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0. 治病 真不知道谁是本地人啊!……

作品:《在年代文里吃瓜

    杨自鸣不知道他们说的什么事, 他也不问,只抱着苏小楼从前院走到后院,听着苏小楼的小奶音, 将家里的角角落落都给介绍了一边, 甚至还指着墙角的一个小木头房子说道“小杨叔叔说要给家里抱只小狗, 这个小房子就是小狗的家, 我还给小狗起了个好听的名字, 叫旺旺, 杨爷爷你觉得怎么样”

    “你这小丫头真会偷懒, 给狗起名叫旺旺, 以后岂不是要对着叫”杨啸一绕过前院的耳房就听见爷俩在说狗的事, 心底不由有些心虚,这事儿他差点给忘了。

    好歹今天提了一嘴,等会儿出了门他就去找狗去。

    苏小楼对着杨啸做了个鬼脸“杨爷爷你瞧, 小杨叔叔欺负我呢。”

    “杨啸你小了么跟小楼斗什么嘴。”

    杨自鸣果然帮着苏小楼出头, 说着还忍不住嫌弃道“你瞧小楼多懂事, 你瞧着就不眼热”

    这算是催婚了。

    奈何杨啸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那话从脑子里过了一遍,然后就直接抛诸脑后了, 回了前院就直接跟苏卫清告辞, 借口都是现成的“前段时间不是说要狗么,我哥们儿说有信儿了,我去瞧瞧去, 保准儿抱一条好狗回来。”

    苏卫清有些蠢蠢欲动地想跟着去。

    杨啸吓了一跳“在部队里呢, 外人怕是不得进,要是那狗我看不上,下次再带你去, 我提前去申请一下。”

    苏卫清顿时遗憾极了。

    黎善当初往琼州跑了一趟,体验过一把家属院的生活,可他呢,亲一哥都是营长了,他还没见过部队长什么样呢。

    “那算了,不能叫你为难。”

    杨啸暗暗松了口气,苏卫清一去,岂不拆穿了

    “我现在就过去,别好狗被人家给挑了。”

    说着便长腿一跨上了自行车,猛地一蹬,自行车就嗖的一下窜了出去。

    杨自鸣带着苏小楼逛完一圈后,回头找儿子,却发现儿子已经跑了,顿时脸一黑直运气,那小两口不知道怎么会死,他却是门儿清,这臭孩子就怕他念叨。

    不过算了。

    杨自鸣叹气,这儿子他管不住,也不想管,一天到晚神叨叨的也不知道在忙活什么,总归能活着就不错了,现在正好闲杂人等也走了,杨自鸣就主动提起收徒的事,他让黎善泡了一壶茶来,郑重地跪下来磕了头,他喝了茶,就算是正式收徒了。

    “现在不像以前了,以前收徒可讲究,高低得摆上几桌,如今大家伙儿都怕了。”

    说到这里,杨自鸣忍不住叹了口气“不过咱心里边知道就行,你以后好好学医,在学校里也要好好上课,千万别荒废了学业。”

    “知道了,老师。”

    黎善十分郑重地点点头。

    虽然拜师礼似乎只是磕了个头,但在低头的那一刹那,黎善就感觉肩膀上多了一份责任。

    这师父一字,代表着杨自鸣以后不仅是师,还是父了。

    她以后得当杨自鸣是父亲一样孝顺才行。

    拜师完了,两家的关系就更亲近了几分,苏卫清作为徒婿这会儿也冒出头来了“杨老师,我这儿有个病人你能帮着参详参详么”

    杨自鸣愣了一下,倒是没想到这刚拜师就有活儿了,但好大夫遇到病人总归是担心的,于是问道“什么情况”

    “是这样的,患者今年十一岁,先天性癫痫,早些年发病频率较高,这两年倒是好一些了”

    苏卫清说的病人就是张忆国的孙子张聪。

    杨自鸣虽然学过西医,但更擅长的其实是中医。

    癫痫在中医里属于痫症,神志病。

    在中医看来,先天性的癫痫就属于胎元不足,孕期失养且胎中受惊引起的颅脑损伤,是一种难以医治的痼疾,杨自鸣没看到病人,所以不能妄下断论,但听苏卫清的形容便知道,这孩子的毛病不好治。

    这种病难以病愈,顶多缓解。

    且这种病还容易遗传,一般这种病的患者,作为大夫是不建议他组成家庭的,那对妻子,以及未来的孩子,都极为的不公平,不能拼概率去生孩子。

    隔代遗传的事也不是没有。

    “中医方面能给缓解么那家也不指望能传宗接代了,只期望着孩子能好受些,实在是发病的时候太难受了。”不等苏卫清说话,黎善就先有些焦急的问道。

    杨自鸣摇摇头“没有面诊,不好说啊。”

    “那我将孩子接来,能请您帮着看看么”

    黎善这话刚落,就被杨自鸣睨了一眼“你现在是我徒弟了。”

    他这当师父怎么可能不帮着看,再说了,癫痫病人他这些年也见着几个,在部队那边也帮人治疗过,痊愈不敢说,但轻微癫痫缓解他还是有把握的。

    得了个准信儿,苏卫清立刻一路小跑到街道办,借了电话就给药厂里打了个电话。

    当然不是打进研究所,而是打给苏维民。

    苏维民接到消息后也是马不停蹄地直奔研究所找到张忆国,将这事儿告诉了他,不过“人家老大夫也说了,治愈肯定是不行的,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癫痫治愈的先例来,至于缓解,人家不敢打包票,要求面诊”

    张忆国先是一喜,随即就是抿唇发愁。

    家里没人,他自己又走不开而且,厂里估计也不放心他一个人带孩子上路。

    “手里应该能缓一缓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苏维民自然懂得张忆国在纠结些什么。

    “能缓,只是我一个人带孩子上路,不怕你笑话,心里真是没底儿。”张忆国苦笑,主动提出自己的难处。

    “这不妨事,我叫人陪你一块儿去,孩子要紧,你手里的活儿不着紧的就放下去,紧要的你看是这几天辛苦些,还是等你回来再说,总归来去十天左右,这事儿也该有个结论了。”

    苏卫海人在研究所,苏维民就算不管研究所的事,也从苏卫海嘴里听到进度了。

    最近其实并没有那么忙。

    张忆国顿时露出笑容来,一把握住苏维民的手“真是太麻烦你了。”

    “应该的应该的。”

    苏维民连连点头,由于在外人跟前的人设问题,这样的举动还真有些为难他。

    许是有了希望,张忆国回到研究所,久久不曾突破的研究居然还突破了一个小阶段,愈发让张忆国充满了希望,他连夜将行李收拾好,想到这一次去京城,在给孩子看病的同时,顺便跟苏卫清他们将小院儿给过户了,于是又赶紧将房契给包好了,用针线缝在靠肉的衬衫里侧。

    第一天一早,张忆国看着眼前熟悉的女人先是一愣,随即就笑了起来“老刘,原来是你跟我们一起去京城么”

    “嗯,我和小黎也是老熟人了,见面了也好说说话,我以前的老领导现在也在京城呢。”刘大姐对着张忆国爽快一笑,脱掉了白大褂,重新穿上军装的刘大姐,身上的气势比以前的柔和,变得凌厉了许多。

    刘大姐是老熟人,又是部队的,张忆国不仅没意见,还松了口气。

    至少路上安全没问题了。

    两个人带着张聪踏上了前往京城的火车,上火车之前,张忆国还给苏卫清拍了张电报,上面是自己到达京城的时间。

    在车上晃悠了几天后,两个人带着张聪下了火车。

    脚踏实地的那一瞬间,三个人齐齐松了口气,老天爷保佑,没叫张聪在火车上发病,虽然刘大姐能够在旁边急救,但到底是不方便。

    出了火车站,就看见一个半大小子手里举着个牌子,上面写着刘飞云的名字,至于张忆国和张聪的名字却不在上面,这也是为了低调。

    刘大姐看见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然后带着张忆国祖孙俩往牌子那边走去。

    “你好,同志,我是刘飞云。”

    半大小子,也就是王东看看牌子上的字,然后看看刘大姐,还有她身后的男人和孩子,立刻扯出热情的笑容来“刘同志,张同志你们好,我叫王东,是苏卫清的徒弟,我师父师娘都在上课,没办法亲自过来接你们,特意嘱托我一定要早早的来,千万别错过你们的火车。”

    王东在马大姐眼里看来,似乎是木讷的,可在苏卫清眼里,却觉得刚刚好。

    圆滑却又不过分热情。

    像马大姐那样的热心肠,有时候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呢。

    刘大姐一听说是苏卫清的徒弟顿时笑了,真是没想到苏卫清也有收徒的一天,以前在厂里的名声还是啃老的懒汉呢,真是娶个媳妇儿大不相同啊。

    “那咱们现在是直接去招待所”

    “这哪儿能啊,我师父说了,到了这里就跟到了家里是一样的,家里铺盖都给铺好了,这些日子就住家里。”王东说着,便收起牌子弯腰拎起地上的两个包裹扛在肩膀上“火车这离家里远,咱们得坐公交车。”

    “行,这会儿公交车应该不忙。”

    刘大姐对京城表现的很熟悉,显然这些年她也来过京城。

    果不其然,接下来主导的就成了刘大姐,王东被刘大姐的霸气震慑,一路上都乖乖当个小弟,最后直接沦落到牵着张聪跟着跑的地步,反倒是两个大人拎着行李一路健步如飞。

    真不知道谁是本地人啊

    王东在心底暗暗吐槽。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