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78 章 天下之主

作品:《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一出玄武门之变,流传千年。唐高祖父子三人步步紧逼,秦王李世民被三人组团群殴,于是迫不得已之下绝地反击,竟一举功成,从此开创贞观之治这便是千年以来,世人对玄武门之变的印象。

    然而,伴随着时间推移,隐藏在历史中的细节如抽丝剥茧被层层翻出,大家惊讶地发现,事情的真相很可能恰恰相反。

    一只无形的手在镜面上缓缓写下两行字。

    李世民的绝地反击x

    李渊父子三人组的绝地反击

    盖因玄武门之变中有太多的疑点。

    疑点一事变当天,李世民的妻舅高士廉直接从牢中拉出一批犯人,浩浩荡荡穿过长安大街,一路直奔芳林门,全程畅通无阻,长安官吏和守军就跟瞎了一样,任由这么一支囚徒组成的大军犯上作乱吗

    答案很简单秦王李世民有一个头衔叫“雍州牧”,长安也在雍州的管辖范围,换而言之,秦王李世民就是长安市长。长安市长派人发动囚徒那叫作乱吗明明是住在皇宫的李渊不听长安市长的话

    疑点二齐王府与东宫精兵攻打玄武门时,其他人还想看看情况,云麾将军敬君弘与中郎将吕世衡却毫不犹豫冲上去,不惜赴死有没有可能你们是给皇帝看门的,结果却在为秦王抛头颅洒热血

    根据李世民事后对这二人的优厚追封来看,这两位毫无疑问是铁杆的秦王党。就像那位通风报信的太子府率更丞王晊一样,许多人没有跳出来揭开真面目之前,大家永远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秦王党。

    连大唐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军功仅次于李世民的李孝恭、李靖都是秦王党。史书记载,李靖只在扬州当了半年都督,都争分夺秒往李世民的地盘洛阳运粮食呢。

    疑点三值守玄武门的常何据说是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因此太子李建成才会放心进入玄武门。结果太子进入玄武门直接凉了,太子心腹就是这么当的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千年后出土的常何墓碑墓志铭中有了解释人家从一开始就是秦王的人,成为太子心腹之前就随秦王征战沙场,值守玄武门后,又从秦王手中获取金银,用来收买玄武门士卒。

    疑点四发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早已做出万全准备,派遣张亮去洛阳招兵买马,足足带了一千人出长安一千人可不是小数目,有眼睛的都能看到,李元吉当时就举报这个张亮图谋不轨,朝廷将人抓住调查,最终的结果却是“亮卒无所言。事释,遣还洛阳。”

    这件事的结果,只看表面,似乎是这个张亮毅力过人,忠心可嘉,死不招供,最后朝廷无法,只能放他回洛阳。然而封建王朝的朝廷会像现代社会一样讲究证据,只因犯人不招供就无罪释放吗尤其是在李渊迫切打压秦王李世民的时候。只要皇帝愿意,扣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完了。

    更大的可能恐怕是,审问他的都是秦王李世民的自己

    人,朝廷上已经遍布秦王党,以至于一个站在皇帝和太子的角度上明显图谋不轨的家伙在牢里轻飘飘走一遭,居然又去洛阳继续招兵买马去了。

    代入李家父子,直令人寒毛倒竖

    疑点五武德七年突厥南下,唐王李渊想要迁都真的只是被突厥吓到了吗要知道这些年突厥南下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从前大唐势力尚弱地盘尚小时,李渊都不曾吓到迁都,此时大唐几乎已经一统天下,猛将如云,何以被吓到要弃长安而逃

    后世有人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猜想李渊之所以想跑路,所惧者并非突厥,而是秦王李世民。

    前面已经说过,长安属于雍州,在李世民的控制范围内,殊不知李世民身上还有一连串的官职头衔,将其职权范围概括出来,那简直无比惊人。

    水镜之中,一卷泛黄的卷轴缓缓展开,全都是李世民的头衔尚书令,中书令,太尉,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左右十二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

    左右十二卫大将军相当于全国府兵统帅,尽管要李渊同意才能调兵,但以李世民在军中的威望,这道程序真的有用吗

    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更不用说了,与中央三省平级,从前窦建德、王世充的地盘都是他的,分分钟裂土封王不在话下。

    尚书令,中书令,中央三省已占其二。就连三位宰相中都有两位倾向秦王。

    与此同时,一张十分离谱的地图徐徐展开,出现在众人面前,让无数平行时空大为震撼。

    在这幅地图上,明确标出了李世民的势力范围,其中,陕东道在长安东面,益州道在长安南面,雍州囊括长安西面,蒲州在长安北面,好家伙,整个长安都被团团包围啊,难怪李渊想要放弃长安跑路呢

    这是要逃离秦王包围圈,跑回难得没有被秦王染指的山南之地缩起来啊

    从地图上的势力范围来看,这位名义上

    的大唐天子住的是自家儿子的地盘,连护卫都是儿子的手下,从长安军队到宫中禁卫都听秦王的,到底谁才是天子啊

    “结合这幅地图,后世之人的猜想虽然离奇,但还真不是没有可能”

    汉武帝刘彻大为震撼。

    世上还能有如此窝囊的开国之君

    宋太祖赵匡胤看得眉开眼笑,这些日子他可是被“斧声烛影”整得够郁闷的,现在看到更憋屈的唐高祖,突然就开怀了。

    人呐,总要对比才能显出差距。

    好歹他活着的时候弟弟不敢造次吧

    秦始皇嬴政也觉得长了见识这位与他同为“秦王”的李世民,莫非真如此彪悍

    相较于一个步步退让,如小白花一般被父兄打压到不得不反的秦王李世民,“军功冠绝当世,势力遍布天下,以至于父兄狗急跳墙,又是下毒又是刺杀,反被一顿暴揍”的秦王李世民,更合他意

    南北朝的皇帝则是兴奋地手舞足蹈起来“这才像话,如此方为天子”

    想看明夜泊霜的盘点历史,昏君社死吗请记住头文的来头文

    这群带孝子发自真心地感叹道

    “既然有这么大的势力,直接杀兄杀父上位为君不就完了竟然还企图同他们在规则之内玩耍,非要获得皇帝认可再当上太子,这后世的唐太宗,真孝子也”

    当这些疑点都有了答案,那么玄武门之变中最大的一个疑点也就有了答案为何玄武门外打得热火朝天之时,唐高祖李渊与三省重臣居然还在湖里悠哉悠哉划船

    即便李渊本人是聋子,听不见宫门处的喊杀声,偌大的皇宫就没有一个人来报信吗更何况一大清早游什么湖,说好的当天要审问太子和齐王呢最重要的是,本该在李渊身边的禁军去了哪里

    真相已经明了,玄武门之变共有两起,一起发生于外,针对太子和齐王,一起发生于内,不动声色就控制了李渊和三省重臣,整个过程甚至都没掀起半点浪花。

    事后复盘者,只从中看出秦王李世民的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令人细思极恐

    一场惊天之变,竟如此轻描淡写落下帷幕,李世民将他的军事才华应用到了政治斗争中,当他的敌人自以为还能决一死战时,殊不知脚下的地盘早就改姓“秦”了。

    水镜之中,淡淡的烟雾散开。

    顶着“皇帝”、“太子”、“秦王”,“齐王”四个名号的火柴人蹦了出来,随后冲出一群密密麻麻的无脸火柴人,这群火柴人的衣服上都用红墨水写着一个大大的“秦”。

    被秦王党包围的三人犹不自知,勇敢冲向秦王,却惨遭群殴,满头是包倒在地上。

    秦王踩在其身上,头上冒出一串气泡“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紧接着画面再转,皇帝、太子和齐王三个火柴人将秦王包围在其中,仿佛要实施一场正义的群殴。

    就在此时,火柴人秦王举起一只手,画面中蹦出一个打响指的音节。三人脚下的地基突然垮塌,顷刻之间,三个气势汹汹的火柴人便“噗通”一声摔进了坑里,只剩下秦王傲立在地面,头顶冒出一串气泡

    “给你们机会,你们不中用啊”

    看到这些画面的李渊父子三人脸都涨红了“欺人太甚,仙人欺人太甚”

    “我等以后还有何面目见天下人”

    但仙人显然不会考虑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那高悬的水镜还在不断“鞭尸”

    当后人深刻了解到李世民在大唐是如何权势通天,威望无两,脑海中原本属于李世民的小可怜形象顿时灰飞烟灭,反而是下无立锥之地的李渊瑟瑟发抖,就差大叫一声“逆子,你不要过来啊”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声,李渊父子属实有点不识好歹。李世民想当个体面人,凭借对大唐江山的贡献上位,他们体体面面交出太子之位就完了,却非要负隅顽抗。

    结果呢李建成兄弟失去了生命,唐高祖李渊失去了身为开国皇帝的体面和尊严,唐太宗李世民则失去了清白名声。

    后世的李成器就明白多了,主动让位于弟,一句“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将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天下承平之时,嫡长子继位顺理成章,因为法理来自于其父。而乱世之中,就连李渊能当上皇帝都仰仗李世民良多,李建成又何德何能继位为君就凭当初起兵之时,平阳昭公主与秦王李世民都能率军一路攻向长安,身为长子的他却弄丢五弟李智云,害得小小年纪的李智云丢了性命吗

    遗憾的是,李渊父子却不明白这个道理,秦王李世民只好叹息一声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和你们相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奈何换来的却是忌惮与打压事到如今,不装了,我摊牌了,大唐天子

    非我莫属,谁赞成谁反对

    反对的李建成兄弟二人坠入九幽黄泉,赞成的李渊荣升太上皇,提前步入养老生活。而秦王李世民,则于两月之后登基为帝。

    画面中不断闪现出李世民登基上位的过程,既有对兄弟之子的赶尽杀绝,也有对敌对之臣的宽容大度无论从前是太子党还是皇帝党,从此以后都是秦王党啦

    这一日,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

    盛世大唐,登上了历史舞台。

    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