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5. 趣谈:名人外号1 朱元璋:老子才死四……
作品:《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鬼片给众人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伤害, 但系统却很快乐。快乐到连夜制作了乡村老尸的全息模拟游戏,建议嘴硬非说不怕的大家可以进去体验一把。
众人人与人之间最后的友善在哪里
系统我又不是人,嘻嘻嘻。
虽然鬼片游戏大家不敢进去玩, 但天灾这类的, 众人还是抽空进去体验了一把。
很多人一辈子没碰见过什么地震泥石流之类的灾害,对它们的危害没有一个真切的认知。
在全息环境下体验过后,这才发现自己之前的防灾知识太过浅薄, 也就是上半辈子运气好没碰见,不然早没命了。
这下子百姓们也不敢再掉以轻心,不少宗族村庄的族老村长都召集村民开会,把任务安排了下去。
以后闲着没事就进去体验一把, 多学点应急的办法。
“我之前进去看过,可以开那个什么教学模式,教你怎么躲避。比如这个强盗进村啊,那个教学模式就教咱们要往哪里躲最安全,都是附近熟悉的地形, 给我记牢了。”
老村长絮絮叨叨。
“还有那个小孩子落水怎么救的,别再跟我说没有试过,所以不确定急救办法学得对不对了。天幕里头都有, 你在里头给那些假的小孩做急救, 多练练哈。”
村民们认真听着, 担心自己记不住, 还和周围人商量着各自负责记一段,回去再对对。
还有些人发现了天幕有个备忘录的功能,可以开录音。等回头反复听录音,不怕漏掉什么。
天幕出现到现在才十来天,很多功能还没有被大家摸透。好在以后时间还长, 他们有的是机会慢慢研究。
百姓里的聪明人其实也多得很。
有个村子里就出了个脑子活泛的年轻人,和家人商量着道
“天子好像已经定了咱们这边开哪一年的模拟,我就想着,我们可以在模拟游戏里头种田啊”
他家人奇怪地看向他
“你在外头种田还不嫌累呢进天幕游戏还想种田”
年轻人却道
“娘您想哪儿去了,我这不是看天子选的是明年吗反正是假的地,咱们就种不同的庄稼,到时候看一年下来哪个收成最好。等明年到了,家里就多种这种庄稼。”
寻常年份他们都是估摸着种的,最后哪种收成多吃哪种。要是提前演练一遍,就能提前知道哪个收成会最好了。
这样说不准明年还能存下点余粮,到时候后年就算没了那个模拟的帮忙,他们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他娘心动了,但还是有点犹豫
“万一真种下去,结果收成没那么多呢”
年轻人想了想
“那咱们就稍微多种一点收成好的,其他的少种点。咱家不是请人打了新农具吗可以多种点地了,等农具到手我就去再开两亩荒地。”
靠着模拟游戏种地的这个方法,想到的人还不少,朝中的农事官第一个把自己的想法报了上去。
皇帝看完点点头
“利用模拟培育更高产的良种吗是个不错的想法。”
虽然模拟游戏里研究出来的良种带不到现实中来,但它却能给农业研究进行试错,而且可以调整时间流速。
这样的模拟培育非常适合用来积累经验。
还有皇帝想着
“天幕虽然说是根据留存下来的史料构建的虚拟游戏世界,但朕想着,它肯定也参考了现实中的情况。”
比如地形一类的,游戏里的地形绝对是和当前现实99相似的。说不定有些物种的分布也非常类似,总不能是天幕单纯自己构建的吧
既然如此,就可以派人在游戏世界里寻访,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天幕提到过的作物。
“后世的高产种子不一定就完全是培育出来的,没有优良的种子打底,直接培育太费劲了。多派点人在游戏里的各处地区找找,看看其他人迹罕至的区域有没有高产良种。”
史料记载,宋朝高产的占城稻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由中南半岛传入福建的。
此稻具有生长期短的优势,且原产地居民其实也没怎么培育过它。不少朝代完全可以提前过去找找,看能不能提前把良种弄过来。
虽然这样的稻米种多了对土地肥力会产生影响,不过古代早就有了堆肥技术。且古代稻种消耗土地的能力远没有后世的高产作物那么夸张,占城稻完全有推广的潜力。
除了稻米之外,各地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好东西。
始皇打着百越的算盘,便命人进入全息世界后往百越地区探索。
仗着游戏里可以随便死亡和重置进度,他想摸清楚百越区域都有多少好东西。
百越人不一定清楚那些东西对中原来说非常有用,等到和他们做生意的时候就可以想办法压价,多换一些回来。
而且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得先搞清楚百越最缺的是什么。这样才好引得他们心动之下选择贸易合作,而不是武力抵抗。
全息模拟游戏快被大家玩出花来了,但这正是系统想要的。
等到全世界所有区域的模拟地图都做出来了,大家甚至都不用局限在华夏本土,还可以去探索外头有什么好东西。
就连矿藏,说不定都能找到。
毕竟系统虽然没办法模拟出地底矿藏,却可以百分百还原当地的水土情况。
有经验的寻矿人过来一看,就能分析出这底下是不是大概率有矿。到时候再派人从现实中触发,前往当地进行挖掘就行。
众人对地图的探索热情高涨,直接导致这天晚上的农业频道节目也听得心不在焉。
好在系统早有预料,子鼠主持人就干脆播放后世制作的农业纪录片,时不时搭配讲解。都是一些种田的基础干货,大家想听就听,听不进去也可以有空再看。
皇帝们自己用不着听这个,让农事官去认真看节目,自己回去继续研究全息游戏了。
有过一轮看天幕的经验,皇帝们已经找出了适合自己的观看模式。
有些频道不用太认真看,让相关官员注意就行。第二天拿做好的笔记过来给他们过目,有重要的问题再进行商讨。
有的频道是以娱乐为主的,倒是可以看看。处理了一天的朝政,睡前看点乐子放松精神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实话,本朝的歌舞表演之类他们早就看腻了。那些休闲玩具呢,也不是太想玩。
要是不看天幕,大晚上的也做不了别的事情。除了少数皇帝喜欢点灯熬夜批奏折,大部分人晚上还是选择去温柔乡里放松的。
现在不想去后宫的话,就可以自己看天幕。想去后宫的,可以和美人一起看天幕。
生过崽、日子过得舒坦的美人们那您还是别来了,我想自己一个人看天幕。
就算有人陪,也是让我崽陪我。
看个天幕放松还要顺便伺候皇帝,这可真是太烦人了。
可惜大部分皇帝没有这个自觉,所以一月十二这日,不少皇帝都想起了被自己冷落小半个月的美人们。他们高高兴兴地决定今晚进后宫,到时候和美人一起看娱乐频道的节目。
娱乐频道应该没有太多要紧的消息,就算有也可以等第二天上朝再集中讨论。
连续十天所有朝臣大晚上聚在一起开会,别说不想加班的朝臣了,皇帝自己也受不了。
谁想大晚上还和一群臣子待在一块儿啊
至少朱厚照他爹朱祐樘是不想的。
所以这晚朱祐樘就去找皇后了,还叫上了年纪小的儿子一起。全家人热热闹闹看娱乐节目,也算是家庭聚会了。
朱祐樘没有后宫,一生只有皇后一人,活下来的儿子也只有朱厚照这一个。哪怕这孩子总是做出不靠谱的事情,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知道为什么,朱祐樘今天有点点不妙的预感,总觉得另一个位面的朱厚照要闯祸。
那边的他管不住,只好叫上爱妻一起管着眼前的儿子了。
年幼的朱厚照在位子上坐不住,折腾来折腾去。直到天幕上节目开始播放,他才老实下来,安安静静看天幕。
朱祐樘看着照儿这个样子,朕心里不祥的预感越发严重了。
天幕中出现了熟悉的主持人,依然是那位虽然长相俊朗气度斐然、但是有个难听的名字和一肚子坏水的说书先生。
丑牛微微一笑,轻拍惊堂木
诸位,又见面了。
始皇一手批奏折,一手翻书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头都不抬一个。
什么娱乐频道的节目完全不影响他处理朝政,放着当个背景音就行。如果有讲到刘彻和李世民的笑话,他再停下来仔细听听。
娱乐时间还要加班的人不多,一边加班一边听笑话的就更少了。
扶苏在旁边看得嘴角直抽,心说之前十天播放天幕节目的时候父皇没批奏折,别是憋坏了吧
正常人和工作狂是没有办法互相理解的,但作为儿子,扶苏不得不过去帮忙。好歹让父亲早点从朝政里解脱出来,可以安心看节目放松。
然后他就被始皇嫌弃地挥开了
“不用你添乱,朕自己可以。”
明明是去帮忙却被当成捣乱的扶苏
行吧,您高兴就好。
说书人也不在乎大家有没有认真听节目,自顾自往下说道
今天的节目有两个,趣味杂谈和历史故事。就是上次说诗词文章混搭的节目,和说韩惠王一人坑四国的那个节目。
朱厚照十分失望
“今天不讲八卦,也不采访名人吗”
说书人微笑着反问
专题频道的时候八卦还没听够我这里暂时没有比那个更劲爆的八卦了,下回搜集到了再给你们说。
至于名人访谈,说书人觉得光趣味杂谈就能讲满今天的时长了,估计没空采访谁。也就能挤出点时间,来把大秦拉拉队长齐王建说一声。
言归正传,说书人直接进入正题。
今天趣味杂谈的主题是名人外号。
外号这个大家也都不陌生了,之前就从天幕这边知道过一些。
比如响当当的“叫门天子”,实在是让人记忆犹新。还有龙凤猪三位,也是非常的抢眼。
现在看来,拥有外号的人还不少呢,就是不知道又有那些倒霉鬼遭殃了。
朱厚照重新高兴起来
“这个好这个好,不知道我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外号,要是好听点的就更好了。”
今天英国公没进宫来。
他被朝臣们联手劝下了,说娱乐频道没什么好开会的。大家不如各自回家去看,明天早朝再商讨。
可见群臣也不想开会,只有英国公这一个认真严肃的人想加班。但他终究拗不过全朝堂,还是选择了退让。
没了英国公盯着,朱厚照彻底自我放飞了。
说书人和他简直是一拍即合,狼狈为奸。
当即表示
既然是说名人的外号,那我们不如弄一些花样出来。光讲有什么意思来玩点小游戏吧。
说着拿出了一个不透明的箱子,当着众人的面把写有朝代名字的小球挨个丢进去。
等会儿我会从箱子里拿球,拿到哪个就先说哪个朝代。
如果只是这点创新的话,好像也没什么
大家正这么想着,说书人已经抽出了第一个幸运儿明朝。
朱厚照笑出鹅叫声
“鹅鹅鹅鹅,快说说我爹有什么外号,我已经等不及了。”
这熊孩子。
客服觉得这句话有必要给朱祐樘本人听听。
朱祐樘听完
朱祐樘把身边的儿子拉过来,打了一下屁股。
小朱厚照一脸委屈
“爹,你打我干什么”
朱祐樘冷哼
“你欠打,我就是在你小时候打你打少了,才把你养出这个性子。”
张皇后看不下去了,一把搂过儿子
“你有气冲那个照儿撒去,不许动我儿子”
她就剩这一个儿子了,可不能被打坏了。
朱祐樘
看来儿子被宠坏,也不是他一人的问题。
说书人把写着明朝的小球放到另一个透明的箱子里,以免弄混,然后正式开讲。
明朝的外号还挺多的,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庙号和谥号的玩梗。接下来我会出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答对有奖。
大家可以按下抢答键后说出答案,天幕会自动将第一个按键之人的回答共享出来。
说书人没给大家太多的反应时间,很快就放出了第一道题。
第一题是个开胃菜,答案很简单。说书人一边念题干,另一边文字就同步出现在天幕之上。
第一题,有一位明朝皇帝的外号叫做“明丐祖”,请问他具体是谁
选项甲朱
题目还没出完,朱厚照立刻抢答
“是我大明太祖”
因为朱厚照按抢答按钮按得太快了,他的声音成功在所有位面、所有人的天幕里被同步了出来。
朱元璋
朱祐樘
大明其他皇帝
光听这个回答,很明显答题者就是明朝人。作为明朝人,居然敢回答这个问题,也是够不怕死的。
虽然朱元璋自己从来不回避他当过乞丐这件事,但人家不回避是人家的气量,你自己当着太祖的面讲真不怕被收拾啊
朱厚照还真不怕。
哪怕看到天幕上展示出了回答者的身份“明武宗朱厚照”,他也不以为意。
不仅不在意,还有心情嘀咕
“明武宗,这个庙号怎么感觉是在内涵我表面夸我武宗,其实是想骂我文治不行吧”
哼,这群朝臣果然不老实。
说书人可不管他们大明内部的暗流涌动,他轻轻鼓掌
回答正确,奖励你一个朱元璋的木雕纪念品,希望你继续加油答题。
说着说书人取出那个纪念木雕给众人展示。
木雕不知道是谁雕刻的,非常恶趣味。完美还原了朱元璋本人的相貌不算,雕的还是个穿着皇帝服饰拿着个破碗的他,美其名曰对着破碗忆苦思甜。
朱元璋的脸扭曲了。
这种木雕他们居然要送去给朱厚照那不靠谱的小子以后不会被当成太祖遗物送去太庙里供奉吧
其实朱元璋想岔了,朱厚照才不会拿去供奉,他肯定是留在身边时时欣赏啊鹅鹅鹅鹅。
但是英国公不会允许他这么亵渎太祖雕像的,所以最后大概率还是会被迎入太庙。可能还得和太祖的牌位放在一起,时常祭拜。
所以说,臣子的性格太板正也不好。
朱厚照想到这里就摩拳擦掌
“我得多回答几个问题,争取凑出一整套的大明皇帝木雕来。”
大明天子们不你不要过来
然而说书人给的奖励还没完
因为明武宗问题回答正确了,奖励他日后进入元末背景的全息游戏时,除了以第四天灾身穿出场之外,也可以体验朱元璋的身份。
朱元璋老子拒绝
客服安抚道全息游戏都是单人游戏,没人会看到他用您的身份做什么的。而且游戏内不含娶妻生子之类的玩法,只能搞事业。您就让后世子孙感受一下穿成您打天下是个什么体验呗,明武宗还挺崇拜您的。
朱厚照就是就是
隔壁李世民都因为全位面救火队长的身份,可以在游戏里随便穿成刘禅赵构等一堆人了。他不指望自己有这个待遇,能穿成太祖和太宗过过瘾就行。
朱元璋这才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他反复叮嘱客服,一定要转告朱厚照不许用他的身份干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哪怕单机游戏别人看不到,也不可以。
朱厚照则表示
“我才没那么闲,我就想打仗,嘿嘿。”
元末的话,还有个太宗可以穿。后头的皇帝在那个时候都没出生,估计是穿不了了。
可惜了,目前非王朝末年的全息模拟只向对应位面开放。
不过明末还有个崇祯,也可以争取一下。
不知道天幕会不会开放其他时代的全息游戏,只有王朝末年的话,不够他玩啊。
汉武位面。
刘彻也想体验穿成朱元璋的感受啊
“乞丐皇帝,好神奇,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朕要是穿成他,不知能否和他一样成功开国。”
刘彻心驰神往,可惜他之前没抢到答题权。
本来因为是明朝的外号,他都不抱希望能回答对了。结果第一个问题是送分题,连他都知道“丐”肯定是朱元璋这个当过乞丐的皇帝。
奈何手速慢了一点点可恶
刘彻很快安慰好了自己
“不能扮演朱元璋就算了,朕以第四天灾的身份进去围观。等回头到大汉这一轮的时候,朕一定要抢到高祖的题目奖励。”
巧了,刘邦也是这么想的。
“可不能给别人拿到扮演朕的权限,你们快帮朕想想,朕有什么外号没有。”
可惜身边陪着的是戚夫人,戚夫人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
刘邦这下完了,早知道今天就和之前一样,召集群臣开会加班了。
天幕上,说书人通过系统通道把木雕给朱厚照送了过去。
紧接着开启了第二个问题
第二题,明摄宗是哪一位的外号
这次说书人没有着急给选项,反而提醒了一句
这个题目如果没有人能够回答出来的话,我才会选项,把它变成选择题。不过选择题的奖励会少很多,因为这是可以蒙对的。
明朝众人虽然很心动那个丰厚版的奖励,但问题是,他们真的答不上来啊
明摄宗摄是什么意思摄政吗
正经皇帝肯定用不着摄政,那就是说的把持朝政的皇室亲王了总不能是摄政的太后吧
大家的思维还是不够大胆,想来想去也没有超脱这两重身份。
有清朝的人抢答说是朱高炽,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大明没有出过摄政王。倒是朱高炽,监国监了不少年,勉强能贴上。
还有人回答是朱高炽的张皇后,这位在儿子朱瞻基去世之后,作为太皇太后把大明江山维持得不错。
虽然她自己没有把持朝政,也没搞垂帘听政什么的,而是交给辅政大臣管理。但她实际上是摄了政的,还被后世誉为“女中仁杰”。
如果这个外号是褒义的话,那她显然能够配得上这个称号。
可惜这个答案也不对。
由于正确答案一直被答没出,所以不断有人进行抢答。回答被一一公布出来,却每次都只得到了说书人的摇头否定。
有人就另辟蹊径
“不会是太监王振吧就叫门天子那个最信任的大太监。或者在明朝末年把持朝政的那个,魏忠贤”
朱元璋
这答案听得朱元璋血压噌地就上来了。
“老子不是立过太监不得干政的铁律这两个阉竖怎么回事还给老子摄政了”
朱元璋气得头昏眼花,当场就想去看看他立的那个“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的铁牌还在不在宫门上挂着。
马皇后叹了口气,提醒道
“你现在去,那铁牌肯定还在,要看也得看后世的铁牌在不在。”
朱元璋是个道理,但是很扎心。
更扎心的是客服告诉他太祖您不用看啦,我直接告诉您吧。铁牌是叫门天子那会儿被王振摘掉的,就是您死后四十来年的事情。
四十年才四十年就被摘了
朱元璋暴跳如雷
“朱棣你给老子滚进宫来看看你的曾孙都干了什么好事”
然而朱棣在宫外待着一时半会儿进不来,又有马皇后帮忙劝说平息怒火,所以朱棣终究还是躲过了这场无妄之灾。
朱元璋艰难地冷静了下来,决定听一听这个“摄宗”到底何许人也。监国太子不是,太皇太后不是,奸宦太监也不是,真是太神秘了。
说书人看大家答不上,终于给出了选项
甲朱祁镇生母孙太后。
乙懿文太子朱标。
丙内阁首辅张居正。
丁内阁首辅严嵩。
四位当事人
孙太后一脸震撼,她这种水平居然也能算是摄过政的吗摄政的门槛是不是有一点过低了
朱标和张居正则是一脸懵逼。
朱标觉得自己应该进不了候选,他压根就没机会摄政啊。
他爹到死都大权在握,不然哪来的洪武大逃杀总不能连太子监国都能算是摄政吧
张居正倒是记得天幕曾经预言过,他以后会因为新帝年幼,暂时主持一切军政大事。
但他对这一点实在是没什么实感。毕竟如今的他还只是嘉靖位面一个普普通通的举人,过几年才能考上进士。
而严嵩,则是嘉靖位面如日中天的权臣,已经开始逐渐显露他的奸臣本性了。
他看着天幕上的选项,挑了挑眉什么都没说。
朱元璋的目光从四个选项中一一略过。
孙太后,有点印象。好像之前在新闻频道作为犯罪嫌疑人露过脸,似乎是想帮她儿子朱祁镇复位来着。
她没什么本事,应该不是她。
接下来的标儿肯定不是,标儿死得早,压根没机会摄政。
那就只剩两个了,而且也不知道这个称号到底是褒义的还是贬义的。
朱元璋揉揉太阳穴,定睛往下一看
一个是内阁首辅。
另一个还是内阁首辅。
朱元璋
淦还有完没完防备了太监还要防备权臣是吧
这个内阁是什么东西谁设立的首辅为什么权利这么大
最近正在琢磨着废除丞相制的朱元璋感觉很不妙,他不会废了个寂寞吧莫非后世儿孙又搞了个新的丞相出来
所以“明摄宗”到底是不是个好词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