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那些年,我们一起干过的缺德事

作品:《竖子,你十族无了!

    朱棣三人看见东昌府外面有篝火燃烧,他们知道,这是县令在等他们汇合。

    三人赶了过去,把东西放下,围着火烤了起来。

    “怎么样战果如何”王野双手搭在火边,哈着气询问道。

    “县令,偷了两个郎中,十袋粮食,还有两箱银子。”梁知哈哈大笑,心情非常开心。

    这令他仿佛跨越时空,回到了几年前,他们哥几个一起闯天下的日子。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多了两个兄弟。

    “好好哇”

    王野听见梁知还摸了燕军两箱银子,开心坏了。

    “我这边没什么,摸了三个郎中,五个教谕。”王野指着缩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几个老家伙。

    教谕

    朱棣一愣,看了过去,发现有几个老先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一时间,朱棣大为无语。

    要不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呢

    梁知多偷了钱粮,你多偷了教谕。

    真是够默契的。

    朱棣觉得自己跟这群人实在是格格不入。

    “你们不要害怕,我们桃源县一向尊重医者和师者你们每人都能分一套房子。”

    王野把梁知麻袋里的郎中请了出来,拍着两人的肩膀,语重心长道。

    俩人相互看了一眼,忙不迭地点头。

    “既然人齐了,走吧回去睡觉。”

    王野把刚从麻袋解放出来的郎中又套了回去。

    几人上了马,扛着战利品朝着桃源县火速奔去。

    “驾驾”

    回家的路上,几人开怀大笑。

    仿佛找回了肆意挥洒的青春。

    “县令啊好久没这么快乐了,哈哈哈”钟厚美髯飞扬,平时话少的他,此刻也因为心情激动而话多了起来。

    “可惜高尚大哥不在,要是高尚大哥在就好了。”任德嘴里一直嚼着腊肉,为高尚惋惜。

    “哈哈哈高尚那死胖子现在肯定在馆陶喝花酒呢可怜他干啥”王野点点头,的确,他们这一伙唯一不完美的地方就是缺了高尚。

    要知道,整个桃源县的骨干可全在这里了。

    真想写一部,名字都起好了那些年,我们一起干过的缺德事。

    “咋感觉不过瘾呢”梁知摸着自己的大光头,感觉意犹未尽。

    “你这是职业病犯了。”王野笑道。

    风雪飞扬,然而无一人感觉寒冷,一个个热血沸腾,跟打了胜仗一样。

    “对了县令,我摸人的时候,好像听说朱棣回去了。”梁知一拍脑门,怪不得意犹未尽,总觉得有什么东西漏了,这下子想起来了,原来是这茬事。

    朱棣和朱高煦身体一紧。

    “这是好事啊咱桃源县终于不用防着朱棣了。”

    王野闻言大喜,咧着嘴巴,牙花都乐出来了。

    今天真是赢麻了,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先是痛击南军,而后坐收渔翁之利,缓解桃源县人才危机,如今朱棣回营。

    真是令人开心的好日子啊

    回到桃源县,天色已经微微亮,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忙活了一夜。

    王野令人安顿好几位郎中和教谕,就回家呼呼睡觉了。

    朱棣和朱高煦回家之后并没有入睡,而是父子俩坐在一起聊了一会儿天。

    聊天内容自然是围绕王肆仁令人发指的行径。

    “爹,要我说,撤兵吧再不撤兵,咱家钱全被县令薅完了。”

    见识了梁知的所作所为,朱高煦明白,无论桃源村多么富有,这都是一群雁过拔毛的人。

    连蚊子腿都不放过那种。

    “今天把郎中偷了,明天指不定缺徭役,又把底下的士兵也给摸了,那一个月十两银子,谁能抵得住这诱惑”

    朱高煦越说越来劲,他站了起来,埋怨道:“您是没看见,之前那个叫刘根的人搂着您的脖子骂您,县令眼神都变了。”

    “县令肯定在琢磨挖人的事,您想啊难民哪有当兵的力气大啊县令这么多活要干,听见那些士兵不想打仗,肯定动歪心思啊”

    听着儿子在屋子里埋怨,朱棣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心里也不是滋味。

    谁说不是呢

    这个王肆仁心眼真特么黑。

    他从来没见过这么缺德之人。

    钱他要,人他要,砖他要,亵裤他也不放过,朱棣发现这个王野除了地,是恨不得连泥巴里的蚂蚁都不放过。

    蝗虫都没这么绝。

    朱棣闭上眼睛,想着如果是父皇在这里,面对如此妖孽,会如何选择

    “你说得对,惹不起,咱躲得起。”朱棣眯着眼睛,琢磨朱高煦的建议。

    “要我看,朱允炆除了耿炳文和盛庸这些将领,再无人能阻我,那个李景隆连曹国公一点打仗的本领都没继承到,根本不需要考虑。”

    “只要盛庸牵制在此处,撤军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想到撤军,朱棣下意识是不愿意的,因为这太打击士气了。

    可是出了桃源县,准确说出了王肆仁这么个变故之后,他发觉撤军真划算。

    以前觉得及时止损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如今来看,及时止损真特么明智。

    越想,朱棣越觉得撤军是个明智的选择。

    其实还有一个因素儿子没说,但是他已经想到了。

    按照王肆仁大发战争财的嘴脸,肯定不希望任何一方获胜,而且那个逼人又恰恰拥有左右战局的能力。

    所以如果不撤军,燕军也好建文军也罢,都讨不了便宜。

    除非两方握手言和先把王肆仁骨灰扬了,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总结下来,撤军很有必要。

    “老二,你这个建议好,你赶快找个机会,把命令传给老三,让他们撤回北平。”

    既然心意已决,朱棣也没什么好犹豫的,当断则断。

    只可惜明白得太晚了,应该在大营了就把这个事整明白的。

    “放心吧爹县令如今对东厂进度不满意,接下来几天,我不吃不喝也要把东厂训练出来,然后把消息传递出去。”

    朱高煦见父亲采纳了自己的意见,顿时牛逼哄哄起来。

    “嗯睡觉吧”

    朱棣点点头,让朱高煦回自己的屋子睡觉。

    他躺到床上,琢磨着如何挑拨县令和盛庸的关系。

    争取让这俩狗东西互咬起来。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