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第 104 章

作品:《旺家小娇妻

    赵家回到镇上, 年前年后不停的有亲朋好友上门看望,一直没能消停。

    元宵和粽棕两个每天都跟赵雪窝练一会功夫,其余的时间元宵或者读书, 或者去找杨铁柱。

    粽棕不喜欢读书, 他和小朋友玩的时间多, 没几天就收了一群小弟小妹。

    自从元宵和粽棕都提出想要个小妹妹后,赵雪窝就一直没断努力。

    薛彩樱怀疑他只想借着引子搞事情。

    赵雪窝看着她笑“没办法,媳妇怀疑我不够努力, 两个儿子也在怀疑我的实力,不做出点成绩来, 大家还以为我不着急呢。”

    薛彩樱笑着打他“臭不要脸”

    正月末, 在一场漫天飞舞的大雪夜, 老太太过世了。

    晚上睡前老太太还吃了一碗薛彩樱亲手熬的小米粥, 嘱咐薛彩樱这粥好吃明天再给她煮一碗。

    薛彩樱让她好好睡,明早肯定给她煮。

    谁知道才到半夜, 丫鬟忽然发现老太太停止了呼吸。

    人倒是没折腾,走的很安静, 可大家都无法接受这件事。

    老太太年纪大了, 时有身体不好的事发生, 可大夫都说没什么大毛病,人到了年纪,总会有这种各样的小毛病,属于正常现象。

    大家都觉得老太太还能再活几年,谁想到就这样走了。

    赵雪窝和赵老二一起张罗着,天还没亮就搭起了灵堂。

    一面派人给大房三房以及两个姑奶奶送信,一面派人进京。

    雨生是当天下午赶回来的。

    皇上给了七天假,等老太太一入土就回京。

    十五这两天病了, 杨二妮得照顾十五没能回来。

    三房是半夜接到的信,天还没亮就赶了过来。

    大房来的只有葫芦,一进门就跪到地上哭了起来。

    葫芦是老太太的重长孙,从小是由老太太带大的,这些年虽然和老太太见面不多,但他心里还是想念老太太的。

    过年的时候上门见过一次老太太,带了很多礼物,贵不贵重先不说,心意肯定到了。

    赵老大和大儿子小儿子都没来,他们现在住在村里,也听到了消息,可谁都没来。

    其实赵老大还是想来的,被黄氏拦住了。

    “你死了的爹都封了国公爷,你活着娘也封了国公夫人,偏生你什么都没捞到,爵位竟然被二房继承了,凭什么”

    赵老大不吭声,葫芦很少和黄氏对着干,这事也忍不住了“太爷爷为什么被封为国公爷那是因为二叔爷爷家的两个儿子一个进了内阁,一个封了大将军,皇上看在他们俩的面子上才封的太爷爷,爵位肯定给二叔爷爷,咱家做什么了,凭什么让咱家继承”

    赵老大不吭声,就是默认黄氏说的不错。

    父亲确实因为二房被封了国公爷,可他是父亲的嫡长子,按理他就算不能承袭爵位,也不应该什么都没有。

    而且二弟既然继承了爵位,就不能给他这个大哥弄个什么爵位

    听说封一个爵位能给几百亩地,宅子院子金银珠宝更不知道有多少。

    在赵老大眼里,赵雪窝和雨生随随便便封了大将军和内阁大学士,父亲又封了国公爷,想来不是什么费劲的事,他是父亲的嫡长子,二弟的亲哥哥,大将军和大学士的亲大伯,皇上看面子也得给他弄个爵位。

    然而皇上什么都没给,肯定是二弟和雪窝、雨生在作怪。

    否则皇上能想到他爹,就不能想到他

    皇上要知道他这心里活动,都要怀疑爵位是地里的大白菜了,谁想要一棵就要一棵。

    那些苦读几十年,也才混个七品八品的芝麻官更得怀疑人生,他们是选择了什么地域级的难度人生

    赵老大这个意思,他的两个儿子也是这个想法。

    是以接到老太太的死信,谁都没张罗出门,只有葫芦看不起他们这个,出了门。

    还被赵老大骂了一顿“你今天出了这个门就别怪我不认你这个孙子。”

    老太太发丧,肯定得长子长孙扶灵,他们大房一家不出现,老太太的灵就发不了。

    他们大房一家无官无爵,没什么可怕的。

    二房可就不同了,他们身份高贵,前途远大,能丢得起这个人吗

    村子里虽然知道他们两家的恩怨,可京城人不知道,只要二房不怕丢人,就别管他们大房出不出席。

    黄氏打好了注意,就等二房过来请人。

    老太太的灵堂搭好后,上门吊唁的人来往不绝。

    开始只有亲朋好友,后来镇上的官员,朝廷大臣,就连省里的官员都来了。

    赵老二悲伤过度,什么都做不了,大雪天的守在灵堂边,谁劝都不走。

    一应事务都是赵雪窝和赵老三张罗着。

    元宵作为他们二房的长孙,也要跟着爷爷守灵,粽棕看到家人忙碌,又想到再也见不到老太太了,闷闷的躲在角落,尽量不给大人添乱。

    薛彩樱七八岁的时候母亲过世,那个时候她还小,发丧的事情都用不到她。

    说起来,这算是她第一次办丧。

    毫无头绪。

    一会安抚家人,一会照顾两个孩子,还要关心外边灵堂的事,接应上门吊唁的亲人朋友,负责一应支出,采买。

    她是二房的长媳,田氏年纪又大了,大事小情都离不开她。

    老太太的两个女儿平时看着精明,还以为他们能帮些忙,谁知道上门嚎了一会都晕过去了。

    薛彩樱还要分神去照应他们。

    大房的人又不出现,田氏气了个半死,薛彩樱还要帮忙想办法。

    这家里的乱劲可想而知。

    在雪地里吩咐人准备家具时多站了一会儿,也不知道是冻着了,还是累着了,竟然觉得一阵腹痛,有什么东西流了出来。

    薛彩樱忽然想起自己信期过了快半个月了。

    忙着过年她一直没注意。

    怀疑自己有可能怀孕了,不敢大意。

    她悄悄把丫鬟喊过来让她去请个大夫,并嘱咐她别告诉大家,万一不是怀孕,大家该失望了。

    丫鬟很快把大夫请过来,给薛彩樱把了脉,确定她怀孕了。

    只是胎相不稳,有滑胎的迹象,让她卧床休养。

    如今家里乱成这样,薛彩樱哪有心思卧床休养。

    就这么一会儿,外边找她的人已经乱成了一团麻。

    田氏不知道屋里发生了什么,因为大房不肯出现正生着气,听说找不到薛彩樱顺口又骂了两句“这孩子平时挺勤快的,偏生今天偷懒,这么多事谁能处理。”

    这话正好被赵雪窝听见,他知道薛彩樱的脾气只有多干的份,怎么可能偷懒。

    赶紧把丫鬟叫过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丫鬟就把薛彩樱看大夫的事说了“大夫说夫人胎相不稳,一定要卧床休养,夫人担心外边忙不过来,还要撑着出来,我刚看见夫人落了血,万一”

    赵雪窝担心媳妇,没听丫鬟说完大步流星的进了屋。

    路上遇到粽棕把人一起拎了过去。

    他脸色不好,身上又带着寒气,薛彩樱一接触他的眼神就知道了,挣扎道“我没事。”

    赵雪窝不高兴的说道“怎么没有你,老太太的丧还不办了,你给我老实在床上躺着。”

    他看向粽棕命令道“从现在开始,你就看着你娘,别让她下地,否则我唯你是问。”

    粽棕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赵雪窝一边往外走,一边嘱咐“你娘肚子里有小宝宝,你得照顾她。”

    粽棕明白了,飞快的跑到床边,又拿枕头又扯被子的“娘,爹说了,让我看着你呢。不许你下地。”

    粽棕像个守护幼崽的小狮子,薛彩樱想方便一下都被他盯着,只能无奈道“知道了。”

    赵雪窝出门后正好看见田氏过来,解释道“彩樱病了,有什么事找我处理,大夫让她卧床休养。”

    田氏后悔不已,刚才还因为点小事把人骂了一顿,幸好遇到了儿子,否则她就进屋找人去了。

    薛彩樱身体一向很好,忽然生病,田氏担心道“是不是这两天累着了要么就是冻着了,这两天雪大,太冷了。”

    赵雪窝看了眼四下无人,小声说道“不是,是有了,我想着多半是个女儿。”

    田氏怔了一下,随即一股喜悦漫上心头。

    这两天实在太乱了,终于有了件喜事。

    “那个,咱们这有说法,怀孕的女人不能到灵堂前,就让她安心休息吧,家里的事有我呢。”

    老太太刚过世时,田氏病恹恹的什么精神都提不起来。

    如今听说儿媳妇怀孕,还有可能是个孙女,这精神头一下上来了。

    家里家外的全都由她主持着,她又是长辈,看见两个小姑子没眼色,一点面子都不用给,只管让他们去干活。

    刚开始他们仗着自己是老太太的女儿,又是薛彩樱的长辈,薛彩樱不好意思指使他们,专门偷懒,躲清闲。

    如今田氏不给面子,他们只能出手帮忙。

    赵雪窝又把族长请来了,大房一家既然不愿意守灵,干脆把他们一家人从族谱上除去,自己母亲都不认的人,没必要留在族谱里。

    族长虽然是长辈,整个家族里说话最有分量的人,可赵雪窝是平远候,当年赵老二一家被分出去的,他们可没帮着说话,愧对赵雪窝一家不说,还担心被人报复,赵雪窝说什么是什么,当下就要将大房一家除名。

    从族谱除名,相当于自绝于列祖列宗,连姓都得改了,可不是一辈子抬不起头的事了。

    赵老大赶紧表示自己错了,带着儿子去灵前给老太太磕头,直到额头磕出了血。

    要不是有葫芦过来尽孝,赵雪窝根本不给这个情面。

    到底看着葫芦的面子,没将人从族谱除去。

    老太太过世停灵七日下葬,之后有三七、五七、百日都要举行仪式祭奠。

    赵雪窝忙忙碌碌的一直没停,一直熬过了百日赵家才算清净下来。

    老太太过世,赵老二作为孝子要给老太太守孝。

    本来应该去墓地搭个棚子住在那里,不过赵老二不是长子,近来身体又不好,是以不用去墓地住。

    不过一应消遣娱乐都要停止。

    赵老二平时也没什么消遣娱乐的,除了溜老黄牛。

    老黄牛前两年死了,他唯一的娱乐活动也就是哄几个孙子了。

    赵雪窝作为孙子,守孝一年。

    他跟皇上告了假,这一年都会住在赵家镇。

    雨生在内阁离不了他,所以他在老太太下葬后就回京城了。

    老太太过世第二天,月牙和小王爷赶了过来。

    此时月牙已经有两个月的身孕。

    之后月牙一直住在赵家镇,直到七八个月快生了才回去。

    元宵去了镇上的私塾,没事的时候继续和粽棕学武。

    之前赵家回来只打算在镇上过年,住几个月,原来大房经营的酒楼足够了,可老太太忽然过世,一时半会走不开,赵雪窝就买了一处宅子。

    宅子是五进五出的大宅子,修的极其精致,亭台楼阁、池馆水榭,被苍翠青柏包围而成,园林设计的极其巧妙气派,豪华壮丽。

    赵雪窝在赵家镇生活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镇上还有这种院子。

    原是京城豪门大户家的别院,准备以后养老的,因为犯了事,急于脱手。

    正好赵雪窝要买宅子,就定了下来。

    里边一应房屋都是最近修的,没怎么住过,可以说拎包就能入住。

    可算是让赵雪窝捡了个大便宜。

    他定下后,找人大略修整一下,赶在粽棕生辰前搬了进去。

    这是粽棕出生后,薛彩樱和赵雪窝两个人第一次一起给他过生辰。

    不过老太太刚过世,不易大操大办,再者赵家人本来也不是铺张浪费的人家。

    只有田氏给粽棕蒸了一锅年糕,薛彩樱做了一桌他最喜欢吃的菜。

    皇上听说赵雪窝买了宅子,命大太监带着他的圣旨和礼品赶过来庆贺。

    买宅子的花费都算他的,这宅子算是他赏赐给他赵雪窝的。

    还亲自提了匾额平远侯府。

    烫金的大字,由皇上亲笔所提,挂到大门口那叫一个气派。

    赵雪窝心中有愧,从边关回来后,他一直懈怠政务,如今借着老太太的事请了长假,皇上竟然还记着他,赏赐了宅院。

    不过他以前是大将军,手握大权,留在朝里确实不合适。

    如今闲云野鹤,守着父母妻儿多自在。

    七月份月牙生了一个儿子。

    八月底薛彩樱生了一个女儿。

    其实薛彩樱当年怀元宵和今年怀女儿的日子差不多,都是正月,不过晚了半个月左右,只是生元宵的时候动了胎气提前一个月生了。

    而生女儿的时候,小姑娘不愿意出来,又晚了半个月,就这样,女儿的生日比元宵晚了两个月。

    这是赵雪窝和薛彩樱第一个女儿。

    除了没见过面的平阳,也是他们二房一家第一个女孩。

    可以说这个女孩是在众人盼星星盼月亮的情况下来到这个世界的。

    听说生了女儿后,薛彩樱打从心底高兴,如今她有儿有女,相公又对她知冷知热,这日子能不幸福吗。

    田氏笑得合不拢嘴,看着白白胖胖的小姑娘,连眼睛都舍不得眨。

    “佛祖保佑,咱家终于有个女孩了。”

    赵老二不方便进屋,守在门外急的团团转,不停的询问元宵和粽棕,孙女好看吗,乖不乖,可不可爱,长什么样子

    元宵笑容清浅,嘴角一直弯着淡淡的笑,一点都不嫌弃赵老二聒噪,“乖,可爱,长得像娘,也像奶奶,好看。”

    粽棕趴在炕边盯着小妹妹,明明和十五小时候差不多,都没睁眼,皮肤紧巴巴的,肤色红红的,他却看出了天仙的味道。

    “小妹妹真好看,真俊,真漂亮,果然是我的妹妹。”

    薛彩樱听了这话,打趣道“和十五有什么不同”

    粽棕好笑道“十五一个臭小子能和小妹比吗。”

    薛彩樱笑,田氏也笑“那你不也是个臭小子”

    粽棕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得意道“所以我才应该好好学功夫,保护小妹妹。”

    “对了,小妹妹叫什么”粽棕发出灵魂一问。

    把薛彩樱和田氏都问住了。

    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谁都没说话。

    赵家取名字一向随意,可以前都是男孩子,如今可是女宝。

    恰好赵雪窝进门,田氏问道“雪窝,你给孩子起好名字了吗”

    赵雪窝手里端了碗鸡汤,正要递给媳妇,被问了一怔,连鸡汤都忘了给媳妇了。

    这表情还能说明什么,没上心呗。

    田氏不高兴了“我说你怎么回事,彩樱怀胎十月,你连个名字都没想好”

    赵雪窝灵机一动,解释道“这不是家里事情多吗,先是奶奶的后事,后来又料理这院子,哪有时间想那么多。”

    最主要的是他担心又是个小子,没那心思想这事。

    田氏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把鸡汤抢过去道“如今什么事都没了,老老实实想名字去。”

    给女儿起名字可是大事,赵雪窝想破脑袋还真想到了几个“你看啊,彩樱是正月发现自己怀孕的,可以叫正月,八月底生的,还可以叫中秋,或者月饼,菊花,咱家搬了新家,我觉得馨佳也挺好听。”

    田氏恨不得把鸡汤泼赵雪窝脸上。

    还是薛彩樱拦住了她“娘,这事不急,让雪窝大哥慢慢想。”

    在田氏发火之前,赵雪窝跑出去了,遇到赵老二,便把这么大的事交给了赵老二。

    赵老二琢磨着,最近又是下雨又是下冰雹刮大风的,不如叫小雨,小冰,小冰雹

    赵雪窝对这个爹失望至极,“爹,我娘正生气呢,您还是再好好琢磨琢磨。”

    转身注意到元宵和粽棕。

    这两个孩子一个聪明一个机灵,应该有点想法。

    “你们两个给妹妹起个名字。”

    元宵是聪明,可在起名字上完全随了赵家人,关键时刻一个都想不出来,勉强想出来的,赵雪窝也不满意,嫌弃文绉绉的,听不懂什么意思。

    粽棕起的就更不行了,什么小花猫,小花狗,大胖鱼,听得赵雪窝想踹他。

    想不到好听的名字,赵雪窝无法交差,决定出门找找灵感。

    他叫上杨铁柱,两个人到和顺大酒楼要了张桌,点了几个菜。

    杨铁柱这名字就很有神韵,他儿子和他名字差不多,不是石头就是金银珠宝,女儿就丫蛋,怎么好养怎么来。

    赵雪窝说到起名字的事,他可帮不上忙,“兄弟,这事就得靠你了。”

    赵雪窝一个头两个大,正好看见门外走过一个手拿幌子的算命先生,让小二哥把人喊了进来。

    那算命先生有六七十岁的样子,花白的胡子,清瘦的身材,很有几分仙风道骨。

    赵雪窝总觉得这人眼熟。

    杨铁柱也觉得眼熟,可一时半会都没想起这人是谁。

    “这位大老爷想要算命”算命先生走到赵雪窝面前,客气道。

    赵雪窝拉开椅子请人坐下“不是算命,想请大师给我家女儿起个名字。”

    那算命先生笑吟吟的说道“恭喜大老爷喜得千金,起名字容易,不过我这名字可不便宜。”

    赵雪窝毫不介意道“只要我满意,钱不是问题。”

    算命先生笑道“十两黄金。”

    赵雪窝倒吸了口凉气,十两黄金啊,他也好意思开口。

    这话把杨铁柱吓了一跳,他一年的俸禄也没十两金子,这算命的是想钱想疯了吗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都笑了起来,谁会出十两金子买个名字。

    什么大丫二丫,小梅小红,牡丹月季,随便一个不能做名字啊。

    傻子才会花十两金子给个丫头片子买名字。

    赵雪窝是平远候,这镇上没有不认识他的。

    都觉得算命先生狮子大开口,平远候怎么可能上当,肯定要教训他了。

    大家都在等赵雪窝教训算命先生,却不想赵雪窝竟然问了一句“你这名字怎么这么值钱”

    这是愿意出十两黄金的意思

    果然是侯爷啊,大手笔,起个名字都要十两金子。

    不过大家还是觉得赵雪窝在故意难为算命先生,只要他说不出个合理的理由,就会被赵雪窝教训一顿。

    算命先生打量着赵雪窝,他人不卑不亢,一点都没有面对官老爷的卑微感。

    他笑呵呵的说道“老夫这名字当然值钱,三十年前老夫给人起的名字,如今可是当朝大将军,封侯拜相了。”

    赵雪窝心口一动,忽然知道这人是谁了。

    他下意识的抓住了算命先生的手,道“这名字我买了,你跟我回府,这就给你拿十两金子。”

    赵雪窝心口微痛,他拉着算命先生出了酒楼,连菜钱都忘了给。

    杨铁柱知道赵雪窝不是故意的,自己出银子结了帐。

    而且酒楼以前是赵雪窝的,如今他过来吃饭,是看得起这酒楼,就算没人结账吗,老板也不会追过去要。

    只是大家都晕了,竟然真有人花十两银子买个名字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