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7. 第 27 章 谁比谁得意

作品:《七零美人攀高枝儿

    傍晚时分, 严卫华提着一斤肉,一只鸭子,三斤米回家, 看到媳妇儿居然没在床上,笑着问“今天不怕冷了”

    “还行吧, 我烧了火盆, 还算暖和。你去买肉了”

    “没有买。”

    严卫华把肉和米放桌上,鸭子扔地上“单位发的过年福利。”

    沈燕看了眼“也对, 也没几天了,该发福利了。”

    学校那边的福利早就发了,她是临时工, 临时工照张惠他们正式工的福利少了一半。

    干一样的活儿,有时候甚至还要多干一点, 却只能拿一半的报酬, 沈燕性格再开朗, 再喜欢教书, 心里肯定还是有些不平衡。

    “你怎么不舒服看着不太高兴”

    沈燕笑道“没有不高兴,有个事情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什么张惠亲自跟你说的”听说换工作这个事,严卫华第一反应是不信,工作多重要啊。

    “真的, 这种事儿她没必要说出来只是为了逗我玩儿。”

    张惠人家要去首都的呀, 早晚的事。

    严卫华冷静下来“这是个机会, 张家既然想要百货大楼的工作名额, 咱们回去跟爸妈大哥大嫂聊聊, 如果大哥咱们再去找张家商量,我们找爸妈想办法,另外给他们找个工作。”

    要是找不到工作交换, 他们花钱买张惠正式工的岗位也行。

    “那最好不过了。”

    严卫华刚脱了外套,这会儿立刻又穿上“别坐着了,咱们今晚去爸妈家吃饭,这事儿先跟爸妈通个气,然后再去岳父岳母家。”

    “这事儿,宜早不宜迟。”

    沈燕起身去换外出的衣服“你呀,别那么急,张惠我清楚,既然她亲自上门来跟我说,还说想要百货大楼的工作,我猜她只跟我说了,肯定没有跟其他人说。”

    “我就是怕有个万一,不过我跟张惠不熟,你们上班天天见面,肯定你更加了解她。”

    沈燕轻笑一声“瞧你那怂样,我都不介意你追求过张惠,你那么紧张干什么”

    严卫华不想谈这个话题“赶紧着,再晚赶不上饭点儿了。”

    严卫华爸妈住在县委家属楼里,小夫妻俩进门的时候严卫华的妈妈正在做饭,他爸在看报纸。

    两人进门,喊了声爸妈,沈燕撸起袖子去厨房帮忙,严卫华凑到他爸身边“爸,我跟你说件事。”

    沈燕在公婆家吃了晚饭,婆婆碗都没洗,就陪她回娘家。

    一路上寒风凛冽,沈燕心里却觉得十分温暖,想到张惠,只有感谢,就是因为张惠,她才碰上这么好的男人,还有为她前途操心的公婆。

    亲家一家人亲自上门,沈燕爸妈赶紧迎出来接待,沈燕笑着喊了声妈。

    “你这孩子,怎么来家里不打声招呼,家里什么都没准备。”

    “妈你先别忙,今天来有事儿。”

    “什么事儿”

    “工作的事情。”

    严沈两家人坐下,严卫华妈妈笑容和煦“沈燕你把事情告诉你爸妈,咱们再好好商量,不管怎么说,咱们都是为了你们年轻人好。”

    这究竟是出了什么事

    沈燕家人疑惑地望着女儿,沈燕把张惠换工作的事情又跟爸妈说了一遍,屋里没人说话。

    “爸妈大哥大嫂你们觉得怎么样”沈燕试探着问。

    沈燕妈妈笑道“如果不方便,我们家可以另外找个合适的工作”

    “方便,怎么能不方便”

    沈燕大哥望向爸妈“这事儿我觉得行,爸妈你们觉得怎么样”

    沈燕爸妈早就心动了,但是家里最有本事的是大儿子,儿子没开口,他们不能先开口。

    这会儿听到大儿子应下了,沈燕妈妈笑开了花“说的对,这么好的机会要是错过了,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

    沈燕大嫂问“我记得张惠就是你结婚的时候,发现怀孕的那个姑娘吧。”

    “就是她,肚子都挺起来了,她家里可宝贝她了。”

    “怪不得。”

    两家人又打听了一些更加详细的事情,最后决定,明天就去张家把事情定下来。

    大年二十八,年味儿越发浓。

    家里没张高义什么事儿,一大早收拾他的东西,准备出门钓鱼去,后头过年那几天就不好出门钓鱼了。

    沈家人来了

    刘莉和往常一样在小姑子家学习,看到沈家人来了,赶忙回来叫爸妈去一趟。

    张高义放下手里的东西,叫上媳妇儿。

    陈丽芳洗洗手“小江在家里,他们小夫妻和沈家商量好不就行了。”

    张高义等在门口“大儿媳不是说人家爹娘来了么,咱们当长辈的也该去看看。”

    “那走吧。”陈丽芳收拾好自己。

    换工作该说的话都说了,沈燕大哥今天主要想问问张惠大嫂什么学历。

    刘莉不好意思地说“小学生,当年考上初中,没读。”

    沈燕大哥笑着说“有小学文凭也不错,不过到底差了点,要不咱们先这样,等开年百货大楼招工你先临时工进来,等你拿到初中文凭,再想办法转成正式工”

    沈燕她妈补充道“我们肯定不赖皮,不可能占你们的正式工位置,就不干事儿。”

    张惠觉得可行,不过沈家要写个字据,大家都签字。

    “不是信不过,咱们一码归一码,事情说的清楚明白,也不怕以后闹矛盾。”

    张惠看向沈燕“我以后还想和沈燕做好朋友。”

    沈燕开心地去拉张惠的手“我看可以。”

    两家人都没意见,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吧。

    走之前,张惠把刚烤好的酥饼用油纸包了一包塞给她“说好要给你的过年礼物。”

    沈燕高兴道“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把沈家人送走后,江明彦打量媳妇儿“没想到你还有这么细心的时候。”

    张惠得意地扬起下巴“这点事儿还能想不到”

    刘莉连忙夸“还是惠惠脑子转得快。”

    陈丽芳表情淡淡的“我回家忙活去了,你们俩中午回那边吃午饭。”

    “哎”

    张惠家就他们夫妻早就跟爸妈商量好了,过年两家人一起过。等到大年初一舅舅舅妈他们过来,才在小院这边开火。

    厨房炉子上还炖着菜,陈丽芳急忙走了。

    张高义和蔼道“你妈就是操心你以后没有工作,怕你被人家看不起,有点担心。”

    张高义想了想又说“惠惠你是个有主意的,定下了目标就好好努力,明年咱们去一趟蒙顶山找你朱叔叔。”

    “好,我知道了。”

    这会儿时间还早,张高义也不在家闲着,带上他的东西,出门钓鱼去了。

    原本以为今天河边没什么人,等张高义到的时候,居然有四五个人在。

    “家里媳妇儿带着儿孙们忙活,嫌弃我在家碍手碍脚。”一个老大爷语气有些哀怨。

    大家伙儿都笑起来,看来在家里的待遇大家都差不多。

    “张老师,你的位置给你留着呢。”

    “谢谢了。”

    那天张高义撒的鱼窝钓了好多鱼起来,后头几天张高义那个位置还是很抢手,为了占那个位置,大家来的一个比一个早。

    抢了几天后,抢到那个位置的,也没钓到多少鱼,大家也歇了心思,找个自己喜欢的位置蹲着。

    等到半下午,太阳都不暖和了,张高义发现,今天这位置有点浪费鱼食。

    撒了两把鱼食打的窝,枯坐几个小时,只钓起来一条巴掌大的小鲫鱼。

    “张老师今天运气不行呀,我给你一条,算是上次占你鱼窝的谢礼,我给你选条大的。”

    张高义摆摆手忙说不用“这河也不是我家的,大家都能钓,和我有什么关系。”

    “哎,那不行,那天说好了的。”

    “就是。”

    大家伙儿一人给张高义送了一条大鱼,张高义今天居然也满载而归。

    “爸,你真要好好教教江明彦和大哥二哥,要是都学会了这手钓鱼技术,咱们家还能缺鱼吃”

    张高义要面子,笑了笑说;“这个钓鱼吧,看运气,也看天分。”

    “爸你可真棒”

    心虚地享受着闺女的吹捧,张高义桶里留了一条大鱼提回家“今晚上叫你妈烧条鱼吃。”

    “好嘞”

    夜幕时分,江明彦带着媳妇儿去岳父家吃饭,一家人刚好坐了一桌。

    屋外楼道里邻居的小孩儿跑来跑去打闹玩笑,屋里灯光下,大家围坐在桌前,享受美味的食物。

    今天煎了枕头粑,红糖勾芡挂在煎到两面金黄的糍粑上,张惠一口咬下去,忙呼了口热气“好烫”

    “嗷嗷,好好吃”

    “刚出锅的,挂的是糖汁儿,能不烫嘴吗”

    “你慢点吃。”

    “嗯嗯。”

    阖家团聚的好日子,蒙顶山上朱家父子也在吃晚饭,饭桌上的气氛有些凝固,朱文峰埋头吃饭,偶尔抬头,小心观察他爸的眼色。

    “爸。”

    “嗯”

    朱文峰小心翼翼地看他爸的表情“张叔的女儿张惠你知道吧。”

    “知道。”

    见他爸肯接话,朱文峰声音一下激动起来“您不知道,她现在可厉害呢,我回来的时候不是去张叔家走了一趟嘛,好家伙,她都能把茶经背下来来了,我开始还不信,抽了几篇让她背,我的天,一个字都不带错的。”

    “人家短短时间都会背了,你读茶经也二十多年了吧,你能背诵几篇”

    朱文峰不说话了,就跟被掐住脖子的鸡一般。

    朱明山叹气“罢了,你不想学,我也不能逼着你学。等过完年,你去省城的时候去你张叔家一趟,帮我带个话,问问张惠,她还想学制茶不”

    朱文峰声音闷闷的“她想学,我听张建林说,张惠想不当老师了,张叔他们快同意了。”

    “既然如此,你下山的时候帮我带几本书给张惠,让她多看看。今年春茶她赶不上了,等她生完孩子,秋天来蒙顶山,秋茶她还赶得上。”

    朱明山还没承认张惠弟子的身份,必须她亲自来蒙顶山,让他考察之后,他才能下定决心。

    “嗯。”

    他爸答应了以后不逼他学制茶,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朱文峰心里,也没有多高兴。

    夜色正浓,明月高悬。

    重生回来过的第一个年,这一年发生了好多事情。她和周震分开,和江明彦结婚,怀孕,又即将没有工作,她将要走上一条新的路。

    张惠有些感慨,这一辈子,真是不一样了。

    “别站在窗边,夜风不冷”

    “还行吧。”

    张惠笑着靠他怀里,江明彦伸手抱住他的宝贝“在家过年就这么高兴”

    “高兴,也就是今年一年了。”

    他们说好了的,明年过年要去首都,后年过年,那会儿江明彦已经调回去了,他们肯定也在首都过年。

    “大后年,大后年我们回来云顶县过年。”江明彦低头吻了吻她额头。

    “两三年后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

    现在过的每一天,在张惠看来,都无比的平淡且幸福,她只想珍惜当下的每一天,不想考虑得那么远。

    江明彦嘴角翘起,望着窗外的夜色“大后年过年,我们的孩子也两岁半了。”

    “可不是。”张惠摸着肚子“那时候,孩子也能跑能跳了。”

    咚咚咚张建林推开房门。

    “大过年的,你们俩躲屋里干什么,快点出来搓汤圆。”

    江明彦不知道这边的过年习俗“刚吃了晚饭,还要吃汤圆”

    “肉还顶在嗓子眼儿,这时候吃什么吃汤圆撮好了等明天一早起来煮,咱们这边的规矩,大年初一吃汤圆。”

    “我要吃芝麻馅儿的。”张惠出门走过去,家里的大桌子已经摆上了案板和糯米粉。

    “知道你爱吃,你大嫂早准备好了,还有红糖馅儿的。”

    陈丽芳突然想起“对了,小江你们家大年初一吃什么”

    “我们家大年初一吃饺子,吃汤圆也挺好,我还没在大年初一吃过汤圆。”

    “那今年你跟我们吃汤圆,等明年你带着惠惠回去过年,到时候你们吃饺子。”

    “哎,听妈的。”

    张家大年三十有守岁的习惯,今晚上江明彦和张惠没回去,就留在家属院这边睡。张惠现在身子重,守不住,做完汤圆她就困了,打了个哈欠眼泪都出来了。

    “小江,快送惠惠回屋睡觉去。”

    “哎”

    张惠这会儿困的睡觉都不需要酝酿,躺床上盖好被子,脑袋沾着枕头,闭眼就睡着了。

    大年初一早上起来吃汤圆,吃鸡蛋,吃完早饭回家。

    家里过年没用完的菜都搬到小院去,这几天招待舅舅舅妈,在小院开火。

    张惠现在是甩手掌柜,啥都不管,张建山和张建林兄弟去汽车站接舅舅舅妈,十点多,人到了。

    张高义和陈丽芳夫妻亲自到门口迎接,陈觉进门就笑着说“这院子看着不错啊,当初他们结婚的时候这个院子还是光秃秃的。”

    “惠惠你又不是不知道,就爱折腾,咱们家住家属院,没地方给她折腾,最多也就是在阳台上种点花花草草,现在有院子了,可不得使劲儿折腾。”

    陈觉哈哈大笑“我是乡下人,也不爱你们那个楼房,要我说还是院子好,宽敞。”

    可不是么,张高义和陈丽芳也在考虑,有合适的地方,也攒钱买一套院子。以后上年纪了,让他们一天到晚地爬楼,那可受不了。

    胡秀指挥两个儿子“把东西放厨房。”

    张惠笑着问“舅妈给我带什么好东西了”

    “年前好些年轻人上山,抓了些野鸡野兔子,我看着有好的,跟人换了两只,都晒干了,专门给你带来,你拿去炖着吃。”

    “谢谢舅妈。”

    胡秀眯眼笑“谢啥呀,要说该我和你舅舅谢谢你。要不是因为你送的人参,我和你舅舅还在拆东墙补西墙,日子过的捉襟见肘,哪有现在这么舒服。”

    卖了人参,手里没那么紧了,胡秀把家里的破棉被烂棉裤都给换成新的,换了没多久,入冬后就是冷冬,一家人都庆幸不已。

    云顶县这边可不像北方冬天有炕,这边过冬全靠棉衣棉被。

    陈阳和陈立放假回家跟爸妈说,他们寝室里,冻感冒好几个,别说读书了,直接请假回家养病去了,期末考试都没考过。

    “对了,这是给孩子的,得了一块细棉布,给做了两身小衣服,已经洗晒过了,到时候给孩子穿。”

    “谢谢舅妈。”张惠拿着小衣服看来看去,小小的一件,真可爱。

    中午的主菜是红烧土豆,切的大块的五花肉和土豆一起烧,那个醇厚香浓的滋味,只是闻着味儿就馋的陈阳流口水。

    陈丽芳招招手,在厨房帮着洗菜忙活好一会儿的陈阳小跑过去“姑姑叫我”

    陈丽芳从锅里挑了些五花肉装碗里“你替我尝尝味道。”

    “那多不好意思呀。”

    “给你的,你就吃。”

    “哎”陈阳应声干脆。

    陈阳端着肉拿着筷子出去,陈立、张建林也悄摸拿着筷子跟过去。

    胖胖见小叔走了,也跟着跑了。

    陈阳捂住碗“这是我的。”

    陈立嘿嘿奸笑“啥你的我的,咱们可是亲兄弟,你的就是我的。”

    张建林不甘落后“刚才看到外面水缸里的鱼了么,贿赂贿赂我,你想吃什么鱼,我叫我大嫂给你做。”

    “表叔”胖胖小小的一团蹲在陈阳面前,圆溜溜的眼睛盯着他碗里的肉。

    陈阳还在纠结,不用纠结了,筷子都伸碗里了,一块肉扔嘴里,张建林满足的不得了。

    “还是惠惠会买肉,大肥肉哪有五花肉好吃。”

    “小叔。”

    “别喊了,小叔给你挑块大的。”

    就这么一小碗肉,三双筷子,没几下就肉就见底了。

    陈立回味了下“确实好吃,要是不缺钱缺票,还是买五花肉好。”

    三个表兄弟齐刷刷地点头,现在不就是缺钱缺肉票么。

    “惠惠家今年做了腊肉,那个腊肉用五花肉做的,切成片铺在米饭上做腊肉饭,简直太好吃了。”

    陈立咽口水“啥时候做”

    “今晚上咱们吃鱼,腊肉饭明天做吧。”

    “我看行。”

    表兄弟三个嘀嘀咕咕说了会儿,那边喊开饭了,三个人一哄而散,只有腿短的胖胖在后面追。

    “小叔等等我呀”

    吃了午饭,张惠摸着肚子陪舅舅舅妈坐了一会儿,瞌睡上头,不停地打哈欠,江明彦笑着说“舅舅你们闲聊,我送惠惠去睡午觉。”

    “去吧,都是一家人,别这么客气。”

    小夫妻俩走了之后,陈觉提起两个孩子上半年毕业找工作的事儿。

    “我整天在公社缩着,城里的事情我也不清楚,这些厂子和单位究竟是什么时候招工,咱们陈阳和陈立不知道能不能报名”

    张高义说“这事儿我和丽芳都给陈阳和陈立关注着,一咱们县城的单位招工一般都是上半年,陈阳和陈立的条件肯定够了,至于具体那个单位有什么具体要求,要等到时候再看。”

    张建林提了一句“舅舅你们有具体的想法吗比如让陈阳他们俩去什么单位”

    陈觉摆摆手“那哪里是咱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只要他们俩能进城,以后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我和他们妈就满足了。”

    “这样的话,试试我们机械厂”

    “他们俩都能进”

    “试试呗。”张建林无所谓道“能进一个单位最好。”

    张建林现在在机械厂站稳脚跟了,虽然没有能力把两个表弟弄进去,但是其他方面,多少能帮点忙,至少不会让别人恶意顶替了他们的名额。

    这话正说中了陈觉夫妻俩的想法“那到时候叫他们俩去机械厂试试。”

    陈阳和陈立想去看电影,张建林拉着他们俩,工作重要,也别去看电影了,去看看数学题吧。

    张家三兄妹,张建林的数学成绩是最好的,要不然,就算江明彦给他开小灶,他也成不了他那一批的技术带头人。

    找了个空闲,陈丽芳把女婿叫到一边,把陈阳和陈立兄弟俩工作的事情给他说了。

    江明彦笑了笑“亲戚之间互相帮忙没什么,到时候机械厂招工,叫陈阳和陈立提前来家里,我给他们补补课。”

    “那最好不过了。”陈丽芳放下心来。

    陈觉和胡秀住了两天,初三吃了早饭就启程回去了。

    陈阳和陈立兄弟俩不着急,陈丽芳留他们多住几天。

    “陈阳和陈立你们俩别以为我不在就没人管你们了,留下就要好好学习,这可是事关你们前程的大事。”

    “妈你别念叨了,我们知道。”

    陈丽芳跟胡秀保证“你放心,我会每天都盯着他们。”

    “丽芳多谢你了,等他们俩出息了,到时候叫他们好好孝敬你和高义。”

    说了会儿话,陈丽芳送人到车站,又去菜市场买了菜才回来。

    等陈丽芳回来的时候,她到处看“惠惠你爸呢”

    “钓鱼去了。”

    “这人真是的,对钓鱼着魔了不成,一有空就跑了。真是的,我还想叫他帮我干点活儿。”

    “我帮您,我现在没事儿。”

    “不用你,你没事儿就看看书,休息休息,你去把你哥叫来。”

    张建山不在小院这边,这会儿小院里唯一称得上哥的,只有二哥张建林。

    张建林一脸幽怨,他妈怎么干活的时候就想得到他。

    张惠去书房转了一圈,见两个表弟在做作业,悄悄出去,她妈在厨房忙活,听了一耳朵她妈数落二哥没对象,张惠悄悄溜了。

    正月间,平时没空上门的亲朋好友都在这几天扎堆上门,首都江家在这一片也不算小门小户,这几天家里上门的客人也不少。

    “老江,有你家的包裹。”

    “这大过年的邮局没放假呀”

    “怎么不放,今天大年初四,年前提前放假的开始上班了,咱们院儿离邮局又近,肯定先送咱们这里。”

    江家的客厅里,聚着十几个退休老干部,都坐那儿喝茶聊天呢。

    “快打开看看,是谁给你们寄的老江你一辈子在城里转悠,还有外省的亲戚给你寄东西呢”

    “少来,老江家就他一根独苗,哪儿来的亲戚”

    文艳秋笑道“怎么没有,姻亲呗。”

    “啥”

    “我说姻亲,我家小孙子不是在云顶县那边结婚了么,我那小孙媳妇是个贴心的,心里惦记着我们,经常给寄东西过来。”

    一听这话,和江家关系亲近的黄老爷子连忙说“快拆开让我瞧瞧,上次送来的那个酥饼味道可真不错,我这副老牙都吃的喷香。”

    “瞧瞧,老黄,一点吃的就把他收买了。”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都盯着大包裹呢,不好藏起来,江长安也有心炫耀,吩咐儿子去找把剪刀过来。

    拆开大包裹,一样样地拿出来放桌上,用芭蕉叶包好的枕头粑、农家自己做的红薯粉条、茶叶、五谷芝麻粉一大盒、腊肉、香肠、腊鱼用油纸细心地包了两层,还有张惠亲手做的各种点心,用朴实的木盒子装着,包裹打的好,里面的点心一点都没碎。

    “我的天,这年礼简直太丰富了,老江,你们老两口有福啊”

    “别小气,那个点心快拿给我们尝尝。”

    “还有那茶叶,你个老小子,刚才我问你要二两回家泡茶喝,你偏说没有,这回可算有了吧。”

    江长安仰头大笑“你们一个个的,别跟个土匪一样,想吃啥好的,回头叫儿孙孝敬去,别来打我的秋风。”

    “老江,没你这么小气的哈”

    文艳秋招招手,叫儿子江松过来,把腊肉、香肠这些放到厨房去,桌子上就剩下茶叶和上下三层的巨大点心盒。

    “江松,拿个两个盘子过来。”

    “来了。”

    江松知道他娘讲究,拿盘子的时候顺手拿了个木夹子。

    文艳秋握着木夹子,每一样点心都拿了几块出来,给老朋友们都尝尝。

    老黄不客气地拿了一块酥饼“嗯,味道还是这么好。”

    不止老黄,屋里的其他老爷子老太太纷纷夸赞,自己家做的就会不一样,比外头卖的点心好吃。

    “一般人家的姑娘,会个厨艺也挺好,不过我觉得,女人还是要有工作,比如我外甥女吧,大学毕业生,在商务局工作,手里有工资,还不是想买什么买什么。”

    “确实是,你家老孔为了把你这个外甥女送进商务局,把你儿子媳妇儿都气的搬出去了,为了这份工作搞得家宅不宁,要是没得点好处,那确实是挺没意思的。”

    听到刺耳的发言,文艳秋淡淡地怼回去,冷眼看着,马雯你个老太婆敢触我霉头,别怪我不给面子。

    文艳秋的可不是一般的老太太,今天屋里坐着的这些人,论出身,论读过的书,那更是没人是她的对手。

    孔老爷子笑着说“那可不,现在想想确实挺没意思的,年轻人的事情就该年轻人去解决,咱们这些老年人退休了就该好好养老,参与那些个干什么。”

    丈夫都这么说了,马老太太也只能听着,一张脸拉得老长,一看就是不高兴。

    文艳秋才不管她高兴不高兴,来我家打我的脸,没把你赶出去都是看在年节的份上。

    江松看准时机,端了一篮子橘子出来“叔叔婶婶们常常这个橘子,南方送来的,保护得好,运来的路上没被冻坏,大家尝尝甜不甜。”

    “老江给我一个。”

    老黄不客气地道“刚吃了点心正觉得有点口干。”

    “别一个,我给你拿两个,我看一个也堵不住你的嘴。”

    老黄哈哈大笑“不愧是这么多年的老邻居,就是了解我。”

    打了个岔,大家又聊了起来,刚才那两句争执大家都没放在心里。

    半下午,大家都慢慢散了,把客人送走回来,文艳秋冷哼一声“要不是还在正月里,我今天非得把马雯那个老太婆赶出去不可。”

    “你别生气,气坏了身体没人替你。”江长安赶紧劝着。

    江松不明白“妈,原来马阿姨和您关系不是挺好的么,前两年还经常来咱们家。”

    “呸,谁跟她关系好你以为马雯那时候天天往咱们家跑那么勤快是来找我的哼,还不是为了明彦。”

    越说越生气,很少口出恶言的文艳秋不屑道“马雯娘家那个外孙女,跟她一个德行,捧高踩低,这样的人我真是一万个看不上,想当我们家的媳妇儿,她做梦”

    这事儿,江松还真没听爸妈提过。

    “你一天忙得很,都是没谱的事情,我跟你提什么你要想知道,问问你媳妇去,她知道。”

    潘乐晴今天回娘家了,晚上吃了晚饭才回来,听到丈夫说今天婆婆生气骂人了,一听说是马雯,潘乐晴笑道“骂了就骂了,还能怎么着没看马老爷子都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嘛。”

    “倒不是这事儿,我听妈说,马阿姨原来想把她外甥女嫁到咱们家来”

    “嗯,有这事儿,我跟咱妈一个态度,肯定不同意,所以也没跟你说。”

    江松这会儿才想通“我说呢,去年那几个月,马家有个亲戚找我的茬,原来是为明彦结婚的事。”

    潘乐晴皱眉“你怎么没跟我说”

    江松故意道“家里的事情你不是也没跟我说”

    潘乐晴双手叉腰“你这时候要跟我计较这个”

    “我哪里敢跟你计较。”江松笑着伺候媳妇儿脱外套“让那人先得意着,等开年了我再跟他算账。”

    江明彦倒是不知道家里因为他闹出一场小风波,这会儿他已经上班了。

    不只是机械厂,其他单位也是一样。

    那些忙着找工作的人也开始打听起来,今年招工究竟是个怎么招法。

    张惠一天到晚在家吃吃睡睡,啥也不操心,沈燕上门找她玩儿,给她透露最新八卦。

    “谁家婆媳打起来了谁家男人和其他女人勾勾搭搭了”张惠懒洋洋地喝了口热水。

    “都不是。”沈燕激动道“袁晓婷出来找工作了。”

    “她找工作她现在大着肚子找工作,也不是个好时候吧。”

    张惠不敢相信,大概算一算,袁晓婷的肚子也有七个月了吧。

    “可不就是。”沈燕一拍大腿“我去百货大楼找我大哥,叫我在百货大楼后巷碰上了,她妈带着她去找百货大楼的经理,好像没成,母女俩黑着脸出来。”

    “没想到啊,袁晓婷那么高傲的人,还有拉下脸来的这一天。”

    “可不是嘛,自从她爸下台后,原来那些捧着她的人都散了,听说周震把钱拿给袁建军交罚款,他们家估计家底都没了,现在知道过日子的难处了吧。”

    沈燕轻笑一声“我要是她,现在想到当初从钢厂出来,又想到这会儿找工作碰壁,只怕肠子都要悔青了。”

    张惠对袁晓婷无感,袁晓婷对张惠却是恨的深沉。

    恨当初张惠怎么没有跟周震早点结婚,恨张惠有个好工作,恨张惠比她过得好。

    过了正月十五,吃了碗汤圆之后,这个年就算过完了。

    陈阳和陈立兄弟俩回去上学了,张惠也要去学校办手续。

    李副校长问张惠“你真不干了呀”

    “确实是忙不过来,再说我们家江明彦你也知道。”

    “你们家情况特殊。”李副校长盖章的时候笑道“没有你在,咱们办公室都没那么热闹了。”

    “这不是有沈燕在嘛,她一开口,办公室的热闹程度都要往上抬一抬。”

    李副校长笑着把证件交给张惠和沈燕,对沈燕说“小沈是有能力的,教书和组织活动办事都不错。以后好好干,我看呐,早晚当上咱们学校的校长。”

    “不不不,我可不敢想。”

    “哈哈哈,没什么不敢想的,我看好你。”

    “谢谢副校长。”

    开学第一天,没什么事儿,办完手续沈燕送张惠出去,捂住胸口“我现在心跳的好快,简直不敢相信。”

    张惠笑道“这么激动”

    “嗯,太激动了”

    “学校就需要你这样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就跟副校长说的一样,要加油呀”

    “我肯定努力当个好老师。”

    沈燕太激动了,现在手续都办好了,说话也没避着人,两人说的话叫袁晓婷母女听到,袁晓婷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她厚着脸皮来学校打听消息,就是想进来当个老师,哪怕临时工也好。

    而张惠,张惠却已经看不上这份工作了

    从来都只有她看不起张惠的份,前后才多久的工夫,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