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5. 第五十五章 【爸爸去哪儿】

作品:《视频通古代后我被秦始皇打赏了

    试图追上赵构的御船、还在海上飘着的李清照陷入沉默她作证, 完颜九萎确实跑得很快。

    现在世道这么乱,李清照知道自己一个人护不住家中收藏的古物,准备把它们交给朝廷, 为此她追着赵构的船跑了好长一段时间。1

    但她根本就追不上

    看着赵构的逃跑路线和速度, 李清照抵唇思索她还要继续追吗她真的追得上吗

    江夏一句语气怪异的“下海了”打断了她的思绪下海,什么意思

    不止是她, “下海”一词让所有观众都摸不着头脑。

    刘邦急得抓心挠肺, 这词肯定有一层深意还是很缺德的那种。

    刘邦快告诉乃公是什么意思,乃公爱看

    极其注重用户观看体验的系统在光屏中放上一条贴心解说, 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一下后世的“下海”是什么意思。

    “原来下海在后世指的是去干这档子事。”有人喃喃出声, 像是想到什么, 他的眼神变得诡异起来赵构不是都萎了吗

    萎了还怎么下海

    那岂不是只能

    “噗”有人脑补了一下画面,喷笑出声。

    不行,不能再想了,有损功德。

    但迫害的人是赵构的话,应该算积德吧

    有人一笑而过, 有人却因为这段视频受到了“启发”。

    清朝时空。

    逼仄的屋内一片昏暗,唯有桌前的透明屏幕亮着些许微光。

    具有敏锐商业嗅觉的落魄书生两眼放光这条视频一出, 赵构定是近日民间的话题人物。

    书生握着笔,激动地在纸上写写画画。

    缪斯赵构就是他的灵感缪斯

    “甫一进船,他随手往地上扔了个铜板,疲惫不堪的人儿被铜板落地的清响惊醒。”

    “赵构知道,又来客人了。”

    “他撑起身子,那处的疼痛让他轻声吸了一口冷气嘶,好疼。”

    “磨蹭什么还不赶紧过来”

    “赵构不敢再耽搁,低声回道萎儿这就来伺候”

    “船外浪平,船内浪起”

    书生自信, 他的旷世奇作康王下海记定能成为民间畅销书

    别人听见赵构下海能笑,赵家皇帝是一个也笑不出来。

    宋哲宗赵煦看他侄子跑海上马拉松看得心梗怎么不来个浪把他船给掀了

    宋孝宗赵昚爹,儿这回没法帮你了。

    百姓的嘴他是堵不住的,爹你自求多福吧。

    另一时空中,刚从扬州逃走的赵构两眼冒火,却也无可奈何。他倒是想直接关了光屏,但他不能。

    他得看看自己以后的逃跑路线,看看有没有被金兵追上,为未来的“撤退”计划做做笔记,也好少走弯路。

    当然,赵构也不是只光顾着逃跑,他还记着要给金人写求和书。

    信里写“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涉而后为快哉。”2

    何必劳师远涉而后为快哉

    这话似乎有些耳熟。

    观众回忆了一下,记起在第二期讲唐太宗的视频里,李世民抓住窦建德时曾问他“我打王世充,你来管什么闲事”

    窦建德说“我过来,就不用劳您大老远跑过去打我了。”

    那会儿他们听见此话只觉唐太宗神勇无双,让敌人只能放低姿态说这种求饶之话。

    这会听赵构这么对金人说,众人只有满腔怒火。

    窦建德好歹是大战一场,被李世民抓住了才这么说,你赵构倒好,人还没被捉住就急着求饶。

    什么是削去旧号

    意思就是他赵构不要大宋皇帝这个称号了,他不是大宋皇帝构,他是宋康王赵构。

    可惜金人并没有被赵构这封信“感动”,他们没别的想法,就是想带赵构去北方和徽钦二宗团聚。

    一家人嘛,就得整整齐齐。

    可惜赵构并不想和他爹他哥相见,跑得要多快有多快。

    建炎四年二月,金军北还,这场赵构和金人你追我跑、耗时一年的的追逐战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据说,金人将这次抓捕赵构的军事行动称为“搜山检海捉赵构”。

    上山下海都抓不住赵构,体力这么好,他真该去参加奥运会,铁定能拿一堆金牌不对,我忘了,他就是发金牌的。

    发金牌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他猜这肯定又是赵构干出的什么荒唐事。

    没关系,之前那么多事他都能挺过来。

    宋太祖相信不会再有什么事能让他吐血了。

    金军北还,赵构也不用再到处跑,于是从建炎四年四月开始,他就呆在越州不动了。

    建炎四年末,同徽钦二宗一同被俘虏的大臣秦桧回到大宋。

    唉,也不知道大宋是个什么运气,一连三个昏君就算了,怎么奸臣也是一堆一堆地往外冒

    讲徽宗一朝的奸臣就跟报菜名似的,像是“北宋六贼”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

    大奸臣秦桧就更不用说了,咱们华夏没几个人不知道他的,其名气之大,少有人能及。反正我还不知道赵构的时候,就听说了秦桧的大名。

    也许这就是什么锅配什么盖吧,昏君当然得有奸臣来配,有了昏君,奸臣冒出来也很正常。

    所以说封建帝制要不得啊,但凡皇帝是个脑子不清醒的的,整个领导班子也差不多完了。

    还是咱们这会儿的制度好啊不好意思,扯远了,咱们继续。

    关于秦桧,一直有个争论就是秦桧这个大奸臣到底是不是金国派来大宋的卧底。

    他说他是杀了监视自己的金人才逃回来的。3

    先不说他后来干的事情,就说那么多被俘的人都没逃回来,怎么就他秦桧能跑回来他怎么还能带着家眷一起跑回来

    当时的大臣们也不是没有怀疑过,可一来没有确凿的证据,二来宰相范宗尹、同知枢密院李回跟秦桧的关系好,力保他,所以秦桧还是顺利回到了朝堂上。

    至于他到底是不是卧底,还真没有个定论。只能说,如果他是卧底,那他很厉害,如果不是,那他就更厉害了。

    不过,如果说秦桧的所作所为让人怀疑他是金国的卧底,那赵构就是金国为秦桧准备的内应。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秦桧的升官速度跟坐了火箭一样。

    建炎四年过去后,身在越州的赵构下诏改年号为绍兴。4

    而建炎四年末才回来的秦桧,绍兴元年二月就升任参知政事,八月就拜相。虽然中途被罢相,但是后来又二次拜相。

    内应什么的只是开玩笑,究其根本,秦桧能升官升这么快还是因为他力主和议,同样想和议的赵构能不喜欢他吗

    说起来,秦桧和赵构还挺像的,他也是前后判若两人,要知道在宋钦宗那会,秦桧可是反对议和割地的。5

    一个想和议的皇帝,一个想和议的宰相,那这和议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吗

    绍兴九年签订的天眷和议很快就被金国撕毁,到绍兴十一年,赵构才终于达成了他的心愿和金国签订绍兴和约,向金国称臣、纳贡,做他的臣构

    宋真宗赵恒仔细地看着那一行字,他不信邪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可任他再怎么看,光屏上也依旧显示的是

    大宋称臣、纳贡。

    他两眼一翻,人直挺挺地往地上倒去,身旁的侍从急忙扑在地上给他当肉垫,才没让他摔出个好歹来。

    赵恒被太医几针扎醒,他神色恍惚地问左右“大宋、称臣、纳贡”

    没人敢回他。

    赵恒闭了闭眼,再睁眼后他张口就怒骂道“老子当初搞的澶渊之盟也只是和辽国约为兄弟,老子还是个兄,他个狗爹养的赵构居然直接称臣”

    没错,赵恒骂的就是狗爹养的,因为他要把赵佶也给骂进去。

    赵构这样做意味着大宋就成了金国的附属国

    赵恒呼哧呼哧喘着粗气,赵构称臣,还不如学那儿皇帝石敬瑭,和金主约为父子

    纳贡,纳你爹的贡

    送岁币都比这好听多了

    宋仁宗赵祯沉着脸金人居然答应大宋议和了

    他们怎么可能答应

    赵构那厮被金军追着跑的时候也说自己要称臣,金人理都不理他,这会金人答应和议,定是因为局势发生了变化

    赵祯猜测这和议是在大宋形势大好的时候签订的,不然金人没有理由答应议和。

    他并不希望自己的猜测成真如果赵构真的是在大宋形势大好的时候签订的和约,赵祯觉得自己真的会被气死

    他爹宋真宗赵恒签订的澶渊之盟也是在大宋占优势的时候,还只是交岁币都被后世嘲成那样

    那这绍兴和议指不定要被后世骂成什么样子。

    赵祯捂着心口不就是丢人显眼吗他们大宋丢的脸也不少了,不差这一个

    在他的自我宽慰中,接下来的视频证实了他猜测的同时也让他的宽慰失败

    赵构做的事已经不是丢不丢脸的问题了,是他要给赵构选什么死法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建炎年间还对乞和的赵构爱答不理的金人为什么会在绍兴年间答应议和

    这就不得不再次感叹,赵家皇帝的基因真的很强。

    前有赵恒在占优势的情况下签下澶渊之盟,后有赵构在局势大好的情况下定下绍兴和议。

    若非亲眼所见,我都不敢相信赵构称臣又纳贡的绍兴和议居然是在大宋捷报频传之时签订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