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定乱代兴

作品:《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咚, 咚,咚。

    鼓点声声敲击在每一个人心头。熟悉又陌生的中原地图在水镜中徐徐展开。黄、蓝、绿、红缤纷的色彩在其上涂抹,正如那柒指了中原大地的诸多胡族

    前秦苻氏本是氐人小族, 纵横北方时,凭借强大的武力灭亡前燕等国,使得鲜卑、羌人等胡族统统臣服,这才一统中原谁知淝水一战大败, 前秦便开始四分五裂,原本臣服的各族纷纷叛变自立。

    慕容垂占据中山,建立后燕;慕容永占据长子,建立西燕;姚苌占据长安, 建立后秦;吕光占据姑臧, 建立后凉;乞伏国仁占据陇右, 建立西秦又有后秦灭前秦、破西秦;拓跋氏崛起建立北魏, 赫连氏叛后秦, 自立为夏;后燕灭西燕, 又被北魏所攻, 分裂成南燕和北燕

    仅仅是听仙人这么简单描述,许多人已是头晕眼花, 同时发自内心地感叹不愧是“五胡十六国”, 这也未免太乱了吧

    到二十多年后,刘裕掌权时, 曾经盛极一时的前秦早已灭亡。西域的后凉分裂成三瓣,而北方大地更是换了新的主角。

    虚幻的地图上,一个个国号被标出。东晋的疆域以北, 赫然被夏、魏、后秦、南燕, 与北燕分成了五份。将这六个国家的疆域图合在一起, 差不多就是一个大秦。

    见状,秦始皇嬴政不禁微微摇头。

    从来只听说后人胜前人,大秦统一的疆域,到这几百年后的东晋,竟只剩一半

    没眼看,真的是没眼看。

    “但愿这宋武帝不会令朕失望。”

    夺回那染上了异族色彩的土地,使北方重归诸夏之地,你一定能办到的吧

    而无论北方大地换了几任主角,在他们眼中,南边的东晋都是一盘肥肉,什么时候想啃就来啃几口

    云雾聚散,地图上的“南燕”不断放大,最终定格在一座辉煌的皇宫中,只见坐在皇位上的南燕国主闷闷不乐地欣赏一会儿歌舞,语气轻慢地开口“这宫廷太乐不足,看来得去南边抓点歌舞伎来啊”

    义熙五年二月,南燕纵兵南下,大掠淮北,抓走两地太守,掳掠人口数千家。

    画面转换,再次出现的是东晋的朝堂。

    为首的刘裕面无表情,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开口“南燕小国,还敢如此猖狂,我欲兴兵讨伐南燕,灭其国,执其主”

    话音刚落,朝堂上都是反对之声。

    “不可,我以为不可轻举妄动”

    “事关重大,不如先镇之以静”

    满朝反对声中,只有寥寥数人支持刘裕“南燕向来贪婪成性,我大晋必须狠狠给他们一个教训,令彼不敢再轻易来犯”

    四月,刘裕率兵出建康,六月,抵达东莞,与南燕铁骑决战于临朐之南。

    只见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上,面对南燕铁骑的冲击,晋军一方却推出数千战车,围成一圈半月之形,将步兵保护在中间。

    气势汹汹而至的南燕铁骑先是遭到战车的阻挡,紧接着又被战车后方射出的弩箭,与掷出的长矛狠狠刺穿,一时间人仰马翻。晋军这边的军阵同样遭到了猛烈的撞击,却死战不退,长矛短矛化作箭雨

    仿佛钢铁洪流撞击在一起,两支大军在平原上展开惨烈厮杀,鲜血染红了水镜。

    这一战,刘裕巧妙指挥步兵、骑兵、战车协同作战,以数千之众击败南燕数万铁骑,后世大名鼎鼎的“却月阵”在此正式登场

    趁着战事焦灼,他又派遣一支轻骑绕道南燕大军后方,一举攻下空虚的临朐城南燕军大败,国主慕容超一路逃到广固,刘裕穷追不舍,杀到广固城下

    “好”看到此处,数不清的人为之叫好。

    这短短的一段视频,牵动着无数人的情绪,他们先是因那南燕国主的嚣张而咬牙切齿,恨不得亲身上阵斩其首级,随后又对东晋朝廷的表现失望不已被人如此欺侮上门,还要三思什么打就完了

    尤其是对外最自信的汉武帝、汉宣帝两朝,可受不得这委屈。有那暴脾气的游侠一摔酒坛子,大喝一声“蕞尔小国,还敢犯我大汉天威,二三子,随我杀”

    一起喝酒的其他人都纷纷

    响应。

    这群醉鬼提起长剑就要冲进水镜中斩了那南燕国主慕容超,顿时让周围的人哭笑不得,好半天才把他们拉住,最后连廷尉的人都被这边的动静引来,把这群借酒撒疯扰乱治安的家伙通通带走,这才算完。

    其他人虽然不至于如此撒疯,但心中的怒火也是高涨,只想上阵杀敌发泄出来。

    好在刘裕的表现没有让他们失望。

    眼看刘裕一路高奏凯歌,目睹临朐之南的广阔平原上,那绞肉一般的血腥厮杀场,他们只恨不能与之并肩作战,摧杀强敌

    仿佛听到了他们的心声,那战鼓声的节奏又上了一个台阶,显得愈发激昂热烈。

    一条鲜红的绸带自水镜上方甩出,舞动的波浪像是战士流不尽的鲜血、又像是熊熊燃烧的火焰,火焰逐渐散开,淡去,一道淡淡的侧影出现在镜中,那是一位身兼文人儒雅之气与武将飒爽之姿的老人。

    他登临高山,眼中映照出破碎河山,不禁心潮澎湃。于是,这首壮怀激烈的千古名篇,在历朝历代无数时空传唱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的慷慨吟喝中,一幕幕画面浮现。

    大败南燕,将南燕国主一路追入广固城中,刘裕又将广固城团团包围,安抚招纳投降者和归附者,当地百姓纷纷归心,连军粮都不必再从后方运来,当地便能供给满足。每天都有北地的百姓自带武器和干粮来投奔,人数不知不觉便有数千人。

    刘裕享受着“宾至如归”的生活,连慕容超的心腹都偷偷出城来投。广固城里的慕容超可顶不住了,他赶紧派出使者向后秦求援,奈何后秦正与夏国交战,抽不出兵马来救南燕,慕容超只好割地求饶。

    画面转换,当初那位嚣张傲慢的南燕国主此刻却是萎靡不振,仿佛苍老了十岁,他佝偻着腰,几乎痛哭出声“寡人愿割大岘山以南之地,从此永为晋国藩属”

    “不准”画面再度切换,出现的却是东晋军营,刘裕大马金刀坐在首座,听见使者转达的话,他毫不犹豫便拒绝了。

    笑话,能自己取的地何必要人送区区大岘山以南之地,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就在这时,后秦国主姚兴派出的使者到了。尽管他无力支援南燕,却也不愿看到南燕被东晋所灭,便企图吓退刘裕。

    只见熟悉的东晋军帐中,陌生的后秦使者声色俱厉地恐吓道“秦燕乃是友邦,向来和睦交好,如今晋军攻燕,我秦国已派十几万铁骑屯驻于洛阳,若是你们再不撤兵,这十几万铁骑就要长驱而入”

    刘裕却只是大笑一声,目光睥睨如冷电“太好了,你回去告诉姚兴,我攻下南燕后,休整三年,就要去进攻关中和洛阳,你们要是想送上门的话,那就快点来”

    “哈哈哈,痛快啊,痛快”

    这一刻,众人纷纷拍案,只觉得一股气从头顺到了脚。爽了爽了,爽到了

    “就该这么干”

    秦皇汉武等强势的帝王更是纷纷投以欣赏的目光如此强硬霸气的回复,正合他们的心意那窝囊的东晋,就缺这股硬气

    而文人墨客更是纷纷提笔挥毫,将一腔豪情尽数挥洒在文字中,写就璀璨诗篇。

    水镜中的画面还在继续

    使者走后,谋主刘穆之埋怨他不必这样激怒后秦,以免广固未下反被秦军袭击。刘裕却笑着说“你不懂。他们要是真打算救援南燕,肯定会偷偷突袭,而不是大张旗鼓广而告之,这不就是虚张声势吗”

    刘裕的判断是正确的。后秦刚刚被夏国赫连氏打败,原本准备派来救援南燕的一万骑兵都被召了回去。被慕容超派去后秦求援的使者韩范只好投降刘裕。

    他的投降理由格外清奇“刘裕起于布衣,灭桓玄,复晋室,又要攻灭南燕,此乃天命,想必南燕灭亡之后就是后秦了,我投靠后秦,就得再受一次亡国之辱。不行,我受不了这种侮辱还是投靠刘裕吧”

    来年二月,广固城破,刘裕恼怒慕容超久

    久不降,不听劝谏大开杀戒。王公以下三千人被杀,一万余人被贬为奴隶,南燕国主慕容超被送到建康处死。至此,刘裕对“帝王”这一职业达成“二杀”

    看到这里,为他大唱赞歌的众人逐渐沉默,纷纷出言“广固城中,汉民百姓亦有不少,既已收服广固,又何必徒添杀孽如此作为,不是长治久安之法。”

    “这位宋武帝,过于嗜杀了些。”

    而刘裕本人亦是若有所思。他从仙人的口吻中听出不赞同的意思,也不免反思。

    或许日后自己要稍微收敛一些脾性若真想收复中原,便不能如此冲动妄为

    水镜中,那道女声又悠悠开口

    刘裕本想继续攻打后秦,后方却突然出了问题孙恩的妹夫卢循,以及卢循的姐夫徐道覆,趁着刘裕北伐起兵作乱,杀镇南将军何无忌,大败荆州刺史刘道规与豫州刺史刘毅,朝野内外一片震怖

    收到心腹何无忌死讯的刘裕,连忙从前线返回建康。不过,此时敌我双方差距甚大,一方是“北师始还,多创痍疾病。京师战士,不盈数千”,另一方却是“战士十余万,舟车百里不绝”,其他人提议奉晋安帝渡江,却被刘裕断然拒绝。

    他再次祭出以少胜多的绝活,大败卢循、徐道覆,连他们的老窝始兴都派人给端了。不久后,这两人先后兵败而死。

    看到这里,汉武帝刘彻反应平平。

    小意思了。不就是其他人都打不过的叛军,刘裕轻而易举就消灭了吗

    而且这题我也会划掉是朕的长平侯和冠军侯,一定也能办到

    五年后,刘裕再次出兵,灭掉了割据巴蜀,自立为王的谯纵,达成“三杀”

    嗯,依旧是小意思。

    刘彻再次露出“朕什么场面没见过”的表情。

    见识过刘裕那么多离谱战绩的他,已经完成了升华,不会那么轻易震惊了。

    至此,南方之地彻底被刘裕平定,割据势力通通被消灭。休整两年后,他提兵北上,决定去履行当年与姚兴的“约定”。尽管此时姚兴已经去世,后秦宗室经过一番大乱斗,现任国主是其长子姚泓,但刘裕他就是这么信守承诺有言必践的人

    趁着后秦才发生内乱,刘裕率军一路北伐,连战连捷,直破潼关,收复长安。

    最终,后秦国主姚泓带妻儿百官出城请降。不久后,姚泓也被斩于建康。

    水镜中顿时蹦出两个鲜红大字“四杀”

    那虚幻的地图再一次徐徐浮现,只见原本属于后秦和南燕的领域都被东晋所覆盖。

    “居然真让他办到了”

    刘彻终于忍不住破功了。

    之前在后秦使者面前信誓旦旦的话,如今都实现了,那就不再是空口大话,而是言出必行。什么叫“说灭你就要灭了你”啊什么叫“装过的逼一定要实现”啊

    这一刻,汉武帝刘彻只感觉刘裕身上有什么东西在闪耀那是纵横的逼气啊

    然而就在此时,激昂的鼓点骤停而止。

    汉武帝刘彻不禁皱眉,难得紧张说好了北伐中原,总不能后方又出乱子了吧

    在众人“跟随”刘裕一路北伐热血沸腾之际,镜中人的声音仿佛一盆冷水突然泼下

    两朝帝都洛阳、长安既已收复,本该“还于旧都”,再徐徐治理,继续收复北方失地,不巧的是,一个噩耗突然从后方传来东晋左仆射刘穆之突然去世

    身为刘裕最为倚重的心腹,刘穆之的辞世不异于令他自折一臂以往有刘穆之在,他可以专心北伐,不必操心此外的一切事物。而失去了刘穆之,朝中再无可安心托付之人,刘裕不得不返回江南。

    低沉的哀乐中,刘裕匆匆骑马出城。而无数百姓自四面八方赶来,都哭着想要挽留他“宋公北方蛮夷肆虐,我等汉民苦守百年,终于得见汉人衣冠,人人欢欣鼓舞长安十陵是国家之陵墓,咸阳宫是国家之宫室,您放弃长安又要去哪里呢”

    在百姓的苦苦挽留中,纵横南北、杀戮无数的刘裕也不禁怅然叹息,悲痛不舍。

    他只能这样安慰他们“大家放心吧,我的儿子和文武百官会留在这里镇守,大家以后就安心在这片土地上生活。”

    然而,这一回刘裕却失信了。

    离开前,他将次子刘义真留在长安,又

    安排数位大将辅佐,然而诸将不和,刘义真年仅十二岁,赏罚不明,又听谗言滥杀大将夏王赫连勃勃趁机来攻,在刘义真等人的一系列骚操作下,长安拱手易主。

    汉都长安,得而复失汉民百姓,如梦一场

    看到此处,东晋时期的北地百姓全都怔住了。他们望着水镜中那道远去的背影,都情不自禁伸出手,就要拉住那道人影。

    “不要走,不要走啊”

    “留下来啊,宋公”

    “你不是还要收复中原的吗”

    “回家带我们回家啊回家”

    流落江南的北地流民更是伏地大哭。

    一时间,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家家户户。

    建康城中,得知消息的刘裕勃然大怒,他本欲北伐,奈何连年征战,士卒疲乏,也只能“登城北望,慨然流涕而已”

    尽管其他人都劝他,只要再休整几年,来日兴兵北伐,收复中原,为时未晚。但刘裕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一年的他,已经56岁了。

    不知何时,水镜中的背景音乐近乎于无。

    一片冰冷的沉默之中,无数人望着那道苍老的人影立在建康城头,遥遥北望长安。

    就连秦皇汉武也为之默然而叹。

    而东汉末年,汇聚了一群理想主义者的蜀汉更是唏嘘不已,颇有些感同身受。

    “长安一别不复返,中原北伐竟成空”

    他们,也会落得如此下场吗

    不久后,刘裕杀死晋安帝,立其弟晋恭帝,第二年,又杀晋恭帝,篡位自立,定国号为宋,三年而崩,是为宋武帝

    后人誉之为“南朝第一帝”、“定乱代兴之君”

    “五杀”“六杀”

    鲜红的大字蹦出来,游戏音同时响起。

    但此时的众人却提不起心情来喝彩。

    他们神情沉重地听完后续的旁白

    至死,他也未能完成收复中原的梦想。他去世后,辅政大臣发动政变,废除少帝刘义符,另立刘义隆为帝。宋文帝刘义隆坐稳帝位后,翦除权臣,稳固皇权,延续其父的诸多政策,开创了“元嘉之治”,却在北伐之事上屡遭挫败,指挥不力,反而被北魏大军南侵,落得个“仓皇北顾”后继之君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只会窝里横内斗,自相残杀,最终被“齐”取而代之。

    呜呼哀哉

    一声怅然长叹中,一道道字幕在水镜中滚过,那是后世之人对刘裕的评价

    王夫之裕之为功于天下,烈于曹操汉之后,唐之前,唯宋氏犹可以为中国主也。

    梁启超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北方贱种世世为中国患,而我与彼遇,劣败者九而优胜者不及一。稍足为历史之光者,一曰赵武灵,二曰秦始,三曰汉武,四曰宋武,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不知何时,辛弃疾的侧影再度浮现。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高山之巅,他眺望异族铁蹄下的破碎江山,眼神里似燃烧着熊熊的烈焰,所有的悲愤、惆怅,与沉郁,都化作一声自问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某个平行时空的东晋,收到刘穆之死讯,正要赶回江南的刘裕,突然勒马停缰。

    “好一个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能,当然能”他大笑着,策马扬鞭奔回长安。

    随行者惊讶地问“君侯不回江南了吗”

    “不走了”连剩下的寿命都已经被仙人预告,难道要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躲在江南老死,就为了当短短三年的皇帝吗他昂着头,不屑道,“老死病塌,我不为也”

    刘穆之死得太不是时候了,令他都不由生出命运弄人之感,但现在,刘裕下定决心,抛开一切顾虑,最后轰轰烈烈一场。

    他要守住好不容易夺回的长安即便倒在北伐的路上,也好过老死于江南

    若世上真有天命,请暂且眷顾我吧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