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2. 银光四溢 精细程度令人咋舌
作品:《科举文炮灰被弹幕剧透后封侯拜爵》 第二天一早, 霍霖照例早起上值,最近整个银源局的视线都极重在样币的制作当中,因为需要做出来呈现及上官, 故而这几枚样币只能银源局的匠人们纯手工打造。
在匠人们打造样币的时候霍霖与元丰这些主事也没有闲着,在跟进和改进银源局的运行机制。
三天后,第一批样币终于出来了。
放在红色托盘中的样币中间写着它的币值一两, 币值的四周还环绕着一圈文字。
细细看去, 可以看见这银币的最上面写着洪兴京造, 寓意着这枚样币是属于洪兴帝时期京城中铸造的,而在洪兴京造后则是接着京都银源局库平一两的字样。1
元丰伸手拿起银币,细细观详,翻到后面, 则看到一幅缩略的大兴疆域地图。
面文笔画浑厚,文字的精细程度令人咋舌。
元丰被这银币的精细程度给惊讶到了,他问霍霖“这么精细的银币能够大量铸造”
关于这点,一直在跟进银币铸造工作的霍霖自然知道,他答道“可以,做成模具之后直接银汁浇筑就行了, 以前的铜币之所以没有运用这种技艺也只是因为铜币币值过小而已。”
元丰的脸上不可自抑的露出大大的笑容,这么好看又便于使用的银币不愁圣上反对啊, 他呈上银币的信心又增加了。
十五天后的早朝日,金銮殿上依旧是有事说事,等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说完后, 元丰出列“臣有事要奏。”
众人看到是新成立的银源局也不由得好奇起来, 不知道他们有何事要启禀,圣上听闻底下的臣子有事要报,挥手道“准”
元丰扬声道“回禀陛下, 银源局第一批样币已做好,特呈与陛下过目。”
圣上对新银币当真有几分好奇,让元丰他们呈上来。
随着圣上的话落,本就在殿外候着的几个侍从手短托盘走了上来。
等侍从们走到自己旁边站定,元丰掀开盖在托盘上的红布介绍道“陛下,这就是样币。”
圣上旁边的太监识趣的把这样币托盘接过来呈送与陛下跟前。
皇帝拿起其中一枚银币,只觉得这银币齿边平整光滑,就连最细微的笔划也有立体感,不由得惊讶的问道“这就是预备传与天下人使用的银币”
元丰肯定的点头道“是的,陛下。”
听到圣上那好似在惊叹这银币,下面的百官也对新银币好奇极了,不知道银源局制作出来的银币长何种样子。
圣上自然知道百官的心思,他并不急得发出自己的意见,而是笑道“看众位爱卿对这银币也好奇非常,呈与众爱卿一观吧。”
圣上旁边的太监端着托盘走下去从官职由上到下往下发。
还好这推盘上每种币值都制作了许多才经起下面的百官基本上人手一份。
众位大人一拿到新银币就觉得这银币不简单,有大人惊呼出声“如此巧夺天工之物竟然是预备传遍天下使用的银币”
底下官员议论纷纷,更有甚者下手去掰,下嘴去咬。
圣上看他们说的差不多了,遂问道“不知各位爱卿对于新银币有何看法”
关于这个新银币,众位关于自然有满腹意见,圣上话音一落,立即有官员出列答道“回禀陛下,微臣觉得银源局的新银币制作精良,上面的文字清晰明了,且色泽光鲜自然,纹饰深浅适度,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银币,但”2
那人停顿了下,等众人的兴致都被他引过来了才继续说道“但就是过于精美了,想之前所使用的的铜币,在对比这银币,就知道其中需要浪费的人力物力有多少了,故臣觉得此银币的制作可能需要进行些修改。”
殿中有人附和般的点头“确实精美过了,这不是浪费吗”
又有一些人出列说了对新银币的意见,但大多数对于新银币都处于一种反对意见,甚至有人直接对霍霖说“小霍大人,身为此次银源局的监工,你怎可放任银源局的主事行如此浪费之事,就一小小的银币就下如此大的功夫去制作,若要造出天下人使用的银币怕不是得把匠人们累死吧”
等到圣上听完了想说的人的意见,霍霖有话说了,他出列道“刚刚霍某听诸位大人大多数谈到银币相比较之前的铜币实在是过于精美,对于这点臣觉得,首先铜币的币值只有一文,一千枚铜钱才值一枚一两的银币。”
对于这点众位大人并没有反对。
接下来霍霖说到“第二,不知刚刚说制作麻烦的大人是否知晓钱币的制作工艺。”
霍霖环视一周,刚刚说银币制作麻烦的大人都不敢说话,知晓钱币的制作工艺很重要
霍霖接着说道“几位大人若是知道银币的制作过程就可以知道,银币是先制作一个凸起的阴模。”霍霖展示出银币,告诉诸位大人这就是阴模。
刚刚几个说制作麻烦的大人如鹌鹑一般悄悄往后退,看来这次银源局是有备用而来啊。
“用阴模制作凹的阳模,每次铸造银币的时候只需要浇筑上银水,最后加上压力适度的冲压,这银币上就可以冷压成各种文字和图案了。”
有一些对银币的制作真的一窍不通的人露出了学到了的表情,原来银币制作并不难。
解决了银币制作费劲这一问题,那原先的坏处那就变成了好处。
沈翰林出列道“启禀陛下,这银币身为我大兴第一批银币,制作精美,且上面的内容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尤其是背后的大兴疆图,能够让百姓们更加了解我大兴,知道大兴疆土辽阔。”
说到这里沈翰林笑了“若是之后外邦朝贡时来我大兴,看到制作如此精美的银币竟然在百姓间流通作为平常货币使用定当,带着这银币回到其国,定能宣扬我大兴国威。”
行家一出手果真非同凡响,霍霖就见本来还对这银币抱着游移态度的皇帝和下面的有些官员听到沈翰林的话立刻挺直腰板,宣扬国威这种事情当然得做好。
天朝上国的思想让大兴人尤其注重面子,只要涉及对外的内容各个都如战胜的公鸡一般雄赳赳的不想服输。
由此,银币的最终形式就确定了下来。
皇帝看着霍霖和元丰“本次银源局上呈的银币果然极好,不知可有试过大量铸造”
霍霖和元丰对视一眼,霍霖上前答道“回禀陛下,本次银币已试过可量产。”
说完霍霖看向殿门外道,经过圣上同意让外面的人抬进来两个大木箱。
霍霖说道“陛下,银源局的匠人们尝试做出了一批模具,于两天前制作完成,这两个箱子就是这两天制作出来的银币。”箱子打开,银光四溢,吸引着众人的眼球。
霍霖补充道“不过因为并不确定是否以这副样币作为最终款,故而只铸造了两箱。”
言外之意就是本可以铸造更多,不过银这种东西。
圣上抚掌赞道“极好极好,两位爱卿果真都是英才,朕果然没有信错人,值得封赏,诸位爱卿可有想法”
听到皇上的话,底下的百官神态各异,镇远侯同站他对面的工部尚书对视一眼。
稍后,工部侍郎率先出来道“陛下,为君分忧是臣子的本分,不过元大人被调来暂时代银源局主事能够做的如此好,看来也是极为适合银源局的。”
下面也有一些人附和,于是元丰被升调为银源局主事一事就确定下来了。
最后圣上看向霍霖“霍爱卿在此事上也可以说是功不可没,接下去朕自有安排。”
霍霖听此在大脑中过了一遍都想不出是什么安排,只能领旨。
不过霍霖倒是真的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安排。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