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9. 第 129 章 三条腿的鸡——的魂儿……

作品:《[西游]在积雷山当狐王的那些年

    扶黎以为他声音很小就没事, 没想到旁边的武将耳聪目明,压低了声音也被人家给听见了。

    听都听见了,藏着掖着也没意思, 不如放心大胆的问。

    小狐狸崽子果断放弃端庄矜持的师父,立刻挪到一看就是个大嘴巴的武将身边,“这位将军, 趁傅大人还没到, 您来详细说说呗。”

    程咬金嘿嘿一笑, “狐长老不必拘谨,叫我老程就行。”

    “好的老程。”扶黎大王深谙顺着杆子往上爬的道理,两个自来熟凑到一起, 没一会儿就勾肩搭背宛如相识几十年的好兄弟。

    大唐就是好, 走到哪儿都能见到青史留名的厉害人物。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现在还活着的应该都在吧。

    都是人才啊, 眼馋jg

    二凤啊二凤, 能不能分出来几个有本事的大臣给积雷山呀

    雷哥比哈特

    狐狸崽崽异想天开, 他知道带走一个太子殿下已经是意外之喜, 其他朝中大臣想都不要想。这儿不是积雷山的人才储备库,不能看上哪个就带走哪个,不然李二陛下会找他拼命。

    比起打活着的人的主意, 不如盯着时间去地府抢鬼魂。

    可惜地府内部的效率还挺高,人死之后没多久就会转世投胎, 现在打那些已逝之人的主意已经太晚,不如盯着活着的这几位。

    这些大佬活着的时候在李二陛下手底下打工, 死后到狐王陛下手底下打工,那场面想想就令狐开心。

    他是只有自知之明的狐狸,让他来管理这些心眼比筛子还多的名臣他肯定管不了, 可他现在有能管得住他们的人呀。

    承乾啊承乾,你可真是扶黎大王的福星

    韩信善将兵,刘邦善将将,身为大王,这一点应该跟刘邦学习。

    小狐狸崽子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没一会儿又被程咬金的话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真的吗真的吗老傅真的那么不好相处吗

    尉迟恭听的眼角抽搐,屈起胳膊重重的戳在程咬金身上,眼睛依旧看着别处,“大庭广众之下,你注意着点儿。”

    程咬金瞬间坐正身体,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

    看他这熟练的样子就知道,这种事情以前肯定没少干。

    狐狸崽崽在好兄弟坐正的瞬间也端正起来,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大家都在看他,先朝大家尴尬的笑笑,然后试图在光滑洁净的地砖上找到一条能够装下他的地缝儿。

    又忘了设结界,真是太不应该了。

    好在万众瞩目的太史令傅奕傅老爷子很快到场,精神矍铄的老爷子一出现在殿中,大家的注意力立刻都到了他身上。

    扶黎这才意识到刚才不只和尚道士变脸,两边的大臣脸色也都不怎么好。

    哦豁,这他可就不困了。

    能满朝拉仇恨也是少见,让他看看这老爷子到底有多大神通。

    傅老爷子精神头很好,一大把年纪完全不用搀扶,“老臣傅奕,拜见陛下。”

    李二陛下摆摆手,“免礼,赐座。”

    “谢陛下。”傅老爷子利索的挺直腰杆,眼角余光看到在座有不少和尚,两只眼睛立刻如鹰隼一般扫视过去。

    高僧们

    害怕jg

    程咬金老实了一会儿,看到傅奕进来后又不老实了,“啧啧啧,这哪儿像八十多快九十的人”

    扶黎这次学聪明了,先动动手指将他和程咬金隔在结界里面,然后才两眼放光的说道,“现在不怕被听见,老程,快细细说来。”

    程咬金清清嗓子,发现这次真的没人看他,先是感慨狐长老神通广大,然后才给他从头说起。

    这老傅以前当过道士,精通天文历法,非常推崇儒家和道家,格外讨厌佛门。

    自汉朝灭亡,佛教便盛极一时,寺院遍及各地,僧尼人数与日俱增。虽然南朝、北朝都曾有过拆庙毁像勒令僧尼还俗的灭佛举动,但是不久之后总会有另外的皇帝出面兴佛,重新恢复佛教的声势。

    老傅这人很奇怪,他既精通阴阳术数,本人却什么都不相信,生病了也不求医问药看大夫,身体能不能好全看天命,还美名曰顺其自然。

    普通人生病不吃药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但是老傅没有,他不光没有,还活蹦乱跳的活到了现在。

    人到七十古来稀,他都八十多奔九十的人了,身子骨比三四十的人还硬朗,也是怪稀奇的。

    老傅推崇儒家和道家,对佛门可谓是深恶痛绝,早在先帝武德年间就上表请求废除佛教。就算不能废,至少也得限制百姓出家。

    老爷子办事儿很严禁,他为了说服先帝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愣是写了好几本书来反对佛教。在家没事儿的时候还搜集魏晋以来所有的反对佛教的言论,就算只有一句半句也得记下来当证据。

    陛下你看,古人也觉得佛教靠不住,咱本土有道教就够,佛教什么的还是废了吧。

    老傅从天下没有佛教的时候开始说,以前他们这儿没有佛教,那叫一个“耕能让畔,路不拾遗。孝子承家,忠臣满国”。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当时的人都尊奉老子、孔子,完全没有佛门的事儿。

    自从佛教从天竺传到他们这儿,天下那叫一个乱啊。

    梁武帝的时候,就建康一座城就有五百多座寺庙,僧人尼姑足足十多万。萧梁时期离他们现在还不算远,陛下应该知道那时候的寺庙有多霸道。

    寺院的僧人不光不用交税,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的特权,很多百姓没有出家也去寺庙里当佃户,只要挂靠到寺庙里,他们的户口就再也不归朝廷所管。当时天底下有一半的户口都不归朝廷,百姓都跑去寺庙里,那还要朝廷干什么

    佛寺侵夺佃民广占田宅,北齐那边甚至到了只要是良田都归寺庙所有的地步。他们大唐现在还没到那个地步,谁敢保证将来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

    胡佛,竟是些祸国乱民之辈,赶走赶走都赶走。

    现在大唐境内的和尚已经够多了,那些和尚全都不用交税,寺庙还占着那么多良田,陛下您难道不心疼吗

    总之就是一句话,佛教不行。

    不过当时先皇没搭理他。

    老爷子一次上书没有结果,没几年又来了第二次。

    他这次不说佛教怎么怎么不好了,而是从佛经教义下手。佛门有生死轮回的说法,说什么这辈子做好事下辈子享福,在他看来都是屁话。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辈子积善行德是好事,谁能保证下辈子能因为这辈子积善行德过上好日子

    再说了,什么事情都让佛门给干了,还要阴曹地府干什么。阴曹地府赏善罚恶天天那么忙,怎么不见地府的阎王判官在民间发展信徒啊

    说完这些,然后又是老生常谈。什么兴衰治乱分分合合,只要天底下还有寺庙,那就全都是佛教的错。

    总之还是那句话,佛教包藏祸心,就是不行。

    所有人都知道这老头儿在故意找茬,但是所有人都拿他没办法,因为他找的茬还挺有水平。

    僧人太多的确影响朝廷的户口,寺院占的土地太多也是个大问题。皇帝知道佛教能帮他教化百姓,自然也能看到佛教过于兴盛带来的坏处。甚至都不用动脑子想,回头看看汉末到前朝的情况就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老傅接连几次上疏,先帝也意识到佛门不管不行了,于是下令召集百官商量佛门这事儿怎么办。

    狐狸崽崽眨眨眼睛,“怎么办”

    老程抿了口茶水,摇头晃脑怀念不已,“支持佛门的一波,反对佛门的一波,两拨人在金銮殿里吵架,说是谁吵赢了听谁的。”

    扶黎继续,“结果呢”

    “结果是老傅孤军奋战舌战群儒,和朝中一堆信佛的大臣唇枪舌剑据理力争,最后说的他们哑口无言。”程咬金又抿了口水,悄悄给小狐狸指认当时的主力军,“看到了吗,那个萧瑀当时是中书令,差点被老爷子给说的当场撞柱而亡。”

    也不能说老傅是孤军奋战,朝中信佛的大臣很多,不信佛的也不是没有。就是当时站出来支持他的不多,只有一个太仆卿张道源。

    两个人对战对面好几十,数量相差悬殊。张道源当时年事已高,平时也是个慢条斯理的性子,骂人这种事情不能让老张上,最后还得老傅自个儿扛起大旗。

    古有诸葛亮舌战群儒,今有他傅奕舌战群臣,那场面真是相当的热闹。

    小狐狸眼睛亮晶晶,“打起来了吗”

    “哪儿能呢,他们文人耍嘴皮子,当我们这些武将是死的不成”程咬金乐呵呵说道,“先帝把当时叫的名字的文臣武将全喊到宫里了,就是怕他们吵着吵着打起来。老傅能一个人骂一群,他总不能一个人打一群,我们看热闹的同时都注意盯着他们呢,不会让他们打起来。”

    “可惜我没看到。”狐狸崽崽遗憾的咂咂嘴,“话说傅老爷子不是吵赢了吗,怎么现在的佛门还那么兴盛”

    老程嘿嘿一笑,“老傅官儿小,其他人官儿大,萧瑀他们吵输了不想认账,老傅也拿他们没办法。”

    扶黎

    “怎么还不讲道理”

    “官大一级压死人,讲道理有用的话还要拳头干什么”程咬金耸耸肩,丝毫不觉得吵输了不认账有问题。

    武将嘛,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扶黎深有同感的点点头,然后又指指高僧们旁边的道长,“和尚和大臣们见了傅老爷子脸色不好我可以理解,为什么道士见了他也跟着变脸老爷子以前不是当道士的吗”

    “寺院有的毛病道观也都有,朝廷要打压寺院,道观也逃不过去啊。”程咬金不信佛也不信道,和尚道士倒霉不倒霉和他没有关系,他就只管看热闹,“老傅闹这么一场不是没有用,没过几年就发了个沙汰僧道诏。虽然没有和老傅说的那样让所有的和尚都还俗,但是打压佛门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但是吧,那个诏书是沙汰僧道诏,打压的不光是佛门,还有道门。”

    佛门有得道高僧,也有不守戒律的野和尚,寺院苟避征徭不利于朝廷管理。道门有道长天师,也有嗜欲无厌的野道士,道观苟避征徭也不利于朝廷管理。

    先帝以前要让佛门道门来稳定民心,对和尚道士的膨胀还能睁只眼闭只眼,等到天下慢慢安定,他对和尚道士的耐心也越来越有限。

    老傅接二连三的上疏,他也不能每次都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不然多对不起老魏的良苦用心。

    那道沙汰僧道诏里写的很清楚,不管是和尚尼姑还是道士女冠,只有精勤练行遵守戒律的能保留出家人的身份,其他不行精进戒行有阙的全部还俗回家种地去。

    有度牒的僧人道士迁到大寺院大道观居住,衣食继续由朝廷供给。不过那道沙汰僧道诏下来,度牒就不好办了。

    皇帝亲自下令,京城留寺庙三所,道观两所,天下其余诸州各留一所,多余的寺院道观全部关停。

    其余诸州暂且不说,就只说长安城。长安城那么多和尚道士,只留三所寺庙两所道观够干什么

    扶黎好家伙,一粉顶十黑啊

    扶黎大王掰着手指数数,一只手没用完就数出来了不对劲,“我师父在洪福寺落脚,那洪福寺是樊川八大寺之一,除了洪福寺还有兴教寺、华严寺、兴国寺、牛头寺等其他七座寺庙,长安城怎么可能只有三所寺庙。”

    程咬金挤眉弄眼,“先帝的诏书是颁布下来了,可是没过多久当家做主的就变成了咱们现在的陛下,那个诏书压根没施行。”

    扶黎恍然大悟。

    玄武门之变,懂的都懂。

    老程正在兴头上,换了个姿势继续说,“当今陛下继位之后没有急于沙汰僧道,手头上要紧的事情太多,和尚道士的事情得往后放。一来二去,没等他重新考虑怎么处理佛门和道门,就出了泾河龙王的事情。”

    他们陛下十九岁领兵,几十年来南征北伐东挡西除,从来没有邪祟敢近身,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被龙王给缠上。

    狐长老初来乍到可能不知道,别看陛下看上去高大威严,那些日子没有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看门他都吓的睡不着觉。

    扶黎心道他好歹是种花家的狐狸,门神怎么来的他还是知道的。不过老程神神秘秘的和他说这些,他也不能让老程脸上无光,该恭维的话一句都不能少。

    程咬金仗着外面的人听不见他说话很是放肆了一把,放肆完之后才回归正题。

    他们陛下从地府还魂后要召开水陆大会,按理说这事儿不应该反驳,死而复生那么罕见的事情都能发生,陛下身为活过来的那个幸运儿,养好身体后去寺庙拜拜很正常。

    但是老傅不答应,老爷子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前面几次上疏禁佛不了了之打击不到他,只要他还活着,就永远还有下一次。

    这次上疏依旧是老生常谈,来来去去还是“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那一套,后面还跟着“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最后还不忘加上“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之类的说辞。1

    反正就是佛教是番邦,来到他们这儿就是“夷犯中国”。他们有老子孔子已经够了,不需要再拜什么如来佛。

    那些和尚平日里诵读的经书已经违背了三纲五常,非常不利于陛下治理江山,陛下也不想千辛万苦打下来江山让和尚坐享其成吧。

    话说的很有道理,可惜陛下不听。

    他们陛下自己有主意,不光不听老傅的话,还派了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

    观音菩萨下凡的时候朝中很多大臣都看到了,许多本来不信佛的大臣见到观音菩萨下凡也都动摇了心思,没多久就请个佛像回家供着。

    别管有用没用,反正看着心里踏实。

    “玄奘法师回来之前他们看见佛像心里踏实,以后可就不一定踏实了。”程咬金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幸灾乐祸的说道,“陛下要出手处理和尚了,和尚都处理了,离道士还远吗”

    民间崇佛,道教是国教,但是这不代表他们陛下会心慈手软。

    能用的教派才是好教派,不能用的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扶黎啧了一声,当皇帝的心都黑,古人诚不欺我也。

    他们俩在结界里面说的开心,险些没注意到傅老爷子那边已经结束了输出。

    老爷子不愧是老爷子,见到和尚就没有好脸色。不过和尚道士还有其他大臣见了他也没有好脸色,是别人联合起来孤立他还是他自己孤立其他人还真不好说。

    李二陛下把傅奕喊来没有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让在座的高僧道长都知道这天下是他这个皇帝说了算。不管佛门道门私底下想干什么,只要触及到朝廷的利益就是不行。

    前头的皇帝干过灭佛之事,他们大唐还没有灭佛的先例,在座诸位应该都不想在有生之年见到那一天吧

    敲打完毕,接下来才是正经商量对策的时候。

    先打一棒子再给颗枣,这个技能似乎所有皇帝都能无师自通。

    金銮殿里面和和气气商量对策,房顶上的两位神兽也没有闲着。

    狻猊的本体长的很像狮子,宫里的神兽雕像也都格外突出这一点,所有的雕像都怒目圆睁孔武有力,但是这位龙子的性格和他的本体长相截然相反。

    囚牛喜欢音乐,睚眦酷爱刀剑,嘲风好险又爱玩。哥哥弟弟们各有各的爱好,老五狻猊放在一群兄弟之中丝毫不显眼。

    他喜静不喜动,白白长了个威武的身板,实际上却是个阿宅。

    现在,阿宅狻猊手上拿着厚厚一摞书,正在挨个的给他的孔雀兄弟介绍。

    李二陛下他爹在位的时候命人以前朝的开皇律为基础编了个武德律,李二陛下继位后命人对武德律加以修订编成贞观律,也就是大唐现在用的律法。

    贞观律只有三个字,涵盖的内容可多的很,不然也没法治理那么大一个国家。

    狻猊在一个地方待的舒服就不想走,不代表他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什么样。大唐全国三百六十州,下辖县城足足一千五百多个,有些县城都比那些小国大,管理起来麻烦着呢。

    孔宣漫不经心的听着,也不知道听进去多少。

    按照现在的称呼来说,他在凤族也能称上一句“太子”,不过他出生的时候凤族已经日薄西山,他也从来没在意过这些。

    妖族没有人族那么麻烦,他是元凤之子和他必须管理凤族没有必然关系。凤族没了族长还有长老,不需要他这个从来没有在凤族生活过的元凤之子插手族中事务。

    看过凡间皇帝的太子不光要起早贪黑学这学那,还要防备着兄弟夺位的苦日子,他现在觉得什么事情都不管才最适合他。

    他本来也就没管过什么。

    狻猊念完最后一条目录抬起头,“孔宣,你有在听吗”

    孔宣淡定点头,“在听。”

    狻猊皱眉,“我刚才说了什么”

    孔宣轻飘飘看了他一眼,没有直面回答他的问题,“狐崽出来了,我去找他。”

    狻猊

    直接说你没有听很难吗

    阿宅生气,阿宅要闹了。

    孔宣没有糊弄他,殿中的和尚道士为了保住现有的体面难得和和气气商量接下来怎么办,商量完之后剩下的事情不用他们管自然集体退场。

    再接下来的事情是皇帝和大臣们商量,他们没有资格参与朝廷的内部会议。

    扶黎摆摆手和老程告别,转身跟在他们家师父身后离开。

    古有老子化胡为佛,今有唐僧化胡佛为本地佛,这法子听上去真不错。

    凡人的信仰能帮助神仙修炼,否则西方那两个圣人也不会累死累活传播教义。

    信仰是认神的,凡人拜哪个神哪个神才能得到他的信仰。到时候东土大唐的百姓拜的全部都不是灵山的佛,灵山那边什么都得不到,那才是真正的大快人心。

    看呐,南赡部洲大吗东土大唐的人多吗一个都不给你们

    扶黎大王哼着小曲儿往前走,西方越倒霉他越开心,“师父,晋昌坊在什么地方唐皇在晋昌坊给您建一座寺院,晋昌坊在哪儿”

    “晋昌坊在东南边,是个安静的好去处。”唐僧温声说道,“曲江池有座净觉故伽蓝,新寺在净觉故伽蓝的旧址上建造,想来只需一年半载就能完工。”

    到时将那些从灵山带回来的经书全部挪到新寺院经他之手翻译,民间信佛的百姓可以继续信佛,信道的百姓依旧可以信道,不管信仰那一边,他们的信仰都和西方灵山没有关系。

    “师父,大兴善寺那边已经有个译场,在新寺里面增建翻经院的话,大兴善寺的和尚会不会有意见”扶黎知道道士和僧人私底下有竞争,不同寺院的僧人之间应该也少不了明争暗斗,他们家师父这次大出风头,难保别处的僧人不会诋毁他。

    唐僧笑着摇摇头,“不必担心,他们知道轻重。”

    如今天下僧人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有那个功夫和他过不去不如想想怎么将佛经中不合适的地方给改掉。

    佛门不比道门,道门那边不用绞尽脑汁改典籍。佛门典籍千千万,也不知道要改到什么时候才能改完。

    还好这事儿不是他自己干,大兴善寺那边的僧人也得帮忙。等曲江池的新寺建成,皇帝陛下还会召集天下各地的高僧齐赴京城。

    干活儿的僧人多了,活儿自然也就少了。

    大兴善寺的译场由天竺僧人主持,现在这种情况显然不适合让外面的僧人做主。但是人家千里迢迢来到大唐,他们也不能说扔就扔,只能循序渐进慢慢来。

    翻译经书的重任逐渐从大兴善寺转移到新寺,天竺僧人继续留在大兴善寺。他们可以继续弘扬佛法,只是不能再插手经书之事,其他一切照旧。

    长安城中高僧云集,懂梵文的不在少数。翻译经书不是一年半载能完成的事情,他们还可以边翻译边教学生,总之要把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扶黎大王呱唧呱唧鼓掌,鼓完掌后才拍拍胸口说道,“还好二师兄和沙师弟提前说好要和我回积雷山,不然留在长安城还怪难受的。”

    在大兴善寺要埋头和经书打交道,现在师父回到长安城他们还得和经书打交道。只要跟在师父身边,一定少不了和经书相亲相爱。

    想想就头疼哈哈哈哈哈哈哈。

    沙和尚后怕的搓搓胳膊,“扶黎大王说的是,多谢扶黎大王收留。”

    唐僧无奈笑骂道,“你们真是,新寺还没建好,这就开始逃滑了。”

    扶黎一本正经,“这怎么叫逃滑呢,这叫合理避开路上的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二师兄和沙师弟就不是干这种活儿的妖怪,强逼着他们埋头故纸堆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之心。是吧,沙师弟”

    沙和尚憨憨挠头,“师父放心,徒儿不逆反。”

    他可听话了,逆反两个字和他不沾边儿。

    扶黎顿了一下,面不改色的改口,“二师兄肯定会逆反,是吧,沙师弟”

    沙和尚看上去依旧憨厚老实,“扶黎大王说的是。”

    唐僧听着他们两个一唱一和,摇摇头不想搭理他们。

    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界,西边是长安县,东边是万年县,合起来就是长安万年。

    扶黎和沙僧都是第一次来,回程不用着急,唐僧便骑着马慢慢走,一边走一边给他们介绍周边的情况。

    长安城中繁华,但是繁华的只有离皇宫近的坊市,从大兴善寺所在的靖善坊往南的四列里坊没有多少人住,新寺所在的晋昌坊便是人烟稀少的坊市之一。

    早在一二十年前,朱雀门往南第六横街南边都是没有人住的地方。第六横街,也就是靖善坊南边挨着的横街。

    经过这些年的恢复,那四列里坊现在已经不是杳无人烟,但也是烟火不接阡陌相连,和城外的村寨没有什么区别。

    扶黎化为原形跳到沙和尚肩膀上,心道这就是建城的时候没有做好规划。城池建的太大,城里却没有那么多人口,可不得空下来一大片地方。

    也许那位将作大匠建城的时候天下人口很多,他也没想到城里会有住不满的一天吧。

    小狐狸崽子摇摇尾巴,想到前朝那个败家子隋炀帝,感觉人家建城的时候可能真的没想过这个问题。

    师父说大兴城是隋文帝的时候建的,隋文帝开皇年间天下有八百多万户百姓,结果让隋炀帝治理了十三年,八百万直接锐减到两百万。

    天下的人口锐减,都城肯定好不哪儿去,长安城南边能空下来三分之一也不奇怪。

    八百万到两百万,这少的可不只三分之一。

    造孽啊

    狐狸崽崽郑重的托着脸思考大事,大唐不像明清,没有明清时人口大爆炸的条件,人口恢复是个需要时间的活儿,也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恢复到城里一百多个坊全部住满人。

    人族住不满的话,妖族能住吗

    扶黎大王很是心动,可惜这种事情只能想想。

    就算李二陛下可能会同意让妖族进城居住,那也得等他们积雷山的草台班子搭起来之后才行。妖族立起来才能让妖族子民和城里的胡人享受一样的待遇,不然进城就是大唐的子民,他们多亏啊。

    承乾都要靠你啊承乾

    扶黎大王把事情记在心里,继续美滋滋听师父讲故事。

    唐僧顺着朱雀大街走,他已经好几天没见着他那二徒弟,正好今天有空,逛完大兴善寺还能再去玄都观转转。

    “刚才大殿里的道长有玄都观的尹道长,另一波穿着和玄都观很不一样的道士是哪个道观的”扶黎抱着尾巴,拿出小梳子梳尾巴尖尖上的毛。

    “是潘师正潘道长带领的茅山上清宗道士。”唐僧是个和尚,不过他对道门也很了解,说起道门的宗派也是头头是道。

    道教上清宗的创建者为南岳夫人魏华存,是西晋开国功臣魏舒的女儿。

    三国时曹魏攻打汉中,统治汉中近三十年的天师道第三代天师张鲁投降,之后大量天师道教徒被迁入洛阳。

    魏舒是天师道的信徒,在他的影响下,南岳夫人也从小好道,后来便成为天师道中的祭酒。不过南岳夫人对天师道的道法很不满意,于是就创建了上清道法。

    当然,她不能说这道法是她自己所创,而是宣称是西王母传下的仙法,只有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的将道法传下去。

    扶黎

    “师父翻译的佛经不是自己创建的,而是从如来佛祖那儿求来的,所以能名正言顺的将佛法传下去。”

    唐僧只是笑笑,然后继续说道门的事情。

    有道是不依国主,法无所立,道门最兴盛的玄都观和上清宗都和朝廷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

    早在天下大势未分之时,上清宗的第十代祖师王远知王道长便慧眼识珠认出明主,早早地送上了代表天意的符命。刚才在大殿中见到的潘道长,便是王道长的亲传弟子。

    王道长是个非常敏锐的道长,大唐建国之后便将上清宗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祖山茅山,而主要力量则是转移到离京城不远的嵩山。

    上清宗现在能发展的那么好,王道长功不可没。

    玄都观的策略和上清宗差不多,当初高祖在太原起兵时,玄都观的岐晖真人认定李唐必得天下,于是将道观里存储的粮草全部献给平阳公主充作军粮。

    高祖抵达黄河蒲津关之时,歧晖真人直接说“这是真君到了”,视高祖为道教真君以示天命所归,所以玄都观的名气和长安城其他道观相比简直是一骑绝尘。

    扶黎煞有其事的点点头,“我懂,这叫背靠大树好乘凉。”

    他们一行走的慢,原本和他们一起出宫的高僧道长已经各回各家,他们还在路上慢慢悠悠的走着。

    长安城格局方正,气势恢宏,东面、西面和南面各有三个城门,连结这些城门的是六条主干道。

    皇宫在最北边,旁边是文武百官办公的地方,其他地方东西十四条、南北十一条横纵街巷包围住的就是坊。每一坊均由坊墙围住,一般只开两个坊门。

    这边没有临街的店铺,走在大街上只能看到坊墙,只有那些极为受宠、立过重大功劳的朝臣武将,才有资格在坊墙上再开一道小门。

    城里设计成这样是为了宵禁,大唐律令,天黑之后大街上不能留人,上元节那三天除外。

    宵禁的街鼓在太阳下山的时候响六百下,鼓声结束后所有的坊门都得关上,除非看病、或者执行朝廷的命令,不然巡逻的卫兵看见一个抓一个。

    这时候要是没来得及回到自己家所在的坊,那就只能随便找一个坊进去住店了。

    宵禁限制的只是不能在大街上走,坊内行走不受限制,可以痛痛快快玩一宿。所以长安城这些人口多的坊里几乎都有寺庙、酒肆、商铺,只要不出坊门,通宵达旦也没问题。

    他们一路走到靖善坊附近,还没走进坊门,隔壁崇业坊就冒出耀眼的金光。

    隐隐约约似乎还听到小道士的尖叫声。

    “师父咱家鸡圈出现了两只三条腿的鸡的魂儿”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