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56. 256 皇女之死

作品:《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上元二年, 唐高宗李治一直尽心培养的太子李弘病逝,唐高宗李治悲痛欲绝。

    能看的出唐高宗李治是真的伤心,他不顾众臣反对, 追封已逝的李弘为孝敬皇帝。

    悲凉的音乐放起,天幕中出现卡通唐高祖李治, 只见他痛哭流涕, 头上几个大字, “我的儿,你怎么死了”

    汉武帝刘彻挑起眉头,不过一个太子, 倒不至于如此。

    唐

    听神迹讲到李弘之死, 唐高宗李治不禁握起了拳头, 手背青筋崩起, 呼吸也沉了几分。

    能看的出直到现在, 对太子李弘之死唐高宗李治仍旧不能忘怀。

    太子李弘既是唐高宗李治最重视的儿子,也是他平衡朝堂局势中重要的势力。

    不管是作为父亲还是作为帝王, 唐高宗李治是打心底难过。

    汉

    听太子李弘死了,汉武帝刘彻有点意外,他本来以为这个李弘是那个败家子李隆基的爹。

    一直培养的太子忽然死了,朝堂的势力格局再次被打破, 可以说唐高宗李治之前的谋划布局全都付之东流。

    “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汉武帝刘彻感叹道。

    秦

    公子扶苏也没想到唐太子李弘竟然暴毙而亡, 这下他理解为何唐高宗李治最终还是放权给皇后武则天。

    被逼无奈的选择罢了,起码在培养好下一任太子前, 知进退的皇后武则天是最好的选择。

    公子扶苏轻叹一口气, 作为一国之君当真是太难了。

    听完整个大明朝历史,算是打开了公子扶苏对王朝权利制衡的认知。

    以前的公子扶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理想中的王朝是以“仁”治国, 朝堂上下齐心协力,如今他彻彻底底想明白了,若王朝想要延续,就必须各方权利制衡,并且皇权必须至上。

    一旦皇权被架空,便是王朝的灭国之际。

    宋

    做为后世的赵匡美对太子李弘的死倒不惊讶,他只是很好奇,太子李弘到底是不是皇后武则天害死的。

    赵匡美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

    他只是单纯的好奇而已,希望得到神迹的解答。

    武周

    看到天幕中的红字,武则天拂袖站起,表情仍旧是云淡风轻。

    这些年什么大风大浪武则天没有经历过,她还不至于因为一句疑问而失态。

    此时的武则天以旁观者的角度等待神迹之说,她既有能力成为一国之君,就有气度能受的住诋毁。

    历史上的确有这么一种说法,既然说到这,咱们就顺便唠唠皇后武则天“杀子害女”那些事。

    蜀

    阿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杀子害女天下间怎会有如此蛇蝎心肠之人”

    阿斗大为震惊,俗话说得好的,虎毒还不食子,唐朝皇后竟然如此狠心,连自己的亲生儿女都不放过

    “少主,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诸葛亮道,“三人成虎,少主可是忘了。”

    诸葛亮一直教导阿斗,做事说话要三思,多听多对比方能得真知。

    首先是安定公主之死,安定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第一个孩子。

    对于安定公主之死,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内容很相似。

    两本史书所记,当时还是昭仪的武则天,亲手把自己的女儿给闷死了,并且嫁祸给了王皇后,借自己的女儿的命来扳倒王皇后。

    而在另一本史书唐要会则记载的是,武则天以皇女之死陷害王皇后,然后唐高宗李治萌生了废后的念头。

    路人甲:这本唐要会也是北宋时期所著,还有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是。

    路人甲北宋那些文人和明朝那些文人差不多的德行。

    路人甲:新唐书和明史都得辩证的来看。

    反正粉丝路人甲对北宋没什么好印象,对北宋的这些历史资料他也持怀疑态度。

    毕竟笔在文人手里,写的还是好几百年前的事,到底有多少可信度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偏偏宋朝这些人写的东西大为流传,大家似乎觉得但凡史书上写的东西就是对的,但是史书是人写的要是编写的人本就不公平,写出来的东西可信度又有多大。

    路人甲倒不是武则天的粉丝,只觉得这些有待考究的事情被科普成了事实,有点惨。

    粉丝路人甲觉得,大唐能在唐高宗时期领土达到如此版图,足以证明唐高宗李治不是无能,而辅助的皇后武则天也不是电视剧描述的玛丽苏大女主。

    宋

    “大明的明史不怎么靠谱,我怎么觉的咱大宋编纂的唐史也不靠谱。”赵匡美吐槽,“这记录的如此详尽,怕不是趴在武则天跟记录的。”

    “咱大宋别的不行,写书编排人倒是厉害。”赵德芳也跟着吐槽。

    一旁的赵匡胤深深叹了口气,真的是处处有他们大宋

    同样是宋朝编纂唐要会,咱们可以看出它和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有出入。

    唐要会中只说武则天借皇女之死诬陷王皇后,并没有说是武则天自己害死了自己的女儿。

    而旧唐书里对武则天害死皇女之事更是没有提起。

    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武则天到底有多大可能害死自己的女儿。

    天幕中出现卡通武则天,只见她怀里抱着一个女婴。

    咱们就从逻辑当年分析一下。

    首先,作为公主,定有很多人照看,奶娘更是不离身,武则天怎么避开所有人把自己的女儿给捂死,而不留出一点马脚。

    早知道当时的武则天仅仅是一个昭仪,可不是后来的武则天,后宫中王皇后的耳目可也比武则天多,若武则天真敢杀自己女儿,应该不是她陷害王皇后,而是王皇后举报她。

    第二,在资治通鉴中描述到,唐高宗李治相信王皇后害死了皇女,因此要废了她。

    之前咱们分析了那么多,大家应该知道唐高宗李治是个什么样的人,若他真想废后谁也阻止不了,但是王皇后被废是在一年之后,若有这么大把柄,唐高宗李治怎会一年之后再废后。

    第三,在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也没有提到武则天害死自己皇女这一条。

    最后一条,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这两本史书都是编纂于几百年后的宋朝,但是这两本书对武则天害死自己女儿的事情未免写的太详细了,多少带点个人杜攥的意思。

    且,在古代孩子的夭折率还是很高的。

    乐瑶的观点是皇女并不是武则天害死的,但是她没有直接说,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自己作为历史主播对这种有争议的问题也不好给出太明确的评价。

    宋

    “资治通鉴不是那个司马光写的么,他这人写的东西不怎么能信吧,他不还和变法的王安石是死对头。”赵匡美再次吐槽。

    “他怎么那么讨厌武则天”赵匡美疑问,“就因为女子不能为帝么”

    实事求是,虽然女子为帝事情在古代的确不怎么让人接受,但是武则天这个皇帝当的可比他们大宋那些怂蛋玩意强。

    起码人家没有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武周

    听神迹公平公正的分析,武则天心中有一丝慰藉。

    虽然武则天全程以旁观者的角度听后世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听到后朝的那些文人如此肆无忌惮的抹黑自己,总归心里不舒服。

    那些文人在抹黑自己的同时,也把唐高宗李治描述成了一个弱智傀儡,武则天只觉得可笑

    武则天好奇把唐朝往死里黑的宋朝到底是什么德行,宋朝有什么资格高高在上的评价大唐

    秦

    “又是资治通鉴。”公子扶苏记得司马光那些事,能看的出来以道德为标榜的大儒家很看不起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

    但是公子扶苏从权谋的角度看武则天,只觉得她比宋朝大多数皇帝要好的多。

    接下来咱们说说皇后武则天“杀子”之事,这里的子指的是太子李弘。

    蜀

    “所以是后朝人扭曲事实,无中生有么”阿斗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不对,他看向他家父皇。

    刘备微微点头,随后为唐高祖李治感到不平,一个有作为的帝王不该被如此诋毁,

    虽然方才神迹所述都是关于皇后武则天的黑料,但是侧面反应了唐高宗李治的昏庸弱智。

    得到自家父皇肯定的阿斗更加义愤填膺,“他们怎能胡编乱造,着实可恶。”

    “诬陷别人杀子杀女,把皇后武则天塑造成一个毒妇,他们又有什么好处,欺负女人,不是大丈夫所为。”

    武周

    “荒谬”武则天冰冷的语气中带着冷冷的怒气,她没想到事情越来越荒谬,自己杀了太子

    唐

    唐高宗李治忽然睁开眼睛,他没想到后世竟然谣言如此。

    皇后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害死太子那自己这个做父皇的是死人么

    自己辛辛苦苦为太子培养出的班底是死人么

    唐高宗李治十分不解,为何后朝会污蔑自己到如此地步,自己这个皇帝做的虽不如自家父皇,但起码也算合格。

    后朝凭什么如此抹黑自己就因为自己放权于皇后

    自己不放权给皇后,难不成放权给那些关陇世家,让他们架空皇权,让大唐后世的皇帝成为傀儡么

    唐高宗李治越想越气,情绪激动的他头疼欲裂,视线变的模糊自己。

    “陛下,要不要宣太医。”武则天问道,语气中带着担忧。

    “朕没事。”唐高宗李治摆手,他要继续听后朝还有如何的诋毁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