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5. 旧账 “八卦过的白月光和亡国公主”……

作品:《听秦始皇吐槽历史课

    气氛有瞬间的凝滞, 最怕的就是突如其来的安静。

    甘罗默默后退一步,没再继续念光幕上的文字。徐福则眼观鼻鼻观心,低头画着有关炼丹炉的改进图。

    两人都假装自己不存在。

    尤其是甘罗, 话语念到一半后倏地停住。好一会儿后, 他不那么生硬地收尾“这光幕怎么时而清晰, 时而模糊, 后面的字就看不清楚了”

    另一边的嬴政垂眸,看着笔尖多余的墨。由于动作的停顿,一滴滴地落下,在泛黄的纸上晕染开来。

    悬浮在半空的“夏安夷”,眨巴眨巴眼, 硬是不敢动弹。

    而她本人隔着屏幕, 都能感受到这窒息的气氛, 不敢和对方对视。

    难道说立即老实道歉,说我画的时候不知道是你, 所以那么嚣张或者说下次画得隐蔽点,尽量不被你发现

    那多不好啊。

    顿了顿, 她半晌后,终于憋出句话来“那个,这笔感觉质量还是不太行啊, 吸墨能力不太行。”

    “要不然,你再改良下”

    话音刚落下, 她就自觉说错了话, 这句废话还不如不说。

    改良什么毛笔呢,她总觉得按照团子版老祖宗的性格,听到这话后,更乐意把她本人制成笔, 然后悬挂在高高的城墙上。

    说不定有条件的话,还邀请来自四海的人,一同观赏个几百年。

    嬴政拨弄两下毛笔,放到一边。

    他缓缓抬眸,神色冷淡如常。也不知是不是来自后世的光环,原本q版画风后可爱的团子,看人也有种居高临下的睥睨感。

    嬴政以手支颐。

    他半边脸庞映在烛光里,摇曳间忽明忽暗着。目光一寸寸往下,盯住悬浮在半空里的“她”“你对这笔,有意见”

    语气一字一顿,没什么起伏。

    看模样问的应该不过笔,而是她对别的什么、是不是有意见。

    屏幕这端的夏安夷,莫名感觉周围凉飕飕的。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她”更为明显地抖了下翅膀“没有啊。”

    连着看到她几番显而易见的反应,嬴政知道没有试探套话的必要。就凭对方这掩饰的本事,要是来秦国当细作。

    可能比郑国暴露得更快。

    他收回了意味深长的视线,基本证实了心中的猜想。

    随后专心继续听课,暂时没同她计较,先在心里记上一笔。

    当然不是因为心软,而是目测对方得罪的不会只这一点,不如日后再一起算账。

    能有什么办法他都习惯了,砍也砍不到。

    对方最好祈祷日后那系统不要升级出,什么别的功能,然后有朝一日、落到他手里,就像那郑国一样。

    夏安夷“”

    这就完了对方竟然没有拔剑或是阴阳怪气一番,实在不符合她印象中的作风。

    片刻之后,她又顿悟了。

    一定是她小人之心了,无形间受后面朝代抹黑言论的影响,才认为对方会一言不合拔刀。

    老祖宗能有那样的成就,肯定不是心胸狭隘之人啊。看,他多宽容,都没同她计较

    嬴政一边继续听课,一边瞧见悬浮在半空的小人,脸色变幻来变幻去,半是纠结又像是半在强行说服自己。

    看样子,演戏装傻也不容易。

    但对方自认为天衣无缝,他也懒得去戳破。

    那么分析完之前的练习,我们开个有关长城的头,大家把选修六的课本拿出来。

    长城作为考点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秦始皇陵,有时会一起出现。

    眼前的光幕淡褪了下,然后转换了内容。

    浮现在几人面前的,是自高空俯瞰、一览无余的长城航拍。

    只见连绵不绝的山脉,走势上磅礴浩然,隐在朦胧的云雾之下。明黄的城墙和烽火台蜿蜒而走,如游龙般盘亘在这片大地上。

    近看之下,砖土间有着参差的斑驳,隔着千年的时光久久遥望。

    嬴政对于这样的3d教学已经免疫了,余光瞥到徐福念叨着“神迹显灵”,而甘罗伸手不断尝试触摸不到的光幕,然后轻轻地哇了声。

    两人都跟没见过世面一样。

    他隔着较远的距离,对那光幕里的“长城”仅是一瞥,瞧了个模糊的大概轮廓。

    嬴政开口,语气还是那熟悉的调调“不过是用来抵御敌人的城墙罢了,在七国随处可见,我们甚至还有更精巧的攻城机关。”

    “这些后世之人没见识,你们竟也如此”

    夏安夷看到嬴政那淡漠中带点嫌弃的眼神,很想告诉他,一开始他也是这个样子的,就是稍微收敛些。

    嘴上嫌弃现代的事物,实际笔记写得飞起。

    但想到这些前车之鉴,她默默闭好嘴,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当一个没有见识的“后世人”。

    甘罗收回了不断触摸光幕的手,眨眨眼“长公子,我们这不是好奇吗。毕竟城墙虽周围有,但这般栩栩如生、但实像影子的“长城”,还真没见过。”

    “似在眼前,却遥不可及去触碰,这后世的技术,想必极为精湛。”

    “能将不在眼前之人,远在千里外之物,展现在我们面前。”

    悬浮在半空的“她”点点头,无声表示甘罗这孩子上道。目光刚打转和另外的人相触,她又默默地移开视线。

    继续装死模式。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嬴政抬眸,看向光幕里展示的长城模样。

    战国时期的城墙,多为抵御其它诸侯国的进攻,以石筑为主。秦赵燕多修筑,但较为分散错落,一般坐落在重要关口。

    而光幕里的长城连绵不绝,仿佛密不透风般保护住了中原地区,形成长长的屏障,足以抵挡北下袭扰的匈奴一族。

    他若有所思,原本对历史课吐槽为多,当下便拿出纸和笔,打算记录一二。

    长城的历史最早能追溯到西周时的镐京,我们现在所说的万里长城,指的是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人连接几国城墙所修筑的。

    好巧不巧,老师t里放的人物画像,一般都是使用书上的。

    看到熟悉的画像浮现在眼前,原本热闹的气氛再度冷寂。

    像是无声地在提醒她,方才那一茬只是在沉默中没有暴雷,不代表对方心中就轻易翻篇了。

    嬴政一边备注着,可将城墙连接的思路。

    一边静静地盯着悬浮在半空的“她”,语气不明“你的翅膀,抖什么”

    闻言,夏安夷在心里暗吐槽,这系统总喜欢搞夸张的特效。

    明明她只是听到对方的声音后,指尖微抖了下。结果在另一边扑棱的翅膀,上下抖着,就差没把她心虚写在脸上了。

    她默了下“因为我冷。”

    谎话打好了草稿,有了开头后面就顺利多了“你不知道,我们这儿夏天空调开了后,可以寒冷如六月飞雪”

    嬴政“”

    后世人果然总是奇奇怪怪的。

    这里大家要注意一下几个点。首先长城虽然属于秦朝大兴土木的内容之一,但并不是全由秦始皇承包的,他以连接和重修为主,要注意选项的用词是否在误导大家。

    其次西周的城墙分散、用于抵御周围诸侯国;而秦长城才是完整系统、真正意义上的长城,其修建目的是为抵御匈奴。

    嬴政听到这里,漆眉明显地微蹙了下。

    神情像是不满,如此庞大浩荡的“长城”,其中的意义竟然不是昭示统一六国、或是像阿房宫一样,单纯为集齐其它六国的漂亮手办宫殿。

    他开口微疑“竟然只是为抵御匈奴”

    夏安夷连咳几声。

    看得出来,老祖宗应该是在表达他的不满。但也不难理解嘛,对方若是多活几十年,说不定之后也会产生继续攻打匈奴的念头。

    本着将功补过的心态,她脸不红心不跳地道“这只是其中一道防线而已啦。”

    “毕竟政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修长城并不代表被动抵御嘛。”

    眼见着习惯的称呼就要脱口而出,她及时改口。

    实际上秦刚统一六国,各种基建和政策刚展开,没那么快耗力气一次次攻打匈奴。

    但话嘛,肯定是要分拣对方爱听的来讲。

    然后下一秒,眼见着对方的脸色稍霁,老师的话语转了个弯。

    匈奴问题直至汉代才解决,秦始皇虽派蒙恬北击匈奴,但无法阻挡其不断骚扰中原地区。

    游牧民族的作战更为纵横持久,且不易大面进攻。因此秦始皇后面又派蒙恬修筑长城,驻守边关。

    甘罗望着光幕里差了十万八千里的画像,百般犹豫后开口“蒙恬大恬”

    对方竟然这么厉害的吗,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然后带领修筑出这浩大的长城

    他不是天天惦记着夜宵,然后去一回军营就苦大深仇的吗。

    甘罗表示,看似单纯的大恬,居然也开始背着他开始卷了。

    只见嬴政听了历史老师的话后,略带不满。

    随即招呼了下甘罗,让对方翌日去传话“记得告知蒙将军一声,蒙恬近来在军营训练的效果不错。”

    “不如将半天改成一整天。”

    既然早早被剧透,那便早早开始培养,他的大秦天团的成员。

    以后攻打匈奴时,说不定能努力一把,打得再远一些,从而眼不见为净。

    甘罗“好的。”

    若说之前他还敢偶尔皮一皮,调侃长公子政。

    现下已经学会了明哲保身,毕竟按照后世的剧透和目前几位的遭遇,对方可是个狠角色和大佬。

    目睹蒙恬这位未来的堂堂将军,居然被压榨得如此惨。夏安夷也在心底感慨了声,然后继续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在老祖宗面前低调点,肯定不会错。

    他日理万机,应该不会记她这么些鸡毛蒜皮的事吧。

    另外书上的小卡片也提到了,长城有许多文化价值,比如许多相关的历史传说和诗词歌赋,这些大家了解的时候不要混淆了。

    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比如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其版本改了很多遍,最初哭的是齐国的长城。

    历史老师说到这里,顿了顿大家平时要少看一些所谓的历史营销号,科普的野史很容易造成误解。

    嬴政指间的笔微顿,掀眸看了眼光幕。

    他瞥到“孟姜女”三个字,隐约有着不好的预感。毕竟已经领略过了后世人的造谣能力,基本能有所猜测。

    肯定不会是仅仅移花接木,认为对方哭的是秦长城这么简单。

    嬴政眼皮跳了跳。

    比如孟姜女并没有真的哭倒长城,最初的版本也没有哭,仅是祭奠逝去的亡夫。

    再比如,有人认为她被秦始皇抢到了宫中,这更是无稽之谈。

    甘罗瞥了眼旁边的公子政,见对方没有动静,逆光里看不清他的神色。

    他稚嫩的语气,故作老成地夸赞道“英雄和美人相配,倒也不失一桩风流佳话。”

    刚划完重点的夏安夷“”

    对不起她真的好想笑,甚至跟着添把起哄的火。奈何瞥到当事人的脸色后,只能义正严词地反驳“这当然是无稽之谈。”

    “秦始皇每天忙着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他作为千古一帝已经很忙了。”

    “怎么能编排这些是非,恩将仇报呢”

    还记得对方说类似的话时,她硬是没听出弦外之音。如今已经醒悟,也不知道这彩虹屁算不算及时。

    嬴政同悬浮在半空的“她”四目相对,怎么会听不出这话的意思呢。

    但谁让他向来记仇。

    “也算不得恩将仇报。”

    他语气意味不明,蹙眉停顿了下,似是有意或单纯在回想“比起什么亡国公主、白月光,还是差远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