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零二章 天人制衡

作品:《诸天万古道

    想起当年那个胖嘟嘟,带着婴儿肥的鸡腿明,再看这个一脸叛逆之色的社会青年。

    一点都没有当年可爱了

    月儿在药庐这边估计要待一段时间了,他和端木蓉之间能否完好如初,很大一部分希望就寄托在这个小棉袄身上了。

    清儿和弄玉她们回娘家探亲去了,连拉着小诗,少司命和梅剑菊剑兰剑竹剑一起走了。

    所以现在瑶池也空了,焱妃注定扑个空落。

    出了药庐,两道人影一黑一白落在东方九的身前,躬身一礼,正是墨鸦白凤。

    “拜见主上”“拜见主上”

    “起来吧。”

    墨鸦和白凤二人被赐下巽风坎元真诀之后,进步神速,已经初步迈入大天人的境界,仅次于盖聂卫庄等人。

    他们是秦时位面里最顶级的天骄,在被东方九赋予太白庚金剑诀等新的功法之后,数年时间,修为直破大天人巅峰。

    这也是他们自己厚积薄发之功,事实上,散布在昊天塔中的灵气真心没有多少,三十三重天分下去,更加少的可怜。

    虽说五灵归位之后,三十三周天大阵转化的灵气是海量的。

    但是超过九成九的灵气被用来修复太古星辰的星髓和瑶池龙脉,孕养南天门中的十二金人天将以及那五十万天兵的真灵。

    剩下不到十分之一的灵气被散布在其他三十二重天地里孕养世界。

    所以说即便没有人界地界和亿万恒沙世界分薄灵气,昊天塔独享这一份灵气之源,但想要恢复到过去那般盛况,没有漫长的岁月是不可能的。

    而且这个时间,可能还是按照元会来算的。

    沿着云梦大泽往北走,渐渐出了楚国的地界。

    此时天地间是没有白天黑夜的,只有一些星辰的倒影在天穹上流转,太阴太阳一个轮回,就是一天。

    “韩非还在书堆里埋头苦思”

    想起这个苦哈哈来,东方九无奈之余,还是生出几分钦佩之心来。

    在第一重天这七八年里,一直沉浸在东方九带给他的天条玉律中,钻研和完善自己的术法之道。

    数年苦读如一日,至今连个孩子都没有。

    上次去见他的时候,紫女那埋怨的眼神可没有逃过他的法眼。

    “主上,他已经有一些头绪了,属下上次见他的时候,他身上的气势越发威严。”

    “据他自己所说,已得皮毛小道。”

    墨鸦说起来,不觉有些羡慕。

    他和白凤二人在天资上,比起这些自领一道的大贤者,还是逊色太多了。

    “皮毛小道谦逊之词”

    三人一路走,一路交谈,行不知多久,大泽里渐渐有船只通行,西岸处远远有人烟升起。

    见着三人踏水而行,行舟之人行了一礼,远远避开。

    “大泽以西,便是蜀国。”

    白凤解释了一句,他的话很少,一直沉默寡言的。

    这一路上,也大多是墨鸦再讲。

    “开国者何人”

    “楚国王后虞兰之弟,虞子期。”

    是他啊东方九有些意外。

    还以为他们会立虞国呢,没想到竟然承了蜀国的宗庙香火。

    虞渊护卫,嗯,难不成和古蜀国有关

    三苗之民,古蜀国,帝舜,又是一笔糊涂账。

    过了云梦大泽,以北,零零散散分布着一些国度,都是最近七八年慢慢建立的。

    虽然年份都比较短,但都是一些带有古老姓氏的宗族建立的。

    终于绕开云梦大泽东方的十万大山,三人渐渐向东而去。

    远远的一座关隘城门映入眼帘,虽然是石条堆砌而成,但却高大雄伟,别有一份风味。

    “出了这大散关,往东就是曾国和周国,再东行两千五百里,便到了韩国。”

    听到白凤的话,东方九有些惊讶于此。

    “大散关散宜生还有后人留世他们是怎么复的国”

    “散国国君散宜不器,传闻是散宜生的直系子孙,至于真假,有待考证。”

    “不过,他们拥有当年散宜家族祭祀康王用的大小盂器,并以此,向楚国换取了三千甲兵,在这云梦大泽旁重新立国。”

    “那这大散关为何立在散国和曾国的交界处,散宜氏和南宫氏不应该是相互守望,为周王室驻守西大门和南大门的吗”

    东方九记得,文王四友的封国,应该分布在镐京的东南西北西方,怎么如今反目成仇了

    “只因当年镐京之乱,散国事后被平王责令夺国,土地被分给了护驾有功的秦伯。”

    “如今新生的周国欲号令周边曾,蔡,唐,徐等小国归附于他,散国当然不愿意。”

    白凤说着,自己也觉得好笑。

    这大散关以前是为了守卫周王室,防范西戎部族的,如今却用来防范周王室,不得不说,是一件极度讽刺的事。

    韩国新的都城也叫新郑,位于中央乾坤峰东南三千里处,地势平阔,地广人稀。

    自韩王卫钰登基已有七年,韩国筑城四座,散步于东西南北,拱卫王城新郑。

    东方九带着墨鸦白凤进入司空府时,韩非罕见的没有沉醉在书房里。

    反而蹲在花园中一丛茂盛的兰花下,观看两窝蚂蚁打架争食。

    静室比较简朴,比起原来位面里的庄严华丽,无疑相差太多。

    除了必要的装饰,其他什么都没有,只有西面阁架上放置着一炳古剑,七星龙渊。

    东方九揽衣,跪坐在席塌上,看着还在沉迷在蚂蚁打架中的韩非,不禁有些感叹。

    韩非绝对是众人中天资最高的那个,天条刑法果然是最适合他的东西。

    得皮毛小道,就已经踏入半仙,远超一众天人。

    良久,韩非起身,拍了拍并没有多少尘土的衣襟,缓步走回,同样跪坐在席塌上。

    “我原以为,在术法势三道上,我纵然未臻至巅峰,也应当趋近大成之境。”

    “可这些时日以来,观天道玄机之变化,才方知自己是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大也”

    “刑法术势,天道人道,仰之弥高,俯之弥深,我不如也”

    韩非从桌子上拾起一枚玄黑色令牌,伸手抚摸,一脸的唏嘘。

    东方九很想告诉他,你留下的那套,确实有用。

    流传了几千年,后面的君王就没有不会的,一学就通。

    和商君书组合在一起,专治各种刁民,通用了三千年。

    一直用到近代,相信后面三千年,也会一直用下去。

    “所谓家国天下,所谓忠孝仁义,所谓爱恨情仇,多么可笑。”

    “放眼于云云大千世界,譬如猪狗,亦是草芥。”

    “万物众生之人道,公正无私之天道,各居其位,各谋其实,相互制衡,或许是最好的结果。”

    从他悟通这些道理的那天起,逆鳞之剑就化成了天罚令牌,也标志着他大道的升华。

    从最粗浅的庶人之法,真正走向天地之法。

    从此真正的执行不怠,不由尧存,不为桀亡。

    “跳出狭隘的人道,着眼于广袤的天地万灵,鱼虫鸟兽,见天地,见众生,也是一种修行。”看书溂

    廊下的铜铃叮当作响,一股清淡的兰花香随风带入静室,墨鸦和白凤斜靠在月台前的廊柱旁,悠哉的含着草标,仰望着天空出神。

    韩非突然闻到了一股清冽的酒香,却见东方九抿了一口葫芦里的美酒,丝毫没有分他一觞的意思。

    不由讪讪一笑,岔开话题。

    “我曾听闻,昔年越王勾践出征吴国时,乡老向越王勾践献酒,越王投杯入河,与众将士共饮之,而后士气振奋,一举破吴,不失为一段佳话。”

    东方九一眼就看破了他的小心思,“你就是说破了天,我也不会给你酒喝的。”

    韩非语结,墨鸦白凤大笑之。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