源记的饭菜了,可现在梅源记的盒子菜还没做好,他要是等着吃完梅源记的菜再走,那肯定就赶不上城外的诗会了。

    李韬还是不舍得起身,不耐烦地说道“那就一会儿直接打包带走,我在路上吃还不行吗”

    没想到李韬二十岁的人了,居然还有这样孩子气的一面,梅娘都不禁被逗笑了。

    “李公子都到我们店里了,再让你饿着肚子,岂不是我失礼”梅娘笑着起身,说道,“你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李韬大喜过望,连忙说道“什么都行,只要是你做的就行”

    听到他说得这么直白,一旁小厮直接低下了头。

    只要能梅姑娘做的菜,李韬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别说脸面,连底线都不要了。

    这个主子,他真是没眼看。

    梅娘无奈地笑了笑,走进了厨房。

    厨房里,娟娘和云儿等人正在准备午间要卖的饭菜。

    梅娘看后院的水缸里养着几条鲈鱼,便有了主意。

    她让钱招娣拿出一条一斤多重的鲈鱼,开膛后去除内脏,清洗干净。

    鲈鱼从后背开一刀,剖成扇形,在鱼身上划花刀,放入盐、酱油、料酒、孜然粉等调料抹匀,将生姜片和葱片塞入鱼肚里,放在一旁腌制一会儿。

    在腌制鱼的时候准备配菜,将蘑菇、土豆、黄瓜等洗净,切成块备用。

    锅中倒入油,将鱼放入锅中炸至金黄色。

    用铁钩勾住鱼唇,放入烤炉,用中小火烤大半柱香的功夫。

    炸鱼的油重新加热,放姜蒜炒出香味,倒入豆瓣酱和土豆藕片等配菜。

    等到各种配菜炒到断生,往锅中加辣椒油和麻椒油,放少许盐,加水炖煮一会儿。

    准备一个方形黑铁盘子,放入烤好的鱼,将锅中的配菜和汤汁一起倒在鱼身上。

    拿出一个红泥小炉放在桌上,炉子里加上炭火,再把烤鱼盘子放在火炉上,这道香辣烤鱼就做好了。

    梅源记大堂里,小厮还在苦口婆心地劝说着李韬。

    “公子,咱们就算是现在出城,路上还得半个多时辰呢,听说今日去的都是诗画名家,要是咱们去晚了,肯定不能给他们留下好印象,再说早些去,也能跟他们提前打招呼,打好关系”

    可是哪怕小厮磨破了嘴皮子,李韬还是不为所动。

    他为了明年的乡试,他最近一直在苦读诗书,除了去学里听讲,就是在家里念书,每日都是两点一线。

    读书虽苦,可是吃不到梅娘做的菜,他心里更苦。

    好不容易有机会来梅源记,梅娘还特意亲手给他做好吃的,这个时候别说是区区一个诗会,就算是皇上老子下旨召见,他也要吃完梅娘做的菜再走

    见李韬铁了心不走,小厮只好抱着头蹲在一旁。

    算了算了,他都闻到后厨传出来的香味了,估计菜也快做好了。

    公子要吃就让他吃吧,吃个饭也花不了多少功夫。

    在小厮的望眼欲穿之下,梅娘终于端着饭菜出来了。

    离得老远,李韬就闻到了那令他魂牵梦萦的香味。

    京城卖辣椒的不止一家,会做辣味的菜的厨子也不止一个,可是他在哪里都吃不到梅娘做的这个味道。

    香、辣、麻,各种调料要放得足足的,才能做出这样够味的菜。

    没等梅娘走近,李韬就迫不及待地站起身,看向她手中的托盘。

    只可惜离得有些距离,他只看到一片红红绿绿白白的菜品,丰盛地堆在足有一尺多长的盘子上,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王小八把炉子放在桌上,提醒道“李公子,小心烫。”

    李韬这才重新坐下,下一刻,他就看到梅娘把铁盘放在火上。

    盘子上满是各种五颜六色的配菜,火红的辣椒,翠绿的香菜,雪白的胡葱,底下是红褐色的汤汁,在火焰上咕嘟嘟泛着泡泡。

    浓稠的汤汁中,一条被炸得外焦里嫩的鲈鱼平铺在盘中,散发着阵阵浓香。

    看到这道菜,李韬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这是烤鱼,还是炖鱼

    他吃过那么多次鱼,还是第一次见识这样新鲜的吃法。

    看样子,这条鱼是经过烘烤,又放汤汁中的。

    可是鱼肉娇嫩,直接被火烤很容易发黑变糊,这条鱼却色泽金黄,肉质紧致,一点儿都没有烤糊的黑皮。

    李韬顾不上考虑这鱼的做法,此刻他已经被这烤鱼的香味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连大脑都停止了思考。

    他早就把筷子拿在手里,待看到烤鱼放在桌上摆好,就直接把筷子伸了过去。

    鱼肉经过先炸后烤,软硬度恰到好处,虽然外皮看着焦脆,可是被筷子一戳就破裂开来,露出里面雪白的鱼肉。

    软嫩的鱼肉蘸上香浓的汤汁,一入口鲜美无比,令人口齿生津。

    香、麻、辣,再配上鲜嫩多汁的鱼肉,形成一种极致的美味,让人瞬间丧失了所有的抵抗力。

    李韬陶醉地闭上眼睛,品味着这久违的香味。

    他吃过烤鱼,也吃过炖鱼,可是这次的烤鱼却完全不同,鱼肉中既有着烤出来的焦嫩,又有着炖出来的浓香,两种口感混合在一起,再加上足料够味的调料,让人吃着就欲罢不能。

    吃了几口鱼肉,他又把筷子伸向了配菜。

    蘑菇柔嫩入味,豆皮吸饱了汤汁,比肉还要美味,黄瓜解腻脆爽,土豆软糯香甜,豆芽清脆爽口,分明是同一锅汤汁熬出来的配菜,却各有各的风味,每一口都那么美味非凡。

    不知不觉,李韬把这一整条烤鱼都吃了个精光,连一根豆芽都没剩。

    见他吃完,小厮赶紧凑了上来。

    “公子吃完了吗是不是该出发了”

    李韬刚享受完一顿美食,正在心旷神怡之间,就听到了这个不和谐的声音。

    “催什么催,我跟梅姑娘说句话就走”

    他瞪了一眼小厮,走到梅娘身边。

    “梅姑娘,这鱼是怎么做的,怎么这么好吃”

    一旁的小厮听得直翻白眼,吃都吃了,还打听做法干什么

    就算梅姑娘告诉他做饭,难道他就会做了吗

    梅娘倒是没有不耐烦,把做法跟李韬讲了一遍,又说道“以后新店也会推出这道菜,李公子若是想吃,去新店就可以吃到了。”

    “那敢情好”

    听到以后还能再吃到这道香辣烤鱼,李韬顿时喜形于色。

    饭吃完了,李韬终于没有了留下的理由,带着小厮走了。

    梅娘送他们出了门,回来坐在桌旁静静地思考着。

    诗会,应该是那些文人墨客喜欢的活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