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设置背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正文 第132章 年代新征程012

作品:《女文豪崛起日常(慢穿)

    012

    提到高三, 所有人的第一印象似乎都是做不完的题目,刷不完的卷子,补不完的课

    好像那是历劫般的一年, 身处其中的学生,都是在熬。

    熬过去了雨过天晴,熬不过去黯然收场,或是重振旗鼓再来一年。

    一开始, 陈梦瑶以为她的高三也会是如此, 但实际上, 高三并没有旁人口中如洪水猛兽那般恐怖。

    甚至可以说, 强度还不如高二。

    也许这样说有失偏颇, 但就陈梦瑶个人感受而言是如此。

    高二的时候, 他们不止要学习新知识, 还要准备会考, 那时候是真的感受到了兵荒马乱焦头烂额, 新的知识好像永远学不完,要复习的知识似乎也只多不减, 还有各种竞赛。

    在最初的忙乱阶段, 陈梦瑶的体重下降到一回家就让她爸妈害怕的程度。

    甚至她妈那么望女成凤, 立志要让家里的小孩都上大学的人,见到她如此都让她不要太拼了,考个普通的学校也好,别把自己累坏。

    一放假回去,就是各种补汤,各种大鱼大肉,还去买补品,让她带去学校喝。

    而上了高三之后, 节奏反而慢了下来。

    这种慢不是说学习的时间门变少了,而是学习的内容。

    比起高二,高三可以说是在查漏补缺,是复习整个高一高二的知识,虽然还是在补课,卷子还是更多,但陈梦瑶真的觉得会比较轻松。

    当然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她个人心态较好。

    偶尔感觉到压力大或者累了,她还会写小说放松。

    这样说可能有些奇怪,但换换脑子写写东西,确实是很快乐的事情。

    她的第二本旅游随笔在交稿后三个月内出版了。

    有第一本的热度和名气加成,首印十万册很快卖掉,并且也开始加印。

    论起销量和热度,她的旅游随笔是排在第一位的。

    而且她的明信片,书签,海报,笔记本等周边卖的很好。

    很神奇,她的配图都是纪争渡拍的,但是读者就是更买账。

    杂志社那边还给了纪争渡一笔摄影稿费。

    靠着这两本书的热度和稿费,陈梦瑶很长一段时间门都可以过得很滋润。

    不过她还是喜欢写文章的。

    高二的时候,在那种忙碌的阶段,她还跟学校的老师学了写古体诗。

    平平仄仄平平仄,学词牌学押韵学典故,别人看来觉得难的,她学了只觉得很有意思,是一种放松。

    就像别人在学习之余听音乐看电影一样的放松。

    她偏爱与文字打交道。

    在上了高三后,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说合集也终于够了篇数,可以拿出出版印刷了。

    这本短篇合集里面收录了她过往发布在杂志上的小说,也新增了三篇新的故事。

    出版社给她寄来了一堆的签名纸,要她签名。

    签名听着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实际上,谁签谁直到,签多了,她不止手酸,连郁格桑三个字都要不认识了。

    所以她对签名是很倦态的,一口气搞完上百张后就不管,等下次再来。

    她的编辑在前面两本旅游随笔的时候已经知道她这个毛病,也不能压着她签,就会提前给她寄,一边印一边等她签。

    单看她签的数量挺多的,可对比起印刷总数,她这就很不够看。

    不过这年代签书基本都是如此,在这方面没那么卷,非要作者签上大半。

    买到签名的书跟中彩票一样,是运气和概率问题。

    签完名,陈梦瑶又完成了一件事,剩下的,交给杂志社就行。

    他们杂志社出版这种合集也是很有经验的,宣传销售什么的都不需要作者操心。

    倒是主编有再问陈梦瑶要不要办签售会。

    她马上就高三毕业,到时候有时间门,可以办一场签售会。

    途径你的山川湖海国内国外上下两本出版后,有无数读者希望她可以办签售会,也有很多书商愿意出钱请她去办。

    但是那时候陈梦瑶在上高中,她不想办,主编那边也理解,推拒了。

    现在她马上毕业,主编就很希望她可以办一场。

    现在杂志社最红的作者可以说就是她,但她也是被读者评选为最神秘的作者,对她的猜测天马行空,甚至觉得她可能是长相不行,才不敢露面。

    一开始这种猜测被很多读者否认的,因为途径你的山川湖海里面有不少她穿着民族特色的照片,虽然最多露的只是小半张侧脸,但是看上去是真的很漂亮,她的这种照片做成的明信片等衍生品是卖的最好的,不少读者专门把两本书的人物照像集邮一般收齐了。

    可是,随着她迟迟不肯露面,书卖的那么火的时候都一场露脸采访都不参与,一场签售会都不办,实在是太奇怪了。

    写青春风言情风的作家,几乎没有一个是像她这样的。

    所以,关于她容貌不好的猜测就出来了。

    读者来信还劝慰她,他们喜欢的是她的文字她的才华,不是她的脸,那都是虚的,让她不要为这样的言论伤心怎么样的。

    此外,除了这个猜测,还有的以为她是个喜欢穿女装的男作家。怕办签售会就暴露,所以才藏着掖着。

    总之,是各种奇怪的猜测都有。

    不过即便是如此,陈梦瑶还是不想办签售会。

    她马上就高中毕业没错,但是她还要上大学。

    写作与现实,就相当于二次元与三次元,她并不希望两者交集,影响到她现实生活。

    躲在文字背后安心的写自己的文章,比掉了马甲要让她舒服。

    她坚持,杂志社那边也没辙。

    不过这样一来,像采访签售会等这方面露面的宣传资源,就会倾向于其他的作者。

    毕竟杂志社是盈利组织,不是公益组织。

    陈梦瑶能理解,并不放在心上。

    只是,没想到没有这些宣传,她的短篇合集也卖得很好。

    即便还比不上途径你的山川湖海,但是已经远超杂志社对这本合集的预期,在陈梦瑶高三毕业时,短篇合集的销量已经打破杂志社历年来最好的短篇销售合集的销量,甚至超出了众多长篇作品的销量。

    这又为陈梦瑶带来一笔很客观的稿费收入,让她直接可以在大学所在的城市全款买房。

    对比起前两年在县城买房时,这两年房价涨了不少,就是她家买的那一套,现在也已经溢价几万块,而大城市的房价更不必说了。

    但是,陈梦瑶还是必须说,在这个年代,写文是真的很赚钱,在这个平均月收入一两千块的时候,她第一篇短篇小说千字100,到现在千字1000,更别说出版后带来的分成收益。

    兼职写作这些年,她赚的钱足以让她轻松在大城市全款拿下地段好面积大的房子,剩余的钱还可以在地段一般点的房子买商铺。

    上了大学,她也已经成年,买房子这些事不需要再经过家里,她也暂时并不打算告诉家里。

    并不是说她对家人的感情变淡,而是有时候,适当的隐瞒是有必要的。

    县城的一套房一套商铺,目前已经足够她的家人过得很好。

    如果在这么短时间门内她又说她买了大城市的房子和商铺,她不确定这会不会让她的父母觉得她赚钱太够容易,从而做出什么她并不想看见的事情来。

    自打她爸妈便利店赚钱后,她也会跟她拿生活费,大学的学费也让他们交。

    如此一来,她爸妈反而还更高兴更踏实一点。

    她妈还额外给她塞了钱,让她多买点衣裳打扮自己。

    上了大学可不是像中学,每天雷打不动穿校服。

    不会打扮,那怎么行呢。

    殊不知是陈梦瑶那时候懒惰,不爱拾掇自己。

    事实上,她的衣服有一大堆,旅游的时候必逛的就是服装店饰品店,只是全放在纪争渡那里而已。

    纪争渡今年上大三,还没开始实习,但是他已经是他们学校的红人了。

    因为他大二的时候,就卖出了一个小游戏,为他和几位合作的舍友带来了上百万的收益。

    这个收益直接让纪争渡在学校出了名。

    虽然他们学校厉害的大佬多,但是在这个年代,一百万也不算是个小数目。

    更何况他才大二,前途可期。

    在他名气爆出来后,不少游戏公司找到他想要提前预定将他纳入自己的团队。

    只是,都被纪争渡拒绝了。

    因为他要自己创业。

    这个时候,计算机已经不像是十年前那么落后了,国内的各大企业,计算机也已经是办公标配。大城市里,条件稍微好点的家庭,家里就有计算机。

    能用计算机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

    在这一行创业的人,也实在太多太多。

    只是众所周知,创业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起创业成功,更多的是创业失败的人。

    挖他的公司也不泼冷水,年轻人就是如此,自己摸爬滚打受受挫折,才会知道什么选择是好的。

    他们也不着急,反正距离他毕业还有时间门。

    更何况,他们觉得他卖出百万的小游戏,没准只是侥幸。

    不管外界如何,纪争渡还是铁了心要搞创业。

    他说服了与他合作的舍友,一百万只拿少部分来分,剩下的都投入到他们的公司里去。

    他们决定继续做游戏。

    这个时候,做游戏绝对是有市场的。

    但同样,也没那么容易就是。

    只是作为团队灵魂人物的纪争渡心态很稳,跟着他干的也能稳下来。

    不过百忙之中,纪争渡还是有送陈梦瑶去上学。

    陈梦瑶高三的时候有被学校选进保送名额了,但是后来她放弃了,选择了自己高考。

    高考的成绩出来后,国内的大学可以任意她选。

    她选择了一个听在她爸妈耳朵里满头疑惑的专业生物科技专业。

    对普通农村人而言,他们最熟悉的就是学师范的,学医的,学法律的,学金融的;像生物科技专业,基本可以说毫无概念。

    姜娟在她小学对她的期望,就是希望她以后能当个老师,捧国家的铁饭碗。

    在农村人看来,什么工作都不如国家的铁饭碗好,当老师还有寒暑假,说出去也体面,受人尊敬。

    但是,儿大不由娘。

    从陈梦瑶上了高中之后,她这个想法是不再有了,因为很显然,她能隐约感受到陈梦瑶的理想并不是当个老师。

    到她为家里买房买商铺,她更是知道自己是干涉不了这个大女儿的决定了。

    不过也并不感到伤心,只是有孩子长大的感慨罢了。

    陈梦瑶就读的是这个专业国内排行no1的学校,不太巧,跟纪争渡不在一个学校里。

    当初她选择的时候也有想过要不要选个跟纪争渡同个城市甚至直接选同一个学校,但是这个想法只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小会就消失了。

    她是要选择她感兴趣的,且最好的。

    不然她读书这些年岂不是白费了

    陈梦瑶心智很坚定,并不想为了纪争渡就放弃自己的最优选择。

    纪争渡对此说不失望是假的,但是他的失望不是因为她选择了她喜欢的专业,而是失望于两所学校不在同个城市。

    如此一来,他也只能勤快点,两地之间门往返了。

    反正现在大城市的交通非常发达,只要他有钱,他每天往返都可以。

    钱财上,纪争渡确实是不缺的,虽然他在创业,创业初期处处花钱,但他家里其实是有钱的,他并没有为钱财担忧过。

    只是,后面他才发现,横亘于他们之间门的不是金钱和距离的问题,而是忙碌的问题。

    他创业初期很忙,大三的课业虽然没有大一大二多,但还是很多需要学习的,系里的老师看重他,很多事也会找他做或者带他去参加什么会议。而创业不是埋头搞就行,很多事都要做,忙起来是真的分身乏术,有时候一周都是抽不出时间门来联系陈梦瑶。

    而陈梦瑶虽然才上大一,但是这个专业它是真的有超多知识要学习,陈梦瑶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每天回来洗洗就直接想躺着了。

    在这一行上,要是有所建树,她不能只读个本科,还必须要考研。

    想要跟到合适的导师,更是不容易。

    此外,大一新生的活动也是很多的,也是很有趣的。

    陈梦瑶入了学校,生活基本都被学校的事情给占据了,也抽不出空去找纪争渡。

    但好在,这种境况没有让两人感情生疏,反倒更加珍惜见面的机会。

    只要有空,也是必然会打电话聊天,有时候一煲电话粥就是把手机讲的没电量。

    同宿舍的人问她是不是在谈恋爱,陈梦瑶就直接拿这个问题问纪争渡。

    然后,没两天,纪争渡就拿着花在她的教学楼下等她。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