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品:《开局盘点背诵天团[历史视频]》 苏轼的成名作,也就是这篇备受人瞩目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说起来倒也有趣。
“二哥这事”苏辙无奈,但眼里满是笑意,“谁都没想到他胆子居然这么大。”
知道这件事儿的人嘴角已经勾起来了,比如苏轼亲近的朋友们,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此个大牙准备开乐。
画面扭动,年轻的苏轼踏门而入,拜见欧阳修和梅尧臣。
欧,梅二人先是对苏轼一顿夸赞,而后欧阳修笑眯眯地问道“子瞻啊,你文中所举皋陶要杀人而尧劝他宽恕的出处是何处,我竟不知。”
苏轼闻言不以为意,也是一笑何须出处,想当然耳。
欧阳修子瞻啊,你的例子在哪里。苏轼说,我现编的。
“扑哧”“噗”
历朝历代间,知道的又复习一遍,不知道的也被苏轼的幽默回答所俘获。
“此人有趣。”李白捧腹,完全被逗乐了, “可惜苏轼不在大唐,不然我定要与他痛饮三大白。”
李白是真的很喜欢苏轼这样有趣的人。
你敢信吗,这篇文如此正经,结果开局一支笔,例子全靠编。拿烟的手微微颤抖,了解到这个事情的一瞬间我就想到了在考场背的模板例子全忘了,只能张冠李戴,东拼西凑的我自己。苏轼也记错了,误记为尧的事,实际上他所引事例出于礼记文王世子。
女声对此似乎十分耿耿于怀
铺编,原来竟是古今通用的制胜法宝。人家膳编,编出来一个第二,我瞎编,编出来一个作文同情分。
后来我悟了,大彻大悟,这是瞎编的问题吗不这是我的问题
“哈哈,那确实是你的问题。”
刘彻笑得前仰后合,爽朗的笑声游荡在言殿里。他终于把殿里的黄门言女都清出去了,只留下了两个绝不会乱说的心腹太监。君王威仪的担子为之一清,刘彻美滋滋躺在卧榻上享受快乐。
秦观有言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有道是,好看的皮襄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们的万人迷苏轼先生,从君王到百姓,从朋友到政敌,引无数人竞折腰。他是天才,更是一个有趣的天才。
要素察觉,刘彻探头。
果然不是朕的审美出了问题,不过话说回来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波啊,是活学活用啊。”
刘彻感慨, 上一个视频里讲拿李白和杜甫的求职信作对比, 这事儿他还有印象呢。宋朝这不就把人李白的句子拿出来用,李白同意吗,反正他一揪就揪出来了。
“有趣的天才么。”
知道万人迷原来指的不是样貌,刘彻的心就放下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于苏轼浓厚的兴趣。
说起来苏轼东坡先生的趣味轶事颇多,流传至今者数不胜数。比如苏轼官场第一站,凤翔签书判官,这官职在今天相当地方办公厅文书科长的官位,管理“五曹文书”。
苏轼家和第一任太守宋选是故交,日子过得不错,但是继任太守口口亮,字公弼,严于律人,但不宽以待己,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老干部。苏轼太轻狂,而陈公弼又有意挫一挫他的锐气,这一下可谓是火星撞地球,针尖对麦芒。
陈公苏轼有些恍惚,这个名字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了。
想到两个人一开始的针锋相对,当后期的和谐共处,陈公弼身体力行,向他诠释了一个什么叫做为国为人的好官。
可笑朝中居然有人觉得他和陈公弼有冤仇在,故意将自己贬至陈季常所在的黄州。殊不知,二人亲密无间,乃是至交好友。
于是年少气盛的苏轼下定决心,他的目标是整顿职场在陈公弼筑成凌虚台,并请苏轼作记的大喜日子里,苏轼作凌虚台记,在文里狠狠教育了一顿这位老干部。
“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刘彻挑着眉闷笑,“好骂”
假若欲借修楼台吹嘘自己功绩于后世,此举大错特错。说的是谁,这不就是在说陈太守本人吗
英雄所见略同,天幕也觉得是在骂。
明朝杨慎评价道“太难为太守矣。一篇骂太守文字耳,文亦好,亦可感”。看看,连明朝的文人都知道凌虚台记是苏轼用来骂太守的。
“就是咱大明都知道这骂的是太守,苏轼这行为”朱元璋摇头叹气 “忒不地道。”
好歹也是自家长官,写了一篇骂他的文,结果好家伙,千古流传了。
这要是撞上一个心胸狭窄的,指不定得给苏轼穿多少小鞋呢。
但是陈太守对此表示出了惊人的大度,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大加赞赏,把凌虚台记刻入石碑,就筑立在凌虚台旁。此举可谓是一桩佳话,此后苏轼与太守关系融洽,更是和他儿子陈储陈季常成了终身的密友。
等到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他的政敌消息滞后,还停留在陈苏二人互相看不顺眼的老黄历呢,就把他安排到了陈储所在的黄州,这倒给了苏轼许多慰藉。当然,他这个人也没忘调侃陈季常。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陈髓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然其妻柳氏绝凶擅妒,诗的意思是他妻子一吼,陈季常连拄拐都掉了。拜苏轼所赐,河东狮吼逐渐演化成了一个惧内专属成语,而陈季常怕老婆的大名流传了千年。
哈哈哈,河东狮子吼。有人非常不厚道地爆笑出声。
苏东坡你害煞我也
陈季常心里哀叹。
他怎么就交了苏轼这样一个损友。
现在哪里是流传千年,从古至今,从上到下,惧内这件事,这不全都知道了
他陈季常和怕老婆彻底挂钩了
东坡先生真的非常幽默风趣哈,就连别人新娶了一个小老婆,他都要写诗八一八。
戏赠张先一诗华丽登场。
“十八新娘八十郎,这老不羞真能折腾。”刘彻不怀好意地卒了一口。
白发爸爸的老头子和娇艳欲滴的年轻少女,一树梨花压海棠,这比喻绝了。
苏轼那大名人,写的作品流传速度极快,没过多久张先又娶小老婆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
张先捂脸,悔不当初,现在的心情就是很后悔。
当你交到苏轼这样一个大嘴巴的朋友是什么感觉
还有啊,我们早已玩坏了的呵呵。
呵呵
许多人丈二摸不着头脑,这不挺正常的语气词吗。
“呵呵”一个平无奇的语气词,用来形容笑声。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呵呵的含义逐渐扩展,变成了一个万能回答。不再单纯地只表达喜悦心情,无奈、嘲讽,甚至不愉快的时候都可以使用“呵呵”。
女声对呵呵的定义简单解了一番。
当然,我们现在也不怎么用呵呵了,我们都喜欢用和呵呵一个性质的表情包。
一张黄豆微笑脸跃然其上。
“好生阴阳怪气的一张脸。”图片传达出的信息远比文字直接,许多本来不明白的在看到黄豆微笑脸瞬间明了。
“看着真是,欠打。”刘彻喉咙微动,一阵磨牙。
虽然是微笑,但是怎么一点笑意都没有,反而令人觉得全是微妙的讽刺。
这要是某个臣子在朝堂上这么对他笑,他保准儿后面要多记挂他一点儿,没错的给点不痛不痒的小绊子,有错的必将重重重重罚之。
刘彻表示,他可是很记仇的。
呵呵这个词在汉语中很早就存在,苏轼就十分爱用,在苏轼文集中,含有“呵呵”一词的就有四十多篇。比如
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与陈季常
天幕上飘出一行字我睡得好香哦。
一看这描述,睡得确实好,很多人在心里由衷赞同道。
结果下一秒
呵呵。
嗯众人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呵呵,临古帖尤奇,获之其幸,灯下昏花不复成字,谨已降矣与米元章
元章啊,你给我看的古帖真不错。
而后又是一句
呵呵。
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与鲜于子骏
我这小词儿写的可太好了。
“呵呵”
都不用天幕念叨,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会是哪两个字了。
科普 看这呵呵乍么这么来气吧
木夹觉得很正常,但早白打开草这么
本来觉得很正常,但是自行天幕这么一种音,看这呵呵
怎么这么来气呢。
熙宁八年,苏轼自请外调密州后所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他内心对这篇词十分得意,特地写信给好友,也就是上面的与鲜于子骏
柳七郎其人,乃是婉约词派代表柳永。词的主流在苏轼之前向来是婉约派当道,这一局面直到密州出猎才也有所改变,开豪放派之先河。
婉约派,豪放派。
这说法倒是新鲜,头一次听说。
柳永枕在美人的膝盖上,一边十分惬意地享受温香软玉,一边漫不经心地想到。
他的神情虽然懒散,但却别有一番说不上来但又令人喜欢的气韵在。
也就是说人柳永才是当时的大宋文坛顶流。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大街小巷全都是柳永作词的歌在传唱。柳永aka北宋流行音乐圈教父,国内大小明星,歌女舞姬都以找柳三变填词为荣。
而苏轼的名气虽然也大,但是婉约派才是词之正统,承袭自隋唐起,历经李白、白居易、韦庄等人演变的那一脉。
奉旨填词说这些。
柳永无奈,脸上流露出几分苦笑。仕途之路绝矣,可不得自己找点乐子。
大汉
好家伙,这那那那这不就是在拉踩吗。
刘彻觉得苏轼可能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因为呵呵和表情包给他留下来的印象,他脑海里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抱歉,还是对柳永不太友好的意思。
虽然当下思绪纷飞,然而江城子一词已经呈现在天幕之中。此词天幕没有过多的讲解,却在众人心间激起了阵阵涟漪。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干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老夫聊发少年狂,起句陡兀,好”
起笔就令人拍案叫绝,不由期待起后来的内容,杜甫赞叹。
“确实好。”李白和着江城子的音律节奏,细细品味,品到妙处,李白口干舌燥,酒杯不禁荡漾起波澜,一饮而尽。
“好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
干骑奔腾,势如磅礴,倾城而出,万人空巷,这场面何等雄壮,何等令人心潮澎湃
下阕更是,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豪放雄浑的气魄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刘彻舒服地眯缝眼,冯唐他知道,文帝时期的名臣,但可惜八十岁才得到重用。
要是朕得之,一定令他人尽其用,绝不蹉陀。他心下思量。
不过看来,苏轼对他的大宋朝廷依然怀有期待,估计自己是没希望了。
大唐
苏轼想必武功很不错。李世民目露欣赏之色。
牵措狗,架猪鹰,坐骑众多,人喊马鸣,上阕分明描写的是一场军事演习,这一套,李世民直呼眼熟。
更何况,又是射老虎,又是射天狼的,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这首词里,苏轼给李世民的印象就是能骑善射,豪气冲天,颇有大将之风。
然而看完全文,李白的解读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这豪放和豪放,其中滋味也不尽相同。李白的一双剑眉都快拧成来了个死结。
密州出猎是豪放的,赤壁怀古也是豪放的,只不过密词虽怀才不遇,但心中尚有朝廷会对他委以重任的希望,而赤壁一词,虽豪情不减,但有着一抹化不开的忧郁深沉。
杜甫闻得李白的感慨,不禁仔细回想,发现确实如李白所言。
“即使已经看开,但心情一个是“暨微霜,又何妨”的昂扬,一个却是“早生华发”的感伤”
杜甫惆怅,垂首而坐。一时间二人难免觉得物伤其类,心里十分伤感。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了动作。
李白默不作声,拿起酒壶给自己的酒杯满上,然后一洒,杜甫亦是如此,酒水付与天地中,一樽还酹江月。
其实呵呵,在苏轼的信笺里也是一个万能词汇,写词写得好,睡觉睡得好,或者是看到了好作品,生活无论大小事,苏轼都能呵呵一笑。这精神状态,可太稳定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