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7. 报道 快把门锁上,别让她跑了!……

作品:《七零海岛摆烂后妈

    火车站门口有卖甘蔗的, 大娃买了一根,去皮砍成四截,一人一截, 嚼出甘甜的甘蔗汁解渴。

    正吃着呢,一个身量中等, 眉目精神, 身板挺直的中年男人, 走到他们跟前, 试探性地问道,“大娃,二妞”

    大娃和二妞吃东西的动作一顿, 对视一眼,齐齐喊出声, “大舅”

    宁军笑了笑,“哎, 是我。”

    二妞脆声道, “大舅, 你是怎么认出我们的”

    宁军“忘了你们妈寄过你们三的照片给我,我又去海军游泳队训练基地找过三娃, 你们跟他长得像, 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大娃二妞三娃是亲兄妹,眉眼之间自然是相似的。

    大虎和芳芳也甜甜地喊了一声, “宁叔。”

    宁军扫了他两一眼, 笑道, “是大虎跟芳芳吧,饿了没,叔带你们吃饭去。”

    大娃闻了闻身上的味, 在火车上窝了三天,觉得自个都快馊了,摇摇头,“大舅,先带我们去洗澡吧,洗完澡再吃好吃的。”

    “也成。”宁军挥了挥鼻子,“你们身上这味还真有些熏人。”

    四个孩子齐齐大喊了一声“大舅叔”

    宁军领着四个孩子出了火车站。

    一出火车站,四个孩子的眼就不够瞧了。

    来来往往衣着时髦的行人,自行车,小轿车,霓虹大厦足够他们看花了眼。

    宁军带他们走到路边停放着的铁皮外壳,厚帆布顶蓬的一排车子前,跟人问了价,包了两辆去旅馆。

    大娃坐在车上,四处瞅瞅,很是新奇。

    见状,宁军给他们介绍道,“这个啊,在沪市这边叫做乌龟车,是用来代步的。”又指了指开过的无轨电车,“这个叫辫子车,你们在学校,平时周末想出去玩,就可以坐这个辫子车,价格比乌龟车划算一些。”

    其实坐辫子车也行,不过乌龟车后车尾有一块后盖可以翻下,用来放行李,更方便。

    又是乌龟车,又是辫子车的,二妞被逗得笑个不停。

    说话间,就到了旅馆。

    宁军问了一声,知道四个孩子准备洗好澡,吃完饭就去学校,就开了两间钟点房。

    大娃和大虎一间,二妞和芳芳一间,四人轮着去洗澡。

    洗完澡,浑身都舒坦了。

    二妞边擦干长发,边问宁军,“大舅,你要带我们吃啥好吃的”

    大娃起哄,“吃最贵的,宰大舅一顿。”

    宁军乐了,“傻小子,最贵的可不一定是最好吃的,放心吧,来沪市的第一顿,大舅肯定带你们吃好吃的,品一品沪市风味。”

    出了旅馆,他们就去找三娃。

    来之前,就给三娃去了信了,三娃知道哥哥姐姐们要来,跟教练告了假,一早就在基地里等着了。

    就在沪市本地,还是陪哥哥姐姐们,一听三娃的哥哥姐姐还是考上大学来的沪市,教练二话不说,就帮三娃把假给批了。

    到了海军游泳队训练基地的门口,宁军让门卫进去通报三娃,等候的功夫,他问道,“光宗跟耀祖呢,他两不是也来沪市吗,咋没见人”

    在火车站的时候他就想问了,但一直没找着机会。

    从跟宁棠的书信往来中,他也大概知晓了宁雪如今处处别苗头的事。

    但大人的事是大人的事,从没想过迁怒于小孩。

    从名义上说,宁军也是苏光宗和苏耀祖的舅舅,他两初来沪市,招待一番是应当的。

    大娃摆摆手,“不知道,一下火车站他两就不见人了,我喊都喊不住。”

    宁军点点头,岔过这个话题。

    “大舅,哥,姐,大虎哥,芳芳姐”三娃兴冲冲地跑过来,“你们可算来了。”

    小少年穿着白衬衫,黑裤子,脸上带着甜甜的笑意。

    二妞看他跑出一头汗,拿出帕子给他擦了擦,嗔道,“跑这么快干啥,我们又不会跑了。”

    三娃弯弯嘴角。

    也是,大娃跟二妞来沪市是来上大学来着,要呆四年呢,以后见面的功夫多得是。

    出了海军游泳队训练基地,一行人转坐无轨电车。

    三娃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我都没坐过这车,原来坐起来是这样的。”

    大娃奇了,“你不来沪市好几年了吗,我以为你都逛了个遍,玩了个遍。”又跟他炫耀道,“大舅还带我们坐了乌龟车。”

    三娃鼓起脸,嚷嚷道,“大舅,你咋不带我坐坐。”

    宁军随口敷衍他,“嫌你烦,不爱带你。”

    这当然是唬三娃的,实则是,三娃如今是海军游泳队训练基地的宝贝疙瘩,轻易不许假怕走丢了,出去比赛还有专车接送,哪坐的上辫子车和乌龟车啊。

    三娃信以为真了,一路气鼓鼓地到了饭店,抬头一看,黑色招牌上五个烫金大字,沪市老饭店。

    大娃乐了,“这饭店咋叫这个名啊。”

    生怕别人不知道它资历老

    宁军给他们解释,“人家就叫这个名,因为确实老,光绪年就创立了,到如今,也有一百一十二年的历史了,你说老不老”

    大娃把话咽进肚子里,老老实实地说一句,“老。”又道,“那饭菜应该很好吃吧。”

    “味道确实不错,我跟人来过几次。”宁军道,“我听人说,这家店最开始叫荣顺馆,在沪市人嘴里,它还有个外号,叫老荣顺。”

    进了老荣顺,宁军招来服务员,点了几个招牌菜,也是沪市家常菜。

    肉丝黄豆汤,酱肉豆腐,八宝鸭还有椒盐排骨,避风塘炒蟹,五个孩子吃得满嘴流油。

    大娃道,“等爸妈来沪市,我也要带他们来吃老荣顺。”

    二妞吃了两口避风塘炒蟹,停了筷子,“我还是喜欢生腌的做法。”

    这避风塘炒蟹虽然也好吃,但是干了些,她还是喜欢生腌螃蟹那种滑嫩软糯的口感。

    又想,也不知道爸寄的生腌到邮局了没。

    跟宁军说,“大舅,我爸寄了生腌过来,有你一份。”

    宁军舀一勺肉丝黄豆汤,“生腌”他没听说过。

    大娃跟二妞把生腌的做法和好吃之处给他形容了一遍,宁军咂咂嘴,道,“那感情好,上回他们寄来的福山咖啡和琼中绿橙,我同事吃了都说好,想来这个生腌味道也很是不错。”

    吃完饭,宁军边剔牙边道,“咱们下一站去哪”

    大娃安排的头头是道,“先去照相馆,我们合个影,给爸跟妈寄回去。”又道,“妈说好久没见三娃了,想看看他现在长啥样。”

    三娃拍了拍脸,“就长这样,俊得很。”

    宁军乐了,“成,我带你们去照相馆。”

    到了照相馆,负责拍照的老师傅眯了眯眼睛,指着三娃道,“我知道你,你,你是那个”想了半天,一拍脑门,惊声道,“体坛小将”

    三娃霎那红了脸,这都是那些报纸给他取的诨号,他自个是不认的。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要走的路还长得很。

    体坛一员,他承认,小将,他可不敢当。

    他挠了挠头,赧然岔过话题,“师傅,快给我们拍照吧。”

    老师傅把金丝边的老花镜戴上,应了一声,“好嘞,既然是体坛小将来拍照,我指定使出浑身解数,给你们拍一张好的。”又道,“拍出来的相片,能贴一张在展示墙上么,好让人知道,体坛小将来我照相馆拍过照嘞。”

    三娃应了,脆声道,“成,你放吧。”又笑道,“不过师傅你可得给我们打个折。”

    老师傅说话也是逗趣,一摆手,“打折我给你们打骨折,哈哈,开玩笑的,这单我给你们免了。”

    三娃当然不应,好说歹说,以一半的价格定了下来。

    老师傅又问过,原来三娃是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来合影的,而且他的哥哥姐姐还是刚考上的大学生,顿时竖起了大拇指,“好好好,一门三杰啊。”

    这年头的大学生,毕业分配包工作的,各个都是闪着金光,出去别人问一句,得知你是大学生,都要高看好几眼的。

    也就宁雪瞧不起大娃和二妞,觉得他们两念了个没出息的学校,没出息的专业。

    “咔嚓”一声,照片定格。

    一共拍了两张,一张是宁军和五个小孩在照相馆门口的合影,还有一张,则是大娃二妞还有三娃的合照。

    照片是宁军来取,他多要了一份照相馆门口的合影,说是要放他办公桌上。

    大娃二妞三娃的合照,拿到就寄回海浪岛去,给宁棠和沈烈。

    拍完照,五个孩子头挨着头,商量了一会,决定先送二妞去沪市音乐学院,再送芳芳,三个男孩就去大学的去大学,回基地的回基地。

    宁军的bb机恰好响了,他去电话亭回了个电话,回来说是公安局有紧急案件,叫他回去。

    宁军道,“你们五个能行不”

    大娃拍拍胸脯,“放心吧,大舅,我们都不是小孩了,你去忙你的吧。”

    宁军真想弹他一个脑瓜崩,大娃看着个子是高,身板也壮实,但一脸孩子气,只能说是个半大小子。

    他想了想,拿出纸笔留了一串电话,“你们到地方了,就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

    大娃摆摆手,“我们知道的。”

    宁军又道,“对了,你们刚来沪市,又不认路,三娃也没咋出过门,咋知道哪是哪,万一走岔了怎么办,还有要是有坏人,把你们骗走了,可咋整。”

    这年头人心大多还是十分淳朴的,不过宁军在公安局呆久了,见的案件不少,多是把人往险恶的地方想。

    大娃指了指自个的嘴巴,“我们不认路,但是长了嘴啊,”

    宁军道,“说不过你,记得,多长几个心眼。”

    大娃摆摆手,“大舅你快去吧,不是说忙嘛。”

    宁军抬手想揍他,大娃一个闪身就避开了。

    宁军气笑了,“你小子,吃了大舅的饭,挨大舅一下揍咋了,真是宰完就扔。”

    大娃嘿嘿一笑,“哪敢啊,你可是我亲大舅,不过说真的,大舅你比我爸都啰嗦。”

    宁军点点他,“迟早揍你一顿。”

    目送着大娃他们远去,宁军就赶紧回公安局了。

    大娃他们五个去报刊亭买了一张沪市的地图,研究了一会,又找了一个大娘问路,“大娘,你知道沪市音乐学院该咋走吗”

    大娘扫他们一眼,“你们是去上大学的吧。”

    开学季,年轻孩子,还是问大学怎么走的,一看就是去上大学的。

    大娃应了。

    大娘一听他们几个都是大学生,高看一眼,细细地把路线给他们指了,详细到要坐哪辆车,到哪个站点。

    大娃他们告谢过大娘,按照大娘指的路,一路坐车到了沪市音乐学院。

    二妞给门卫看过录取通知书就进去了。

    三娃一路走来,惊叹出声。

    海军游泳队训练基地虽说也大,但比较空旷,而且多是体育设施,沪市音乐学院则完全不同。

    石径小路,绿茵成林,有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红皮顶白身,烟囱和老虎窗错落有致,还有方形或弧形的大露台。

    行走在校园中,恍惚间似是到了国外。

    二妞特别钟意这样的建筑风格,尤其是这还是她心心念念了三年想上的学校,简直欢喜得不行。

    要先去教务处报道,一行人问了路,到了教务处所在的办公楼,二妞敲了敲办公室的门,“老师好,我是来报道的新生。”

    办公室里应了声,“请进。”

    二妞深呼吸一口气,进了屋,打眼一瞧,有好几个老师在办公室里,其中一个留着两撇胡子,扎了一个小辫的男老师懒洋洋的靠坐在椅子,两只腿搭在桌上。

    见到二妞,他懒懒散散地道,“来报道的是吧,叫啥名,报哪个专业啊”

    大娃跟三娃对视一眼,这男老师可真不像个老师样。

    二妞抿抿嘴,露出两边梨涡,“我叫沈雅,报的是声乐表演专业。”

    男老师点点头,把脚从桌上放下,随手抄起旁边一沓厚厚的档案,“沈雅是吧,让我瞧瞧。”

    他先是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样,翻着翻着,突然醒过味来,惊声道,“你说你叫沈雅”

    二妞被他吓到,眨了眨眼睛,“怎么了,老师,我就叫沈雅啊。”想了想,补充道,“雅致的雅,也是无伤大雅的雅。”

    男老师跟一旁坐着的女老师对视一眼,猛地站起身,“快把门锁上,别让她跑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