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6. 韦公子 “浪荡子?”此时的马……

作品:《[红楼+聊斋]我在红楼话聊斋

    “浪荡子”此时的马介甫, 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歪头思索了片刻,“是我从未有过的经历,若是你不嫌弃我没有经验, 就让我试一试吧。”

    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傅玉衡立刻拍板,“那男主角就定马兄了。”

    隔壁桌的连锁跃跃欲试,“五哥,女主角呢您看我怎么样”

    傅玉衡沉吟了片刻, 说“这部电影主要讲的就是男主角韦公子,因放荡不羁连累儿女, 最终在悔恨中死去的故事。除他之外, 都是配角。”

    若论对纨绔浪荡子的震慑, 傅玉衡认为,再没有一个故事比得上这篇韦公子了。

    蒲松龄先生不愧是位有阅历的作者, 每当读者觉得他已经将世事讽刺尽的时候,他就会用一个新的故事告诉你别着急, 这才到哪还有更腌臜更黑暗的呢。

    夫妻二人灯下闲话时,也曾议论过京城某些出了命爱乱来的纨绔。

    有些极为过分的,真是将家中稍微有些平头正脸的仆妇全部淫遍。

    别争论那些仆妇是不是自愿的。

    在这种打死仆人只需要赔钱, 而且是民不告官不究的年代,主人家想要, 她们敢拒绝吗

    至于一死以保清白

    凭什么呢

    犯错的又不是她们,凭什么让她们拿命去填

    韦公子就是这样一个浪荡不堪的世家公子。

    他们家祖居咸阳, 乃是郡望之家, 朝中有人,家里有钱,可谓是出生就含着金汤匙。

    故事开篇就交代, 家里凡是有点姿色的奴婢,无论男女,都没有逃过他的毒手。

    就这条还不知足,身怀数千金外出游历,名为游学,实际上却是立志要访遍天下名妓。

    每到一个地方,他必然走遍青楼楚馆,识遍烟花之地的女校书。

    姿色不出众的,睡两夜就走;特别合心意的,也只是逗留几个月。

    因着他也生得颇有几分姿色,出手又大方爽快,不少女子在这期间对他芳心暗许。

    但郎是薄情郎,又岂会为谁停留呢

    等他把钱花干净了,才收拾东西带着小厮回家。

    恰巧这时候,他的叔父因年纪大了,挂印归乡。

    对于这个侄子的浪荡行,叔父韦公万分痛恨。却又有几分怜惜他少年丧父,无人管束。

    为了掰正他的德性,韦公就聘请名师,逼着他和堂兄弟们一起读书学礼,轻易不许出门。

    奈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若是一心想干什么事,办法总比困难多。

    每每到了晚上,老师睡着之后,韦公子就会翻墙逃出去寻欢作乐,天快亮的时候再返回。

    因他一直小心翼翼的,再加上老师从没见过这种学生,竟然也没有被发现。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终于有一次,他翻墙的时候不慎摔断了退,暴露了自己的恶行。

    老师气得胡子直颤,转头就将此时禀报给了韦公。

    韦公大怒,直接棍棒相加,恨不得把他另一条腿也打断了。

    伤养好了之后,韦公就和他定下规矩书要比其余兄弟子侄多读一倍,诗词文章也要做好才能出门。

    若是再敢私自外出,打断腿。

    原本以为这样就可以禁锢住他,哪知道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这韦公子为了能出去浪也是拼了,读书的进度经常超过叔父规定的,不过用了几年时间,就考中了举人。

    他觉得自己已经中举了,也算是完成和叔父的约定了。

    但韦公却对他约束得更紧了,连他进京赶考,也派个忠心的老仆跟着,拿纸笔记录他的一言一行。

    这使得韦公子深切地明白若想要随心所欲地浪,还是得考上进士。

    果然,等他高中之后,韦公觉得这个侄儿总算是出息了,也就稍微放松了对他的管制。

    憋了几年之后,韦公子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就像是干涸的鱼急着回归大海。

    为了躲避叔父的耳目,他每次出去浪,都谎称自己姓魏,从来不敢报自己的真实姓名。

    有一次他路过西安,遇到了一个叫罗惠卿的戏子,不过十六七岁,生得面若好女,简直是长在韦公子的审美上了。

    他当即就决定滞留在此,和罗惠卿耳鬓厮磨,并赠送了许多财物。

    当时傅玉衡看到这里,还以为是恶人自有恶人磨,这罗惠卿是个感情骗子,韦公子终于要遭报应了呢。

    按照聊斋的一贯套路,韦公子肯定会被骗光钱财,流落街头,然后痛定思痛,改过自新,遭遇一个人美心善的仙女,重新走向人生巅峰。

    哪曾想,蒲公套路深。韦公子不但把罗惠卿给睡了,还听说对方新娶的媳妇颇有姿色。

    戏子哪有资格谈尊严呢

    韦公子稍加暗示,罗惠卿便把自己的妻子引荐了过来,不但让韦公子过足了瘾,三人还经常一起行事。

    这个故事走向,让傅玉衡叹为观止,一度觉得自己这个现代人太保守了,这种玩法他想都不敢想。

    然后,本篇故事的第一个炸裂点就来了。

    大约罗惠卿两口子是真的很和韦公子的胃口,一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韦公子,竟破天荒地想要把罗惠卿带回家去。

    于是,他就询问起了对方的身世。

    不问还好,一问之下,竟问出了一道晴天霹雳。

    却原来,这罗惠卿也不是外人。

    他母亲年轻的时候,曾是咸阳韦家的奴婢,后来被卖到了罗家,四个月就生下了他。

    这明显不是罗家的种,人家罗家也不做这冤大头,等他稍大些,就把他卖给了戏班子。

    韦公子当即心头一颤,又问他母亲的姓氏,罗惠卿说“家母姓吕。”

    “什么”韦公子大惊失色。

    他想起来了,罗惠卿的母亲,正是因为与他私通,被他母亲卖到罗家的婢女。

    也就是说,罗惠卿是他的亲生儿子。

    当时他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好不容易挨到了天明,又赠给罗惠卿许多财物,并劝他改行。

    然后,就谎称自己还有别的地方要去,等回来时再带罗惠卿走,狼狈地脱身而去。

    回来是不可能回来的,任谁遭遇了这种事,一时半会儿也无法面对。

    后来,韦公子被派到苏州做县令,当地有个有名的乐妓,叫做沈韦娘。

    此女娴雅美丽,韦公子一见便十分喜爱,当夜就把人留了下来,颠鸾倒凤,不知天地为何物。

    情到浓处,他戏谑对方“你小字韦娘,可是取自春风一曲杜韦娘吗”

    沈韦娘告诉他,“不是。我母亲是苏州名妓,十七岁时遇到一个咸阳来的公子,和您同姓。

    两人情到浓时定下婚誓,公子留下一支金鸳鸯做信物,如今还在呢。韦,其实是我的姓。”

    韦公子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心怀侥幸地看了那金鸳鸯,羞愧得无地自容。

    因有罗惠卿这个前车之鉴,傅玉衡看到这里,还有一点欣慰。

    毕竟做歌妓不是什么好营生,若是沈韦娘也能趁机得一笔钱财脱离苦海,岂不是因祸得福

    至于她和韦公子实为父女的事,反正韦公子也没脸说出来,谁又会知道呢

    哪知道,这韦公子不做人,或者说是封建时代对女子总是更加苛刻。

    他竟然一杯毒酒,把沈韦娘给毒死了。

    当时傅玉衡就倒抽了一口凉气,差点没把手里的书给扔了,嘴里骂骂咧咧,“虎毒不食子,这姓韦的,真不是个东西”

    当时他还小,不知道封建社会的残酷,只是单纯觉得都是自己的孩子,韦公子处理得也太不公平了。

    凭什么对罗惠卿,就给大量钱财,还悉心劝其改行;

    对沈韦娘,就只是羞愧了一下,转头就定下毒计,将人鸩杀

    等他长大了明白的时候,已经把这个故事抛到脑后了。

    也是如今隔世再望,才更能体会到沈韦娘身为女子,生在这个时代的悲哀。

    原著里的沈韦娘结局已经注定,他作为一个看客,纵有千般心思,也是无能为力。

    如今终于轮到他来书写剧本了,自然要修改一番,给这可怜的姑娘一个好一点的结局。

    他把那金鸳鸯改成了鸳鸯钗,给韦公子唱曲那天,沈韦娘正好戴在头上。

    因着沈韦娘的母亲实在美丽,韦公子一看见旧物,就想起了旧人,当即就出声询问,避免了父女祸乱的悲剧。

    韦公子虽然膈应自己的女儿成了歌妓,但想到当年温柔多情的旧人,他难得生出几分柔软心肠。

    他当时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把人赎了出来,远远地找了一户清白人家,给足了钱财,充做是那一家的女儿。

    无论如何,沈韦娘总算是有了一个正经的身份,不用再于欢场上强颜欢笑了。

    不过,这个聪慧的姑娘却并不感激他。

    因为她从韦公子的行为中,已经猜了出来,这就是那个明明许下婚誓,却又一去不回,令自己母亲郁郁而终的罪魁祸首。

    如果不是韦公子背诺,她本可以生来就是清白人家的好女儿。

    如今韦公子不过是在她受尽苦楚之后,再把她应得的东西还给她,凭什么要她感激呢

    只盼日后山高水长,再不相见。

    原本的故事里,他毒杀了沈韦娘,并拿钱财贿赂戏子乐工,让他们帮忙处理尸体。

    他自以为天衣无缝,却不想沈韦娘虽身在风尘,却是个蕙质兰心的好女子。

    她日常结交的也都是达官显贵,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就联合起来,告到了巡抚那里。

    韦公子惊慌失措,拿出所有钱财行贿,但还是被罢了官,理由就是浮躁,行为不检。

    改了沈韦娘的结局之后,他又不想让韦公子好过,索性就安排他误伤了知府家的公子,被知府找了个由头,罢官了。

    这个时候,他才三十八岁,仕途就已经断送了一半了。

    刀在身上扎了个透明窟窿之后,他才真正开始反思自己从前的丑陋行径,决心在家里闭门思过。

    然后他才猛然发现,自己虽然妻妾成群,身边却连半个儿女都没有。

    思及香火传承,他就想过继叔父的孙子。

    但他叔父十分不齿他的行径,认为他那一脉都品行不端,不大乐意。

    他好说歹说,叔父终于松口,却也明说了过继给你可以,但要等到你老了之后。

    那意思很明显,就是不相信他能把孩子给教好了。

    韦公子一怒之下,想把罗惠卿给接回来。

    这个时候,曾经被他用来压迫别人的封建礼教,终于像是回旋镖一样,命中他的胸口。

    如韦家这般的世家大族,怎么可能容忍一个做过戏子的儿孙

    他叔父作为大家长,对他都十分看不上,更何况是沦落风尘的罗惠卿

    风流半生的韦公子,后半生十分抑郁,死的竟然比他叔父还早。

    要知道,当年他还未读书举业时,他叔父就因年迈而挂印辞官了。

    如此短命,不可谓不是上天看不过眼,给他的报应。

    =====

    酒宴过后,徒南薰安排众人在家里歇一夜,马介甫直接就跟着傅玉衡去了书房,提前看剧本。

    只看了一个开头,这位素来宠辱不惊的狐仙,脸上已经露出了“米饭里吃出半只苍蝇”的表情。

    “这这”他的神色一言难尽,倒是没有口出恶言,而是非常中肯地说,“我曾经以为自己已经足够见多识广。今日方知,还是浅薄了呀。”

    世上真的会有这样不管不顾,没脸没皮,甚至连羞耻之心都没有的人吗

    或许是一开始对韦公子这个人物的预期就降到了最低,等他看到后面韦公子因与亲子祸乱而羞愧时,竟然还稍微改观了一些。

    “虽然已经烂透了,但总算还有些羞耻心。”

    坐在一旁喝茶醒酒的傅玉衡闻言,不禁笑出了声。

    马介甫抬头看他,“五郎笑什么”

    傅玉衡摇头晃脑地感叹道“我笑世人皆不能免俗,好人做了一件坏事,就会被打做十恶不赦,往日行的善举也都变成了虚伪;

    而已经坏透的人,但凡有了半个优点,就会被人单拎出来夸赞,且无限放大,美其名曰浪子回头金不换。”

    马介甫哑然了片刻,失笑着摇了摇头,“多大的人了,还是这般促狭。”

    接着,他一口气把剧本看完,对于结局大感满意,“不错,像这样的人,郁郁而终,凄凉独死,才是他应得的下场。”

    强行大团圆的结局,哪个年代都有人不喜欢。

    马介甫本来就有几分豪侠心性,虽然称不上嫉恶如仇,但也看不惯逼着受害者原谅施害者的事。

    傅玉衡道“别说那么多了,演不演,一句话。”

    马介甫合上剧本,正色道“按照我本心来说,我是想演的。

    这个人物对我的冲击极大,只是看剧本就已经让我心神震动,对我修心很有帮助。”

    “那就你来演。”傅玉衡直接拍板。

    可马介甫却摇了摇头,“这个人物好就好在他复杂,可是你也知道我,怕是把握不住其中的精髓。”

    他是自家人知自己事。

    虽然他阅历丰富,但为人正直豁达,对于那些腌臜事从来都是入眼不入心。

    他只救该救的人,却不会因为见过了污浊,就在心上留下污秽的痕迹。

    再加上他在演戏这条道上,实在算不上天赋型,遇到韦公子这种坏到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角色,自然就倍感抓瞎。

    他觉得像自己那点演技,多半驾驭不了。

    对此,傅玉衡哈哈一笑,扭头把润笔喊了进来。

    “五爷,您有什么吩咐”

    傅玉衡道“你去账上支一千银子,交给马兄。”

    “是。”润笔应了一声,便低头退了出去。

    没过多久,他便捧着一个锦盒进来了,里面装的是一叠银票,从十两到一百两不等,正好是一千两。

    话说傅玉衡也是穿越之后才知道,古代的银票,根本没有像电视剧里那么大的面额。

    毕竟古代技术有限,防盗版肯定不能做得十分到位。

    现代纸币有那么多高科技,还顶不住前仆后继的呢,更何况是古代

    若是一张银票面额上千两,被人仿上张,对钱庄来说就是巨大的损失。

    傅玉衡示意润笔把锦盒递给马介甫,笑道“拿着吧马兄,这是我给你的经费。”

    “经费什么经费”马介甫一脸懵逼。

    这可真是难得的奇景,傅玉衡欣赏了一下下,才解释道“马兄之所以觉得自己演不了,无非是缺乏这方面的经历。

    你拿着这些银票,就从今天晚上开始,到那烟花之地观摩一番浪荡子们的行径。照着那个演,多半错不了。”

    “那也不用给我银子呀。”马介甫道,“我想进去,多的是法子。反正我又不害人,稍微用点法术天道也不会有限制。”

    傅玉衡却坚持道“你还是拿着吧。相信我,会用得到的。”

    马介甫将信将疑,却还是决定听劝,把锦盒揣进了袖子里。

    眼看天色也不早了,马介甫深吸了一口气,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便起身告辞了。

    “我就听你的,先去观摩一番。如果实在不行,你再换人也使得。”

    他又拍了拍自己的袖子,“这些银子多半用不上,到时候有剩的,我还还给你。”

    傅玉衡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点了点。

    送走了马介甫之后,润笔才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五爷,我看大马先生是个正人君子,纵然进了青楼最多也就是喝喝茶,哪里用得了一千两”

    傅玉衡负手而立,淡淡道“正因为他是个正人君子,这一千两怕是还不够呢。”

    烟花之地多的是苦命女子,以马介甫的心性,怎么可能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却不施以援手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