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8. 财经:风景名胜4 在二凤墓前背《谏太……

作品:《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刘彻整个人都僵硬成了一尊雕像。

    之前听了始皇陵被人闯进去过, 他还没太当回事。毕竟后世就挖掘了四个兵马俑坑,剩下的都没动,显然没怎么被盗。

    刘彻可自信了, 他觉得始皇那个没被盗, 他刘彻必不可能被盗。都是千古一帝, 谁比谁差

    结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他的茂陵不仅被盗了, 还被盗了很多次。

    很、多、次

    一次两次他也就忍了, 没有哪个陵墓不被盗的,一次都没有也太想当然了。但是上千次, 这个真的忍不了。

    刘彻头一次感觉到了呼吸困难,还是卫青及时扶了他一把, 他才稳住。

    关键时刻,还是卫青靠得住

    “陛下别急,主持人说的是外围的陪葬品失窃,想来主墓应当尚算完好。”

    刘彻却不敢抱有幻想, 木着脸不说话。

    未央看够了热闹, 终于开口

    不错, 茂陵虽然被盗了许多次,但它的地宫主体还是完好的, 没有受到过盗墓贼的侵扰。

    刘彻却警惕起来

    “天幕怎么突然说好消息了她是不是还埋了更大的坏消息在等着朕放松警惕”

    卫青

    糟糕, 陛下受的刺激好像有点大了。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刘彻确实学精了, 但是也敏感过了头。

    奈何坏心眼的主持人并没有任何自我反省的意思。

    未央甚至还故意配合地说道

    其实也不怪茂陵会被人盯上, 毕竟它光是外围的陪葬品数不清了。直接导致后来的各方势力一旦缺钱,就爱过来走一趟,搬点东西过去填补府库的空虚。

    刘彻越发笃定

    “朕说什么来着果然有坏消息”

    卫青张了张嘴, 但他觉得这个消息不算“更大的坏消息”吧这不就是之前的坏消息详细版

    刘彻不听。

    他依然万分警惕,发誓绝不再被天幕戏耍。只要他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他就永远不会受到伤害。

    于是他又听到了未央补充

    唐朝诗人李贺曾经作诗称[刘彻茂陵多滞骨],本意说的是刘彻寻仙问道却求而不得,最终尸身还不是只能在茂陵中慢慢腐烂。

    只做好了应对盗墓消息的准备,没想到猝不及防受到其他迫害的刘彻

    刘彻咬牙切齿地掏出他的记仇小本本。

    李世民又是你大唐的人唐朝人整天闲的没事写什么诗肯定是李世民带的坏头

    李世民

    虽然李世民流传下来的诗作确实有百来首,算得上经常作诗。但要把唐诗盛行的锅全部扣到他头上,他是不认的。

    刘彻不管,刘彻骂骂咧咧

    “朕最近没怎么记他仇了,他真是一点都不知道反省,还敢得寸进尺”

    卫青“可是陛下,唐太宗又不知道您在记他的仇。而且您前不久才记了他几笔,怎么又算得上最近没记仇了”

    刘彻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下次音乐课让发弹幕的时候,朕一定要好好和他算笔总账”

    卫青

    算了,您高兴就好。

    最后打断刘彻奋笔疾书的是未央的声音

    为什么说这句诗的原本意思是这个呢因为后世人觉得它还可以有个引申含义嘛。

    这个含义就是指刘彻费尽心思搞个奢华的皇陵有什么用呢最后还不是要被人反复闯空门盗窃。

    刘彻呵呵。

    再记一笔李世民。

    最出名的一次茂陵被盗的记载是唐末时期,据说黄巢率领的起义军企图搬空茂陵为自己填补军饷,结果搬了三天也才搬了一小部分。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茂陵已经经历过了千年时光,不知道被盗墓贼光顾过几回了。光是有记载的大型盗墓,之前就有三回,黄巢是第四回。

    刘彻又是唐朝的事情,再记一笔

    李世民你够了啊喂唐末起义军和大唐是对立的

    刘彻不听不听

    另外还有新莽末年即光武复汉之前的赤眉军,也曾靠茂陵补充军饷。而且盗了一次还不算,后来又盗了第二回。

    刘彻这次没法记仇李世民了,于是他翻开另一页,去记仇王莽。

    在这样密集的盗墓活动下,茂陵地宫居然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

    始皇陵靠的是水银没人敢打开,也有说法是古人认为始皇陵关联龙脉不能擅动。但茂陵地宫就没这类传闻了,所以它完全靠的是硬实力。

    各朝皇帝顿时洗耳恭听。

    始皇的操作方法很难学,毕竟水银小批量弄到还算简单,大规模搞就不太现实了。不是谁都有始皇那个本事,能给陵墓里弄一条水银河的。

    但是汉武帝这个,或许大家可以学习一下呢哪怕无法百分百防住,好歹能减少一些死人盗墓行为啊

    能少一个是一个,这种时候就别挑剔了。

    据说,茂陵地宫十分深邃,而且是用几千斤的巨石砌起来的。这样的设计让普通盗墓贼很难进入,更何况墓室里的防盗机关设计得非常巧妙,所以大家都不太愿意啃这个硬骨头。

    刘彻冷哼一声,颇为得意。

    当然,大家不啃硬骨头也是有个前提的,比如茂陵外围的陪葬品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去啃。再比如汉朝皇帝的陵墓那么多,大多都很富有,这里打不开可以去找其他陵墓。

    刘彻

    其他大汉天子

    哪怕早就从茂陵的遭遇里推测出自己的皇陵不保,被这么大喇喇地说出来,还真是扎心。

    未央却像是升起了谈兴,也不到处乱逛了。她让大家感兴趣地自己划拉天幕查看不同区域的茂陵博物馆陈列展,自己就找了个地方坐下慢慢聊。

    之前不是提醒你们方士炼丹能够制作出火药吗后世有军阀就是靠火药盗墓的,在那种情况下,什么巨石封门都白瞎,炸炸就开了。

    遭灾最严重的是清朝的清东陵,因为清朝时期火药已经很普遍了,军阀当然用得起。幸好清东陵位于燕京,不在长安,军阀没办法顺便炸一炸汉朝皇陵的顶门石,不然茂陵主体能不能保全还真不好说。

    汉朝皇帝们齐齐松了口气,接着又警惕起来。因为现在火药被摆在了明面上,难保不会有民间势力掌握,然后找机会搞事情。

    但是清朝皇帝就很eo了。

    不是,你们讲不讲武德啊盗墓就盗墓,直接炸顶门石过分了吧

    未央感叹道

    要说厉害还得是唐高宗李治和他皇后的乾陵,这是唐朝唯一没被盗过的帝陵了。

    李世民

    等等这岂不是说朕的帝陵也被

    据说黄巢让四十万人挖了足足百日都没挖开乾陵,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但乾陵建在石山之中,山体周围都是坚硬的岩石,还真有可能死活挖不开。

    曾有人尝试过用火药开道,然而依然没有成功。传说是当时恰好狂风呼啸,把不少人卷上天摔死,对方惧怕这是神灵显明,就放弃了。

    武则天“这也太巧了。”

    要不是有这阵风,恐怕乾陵不保。

    不过在后世,有农民使用火药想炸石头拿去修房子,没想到阴差阳错炸开了乾陵的墓道口。

    刚高兴了几秒钟的武则天

    说到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盗墓和考古的区别。

    未央忽然想到自己还没提过这个,赶紧补充上。

    盗墓就是以获取墓中财物为目的,对陵墓进行破坏和盗窃。考古则是针对陵墓里的古物进行研究,通过蛛丝马迹还原千百年前的各项情况。

    所以考古人员是不会拿了陪葬品去卖的,而是会将损毁的陪葬品妥善修复、小心保存。就像大家看到的这样,放在博物馆里陈列展览。

    皇帝们谢谢,并没有被安慰到

    哪怕是陈列展览他们也不想要,宁愿东西在地宫里因为岁月摧残坏掉

    未央理解他们的想法,补充道

    以前的考古会随意挖开陵墓,但是现在已经不会了。如今考古学界严格规定,只有陵墓因意外出现破损,才会进行抢救式挖掘。

    即趁着陪葬品还未遭受侵蚀之前,赶紧把它们整理出来,妥善安置,避免墓穴出现更大的损失。

    众人大概明白了,就像那个不小心被炸开的乾陵一样。

    未央摇了摇头

    并不是所有被意外损坏的陵墓都会直接挖掘的。能够重新封存的,大部分还是给封上了,比如乾陵。

    因为现有的技术无法保证陪葬品出土之后完好如初,不如让它们继续呆在墓中,以免和兵马俑一样出现褪色等症状。

    也就是一般只有损坏严重的,才会直接开挖,因此称之为“抢救”。只破一个小口子,显然没到抢救的地步。

    始皇

    始皇不高兴了。

    你们既然知道没办法保护兵马俑不褪色,之前还足足挖了它四个坑干什么

    而且还拿兵马俑当反面典型出来举例,他的兵马俑也太倒霉了

    始皇觉得碗里的羊肉泡馍都不香了。

    科普完考古,未央继续分享防盗小妙招

    除了机关、水银、巨石和往深了挖地宫,据说还有一个办法也能防盗。就是学习魏武帝曹操,弄出一大堆疑冢来。

    曹操有点迷茫。

    他什么时候吩咐过建这个七十二疑冢莫非是日后灵机一动想出来的

    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听着好像挺靠谱的。

    厅内众人不知道曹操的心理活动,于是纷纷用心照不宣的目光看向主公。

    被这么多佩服的眼神盯着。

    曹操

    曹操只能假装自己很成竹在胸,从摆摆手做出一副谦虚的姿态。

    害,他只是比旁人机智了那么一点点而已。

    然而下一秒就听未央拆台

    七十二疑冢顾名思义,就是说曹操给自己弄出了七十二座陵墓,让人去猜哪个是真的。但这其实个是谣言,实际上曹操的高陵一直都只有一座。

    曹操

    坏了刚才得意早了

    曹操下意识去看众人的反应。

    果然,除了大多数人体贴地垂眸假装刚才无事发生之外,还有个郭奉孝在用眼神打趣他。

    奉孝,你这样让本司空很难做啊

    虽然七十二疑冢是假的,曹操出殡时曹丕命人抬了七十二口棺材一起出城也大概率是三国演义编的。

    但曹操下令“不封不树”借此隐藏高陵的位置,让人很难猜到下面有墓穴,这个倒是真的。

    曹操我就说嘛我怎么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

    盗墓可是他的老本行

    不过这也并没有阻拦盗墓贼的脚步,据说高陵前前后后被盗三百多次。所以说,疑冢什么的其实也是可以搞一搞的,要真有疑冢帮忙掩盖,或许能少几次被盗。

    曹操可不说到我心坎里了

    曹操决定就这么搞,七十二个太多了建不起,但是稍微弄几个还是可以的。

    对了还有一件事,就是曹操的“不封不树”。意思是不树立石碑,也没有坟丘。

    他儿子曹丕对这一点执行得很好,确实没搞“封”和“树”,因为他在上头修建了个宫室。

    曹操

    我的好大儿,你疯了吗你还在上头盖房子是生怕这个位置不够显眼还是怎么的

    少年曹丕很快被拎过来询问想法了。

    曹丕觉得没毛病啊

    “什么都不弄,那不是很不孝吗”

    曹操呵呵

    “那你爹的墓被人挖了你就孝顺了”

    曹丕闭嘴了。

    未央没什么诚意地劝了两句

    别着急,虽然曹丕修了宫室,但他修了没两年就意识到不对,发现这样很容易暴露,于是又命人把宫室给拆了呀。

    曹操

    曹操窒息了。

    所以这小子折腾半天都是白折腾,建了又拆,动静那么大,他还觉得自己能够瞒得住,也是醉了。

    老子的墓被盗三百次,这倒霉儿子要背一半的锅

    魏文帝位面。

    有臣下小心翼翼询问曹丕

    “这宫室,还拆吗”

    曹丕和善地反问

    “你说嗯”

    臣下“不、不拆”

    曹丕“当然要拆”

    正常人听到这个消息,肯定觉得他会选择不拆了。然后跑去其他地方拆个别的宫室,误导别人那里才是真正高陵所在地。

    但曹丕觉得,跟你玩什么正反思维呢朕难道不可以直接给先帝换个地方安葬

    建造七十二个疑冢太费劲了,一时半会儿搞不定。但是只新建一个的话,还是可以考虑的。

    这次一定要把保密工作做好了

    臣下擦了擦额头的汗

    “这这这,先帝已经入土为安,惊动他的陵寝不太好吧”

    曹丕觉得这个臣子有点蠢

    “朕下令毁了高陵上层的宫室,难道就不算惊扰陵寝了”

    臣下答不上来。

    曹丕又道

    “天幕都说没有神鬼了,还提什么惊扰不惊扰的说法况且先帝还在其他世界活着呢,你不要那么封建迷信。”

    臣下

    陛下,您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对人说“不要封建迷信”不觉得哪里怪怪的吗

    曹丕却已经去骚扰客服了。

    既然父亲还活着,处理他遗体的事情最好还是征询一下本人的意见,免得某些家伙指责他不敬先帝。

    有先帝口谕在,挪动棺木位置应该就不会受到什么阻力了。

    另一头东汉末年的曹操通过客服的转达知道了这件事,冷哼一声答应了。

    还算这小子脑子活泛,没到无药可解的地步,今天就先不收拾他了。

    于是少年曹丕成功躲过一劫。

    未央看完了热闹,慢悠悠地补充道

    建立七十二个疑冢太劳民伤财了,不建议搞这么多。不过你要是非这么弄的话,我也拦不住你,只要你不怕百姓起义、国库吃紧就行。

    另外还有一些理论上能够防盗的方法,比如弄流沙阵之类的,具体有没有效不太清楚。大家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吧,这里就不多说了。

    倡导薄葬是没用的,先不提皇帝们会不会听,就算他们听了,盗墓贼也不信啊。

    所以未央只能夹带私货地提醒大家多放点竹简书籍什么的进入陵墓,算是为后世考古界做贡献了。

    书籍这些盗墓贼不拿,但考古界很看中这个。还有壁画一类的,也可以多安排一点。

    之前有个秦朝小吏的墓穴被考古发掘,出土了相对完整的秦律,墓主人喜也因此闻名天下。

    有千古留名意向的大家都可以往自己的墓穴里多放点书籍类的物品,不拘什么书,后世不挑的。

    说完这个,未央就拍拍裙角站起来了。

    好了,盗墓的事情就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继续去看看位于长安地区的陵墓。

    一个响指再次切换地图,这次来到的是昭陵。

    由于未央懒得走路,所以她这次直接传送到了主墓碑前。所有人都通过墓碑上经过系统翻译的文字看明白了这是谁的墓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微微紧张

    “终于轮到朕了吗也不知道朕的墓被盗了几次。”

    还不等李世民再说点什么,他突然听到了一些听着耳熟的字句,声音出自墓碑前站着的某个游客。

    倒不是李世民真的提前听过这篇文章,主要是遣词造句太耳熟了,一听就是魏征的劝谏习惯。

    李世民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下一秒,未央笑吟吟地将全文贴在了天幕上,并告诉所有人

    这位游客背诵的是贞观十一年时魏征写给太宗李世民的谏太宗十思疏。

    贞观四年的李世民

    那一瞬间,李世民产生了一种被魏征支配的恐惧。

    救命啊

    为什么朕都死了还有人在朕坟前背这种东西

    这合理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