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4. 第八十四章 后续2

作品:《视频通古代后我被秦始皇打赏了

    三人一同往承天门去, 兵士坠在后面。

    李隆基脸色凝重地询问着传信兵宫外的情况。

    他要弄清楚宫外到底有多少百姓求见,他们情绪如何,可有说什么话, 方便他想好待会该对百姓说什么。

    “臣离开承天门时看见还有许多百姓不断赶来,现在有多少人, 臣也不清楚”

    传信兵每说一句,李隆基的心就沉一分。

    他挥退传信兵, 握着缰绳的手紧了又紧。

    李隆基黑成炭一样的脸让方才兵败的太平公主出了一口恶气。

    太平公主也不知道是谁刚才还在我面前耀武扬威, 说什么胜负已定。

    “三郎, 承天门就快到了,可想好待会该对百姓说什么才能让他们愿意继续奉你为君”

    李隆基瞥了眼太平公主“姑姑心中难道已经有新帝的人选了”

    太平公主微弯的唇角一僵, 她想不出有谁可以代替李隆基。

    她自己

    百姓都知道她是李隆基的手下败将, 如何能相信她能做得比李隆基更好

    其他宗室

    便是和李隆基不对付的自己都舍不得让开元盛世消失, 有谁能保证新帝就能既带来盛世又不会走上李隆基的老路

    太平公主都想不出新帝候选人, 更别说百姓, 别看他们围在宫外,实际上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想要得到个什么结果。

    让李隆基退位舍不得。

    让他做个承诺

    总说天子金口玉言, 但看视频这么久了,谁都知道天子的嘴骗人的鬼,他们的天子还是个杀子抢儿媳的天子, 他做的承诺能信吗

    见太平公主不说话,李隆基继续说道“即使朕真的退位,换了个新皇帝,姑姑又能确保他不会对你动手吗”

    太平公主的势力太大了, 是个皇帝都不会容忍她的存在。

    “你到底想说什么”太平公主道。

    承天门外围满百姓,看着像是大半个长安城的人都来了。

    守门的士兵刚见到百姓朝这边来时还有些慌乱,这么多人要是硬闯宫门, 他们可守不住啊。

    好在百姓止步于宫门之外,没有要闯宫门的意思。

    有人将这长安百姓围宫的场面录了下来,发到时空视频平台上,现在整个大唐的人都知道长安城中正在发生着什么,他们都在等着最后的结果。

    有人仰着头喊道“是圣上”

    众人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承天门之上站着的正是他们刚刚还在视频里见过的太上皇、圣上和太平公主。

    三人和谐地站在一起,气氛融洽,和视频中剑拔弩张的样子完全不同。

    李旦站在承天门上,心中感慨道承天门跟朕真是有着宿命般的缘分啊。

    先天政变时他准备跳承天门给三郎添堵,这次政变又登上了承天门。

    只是这一次,是他跟着三郎、太平一起上的承天门,还是为了帮三郎。

    一阵嘈杂过后,承天门外的百姓安静地听着李隆基说话。

    “朕自登基以来不敢有丝毫懈怠,唯恐因朕一人之过祸及天下百姓,登基半载有余,自认不算明君,却也绝非昏庸之君。如今视频透露未来之事,朕不能确定视频所讲之事的真伪,但事关天下,朕不敢掉以轻心”

    李隆基反正打死不能承认视频里讲的都是真的。

    “得视频之警示,朕知天子明则天下,太宗皇帝以魏徵为镜,那朕便以天下百姓为镜”

    李隆基博得百姓信任的第一个措施是效仿汉代设类似公车官署的机构来受理天下吏民上书,若他犯错,无论什么人都可上书直言他的过错。

    这个措施对李隆基有没有用暂时还不知道,但对百姓来说,这个措施起码让他们稍稍安了点心。

    真正有用的是另一个措施

    李旦与太平公主的监督。

    这就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合作。

    为了保住皇位,李隆基退让了,他不再想要将所有权力都收回来,他让李旦与太平公主行监督之权以让天下人彻底安心。

    太平公主答应了李隆基的提议。

    相比于另立新君,显然是在天下人心中有了污点的李隆基当皇帝对太平公主更有利。

    这两个普天之下身份最尊贵的人都在监督李隆基,百姓还有什么不能放心的呢

    尤其是太平公主,视频中她被圣上所杀,今后只要圣上犯错,她必不会手软。

    而圣上也会因为太平公主的存在不敢有懈怠。

    萧至忠站在人群中,听见李隆基的话,暗道这是当下最好的办法。

    当他派人鼓动百姓围宫之时便想过这个办法,但他不确定李隆基是否会愿意让权,也担心用这个方法会不会发生党争之事,但这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其他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萧至忠将希望寄托于李旦身上,只盼着太上皇能缓和、阻止圣上和公主之间的争斗吧。

    李旦你还真是高看我了。

    李旦看着身边状似融洽实则刚刚还刀剑相向的姑侄二人,悠悠地叹了一口气,他怎么觉得当太上皇比当皇帝还累

    未来已经发生改变,李旦想到关于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暗下决心为了大唐,也为了三郎和太平,朕也不能让他们以后再像斗鸡一样斗来斗去了。

    李隆基保住了皇位,心中却并不轻松。

    他身上的污点将会让他这辈子都安不了心。

    因为这个污点,太平公主可以借此动摇军心、鼓动百姓,那二十年后呢

    他的儿子们会不会借这个污点来逼他退位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他这辈子都好好干活,绝不重蹈覆辙。

    这一时空的李隆基暂时保住了皇位,其他时空的李隆基反应不一,结果也各不相同。

    武曌看着眼前的稚嫩小童,他还不知道这个视频的出现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她终是说道“废为庶人吧。”

    若武曌年纪再大一些,她或许也会如大部分人那样纠结该如何处理毁誉参半的李隆基,但现在的武曌知道自己还有十数年的时间。

    她有时间去开创另一个属于她的盛世,也有时间去培养一个继承人。

    一旁的太平公主眼中精光一闪,这十几年不只是阿娘的机会,也是她的机会。

    唐睿宗李旦决定继续执政,他没有急着废李隆基,而是让太子李隆基继续做他分内之事。

    简单来说就是干活,为李旦的景云盛世干活。

    既不敢政变又不敢不干活的李隆基

    干吧,他最后也不一定能当皇帝。

    不干吧,他最后一定不能当皇帝,太子也别想当了。

    因为阿耶有了事业心而天天加班的李隆基拿着太子的工资,操着皇帝的心。

    开元二十一年。

    正在往昏君方向发展的李隆基被打断了进度条,被迫退位。

    他这个时空的时间点好极了,百姓围宫让他退位根本不带一点犹豫的。

    李隆基干了二十多年的活,一点福都不让我享

    百姓反正圣上该干的活都干完了,后面不该干的活就别干了吧。

    圣上啊,辛苦这么久了,就好好当太上皇享清福吧。

    开元二十一年的百姓都能不带犹豫的围宫,开元二十一年之后的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李隆基抓了安禄山、史思明以为自己高枕无忧了,转头就见太子李亨提着李林甫的人头过来。

    李亨家族天赋技能政变,发动

    某个时空中的杨玉环哭得梨花带雨,让匆匆赶来见她的李隆基心疼不已。

    “玉环莫哭,是朕不好。”李隆基搂着她安慰道。

    杨玉环靠在李隆基肩上,抽泣说道“妾不怪圣上,妾只怪族兄无能,让大唐遭此一劫”

    杨玉环主动把过错揽到杨家人身上,半点没有责怪李隆基的意思,李隆基心中一松,声音里带着笑意“玉环,这不是你的错,朕不怪你。杨国忠是杨国忠,你是你,朕方才已经下旨,罢了杨国忠的相位,安史之乱必不会再发生。”

    杨玉环眸光一闪,轻声说道“圣上英明。”

    杨玉环目露柔情,李隆基深情回望,两人柔情蜜意,情至深处共饮一杯酒。

    杨玉环擦了擦溢到唇畔的酒液,看着李隆基的瞳孔中倒映着她骤然吐血的模样。

    李隆基也呕出大口大口的鲜血“你”

    杨玉环的痛瞳孔逐渐涣散,圣上这样子和她在马嵬驿死时的样子真像啊

    这一次,我不是祸国妖妃了吧

    准备逃出长安的李隆基被提前得了消息的百姓堵在宫内,百姓怒声问他为什么要抛下长安,为什么要抛下他们。

    年迈的君主神色仓惶,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话。

    一个曾见过青年李隆基的百姓暴起“你不是圣上你不是圣上”

    长刀砍下那颗尊贵的头颅,李隆基的尸身在一片混乱中被人踩了一次又一次。。

    杀掉李隆基的百姓看着那颗滚远的头颅,喃喃道圣上死了。

    圣上早就死了。

    无数个在逃亡路上的李隆基被身边的禁军杀死,被流民杀死,被太子杀死

    可就是死再多的李隆基,也无法抵消他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甘露殿内,目睹自己原本结局的李隆基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便放声大笑,笑着笑着眼中便落下了泪。

    他这辈子流过很多次眼泪,大都是为作戏而流,真情实意地哭的次数屈指可数。

    这一次,李隆基是真的在哭。

    他在哭他自己。

    他悔自己当初没有坚持下去,他悔自己太过痴迷权力,如果当初能提前将皇位传给太子

    不,如果能重来,他还是会牢牢抓住权力。

    站在甘露殿中央的李隆基环视一圈,他被迫搬到此处不就是因为失去权力了吗

    李隆基自嘲道李隆基啊李隆基,你还真是死不悔改。

    他记起当年泰山封禅,他登上泰山之巅,俯视群山,心中豪情万千,他知道如此的盛世足以让他流芳千古,但他仍不敢懈怠,勤于政事、广开言路,他怕眼前的盛世消失。

    一年又一年,他坚持了无数个春秋,大唐十年如一日的美丽让人目眩神迷,也让他昏了头。

    他累了,他该享受他本该享受的东西了。

    就这样吧,朕做得已经够好了,大唐的百姓都在称颂朕,后世也会知道朕的贤名。

    几十年来,他都还当自己是哪个圣明的君主,直到安史之乱出现,脑子在长年的纵情声色中已经变得混沌的李隆基竟然立刻就清醒了

    他明白自己的千古明君之梦破灭了。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

    他看着抽到的这首诗,觉得那鹤发翁就是他自己。

    可他知道那鹤发翁指的是大唐的百姓,他李隆基辜负的、成千上万的百姓。

    犹唱开元太平曲。

    李隆基心脏一痛,捂着胸口直挺挺地砸在地上,没了呼吸。

    他的眼睛始终睁着,不肯闭上。

    他知错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